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应用生长抑素预防老年患者ERCP术后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血清胃肠激素指标的影响

2022-08-19 06:52杨宏周敏任宏飞王毅张铭光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2年3期
关键词:胃泌素生长抑素差值

杨宏,周敏,任宏飞,王毅,张铭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四川成都 610041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胰腺以及胆系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该术式兼具有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和治疗效果显著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2]。但ERCP 术属于侵入性操作,难以避免手术相关风险以及并发症发生,其中出血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3]。且老年患者可能伴随凝血机制障碍、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极易发生出血难止的情况,因此需对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研究指出,生长抑素作用于胃肠道系统,对胃泌素、胃蛋白酶的释放可发挥抑制作用;还可通过减少门静脉血流量达到控制消化道活动出血的目的[4];此外,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能加速患者病情发展。目前关于生长抑素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研究多局限于术后使用,在使用时机选择上研究不多。因此,本研究主要分析不同时期应用生长抑素预防老年患者ERCP 术后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血清胃肠激素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的147 例拟行ERCP 治疗术的老年胆胰疾病患者选自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所收治,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术前组(n=47)、术后组(n=49)和全程组(n=51)。术前组中男性28例,女性19 例,年龄60~77 岁,平均(68.5 ±7.0)岁,ERCP 术治疗病因:胆管结石15 例、胆管癌15 例、胰腺肿瘤17 例。术后组中男性29 例,女性20 例,年龄60~75岁,平均(67.1 ±6.8)岁,ERCP 术治疗病因:胆管结石16 例、胆管癌15 例、胰腺肿瘤18 例、肝门部肿瘤11 例。全程组中男性33 例,女性18 例,年龄60~76岁,平均(68.2 ±6.9)岁,ERCP 术治疗病因:胆管结石18 例、胆管癌17 例、胰腺肿瘤16 例。3 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均行ERCP 术;(2)患者年龄≥60 岁;(3)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表现为便血和黑便等症状,出血量超过50 mL;(4)临床资料完整;(5)患者对本研究知晓,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胃癌出血、有消化道手术史;(2)凝血功能异常;(3)合并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4)对本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ERCP 术,术前15 min 给予产自河南全宇制药公司的地西泮(国药准字H41022283)、产自桂林南药的阿托品(国药准字H45020850)、产自青海制药的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国药准字H63020022),3种药物对应的剂量分别为10 mg、1 mg、100 mg。取患者俯卧位,并采取吸氧和心电监护等措施,借助十二指肠镜进行检查,且ERCP 术均为治疗性,患者在进行检查时需确保胰管显影的次数≤3 次,避免胰腺泡显影,术后患者需禁食72 h,并随访患者是否出现胰腺炎、腹痛和发热等临床表现,ERCP 检查治疗由同1位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3 组分别在术前6 h、术后12 h、6 h 到术后12 h 采用生长抑素(南京长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881)治疗,其中,3 组患者均连续微量静脉泵注3 mg 生长抑素+50 mL 生理盐水。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1)临床疗效:记录并比较3 组患者止血时间、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其中止血时间以内镜检查确定出血停止;(2)炎症因子:分别在给药前与给药后取3 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于半径为10 cm的离心机中以3 000 r/min 离心,离心时间对应10 min,取上清液,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试剂盒来源于上海铭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胃肠激素指标:包括胰高血糖素、胃泌素、胃动素水平,采血、离心、检测方法同上。(4)统计3 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包括头晕、腹痛、腹泻、低血糖等。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3 组患者止血时间、输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全程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和输血量均少于术前组和术后组(P<0.05)。见表1。

表1 3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s)

表1 3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s)

注:与术前组比较,*P<0.05;与术后组比较,#P<0.05。

组别 止血时间(h) 输血量(mL) 术后住院时间(d)术前组(n=47) 26.58 ±3.01 402.26 ±45.25 8.59 ±1.65术后组(n=49) 26.87 ±2.94 405.69 ±41.69 8.14 ±1.73全程组(n=51) 18.65±2.31*# 295.64±30.28*# 6.12±1.25*#F 142.588 126.124 35.691 P<0.001<0.001<0.001

2.2 3 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

治疗前,3 组患者血清IL-2、IL-6 和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组患者IL-2、IL-6 和TNF-α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 组患者血清IL-2 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升高,IL-6 和TNF-α 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且全程组血清IL-2 水平高于术前组和术后组,血清IL-6 和TNF-α水平低于术前组和术后组(P<0.05)。见表2。

表2 3 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s)

表2 3 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s)

注:差值作为治疗前后的差值,如有负值取绝对值;P1:为治疗前3 组比较;P2:为术前组治疗前后比较;P3:为术后组治疗前后比较;P2:为全程组治疗前后比较;P5:为3 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

术前组(n=47) 术后组(n=49) 全程组(n=51) P指标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 P1 P2 P3 P4 P5 IL-2 (ng/L) 3.65±0.58 4.58±0.86 1.15±0.18 3.61±0.62 6.12±1.36 2.51±0.36 3.62±0.61 6.31±1.15 2.69±0.42 0.945 0.00 0.00 0.00 0.00 IL-6 (ng/L) 86.95±9.01 41.25±4.26 47.50±5.12 87.12±8.85 40.68±4.39 46.44±6.39 87.01±8.92 20.69±2.54 66.32±7.6 0.996 0.00 0.00 0.00 0.00 TNF-α (ug/L) 11.24±1.85 8.96±1.62 2.28±0.45 11.36±1.67 8.85±1.78 2.51±0.51 11.34±1.68 5.47±1.02 5.87±0.78 0.936 0.00 0.00 0.00 0.00

