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
——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一课教学为例

2022-08-18 14:35袁文策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恩格斯家国本课

袁文策

(延边第二高级中学,吉林 延吉 133000)

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是历史学科这项铸魂工程的必然要求。它是“五大核心素养中唯一指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核心素养,也是历史教学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方面最终的落脚点。”[1]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如何有效地培育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

一、重构教材,主题设计,让家国情怀有灵魂

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与历史教学不能是割裂的,而是要通过教学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的渗透,要将其融入教学目标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使高中历史教学的全过程能够紧密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2]因此根据本课的课标要求以及培育家国情怀素养的出发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史料展示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的状况以及工人阶级和早期社会主义者的探索历程,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通过对《共产党宣言》内容的分析,了解马克思建立幸福社会的蓝图及手段。了解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程,联系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承,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

统编教材中《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相比与旧版本必修一17 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言,加入了更多新知识。例如旧教材侧重讲《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但实际上只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统编教材加入了《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等知识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内容,将马克思主义呈现得更加丰富和具体。统编教材还加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更有助于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理论。统编教材还描述了第一国际、巴黎公社等内容,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这样的编写将马克思主义呈现得更加全面而立体,但丰富的内容体量,也为教师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挑战,那就是如何在40 分钟之内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并达到家国情怀素养培育的目的。

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对教材进行剖析和重构,确定本课教学的主题,使用主题教学法。“所谓主题教学,是以主题为中轴,围绕教学主题而展开的。”[3]这是一堂历史课的逻辑线索。本课的教学主题可以确定为既贴近本课教学内容,又贴近现实的“追梦人”。围绕着“追梦”,本课内容解构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的标题是:《一个黑暗抗争的时代》,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世界带来巨大的财富,而财富却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广大的无产阶级却挣扎在贫困的深渊,空想社会主义者描绘了一个自由而富足的梦想,却找不到通往梦想的途径,因此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第二部分的标题是:《一抹昭示黎明的曙光》,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共产党宣言》体现的科学社会主义、《资本论》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共同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是黑暗时代的一盏明灯,绽放出耀眼的真理之光,为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都指明了一条实现美好梦想的阳光大道。第三部分的标题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通过介绍马克思主义影响和指导之下的革命实践探索和各个时期的世界工人运动,体现马克思主义穿越时空的世界意义。在分析中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同时联系实际,说明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展示青年马克思的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引发思考: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追梦人,以此回扣主题“追梦人”。整个课堂教学紧紧围绕着“追梦人”的主题,以“追梦”开始,以“追梦”结束,逻辑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育家国情怀素养。

二、关注学情,情境创设,让家国情怀有温度

家国情怀素养不能生搬硬套,这样不仅达不到有效的培育效果,还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在教学之前首先要关注学情,创设多种情境,尝试与学生产生共情。本节课位于《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授课的对象是高一的学生,此时正处于“一个思想有待成熟的阶段,一个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思想的青春期”[4]。从学习能力上看,他们在初中已经学过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学习基础比较扎实,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这一阶段的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且有探究钻研精神。但初中教材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侧重于史实的描述,且过于简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只有表面的认识。从认知水平上看:高一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但马克思主义理论性较强,思想深刻抽象,不易于理解,可能会出现听不懂、学不会甚至昏昏欲睡的情况,因此需要教师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和别出心裁的设计,让学生耳目一新。

深邃的马克思主义和伟大的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一时期的学生的眼中是“高大上”的,这种“高大上”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也不利于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因此,本课的设计中力图拉近学生与马克思主义的距离,将追梦的伟人带到学生身边,在心存敬畏的同时产生共情。

例如:在导入新课时,笔者设计的是展示马克思的五张面孔:

今天我们要走近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叫马克思。马克思是谁?他是一个经常被挂在教室墙上的大胡子(展示马克思的标准像);他是一个红遍网络的表情包(展示马克思的表情包);他是一个令人羡慕嫉妒恨的富二代(马克思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律师,收入特别高,姨父和姨母创立了一个卖剃须刀的公司叫飞利浦);他是一个超级人生大赢家(23 岁获得博士学位、25 岁迎娶了颜值与才华并存的白富美贵族小姐燕妮,还有一个至死不渝的朋友恩格斯);可他同时也是一个心酸的落魄人(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他半生颠沛流离、奔走逃亡、一贫如洗、儿女夭殇);到底是一个怎样伟大的思想让马克思甘愿从一个大赢家变成落魄人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马克思主义,走近这个改变世界的追梦人。

