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嘉敏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 300384)
建筑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也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建筑始终都是具有非常独特且带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存在。它不仅见证了历史文化发展,而且是中国古代社会劳动人民留下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结晶,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一份极为珍贵的艺术遗产。物质性的建筑实体不仅是当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体现,同时也是当时人们观念的转化形式和社会风气特点的显现。建筑设计理念是建筑设计者在建筑构思过程中所确立的主导思想。通过建筑设计理念赋予建筑作品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或正在消失的以及现存的每一座中国古建筑物,早已经打上时代思想的烙印,无一不散发着建筑设计者中国深厚文化的哲学思想,蕴含着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思想文化。作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中最为普及的一个重要理念。以人为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个基本理念。早在西周时期,就有民为邦本的理念。《管子》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孟子也明确提出“民为贵”的思想。一般认为,以人为本的思想核心就是人。建筑是服务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在建筑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就是要明确:人对于建筑使用、对建筑精神和美观的要求和通过物质技术手段来实现其要求。
中国古代建筑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众所周知,建筑是人类盖的房子,人们用泥土、砖、瓦等建筑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间。建筑,是人类为了维持社会生活而存在的物质环境,它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生产、生活、工作都离不开的建筑,建筑是一种艺术创造,除满足实用之外,还要对它进行某种加工,以求造型上的美观,满足人们对美的需要。建筑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它还代表了当时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建筑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各个不同朝代、不同民族区域的社会风气和特征。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说,“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也最耐久的一类,所以它所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多面,也更重要。”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人思想感情的具体表现,是反映中国民族精神的无声语言。纵观中西方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是历史最为悠久,文化独特且具有魅力的建筑文化。
反观西方建筑文化,西方建筑设计主要是以“神”为中心的,神是建筑师们的普遍信仰。同时,在西方,人们认为“神”是永恒的。建筑师们按照他们的宗教思想和宗教信仰去建造属于自己个性自由的所属物,偏向个人思想创作,宗教色彩风格浓厚。西方“其建筑思想‘以杂多的统一,不协调的协调’来对立统一而存在,以自然的人作为其及终极艺术指向”。与西方建筑设计理念不同的是,中国是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的熏陶下形成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建筑思想语言以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为主。在这三者之间构建起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支架,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人的思想文化关系和社会伦理。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是各民族长期共同融合、共同熔铸的文化结晶,它充分体现了建筑文化是人的文化、生活的文化,以人为本的文化。中国各地的古代建筑,地方性特征十分明显。它们绮丽多彩、千姿百态,四合院,吊脚楼、窑洞、城市、宫殿、城楼、园林、古刹的设计建造,无一不是体现了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和宜人的人居环境,无一不是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礼乐等级的设计理念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处于中心地位的设计理念。礼乐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政治思想。在阶级社会中礼乐的实质是维护等级社会的规范。特别要指出的是,中国古代通过建筑中的等级差异的礼制规定,使各类人群的社会地位和处境从其居住的环境(包括居宅、宫城、宗庙等)甚至死后埋葬的坟茔等就能反映出来,可以一望而知其概要。这种礼制的规定,有利于使人各安其位,各守其分,有利于保持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不同人群的建筑礼制规定在不同朝代的有不同的规定,这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管理和建筑等级制度研究》一书中就描述的十分清楚。
