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管饲联合规范化吞咽训练对口腔癌患者术后吞咽功能、胃管留置时间的影响

2022-08-20 07:11舒英郑敏娟洪劲超陈卫敏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8期
关键词:口腔癌胃管胃肠道

舒英,郑敏娟,洪劲超,陈卫敏*

(1江门市中心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广东 江门 529000;2江门市中医药职业学院 护理教研室,广东 江门 529000)

0 前言

口腔癌(oral cavity cancer, OCC)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之总称,大部分属于鳞状上皮细胞癌,即所谓的黏膜发生变异。在临床实践中口腔癌包括牙龈癌、舌癌、软硬腭癌、颌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唇癌、上颌窦癌以及发生于颜面部皮肤黏膜的癌症等[1]。美国癌症协会数据统计表明,在常见癌症疾病中口腔癌占据第六位,依据肿瘤分期、类型及部位,在疾病早晚期分别有83%、38%的平均5年生存率[2]。现阶段该癌症主要采取综合序列手术治疗,尤其是中晚期患者口腔癌术后常由于口腔组织的大面积切除或皮瓣组织的重建,造成术后口腔生理解剖结构损坏严重,进一步引起吞咽功能障碍等相应并发症,延长胃管留置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研究探讨间歇性管饲联合规范化吞咽训练对口腔癌患者术后吞咽功能、胃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诊治的口腔癌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4.19±2.57)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44.23±2.6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同意,且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间歇性管饲:口腔癌患者术后一般需留置胃管,通过胃管给予营养物质,术后胃管留置时间较长,在长期留置胃管基础上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和伤口愈合情况后,对患者进行间歇性管饲护理干预。具体做法:一般在术后5~10天,经医生评估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吞咽能力进行评估,并按照吞咽能力评估结果进行饮食指导。对于吞咽功能不合格的患者,请康复科会诊,康复科指导患者学会间歇性管饲,即患者经口腔吞入胃管到胃内,当患者需要进食时由患者本人经口腔吞入胃管,确定胃管在胃内后,由患者自己或者家属将流质食物注入,进食结束后,拔除胃管,将胃管冲洗干净,以利于下次进食。待患者吞咽能力合格、不需要间饲、能拔除胃管后,经口饮水和进食。

1.2.2 观察组 观察组给予间歇性管饲联合吞咽训练。A、吞咽训练:①一般患者在术后3天,无皮瓣危象及病情稳定的条件下进行4次/天、10~20 min/次的训练,持续7天。②口腔感觉训练:给予患者气味及温度敏感性训练。③口腔运动训练:通过对患者实施面部按摩、下颌转动、用力闭唇、口角侧动等动作训练,提升患者面部、下颌、唇及颊部力量;另外通过指导患者舌部的收缩、转动等康复训练以提升舌肌运动能力。④气道保护训练:先屏住吸气,在吞咽位置停留食物,然后进行吞咽、咳嗽等声门上吞咽训练。⑤进行喉部上抬的门德尔松训练。⑥取冰棉棒蘸少量水,对患者的舌根部、咽后壁及软腭弓等部位进行轻轻的冷刺激,以此提升咽部感觉,同时引导患者进行空吞咽动作,进一步提高患者吞咽能力和吞咽反射。B、在吞咽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间歇性管饲,具体操作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①采用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4]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该量表包括5 mL水吞咽能力、意识水平、60 mL水吞咽能力3项内容,共计46分。得分越低,患者的吞咽功能越好。②比较两组患者的胃管留置时间。③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SSA评分、胃管留置时间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S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胃管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SSA评分、胃管留置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SSA评分、胃管留置时间比较(±s)

组别 n SSA评分 胃管留置时间(天)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30 36.42±5.56 25.37±4.92 7.91±1.23对照组 30 36.98±5.89 30.05±5.22 10.16±2.45 t值 0.379 3.573 4.495 P值 0.706 0.001 0.000

2.2 两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n(%)]

3 讨论

口腔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口腔组织生理解剖结构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造成患者味觉、咀嚼能力改变,以及口干、张口受限等吞咽功能障碍[5]。通常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不能够使食物安全有效地由口腔输送至食管[6],因此会进一步导致体重减轻、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口腔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因口腔内存在大面积创伤,且多出现口腔局部肿胀,造成术后进食困难。为保证患者营养及能量的及时供给,常采用胃管通过鼻腔的鼻饲方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营养饮食方案,为患者提供均衡搭配的营养物质。鼻饲虽然可以给予患者有效的营养物质输送,但容易引起患者的不适感,降低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引起一系列胃肠道不良反应[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目前,临床上对于口腔癌患者进行术后正规化吞咽功能训练是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最主要的有效手段。正规化吞咽功能训练能够促进患者吞咽器官运动能力的恢复,有助于提升吞咽相关肌群的肌力,进而使吞咽功能得以改善。

综上所述,间歇性管饲联合规范化吞咽训练可有效提高口腔癌患者的术后吞咽功能,缩短胃管留置时间,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利于预后。

猜你喜欢
口腔癌胃管胃肠道
喉癌并咽后脓肿术后胃管置入经验及护理体会
1183名北京市口腔医生对口腔癌认知及接诊情况调查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评价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吸二手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留置胃管”真的那么恐怖吗
口腔癌年轻化,都是槟榔惹的祸?
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
急性中毒患者胃管置入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