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管理在血站采供血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2022-08-23 07:48:04宋彩艳杨丽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22期
关键词:血站献血者血液

宋彩艳 杨丽波

(大连市血液中心体采科,辽宁 大连 116001)

血站主要向临床等医疗机构提供血液制品,其工作包括血液采集和血液储藏。血站是血液用于患者的第一站,与临床救治工作息息相关[1]。近几年,随着无偿献血宣传力度的加大,无偿献血者越来越多,为了给献血者一个良好的献血体验,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推广无偿献血工作,减少血液的浪费,血站必须对自身护理工作进行管理和改善[2]。重视献血者自身和血液的安全性,有效推进血站采血和血液供应工作。以往血站采供血仅遵循流程完成,但流程覆盖面少,未能观察到血站的其他工作,可能会增加采血失败率,也会出现血液污染的情况,均会降低血站工作质量。护理质量管理,除在临床护理得到使用,也被血站重视,经小组优化,行采供血工作分工实施,能保证血站工作顺利进行,而采供血效率也会提升。基于此,文章探讨了护理质量管理在血站采供血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并对2018年4月至2020年8月血站的100例无偿献血者进行了调查,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在2018年4月至2020年8月展开,对我血站采血工作进行了观察,在此期间接收无偿献血者100例,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进行采血,观察组则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各50例无偿献血者。对照组中男性献血者23例,女性27例,年龄在18~34岁,平均(26.12±2.16)岁,献血次数1~3次,平均(1.43±0.34)岁;观察组中男性献血者24例,女性26例,年龄18~33岁,平均(26.09±2.35)岁,献血次数1~3次,平均(1.41±0.37)岁。患者均不存在精神意识障碍和有关禁忌证,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时,在献血结束后,由患者展开满意度评估。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性不显著,P>0.05,可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所有调查对象的临床资料递交伦理委员会审核并获得批准。

血站工作人员包括1例主任护师,2例主管护师,4例护师,10例护士,年龄在24~50岁,平均值(37.21±1.23)岁,工作时间在5~22年,平均(13.12±2.11)年。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进行采血工作,如指导献血者填写调查表,询问和排除相关禁忌证、疾病、是否用药、是否用餐、女性是否在经期、献血史等,进行血液监测,合格者可以进行献血。

观察组实施质量管理措施,内容如下:①建立管理小组:按照工作人员的经验分别建立采血组、招募组、制备组、运输交付组、感染组,并由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组长。②培训:按照人员工作职责进行分类培训,如采血小组需要重点培训采血技巧,运输交付组则主要进行血液的运输管理和交付培训。同时,全体人员接受系统性培训,包括工作职责培训、沟通交流培训、检查方式培训、献血者招募技巧培训、储存运输技巧培训等。小组内每日应进行自查自检,发现问题,应整理提出,而后改进。每月进行一次工作汇报,对好的措施和行为进行推广、表扬,对于缺陷,则应提出批评,并进行改进。③采血小组:采血小组负责环境消毒工作,必须为献血者提供一个洁净、舒适、安全的环境,同时,管理自身的仪容仪表,热情接待献血者,耐心回答献血者提问,讲解献血的有关注意事项,对于无私献血行为,应表示认可、感谢和赞美。采血过程中,安慰献血者,与之进行交流,转移其注意力,放松患者情绪。血液采集前后,必须对器材的完整性进行检查,核对献血者信息、数量、检查有关的登记表。小组内定期进行穿刺技巧训练,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献血者面色和神态,及时的发现不良情况。采血完成后,向献血者发放慰问品,并让献血者休息10 min无异常后离开。④招募小组: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微博等媒体进行无偿献血宣传工作,大力宣扬无偿献血工作的生理知识、优势、意义和价值等,鼓励献血者、亲友等发朋友圈宣传无偿献血工作。同时,以身作则、亲身示范,依据自身情况参加无偿献血。⑤制备小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展开成分血制备,确保不随便更改,检查产品标签、包装等是否完整,观察仪器运行是否正常,填写相关的资料、表格等。⑥运输交付小组:本组负责血液制品的储存和运输,血液需要分类存放,血液的发放原则为“先进先出”,定期检查血液时间,过期血液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定期回访医院的血液使用效果,及时对工作进行改进。⑦感染小组:本组主要负责感染预防工作,献血者必须一人一针、一人一管,血站所有垃圾、废弃品等必须严格的分类存放,监督血站人员做好自身防护与消毒工作。

1.3 观察指标

1.3.1 统计两组不良事件 主要有穿刺失败、渗血等,还可能出现严重不适感。

1.3.2 由献血者评估满意度,满意度包括很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3个级别,具体评估维度有采血效率、采血安全性、采血环境等,共计100分,80~100分即对采血过程很满意,60~79分即对采血过程较满意,0~59分则对采血过程不满意。总满意例数为很满意与较满意之和。

