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白介素-18水平与肾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2022-08-25 07:52王园园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9期
关键词:肾小管胆红素乙型肝炎

徐 娇 张 影 王园园 朱 峰

1.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病六科,辽宁大连 116031;2.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肾内二科,辽宁大连 11602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导致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其早期可无明显临床表现,当病情发展至失代偿期时,患者可出现各种并发症,并且继续发展可导致死亡。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常见并发症为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其发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患者血流动力学发生紊乱,肝硬化导致门静脉血管阻力增大,侧支循环开放,导致循环有效容量下降,肾血管因此发生收缩,使得肾脏血供不足;同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RAAS) 被激活,导致水钠潴留,对肾脏造成损害。②门静脉高压导致患者产生腹水积聚,进而发生腹内压增高,腹内压增高可直接压迫肾实质和肾血管,增加肾血管阻力,降低肾血流量,并加重水钠潴留,而水钠潴留又可导致腹水加重,从而造成恶性循环。③肝硬化患者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降低,导致机体胆红素等水平升高并形成胆红素结晶,对肾小管造成损伤。④乙肝病毒可直接对肾脏造成损害,其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管内皮下沉积,并激发变态反应损伤肾脏。AKI 病情程度加重可导致患者的死亡率上升,同时也可导致肝性脑病等发生率上升,故对乙型肝炎患者早期诊断AKI 并评估严重程度对于分析患者的生存率以及治疗、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iver-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etein,L-FABP)、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与肾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90 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KI 相关分期标准将其分为轻度组(AKI Ⅰ期,共40 例)和重度组(AKI Ⅱ期与Ⅲ期,共50 例)。同时收集同一时间段内未合并肾损伤的40 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轻度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龄60~75 岁,平均(66.42±2.05)岁;肝硬化病程1~2年,平均(1.33±0.15)年。重度组中,男28 例,女22 例;年龄62~78岁,平均(67.18±2.16)岁;肝硬化病程0.5~2.0年,平均(1.34±0.27)年。对照组中,男25 例,女15 例;年龄60~77岁,平均(66.59±2.37)岁;肝硬化病程0.5~2.2年,平均(1.28±0.24)年。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肝硬化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诊断标准;②轻度组与重度组存在肾功能损害;③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存在酒精性肝炎、其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或者肝吸虫病等;②存在明确的泌尿系统或肾脏疾病;③存在心、肺、肾等器官功能衰竭等。

1.2 方法

留取患者新鲜尿液,离心后提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尿L-FABP、IL-18 水平进行检测,准备L-FABP 试剂盒、IL-18 试剂盒与待测物品。留取患者新鲜中段尿液,在离心半径为10 cm 的离心机内以3000 r/min 转速离心处理15 min 后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L-FABP、IL-18 含量,具体方法如下。试剂盒于室温下复温平衡30 min,并配置洗涤液,取充分的酶标包被板固定,分别设置标准品孔、待测样本孔,加入标准品50 μl、待测样本10 μl+待测样本稀释液40 μl,另设空白对照孔;之后37℃恒温箱进行温育,并洗板、加酶标工作液,再次温育、洗板后加入显色剂,以空白对照孔校零,通过测定各孔吸光值确定最终含量。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三组患者的尿L-FABP、IL-18 水平;②分析患者尿L-FABP、IL-18 水平与肾损伤程度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尿L-FABP、IL-18 水平的比较

重度组患者的尿L-FABP、IL-18 水平高于轻度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患者的尿L-FABP、IL-18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三组患者尿L-FABP、IL-18 水平的比较(±s)

2.2 患者尿L-FABP、IL-18 水平与肾损伤程度的关系分析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尿L-FABP、IL-18 水平与肾损伤程度呈正相关(P<0.05)(表2)。

表2 患者尿L-FABP、IL-18 水平与肾损伤程度的关系分析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是世界范围性公共卫生问题,可引起慢性肝病,病情继续发展进入失代偿期时可发生肾损伤。肾脏作为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器官,其功能可随着机体衰老而逐渐下降,故年龄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肾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肝硬化可造成机体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内分泌发生紊乱,导致机体有效血容量的降低,且血管升压素分泌随之增加,造成机体血钠水平被稀释,进而对患者心肌负荷造成负担,使循环血容量降低,肾脏血流量也因此降低,故低钠血症也是乙型肝炎病毒发生肾损伤的因素之一;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后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为腹水,腹水量过大可引起腹内压的升高,而腹内压升高机制可对患者肾脏造成严重损伤,故腹水也为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肾损伤的危险因素之一;肝脏是排泄胆红素的主要器官之一,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对胆红素的排泄功能下降,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形成结晶,并于肾小管上皮处沉积,影响肾小管功能,故胆红素沉积也为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肾损伤的一个危险因素。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肾损伤后可导致肾衰竭的发生,其预后较差,且容易造成患者死亡,因此早期发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肾损伤程度,尽早予以相应干预措施对于保护患者肾脏功能以及生命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尿L-FABP、IL-18 水平与肾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的尿L-FABP、IL-18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轻度组与重度组患者的尿L-FABP、IL-18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的尿L-FABP、IL-18 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尿L-FABP、IL-18 水平与肾损伤程度呈正相关(P<0.05)。分析其原因,L-FABP 为一项新发现的生化指标,其主要表达于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并在肾小管中参与游离脂肪酸的代谢,当患者出现肾脏病变时,尿液中的L-FABP 浓度会随之升高,这是L-FABP 水平可作为肾脏损伤早期诊断指标的证据支持。潘俊娣等的研究显示,发生肾损伤患者的L-FABP 水平随着患者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且其水平变化出现时间较血肌酐变化出现时间更早,其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本研究结论。IL-18 是一种由巨噬细胞生成和分泌的多功能促炎细胞因子,而肾脏为炎症因子发挥最终效应的靶器官,因此容易因IL-18 等炎症因子水平过高而产生损伤。IL-18 可以直接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当肾脏发生损伤后,肾小管内合成分泌的IL-18 水平可明显升高并进入尿液。有研究结果显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肾损伤后的IL-18 水平明显升高,其开始升高时间点较早,有助于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且患者发生肾损伤后,尿IL-18 水平也随病程增加而逐渐升高,该研究结果也可证实本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失代偿期可发生肾脏损伤,L-FABP 作为参与游离脂肪酸代谢的肾小管分泌蛋白,IL-18 作为致肾脏损伤的相关蛋白,两者水平均随患者肾脏损伤严重程度加重而升高,故可作为临床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肾损伤程度的相关指标。

猜你喜欢
肾小管胆红素乙型肝炎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原发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合并肾小管酸中毒一例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肾小管疾病能治好吗?
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及尿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8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近端肾小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