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诺卡菌病19例临床特点及诊疗分析

2022-08-23 02:47:10李凤玉覃赞梅杨美玲黄斯明李梅华何志义邓静敏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诺卡菌诺卡脑部

李凤玉,覃赞梅,杨美玲,黄斯明,李梅华,白 晶,何志义,邓静敏Δ

(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南宁 530021;2.柳州市工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柳州 545005)

肺诺卡菌病(pulmonary nocardiosis,PN)是由诺卡菌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诺卡菌可经呼吸道或经皮肤破损处侵入机体致病,导致化脓性和(或)肉芽肿性炎症病变,甚至可致播散性诺卡菌病(disseminated nocardiosis,DN)。因诺卡菌生长缓慢,临床上至少需培养48 h甚至数周才能看到菌落[1],故获得病原学结果常较晚,导致诊断延迟,甚至造成严重后果。PN属较少见的肺部特殊感染,迄今为止我国尚无相关流行病学数据报道,多为散发病例报道,目前亦无相关诊疗指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19例PN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PN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为临床积累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确诊的19例P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4例;年龄2~72岁,平均(53.0±16.6)岁,年龄≥45 岁16 例(84.2%),≥60 岁8 例(42.1%)。病例纳入标准:(1)从临床标本中分离或培养出诺卡菌,或经NGS、质谱等分子技术检出诺卡菌;(2)累及肺部。

根据是否肺外累及将患者分为单纯组(11 例)和播散组(8例)。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播散组中肺部+脑部受累3例,肺部+皮肤受累2例,肺部+皮肤+脑部受累2例,肺部+皮肤+脑部+血液受累1例。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和体征 19 例患者主要呼吸道症状为咳嗽、咳脓痰,咯血少见(2 例),全身症状以发热最常见,播散组除前述临床症状和体征外还有肺外受累,包括皮肤结节、脓肿4 例,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意识障碍)2 例,见表1。19 例中18 例(94.7%)有肺内外基础疾病、吸烟史、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药物史。

表1 19例PN患者的临床表现 n(%)

2.2 影像学表现 19例胸部CT主要表现为两肺多发实变或片状渗出影、结节或肿块、空洞、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等(表2),可有多种影像表现并存。播散至脑部者CT 可见颅脑低密度灶或脑膜炎改变,MRI表现为脑脓肿。

表2 19例PN患者胸部CT表现 n(%)

仅1 例行全身PET/CT 检查,可见双肺多片状、结节样密度增高影,SUVmax3.6,双肺门及纵隔多个淋巴结影,SUVmax3.6,右侧胸膜见多个软组织结节影,SUVmax7.5。全身多处皮肤、肌肉脓肿,SUVmax9.7。

2.3 实验室检查结果 两组血常规指标及血沉、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升高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肝肾功能损害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4。4例行胸水检查,均为渗出液,有核细胞数增多,以多个核细胞为主。

表3 19例PN患者血常规情况 n(%)

表4 19例PN患者炎症指标、肝肾功能情况 n(%)

2.4 支气管镜下表现及肺组织病理 12 例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可见气道黏膜充血、腔内脓性分泌物,偶见血性分泌物。1 例右中叶内侧段新生物堵塞管腔。

9 例(单纯组5 例,播散组4 例)行肺活检(超声引导或经支气管镜)。主要病理表现为肺泡壁增厚,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浸润,纤维组织增生,纤维素渗出,呈化脓性、慢性炎症性及炎性肉芽肿改变,见图1。

图1 肺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图

2.5 病原学情况 诊断标本包括痰4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0 例,肺组织2 例,胸水2 例,皮肤脓液4例,脑脊液、血液各1 例;传统方式检测结果阳性14例,其中细菌涂片阳性2 例(10.5%);涂片发现疑似诺卡菌14 例,经培养或分子技术证实为诺卡菌;细菌培养阳性14例,2~28 d可见菌落生长,平均(6.0±5.6)d;分子技术检测阳性10 例,包括NGS 9 例、质谱1例,其中8例鉴定至菌种水平,见表5、图2。

图2 细菌培养及涂片

表5 19例PN患者的病原学情况

2.6 治疗与结局 19例PN患者中,经治疗好转16例(84.2%),恶化3例(15.8%,其中死亡1例,均为播散组),单纯组与播散组临床结局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累及脑部组6 例,与单纯组临床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累及皮肤组5例,与单纯组临床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1例菌血症予TMP-SMZ联合亚胺培南、利奈唑胺,好转。其他治疗包括局部治疗如脓肿清创引流、控制血糖等。

表6 19例PN患者的临床结局

3 讨论

有文献报道,PN 患者男女比例约为3:1[2],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儿童罕见,中、老年多见[3]。本研究中老年病例占84.2%,提示中、老年是PN 的相对好发人群。PN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宿主,其中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最常见危险因素,慢性呼吸道疾病(慢阻肺、支扩等)是主要危险因素[4]。吸烟亦被认为是诺卡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大部分患者(94.7%)有肺内外基础疾病、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药物史,部分患者有吸烟史,提示在临床上有前述情况的患者,如出现发热、呼吸道感染征象且抗普通细菌治疗无效,应警惕PN 的可能。

诺卡菌可致肺部化脓性炎症改变,本研究中单纯组与播散组呼吸道症状均以咳嗽、咳脓痰最为常见,支气管镜下亦可见脓性分泌物,体现出化脓性感染的特点。与肺结核、肺曲霉病相比,PN 的咯血症状相对少见,提示其较少侵袭血管。本组病例均符合感染性发热(血象高、炎症指标高)的特点,播散组可有受累脏器相应症状(如头痛、皮肤脓肿等)。需引起重视的是,播散组部分累及脑部者并无神经系统相关症状,提示播散感染累及中枢系统时不易察觉,故PN即使无神经系统受累相关表现,也应完善颅脑影像学等,必要时行腰穿送检,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