1.3.3 使用VAS评分评估献血者疼痛情况,评估过程中,0分即代表献血时未出现疼痛感,1~3分即代表献血时出现轻度疼痛感,4~6分即代表献血时出现中度疼痛感,7~9分即代表献血时出现重度疼痛感,10分即代表献血时出现剧烈疼痛感。使用SAS评分评估献血者焦虑情绪,评估过程中,0~49分即献血时不存在焦虑情绪,50~59分即献血时存在轻度焦虑情绪,60~69分即献血时存在中度焦虑情绪,70~100分即献血时存在重度焦虑情绪。

1.3.4 管理质量 评估维度主要有采血技能、血液制备、运输交付、感染预防、献血宣传等,各项均有100分,血站的工作质量与此有正相关关系。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统计学工具使用SPSS23.0,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值检验,P<0.05为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事件分析 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事件统计比较[n(%)]

2.2 两组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献血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VAS和SAS评分分析 管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VAS、SAS评分相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管理后观察组VA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VAS和SAS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VAS和SAS评分比较(分,±s)

2.4 两组管理质量分析 在采血技能、血液制备、运输交付、感染预防、献血宣传等管理质量方面,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4 两组管理质量比较(分,±s)

表4 两组管理质量比较(分,±s)

3 讨论

血站除承担血液储藏工作外,还为医院等治疗场所提供血液供给,然而血站工作人员有限,但承担工作较多,很难对血站采供血工作质量进行维护,可能会造成血站纠纷事件,从而影响无偿献血者的心态。全面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是血站工作的基本保证,也是确保血液供应质量的关键所在[3]。重视血站工作压力缓解及血站工作效率地提升,针对血站管理现有问题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均可提高血站工作质量。在本次护理管理中,共建立了5个工作小组,提出了每个工作小组的工作职责和标准。工作小组的分配按照人员工作经验进行,同时加强血站各小组技能培训,能准确提供采供血操作,各小组间分工明确又相互监督、相互合作,自查自检,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并进行改进,使得血站工作顺利进行[4]。

经本次研究发现,采取护理管理措施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减少,献血满意度提升,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质量管理下可降低采血风险,能得到各献血者的认可。该模式下重视血液制备、运输交付工作等,会严格落实血液的检查,观察血液制备仪器是否能够正常运转,经此可减少血液制备中的不良事件。运输交付过程中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能有效防止血液过期事件,坚持采血工具一次性使用的原则,严禁交叉使用采血工具,并指导血站人员完成血站消毒和自我防护工作,对提高采血安全性有积极作用,经此能提高采血满意度[5-7]。

本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后观察组VA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即护理质量管理可有效减轻采血时的疼痛感,也能减轻献血者的焦虑情绪。该模式下重视采血人员的技能培训,让其有足够的采血经验,经过采血考核合格后参与采血工作,专业技能下能提高采血效果,减轻穿刺造成的疼痛感,缓解采血期间的焦虑情绪。增加血站的清洁,热心接待献血者,增加与献血者之间的交流,能转移其对献血穿刺的注意力,可减轻焦虑情绪,提高采血成功率,减轻采血不适感。采血后核对相关信息,发放慰问品,能予以献血者心理安慰。

本研究中,采血技能、血液制备、运输交付、感染预防、献血宣传等管理质量评分比较中,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即护理质量管理下可保持较高的血站工作质量。该模式重视血站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让各人员掌握采血技巧,能提高采血成功率。重视血站环境清洁,帮助献血者排解不良情绪,能减少献血者的抵触情绪,在高采血配合度下,能减少渗血等不良事件。增加运输交付培训后,能增强血站人员对运输交付的掌握能力,经此提高运输交付质量,减少该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增加血站的清洁,在采血时完成个人防护以及采血防护,坚持采血物品一次性使用的原则,均能减少感染事件。成立招募小组,经各维度完成献血宣传,能提高周围居民的献血意识,提高献血率,优化血站工作质量[8]。在血站工作中采取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提升工作质量,让献血者获得良好体验的同时,也保护了献血者的安全,提升了血液供应质量。

综上所述,血站工作中实施护理管理可以显著提高采血质量和血液供应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血站献血者血液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人人健康(2021年11期)2021-06-17 03:18:26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人人健康(2019年17期)2019-09-16 03:22:28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小布老虎(2017年3期)2017-08-10 08:22:35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2016年45期)2016-05-17 05:15:31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学生天地(2016年32期)2016-04-16 05:16:19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
血液偏型
南通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