2.3 3 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变化情况

治疗前,3 组患者血清胰高血糖素、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组患者血清胰高血糖素、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 组患者血清胰高血糖素、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且全程组血清胰高血糖素、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均低于术前组和术后组(P<0.05)。见表3。

表3 3 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变化情况(±s,ng/L)

表3 3 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变化情况(±s,ng/L)

注:差值作为治疗前后的差值,如有负值取绝对值;P1:为治疗前3 组比较;P2:为术前组治疗前后比较;P3:为术后组治疗前后比较;P2:为全程组治疗前后比较;P5:为3 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全程组比较,#P<0.05。

术前组(n=47) 术后组(n=49) 全程组(n=51) P指标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 P1 P2 P3 P4 P5胰高血糖素 62.35±7.12 57.85±6.0*# 4.50±0.56 128.69±13.02 115.69±12.36*# 13.01±1.69 320.69±35.12 296.37±30.24* 24.36±3.25 0.891 0.00 0.00 0.00 0.00胃泌素 63.01±6.85 58.14±5.96*# 4.87±0.59 129.15±12.85 116.02±12.18*# 13.13±1.75 321.17±34.98 294.58±31.21* 26.59±3.47 0.985 0.00 0.00 0.00 0.00胃动素 62.84±6.91 52.47±5.34*# 10.37±1.39 128.96±12.91 96.38±10.28*# 32.58±3.66 321.07±35.06 281.69±28.61* 39.38±4.12 0.990 0.00 0.00 0.00 0.00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术前组出现头晕、腹痛、腹泻、低血糖各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 (4/47);术后组出现头晕2 例、腹痛1 例、腹泻1 例、低血糖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 (5/49);全程组出现头晕1 例、腹痛1 例、腹泻1 例、低血糖3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6/51),3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0,P=0.868)。

3 讨论

EPCR 术可用于诊断临床上多种疾病,其应用价值高,但该术式操作过程复杂且难度系数较大,为避免出现术后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故对技术要求较高[5-6]。而对于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行EPCR 术可能会再次加重出血症状,且由于老年人机体防御功能下降、消毒不到位等原因,风险进一步增加,因此需对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确保手术预期效果[7-8]。而药物预防和治疗消化道出血方面,生长抑素临床研究较多[9];另外,药物使用时机均能使研究结果产生差异,由此可见精准的给药时间在获取最大治疗效果中尤为重要。

生长抑素主要作用机制有以下几点:(1)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对扩血管物质分泌进行抑制,如血管活性肽,继而减少肝动脉血管流量及阻力;另外还可以引起血管收缩因子的应激反应,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改善机体水钠潴留状态,从而使门静脉压力及血流量减少,最终发挥止血效果[10-11]。(2)可抑制Ca2+通道,开放K+通道,继而减少细胞内Ca2+浓度,使膜超级化,Oddis 括约肌进而更松弛,降低插管和手术操作风险,可避免术中损伤的发生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3)对迷走神经的兴奋进行有效抑制,使血流量得到降低,继而胰液及胰酶分泌减少,对炎症反应进程有延缓作用;此外还能对肝脏的网状内皮细胞系统产生刺激作用,使其系统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加强体内毒素清除速度,减少全身炎症反应的发生[13-14]。(4)生长抑素是一种对激素分泌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可抑制多种激素,其中包括胰高血糖素、胃泌素、胃动素,上述激素水平降低,可大幅度减少内脏血流,并使门静脉压力降低[15]。本次研究中,选取术前、术后、全程给药3 个不同时机,发现治疗后全程组患者止血时间、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程度均大于术前、术后2 组,表明老年消化道出血病患在行EPCR 术时实施生长抑素治疗,疗效确切,且能减少炎症反应。对于一般胰腺、胆管病变患者,机体内分泌的胃肠激素进入血液中的情况较为常见,继而使血液中上述激素水平升高。而治疗后3 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全程组指标低于术前组、术后组,说明老年消化道出血病患在行EPCR 术时实施生长抑素治疗,可纠正胃肠紊乱。分析其原因,整个EPCR 术中持续给药,不仅能对胰液的分泌发挥强效的抑制作用,还能有效减轻造影剂对机体的刺激,且减少对胰腺的损伤,进而显著改善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16]。且全程给药有效保障此类病患在整个手术期间的临床疗效,增加药效在体内维持时间,进而避免患者在术后未接受生长抑素治疗而出现其他类型的并发症[17-18]。在安全性方面,全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但3 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安全性良好。在治疗的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血糖变化,可持续少量补充葡萄糖,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综上所述,全程应用生长抑素预防老年患者ERCP 术后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消化道出血症状、减少炎症反应、降低胃肠激素水平。本研究病例少,主要集中在本院地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后续需扩大样本对此次论点进一步论证。

猜你喜欢
胃泌素生长抑素差值
注射用生长抑素致严重不良反应2例
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当中的治疗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探讨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奥曲肽联合生长抑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如何通过胃泌素G17检查结果判断疾病
“胃溃疡”反复发作警惕胃泌素瘤
胃泌素-17 无创检测胃部疾病
关注
清丰县新旧气象观测站气温资料对比分析
健脾益气方对化疗性胃肠功能紊乱大鼠血清GASEGF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