PN主要胸部CT表现为肺部实变、片状渗出、结节或肿块、胸腔积液、空洞,其突出特点是病灶跨叶、跨段,且不同影像表现可并存。其结节或肿块影多数边缘模糊,无毛刺及胸膜凹陷征,与肺癌不同。如有脓肿或空洞形成,则提示肺部炎症性破坏明显。有学者认为,PN病变发展规律可能是实变→结节→肿块→坏死→空洞[5]。临床上发热、脓痰患者如肺部影像学提示病灶跨叶跨段,肺实变与脓肿、增殖、空洞病灶并存、呈多样性者,应警惕PN可能。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较多病例出现渗出性胸水(多个核细胞为主)、胸膜肥厚,提示PN易累及胸膜及胸膜腔,应积极抽液送检、引流。本研究中有1例进行了全身PET/CT 检查,表现为病灶葡萄糖摄取增加,需与其他可导致SUV增高的特殊感染或肿瘤相鉴别。

本研究单纯组与播散组PCT升高比例相近,但因播散组累及多个脏器,更易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病情更严重,在诊治过程中应及早识别并注意保护相应脏器功能。PN 典型肺部病理特征为坏死性脓肿,可有肉芽肿性炎,侵袭血管少见[6],急性者可呈化脓性炎症,亚急性、慢性者可有脓肿伴肉芽肿形成、淋巴细胞浸润等慢性炎症表现。本组研究资料亦体现了这一特点,部分患者为不典型脓肿,甚至病灶纤维化、机化,与其慢性病程相符合。部分以肉芽肿为主要表现的PN需与其他肺部肉芽肿性疾病、肺部真菌病相鉴别。

病原学阳性是诊断PN金标准。建议联合多种标本送检以提高阳性率。病原学检查手段包括标本涂片直接镜检和病原体培养。直接镜检的优点是能快速获得结果,缩短确诊所需时长,缺点是阳性率低。镜下诺卡菌的形态呈多分枝状,菌丝细长,分枝角为直角,革兰染色和弱抗酸染色阳性,抗酸染色阴性。临床上如在镜下找到革兰阳性的分枝状杆菌,应高度警惕诺卡菌,需进一步培养或送检NGS,同时需与分枝状的放线菌(弱抗酸染色阴性)、结核杆菌(抗酸染色阳性)等形态上相似的病原体鉴别。诺卡菌生长缓慢,应适当延长培养时间,并仔细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如见粗糙、天鹅绒样的菌落,应警惕并尽早行细菌涂片镜检。分子技术包括高通量测序(NGS)、质谱等获得结果较快,并可鉴定至菌种水平。

诺卡菌种类众多,我国最常见致病菌种为星形诺卡菌和巴西诺卡菌。在本研究中,豚鼠耳炎诺卡菌和鼻疽诺卡菌最常见。文献报道,脓肿诺卡菌、鼻疽诺卡菌等主要造成肺部感染和播散性感染,星型诺卡菌则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7]。本研究显示,播散组最常见鼻疽诺卡菌,而单纯组最常见豚鼠耳炎诺卡菌,提示不同菌种的感染部位和类型存在差异。从标本分离出鼻疽诺卡菌时,亦应警惕播散感染,需注意评估其他器官受累情况。

PN患者常可合并其他感染,尤其是存在免疫功能缺陷的宿主[8]。本研究中约2/3 的患者可合并其他特殊病原体感染,以真菌最为常见。肺真菌病是常见的机会性肺感染性疾病,好发人群与PN 有重叠。PN患者若存在前述危险因素,应警惕是否合并侵袭性肺真菌病。

PN 的治疗缺乏指南。目前已有多种抗菌药用于治疗PN,文献报道TMP-SMZ、利奈唑胺、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敏感性高[9-10]。磺胺仍为首选药物,利奈唑胺可作为对磺胺和碳青霉烯类耐药或不耐受时的替代[11]。初始治疗推荐以TMP-SMZ 为基础的联合用药,疗程6~12个月。PN的预后与感染部位、合并症、机体免疫功能等相关。播散组易恶化或死亡,累及脑部者预后差,考虑与其基础状况差、免疫功能低下及累及重要生命中枢有关,应引起重视。

综上,PN 多发生于有宿主因素的中老年患者,单纯PN 与播散PN 主要表现均为咳嗽咳脓痰、发热、炎症指标增高,播散组还有肺外化脓性表现;病灶肺组织主要病理改变为化脓性、肉芽肿性炎症,易累及胸膜;播散者最常累及脑、皮肤,累及脑部者症状可隐匿,易合并肝肾功能损害。胸部CT 为渗出实变影、多发结节或肿块、空洞和胸腔积液等。确诊依靠病原学阳性结果,涂片镜检和培养相结合有助于早期诊断,不同菌种的感染部位存在差异。应尽早予含磺胺的联合方案治疗,单纯PN 预后较好,播散累及脑部者预后较差。

猜你喜欢
诺卡菌诺卡脑部
诺卡菌病的诊治进展
内科(2023年2期)2023-06-14 09:12:30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传染病信息(2022年2期)2022-07-15 08:55:02
诺卡菌病诊治研究进展
中枢神经系统诺卡菌病的诊治进展
河北地区多中心临床分离诺卡菌菌种分布
儿童做脑部CT会影响智力吗
VITEK MALDI-TOF MS技术在临床分离诺卡菌快速鉴定中的简易流程优化
诺卡菌分子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奥秘(2016年6期)2016-07-30 17: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