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螺旋焊管生产线采用了后摆式生产机组,其主要设备包括飞焊车、 铣边机、 递送机、 成型机、 后桥等, 如图1 所示。 飞焊车上主要设备由开卷机、 轿平机、 剪切对焊机、 夹送机组成; 后桥上主要设备有飞剪设备、 钢管输出辊道; 递送机采用上、 下辊双电机驱动结构, 两台电机由一个变频控制单元进行控制。 递送速度控制的稳定性直接关联到钢管成型、 焊接质量, 如果递送机递送力矩输出不平稳导致速度波动, 会造成钢管焊接烧穿或焊缝形貌异常。
当递送机采用上、 下两辊独立传动结构, 两台电机分别驱动上、 下辊时, 容易出现两辊力矩分配不均衡, 造成带钢递送速度不稳定。 主要原因是电控系统设计时, 只考虑了对速度环的稳定控制,对带钢长时间运行过程中, 上、 下辊线速度误差积累造成的力矩失衡不能及时纠正, 从而出现带钢打滑、 递送速度波动。 改进后的递送机电控系统采用西门子S120 调速器, 利用其速度环和力矩控制的两个系统功能, 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设计选用西门子S120 调速器的CU320-2DP 6SL3040-1MA00-0AA0 作为控制单元, 选用两台6SL3310-1TE33-1AA3 作为电机功率模块,硬件系统组建如图2 所示。
递送机上、 下辊由两台电机驱动, 选用一个驱动控制器来控制, 相比于两台独立电机驱动器系统响应速度更快, 系统内部数据交换稳定可靠。 控制设计方案中采用双环控制即速度环和电流环控制, 速度环作为外环, 电流环作为内环,速度环的输出作为电流环的输入。 当速度环输出值达到最大时, 此时的电流环会根据输入值的变大, 而将其输出值也调整到限定的最大值, 通过在S120 驱动器里进行相应的转矩设置限制和合理的参数配置, 使得上、 下辊电机力矩快速达到平衡、 稳定。 图3 为上辊速度设置通道图。
如图2所示,在MATLAB仿真中,LMS算法在约100次后达到了收敛状态。且收敛误差达到大约0.03数量级。
使用STARTER 软件设置上、 下辊驱动器均工作在速度模式下, 进入专家菜单列表将两辊驱动器的P1300 参数设置为21, 即带编码器的速度控制模式。 上辊主速度设定值来自下辊速度输出值,通过读取下辊r63[0] 的数值获得, 并赋值在r2050中; 上辊速度设置偏置从参数P2900 获得, 根据实际调试效果将上辊主速度的偏置设置为1.02 时,运行效果比较理想; 同时将上辊驱动器的力矩限幅P1522 参数设置为读取下辊力矩输出值r79 的数值。 图4 为上辊力矩限制设置通道图。
由图4可知,新疆降水突变点为1986年;北疆降水突变点为1986,1997年,南疆降水突变点为1986年,突变点分布如表1。
速度饱和与力矩控制电控系统应用于生产线递送机上, 进行X80 钢级Φ1 420 mm×18.4 mm钢管的生产, 机组运行速度设定为1.50 m/min,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 不仅有效降低了带钢对接焊缝通过递送机时打滑现象的发生, 也提高了带钢递送速度的稳定性。 生产现场机组递送速度监测数据见表1。
当递送机运行起来时, 由于上、 下辊之间存在微小的速度差异, 那么上辊电机将很快进入速度饱和状态, 其力矩受下辊制约, 短时间内上、 下辊电机力矩达到平衡并逐步稳定。 一旦发生机械负载异常变化时, S120 调速器系统即刻退出速度饱和状态; 由于速度环的作用,系统可有效控制递送机单辊瞬时失速故障的发生, 防止递送机打滑故障的出现, 从而提高了递送速度的稳定性。
图5 为上、 下辊力矩跟踪记录曲线, 兰色曲线为下辊力矩未进过滤波的数据曲线, 黄色曲线为下辊力矩未进过滤波的数据曲线。 图6 为上、下辊电机电流记录曲线。 通过递送机监测数据、力矩跟踪曲线和电流记录曲线可以看出, 递送机上、 下辊的力矩控制比较理想, 且速度运行稳定。
相当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大样图。在乡土建筑中,冬瓜梁、牛腿、屋脊、柱础、檐口等不同做法具有相当突出的地方特色,如余少慧硕士学位论文《钱塘江流域冬瓜梁研究——以婺州地区为例》[11]中对冬瓜梁的源流进行探究,得出冬瓜梁的主要分布地区是徽州和婺州,并以此为中心进行辐射状影响。诸如此类研究提供了以小见大的视角,从构件出发探寻乡土营造的源流规律。
对于采用上、 下两辊结构的递送机, 要实现输出较为理想的带钢递送效果, 其电控设计就必须重视力矩均衡控制。 采用速度饱和与力矩控制的设计, 可以使带钢递送速度运行平稳, 减少带钢在运行过程中, 尤其是对接焊缝通过递送机时产生的打滑现象。 该设计方案在螺旋焊管机组使用后, 生产运行已两年多时间, 系统运行平稳、可靠, 有效地保证了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和钢管焊接质量。
[1] 廖常初. S7-300/400PLC 应用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崔坚,李佳. 西门子工业通信网络指南[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胡寿松. 自动控制原理[M]. 第6 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4] 松伯生. PLC 编程理论:算法与技巧[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 张晓明,王刚,陈夺,等.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及参数整定[J]. 沈 阳 大 学学 报,2010,22(5):18-21.
[6] 刘锦波,张承慧. 电机与拖动[M]. 第二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7] 阮毅. 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系统[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8] 张井岗,曾建潮,孙志毅.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内模控制[J]. 电机与控制学报,1998,2(2):126-128.
[9] 秦海鸿,聂新. 现代交流调速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10] 李永东. 交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