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春燕,耿金花,邬欣桃,林俏丽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 综合三科,广东 广州 51143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内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该病具有较强的进展性,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呈现明显减退趋势,长此以往可能诱发呼吸系统衰竭,最终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针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多采用药物配合呼吸机通气治疗,但部分患者因长期处于疾病状态下,负性情绪较为显著,导致治疗效果及预后结局较差。研究[1]认为,针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及康复期生活质量。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此类患者护理方案的选择提供新的思路。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8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更新版)》[2]中相关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42~83岁,平均(60.24±7.33)岁。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39~81岁,平均(60.15±6.98)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参考科室相关护理规范严格执行健康教育、药物疗效观察、呼吸训练等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护理干预,包括:①情志护理。通过与患者进行密切沟通交流明确其负性心理情绪类型及出现原因,然后从语言、表情、态度、行为等方面不断引导患者改善自我情绪,解除其顾虑与烦恼,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建立治愈疾病的信心。②饮食干预。中医学认为“肾主水,咸伤肾”,故日常饮食需减少盐分的摄入量,并适当增加赤小豆、冬瓜、鲤鱼烧汤等的摄入,起到利尿补气、抗炎消肿之功效;此外,还需嘱咐患者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可选择桂圆红枣汤,并增加新鲜水果食用频次。③运动干预。除对患者进行日常呼吸功能强化训练外,还可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锻炼方案,如采用陪伴患者散步或指导其学习太极拳的方式来提高恢复效果,日常运动要充分考虑适宜性。④辨证护理。若患者为肺肾气虚证,则护理人员时刻注意帮助其保暖,避免受寒,此外还需观察痰量、颜色与气味,当患者出现气短出汗时需使用热毛巾擦拭面部以缓解症状;若患者为肾阴虚证,则可选用麦冬与五味子泡水饮用,症状严重时可考虑对足三里、丰隆及天突等穴位进行针刺处理。
1.3 观察项目①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3]评估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量表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越明显。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采用德国JAEGER肺功能仪(Master Screen Paed)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单项指标连续检测3次,计算平均值纳入统计。③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4]评价生活质量,量表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护理后,观察组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组别 n SA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2 72.19±6.79 45.61±5.71* 74.51±7.22 43.92±5.75*对照组 42 71.94±6.85 53.48±5.80* 74.04±6.87 54.88±6.01*t值 0.168 6.267 0.306 8.540 SDS评分P值 0.867 0.000 0.760 0.000
2.2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比较护理后,观察组的FVC、FEV1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n FVC(L) FEV1(L) FEV1/FVC(%)护理前 观察组 42 1.21±0.16 1.06±0.12 81.15±7.61对照组 42 1.20±0.13 1.04±0.13 81.27±7.58 t值 0.314 0.733 0.072 P值 0.754 0.466 0.943护理后 观察组 42 1.49±0.17* 1.29±0.15* 92.41±4.98*对照组 42 1.32±0.15* 1.20±0.13* 87.54±5.10*t值 4.860 2.939 4.428 P值 0.000 0.004 0.000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后,观察组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t值 P值观察组 42 42.87±5.48 70.02±7.79 18.474 0.000对照组 42 43.04±5.16 60.33±7.24 12.603 0.000 t值 0.146 5.905 P值 0.884 0.000
COPD急性加重期是呼吸内科极为严重的病程分期,临床针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通常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配合其他药物治疗,但部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病情较为特殊,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并不显著[5]。常规护理模式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虽能一定程度上提升疗效,但该护理模式下的各项护理措施较为片面,且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干预较少,故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局限性较为明显。本研究所采用的中医护理干预主要从情志护理出发,通过改善患者的消极心理状态来提高其后续对治疗与护理行为的依从性,保证护理效果的持续性提升;通过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饮食干预方案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为其病情恢复提供有利条件;结合患者身体素质及运动耐受情况制定针对性运动干预方案可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同时对其呼吸功能的稳定改善有重要价值;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实施护理措施可结合患者日常临床症状表现开展针对性护理,进而确保护理效果的提升,保证患者预后结局的改善。
研究[6]认为,患者心理状态是影响其病情康复的重要因素,消极心理情绪不但会影响治疗与护理方案的开展,还可能诱发其他风险事件,最终增加治疗难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对患者消极心理状态有重要的调整作用。FVC、FEV1及FEV1/FVC可直接反映患者的肺功能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FVC、FEV1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医护理干预对患者肺功能的持续性改善有重要价值。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医护理可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制定一系列干预措施来调整其身心状态,促进其病情康复。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心理状态与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