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荣,班华杰
(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口腔科,河池 546300)
微创拔牙后即刻种植能够避免拔牙后骨质的过度吸收,手术创伤较小,可缩短治疗周期,目前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口腔种植,且成为修复牙列缺损的主要方式之一[1]。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即刻种植存在诸多并发症,如软组织肿胀、局部渗血等,还存在骨壁吸收、黏膜退缩等引起的软、硬组织不足问题,从而导致种植失败[2-4]。因此,如何减轻即刻种植术后不良反应、局部炎性反应,解决软硬组织不足等问题,以提高即刻种植牙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01 年Choukroun 等[5]对富血小板纤维血浆制取过程进行了改良,得出新一代血小板浓缩物,即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其形成的网状三维架构可捕获大量的血小板、白细胞等,并释放生长因子,具有明显的生物学修复功能,同时兼具参与血小板凝固和纤维蛋白产生的止血和免疫应答,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再生、创面修复和功能重建等领域[6]。本研究旨在观察PRF应用于拔牙后即刻种植术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选择2020 年3~8 月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拔牙后即刻种植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 例。研究组中男19 例,女16 例;年龄22~46 岁,平均(38.24±1.26)岁。对照组中男17 例,女18 例;年龄24~45 岁,平均(38.11±1.20)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病例纳入标准[7]:(1)符合即刻种植术适应证;(2)牙周组织及种植区牙龈健康,口腔卫生良好;(3)单颗修复;(4)术前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PT 全套、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胸部CT 及肝、胆、肾、脾超声检查均无异常;(5)无手术禁忌证;(6)病历资料完整,中途未退出。排除标准:(1)精神类疾病、沟通障碍者;(2)存在即刻种植术禁忌证;(3)合并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脑、肝、肾疾病或周边软组织炎症者;(4)合并心、脑、肺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凝血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本研究已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1 对照组 常规消毒铺巾,用复方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必兰)1 mL行局部浸润麻醉,利用微创拔牙器械对患牙进行拔除,做好位点保存,刮除拔牙创内肉芽组织,以复方氯已定+氯化钠溶液对拔牙窝进行交替冲洗,仔细检查拔牙窝,测定唇侧剩余骨壁厚度以及拔牙窝直径深度,同时测量唇侧骨壁顶点以及牙龈缘的距离。利用小球钻、先锋钻定点,扩孔钻逐步预备种植窝,预备完成后检查骨壁完整性,在种植体与拔牙窝骨间隙植入Bio-oss骨粉以及自体骨屑,再植入合适的种植体,顶部拧入愈合基台,再缝合创口。术后0.1%复方氯已定含漱,口服抗生素连续3 d。
1.2.2 研究组 采集患者治疗前肘静脉血20 mL,置于无抗凝剂的无菌真空采血管中,3 000 r/min 离心10 min,取中间层淡黄色凝胶,即PRF。将凝胶用无菌纱布压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弹性韧性的PRF膜。术中可根据需要裁剪PRF膜,使其更好的匹配所需形态。在即刻种植常规步骤操作基础上,再于手术创面上覆盖一层PRF膜,用吸收线进行无张力缝合。
1.3.1 不良反应 于种植术后第1天开始观察患者软组织肿胀和渗血的发生情况,连续复诊1 周。伤口周围软组织有凹陷性水肿即为组织肿胀;超过24 h伤口处仍有少量血液流出即为渗血。
1.3.2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测定 分别在治疗前1 d、治疗后1个月抽取患者静脉血2 mL,测定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因子-κB(NF-κB)水平。
1.3.3 种植总有效率 治疗后6 个月,比较两组种植总有效率。疗效评定标准[8]:(1)显效:相关症状消失,种植成功,咀嚼能力恢复正常,移植牙动度不超过0.2 mm,龈沟不超过2 mm,牙周膜愈合,出现牙周新骨;(2)有效:相关症状减轻,咀嚼能力有所恢复,牙动度低于1.0 mm,龈沟低于3 mm;治疗后无上述变化即为无效。种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1周,研究组肿胀、渗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NF-κB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个月,研究组血清TNF-α、NF-κB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mmol/L,
表2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mmol/L,
治疗后6 个月,研究组种植总有效率高出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种植总有效率比较
PRF 是由人体全血离心而制成的血小板浓缩物,具有较好的止血功能,在制备过程中,纤维蛋白网状结构中的白细胞被激活,并释放出白细胞介素(IL)-1、IL-4、IL-6 等炎症因子,对损伤区组织的炎症调节、抗感染能力等起主要调节作用,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9-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肿胀、渗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PRF具有局部止血、消炎作用。
TNF-α 作为促炎细胞因子,在许多炎症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TNF-α 可能与牙周组织炎症的发病机制有关[11]。NF-κB 主要涉及组织损伤、应激和机体防御反应,TNF-α作为细胞外刺激信号,可激活NF-κB,放大炎症级联反应,而NF-κB 可促进TNF-α 等炎性基因的转录[12-13]。本研究发现,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NF-κB 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NF-α、NF-κB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PRF 在即刻种植术后发挥了局部抗炎作用。
PRF 作为血小板凝集物,属于富含高浓度纤维蛋白原及各类生长因子的血小板胶,其制备较为简便快速,无需增加人工生物化学试剂[8]。研究证实,PRF 可释放出大量细胞生长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1(TGF-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等,这些生长因子可持续释放14 d,并发挥协同作用,调控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组织修复相关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及软硬组织愈合[14]。
此外,PRF的结构是纤维蛋白构成的网络结构,经聚合成的网络结构与天然网状结构较为相近,可促进各类存在分化潜能的细胞迁移、增殖,进而加速愈合[15]。且PRF疏松的网状结构可促进氧气与养分进入组织细胞内,刺激骨髓干细胞分化,加速成骨[8]。浸润血浆后,PRF可发挥一定粘固功效,保证移植区域形态的稳定性,并提升植骨材料的强度,这也是促进快速愈合的另一个因素。本研究发现,研究组种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PRF在即刻牙种植术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这可能与其促进手术创面愈合的特性有关。
综上,PRF 能有效降低拔牙后即刻种植术后肿胀、局部渗血的风险,缩短组织愈合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