这样的设计运用当下流行因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畏难心理,同时也自然引入了本课的主题“追梦”。

在讲授《资本论》的时候,注意创设故事情境,加入了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令人动容的伟大友谊:

《资本论》创作期间,是马克思一生最艰难的时刻,经济拮据、妻子病倒、反复发作的病痛、3 个孩子先后夭折,为了支持马克思工作,给马克思提供经济支持,恩格斯被迫做了自己最反感的事,放下自己手中的工作,回家继承了千万家产。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第一卷花费了20年的光阴,第二第三卷还没等出版,一代思想巨星就陨落了。恩格斯悲痛万分,大家都劝恩格斯出去散散心,但他没有,这个平生最懂马克思的人放下了家族产业,花费了11 年时间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的后两卷,这也是恩格斯人生最后的11 年,《资本论》第三卷出版后的8 个月,恩格斯也与世长辞,即使恩格斯同样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拒绝在《资本论》加上自己的名字,3 卷《资本论》的署名作者只有一个人:马克思。

插入这个故事能让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形象更加立体,足够让人为之动容,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情感冲击和情感体验。”[5]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难以完全理解马克思主义,往往在匆忙枯燥的理论学习中结束,难以在心中留下烙印。因此,即使教学任务再匆忙,教师也应该花时间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渗透。

历史是已经发生过的事,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距今已经有170 多年了,学生面对这些“遥远”的历史,会有一种天然的陌生和隔膜,不利于历史学习。那么如何有效地推进教学呢?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设法引领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对历史进行探究。”[6]因此需要利用情境创设法,搭建学生和历史知识之间的桥梁,而学生神入情境,激发情感,更有助于理解知识和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充分考虑学情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创设丰富的历史情境。”[7]以本课为例,在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背景时,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那呈现给学生的就是冰冷的文字,会产生枯燥艰深的感觉。为此,可以针对性地运用了文字、图片、视频等材料,创设具体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狄更斯对于工业时代的评价“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由此展开,展示最好的时代下,英国工业资本迅速上涨的柱状图,以及上层富人的顶级享受,随后播放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中关于工人阶级生活贫苦的片段,二者产生鲜明的对比。这样一来,学生能够被带入情境之中,设身处地地感受到表面光鲜亮丽的资本主义制度之下的巨大弊端,以及贫富分化的严重,更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背景。

三、联系当下,开拓视野,让家国情怀有格局

克罗齐也曾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此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应当思考其对现实的意义。教师应“注重‘时代价值’并以此立意来架构史实,组织教学”[8],以史鉴今,联系当下,不仅能够更好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也能让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更有格局。

例如:在讲授《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时,学生能够很快依据教材和材料,归纳出《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也知道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经过社会的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将演变为共产主义。但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主义散发出真理之光照耀下的未来,将是一个怎样的美好世界,在此,教师可以设计材料分析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可知真正美好的社会是一个富强、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而这些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从而引出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在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时,要讲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世界性,一个真正普世的价值观和真理是能够超越意识形态的隔阂的,在此,可以借用罗斯福新政的例子:

当资本主义的美国遇到真正的大危机时,它选择的是曾经避之不及的马克思主义,而且在借鉴马克思主义之后起到了明显效果,经济危机得到了缓解,马克思主义客观上也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这里运用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史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感悟马克思主义世界意义的新视角,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拓宽国际视野。”[9]

最后的总结升华部分是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关键,经过一节课的情绪铺垫,此时渐入佳境,需要更进一步。这一部分通过展示图片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意在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成长和发展的指导作用。最后展示马克思17 岁时的一篇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将宏大的中国梦落实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上,并引发思考:在新时代如何做一个追梦人,潜移默化的涵养家国情怀,凸显格局。

在如今“三新”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的培育家国情怀素养已成当务之急,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应当是有灵魂、有温度、有格局的。而要做到有灵魂、有温度、有格局,教师内在的知识储备与格局又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满怀革命理想,又需要拥有钻研精神,博闻强识,只有教师自身有高度,课堂才会有高度。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例如本课,一节课的时间可能学生不会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深邃思想,不会全部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与当今时代的紧密联系,不会立刻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但教师做的这些努力会在学生心中播下一颗种子。

猜你喜欢
恩格斯家国本课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家国两相依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