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2-08-20 07:11刘崇刘亚婷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8期
关键词:溶栓血流导管

刘崇,刘亚婷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是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病因,目前多采用血管内取栓治疗。据统计,接受血管内取栓治疗的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中半数以上存在再灌注不完全或是未建立再灌注的情形,针对此种情况需及时采取辅助治疗[1]。动脉溶栓可使高浓度的溶栓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栓,提高血管再通率[2]。基于此,本研究分析血管内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4.64±5.36)岁;病变部位:大脑内动脉12例,大脑中动脉分支M1/M2段18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0~19分,平均NIHSS评分(14.50±1.50)分;合并症:高血压11例,糖尿病7例,高脂血症5例;吸烟史:有吸烟史25例,无吸烟史5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4.59±5.41)岁;病变部位:大脑内动脉10例,大脑中动脉分支M1/M2段20例;NIHSS评分10~18分,平均NIHSS评分(14.00±1.00)分;合并症:高血压12例,糖尿病8例,高脂血症4例;吸烟史:有吸烟史27例,无吸烟史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经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前循环大动脉闭塞者;②起病至接受治疗时间≤24 h者;③无阿替普酶动脉溶栓禁忌者;④患者和/或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①80岁及以上者;②合并终末期恶性肿瘤,预期生存周期<1个月者;③未经控制的高血压3级者;④植物生存状态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血管内取栓治疗,全身麻醉后选取患者右侧股动脉作为穿刺点,置入8F股动脉鞘后根据术前造影结果将导引导管置于病变部位的颈内动脉近端处。在Traxcess微导丝(美国Microvention公司)引导下利用同轴技术将中间导管置于病变血管近端处,微导管则穿透病变部位并向其注入造影剂,确保微导管顺利抵达远端血管真腔。结合患者血管内径大小选取适宜的SolitaireTMFR取栓支架(美国美敦力公司),打开取栓支架后进行导管造影,明确闭塞血管前向血流灌注情况,取栓支架维持打开状态5 min左右后将近端导管推至病变部位近端,回撤支架并推进导引导管,促使血栓连同支架一起被收入中间导管,随后取栓、中间导管、微导管一并撤出。观察组采用血管内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两种治疗方案同步进行,血管内取栓步骤同对照组,同时于患者股动脉穿刺入路后置入导管,管内封入20~30 mg注射用阿替普酶(Germany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Co.KG,注册证号S20160055)实施动脉溶栓治疗。

1.4 评价指标①记录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利用上海麦登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CBACV-300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仪于治疗前、治疗后72 h分别测定。②记录治疗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估结果,包括无残疾(0分和1分)、轻度残疾(2分)、中度残疾(3分和4分)、重度残疾(5分),于治疗后90 d利用改良Rankin量表[3]评定。③记录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结合临床症状、头颅多模式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明显的缺血半暗带诊断,于治疗后90 d统计。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后72 h,两组的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n 平均血流速度(cm/s)治疗前 治疗后72h 治疗前 治疗后72h 30 9.87±1.13 18.89±1.21a 5.32±1.01 9.95±1.05a对照组 30 9.91±1.11 17.40±1.17a 5.30±1.04 7.89±1.02a t 0.138 4.849 0.076 7.708平均血流量(mL/s)组别观察组0.891 0.000 0.940 0.000 P

2.2 改良Rankin量表评估结果及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观察组治疗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估结果优于对照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改良Rankin量表评估结果及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临床常采用血管内取栓治疗前循环大动脉闭塞。相关研究[4-5]指出,具有可挽救组织的前循环大动脉闭塞致卒中患者起病后6~24 h均可以从血管内取栓中获益,由此使治疗时间窗大幅延长,但不完全的再灌注或者是失败的再灌注成为削弱血管内取栓疗效的主要问题。动脉溶栓是血管内取栓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使高浓度的溶栓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栓,提高再通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再灌注情况[2,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2 h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数值更高,治疗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估结果更佳,表明与单一血管内取栓治疗相比,血管内取栓联合动脉溶栓可显著提高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血管内取栓联合动脉溶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风险。因此,在今后临床治疗工作中需要综合权衡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的获益情况,在血管内取栓联合动脉溶栓实施前做好解释工作,以避免引发医患纠纷和冲突。

综上所述,血管内取栓联合动脉溶栓能够提高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疗效,但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风险,应引起临床重视。

猜你喜欢
溶栓血流导管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体外反搏对于狭窄动脉内血流动力学环境影响的高精度计算机仿真研究
医用弹性导管定长切割系统研制
微血流成像能准确鉴别和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用于检测牙髓血流的比较研究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现状与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