中国古代的建筑等级制度至少在奴隶制的周王朝就已经产生,以后又逐渐系统化、制度化。之后,中国又经历了二千多年的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因此中国古建筑都带有浓厚的封建制度和等级文化的色彩就很自然了。如西汉初年,天下初定,国力较弱,皇家却修建了气势异常宏伟的未央宫,丞相萧何抛出了天子“非壮丽无以重威”的思想观念。统治者看到了建筑所带来的政治统治功能。这种深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等级观念,它源于最为原始的,最古老的伦理关系。这种伦理关系在思想上表现为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及其他各代人之间家族血缘关系,从而明确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再加上阶级社会文化影响和客观需要,这种上下尊卑的伦理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伦理关系的重要纽带。因而,在中国古代的古建筑大多能反映出这种森严的“尊卑”等级文化的严格规定。
礼乐是实现严格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礼乐思想的核心是礼宜乐和,一方面它强调等级秩序,另一方面它又调和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和谐。一句话,社会既等级森严,又和谐相处。礼乐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礼与乐在这个体系中各有其内涵和侧重点,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不可割裂的。这从另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儒家传统文化的礼乐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种理念一直伴随着中国古代建筑行业的技术发展和建筑施工匠人的技艺传承。在礼乐为主要内容儒家的统治思想下,对建筑设计和形式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考察中国古代建筑,可以看到:由中国古代社会礼乐等级制度使中国古代社会以抬梁式木构架的组合和用料产生许多差别,特别是斗拱的使用,普通宅居的建筑是禁止使用斗拱的,只有宫殿、寺庙及其他高级建筑才允许安装斗拱。同时,统治者也以斗拱的层数多少来表示建筑物的重要性和确定建筑的等级标准。明清时期北京的宫殿群设计建造清晰地反映出明清时期的宗法观念的等级制度,建筑为帝王政治权力服务的思想,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古代社会以宫室为主、等级森严的城市规划建设思想。通过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文化相关书籍资料和中国古代思想史,我们可以发现,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中国封建社会基本上是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社会风气与个人行为都是在儒家思想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书籍《考工记》和《营造法式》都提到礼乐等级的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因此,维护等级社会的礼乐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建造必然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影响因素,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建造中也必然会把体现和维护等级社会的礼乐等级的设计理念列作中心地位的建筑设计理念。
中庸的设计理念在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设计理念。中庸思想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内容,也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早在远古时期,中国人就有了“中”的观念。在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就有“中”字,是中正、平直的意思。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后来经过不断发挥,发展。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庸成为天下之正道,天下之定理。除儒家之外,道家、墨家等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学派的思想中都含有中庸的思想。如《老子》中就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话。由此可以看出,中庸思想早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血液与骨髓之中,成为中国古代的重要精神内容。美术大师徐悲鸿在《〈齐白石画册〉序》中开篇就说“夫道以中庸为至,而固含广大精微。”由此可以在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看到中庸思想的影子。
作为设计理论的中庸思想对我国古代建筑的独特结构与布局构造影响甚深。一般认为,作为设计理念的中庸思想在建筑设计中注重中轴线的院落式布局,即崇尚中央、中轴线,即将主要建筑布置于中央或中轴线上。中国大型古建筑群大部分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纵轴线和横轴线进行设计。而其中的大多数又以纵轴线为主,以横轴线为辅来进行设计;也有以纵轴线和横轴线同等重要的来进行设计。而部分有轴线或完全没有轴线的设计只是极少。这种大多数建筑群中有轴线为主的设计,我们一般把这根轴线就称之为中轴线。这种以中轴线作为中心,在轴线上安排主要建筑,两边配一些小型古建筑,最后构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庭院,这就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建筑布局模式——四合院。四合院建筑布局模式体现了中庸思想,适合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这种沿中轴线的建筑布局模式在中国古代居宅、城市、宫殿的建筑中最为常见。如唐代长安城,其中心部分的布局,依据轴线与左右对称的规划原则,形成左右对称的布局。最经典的莫过于明清的北京城城市建设和宫殿群建设的布局。在明、清时期,北京城的中轴线贯穿南北,该轴线延伸长度最南端的是外城门的永定门,与最北门端的钟鼓楼连接而成,全长大约7.8公里。在这一条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上,各个建筑群都是有规律地组织在一起。全部要主建筑严格对称的布置在中轴线上,在整个宫城中以前三殿为重心(其中以太和殿为主要建筑),占据了整个宫城的主要空间。布局里的古建筑重叠不断,高低起伏,没有出现杂乱无章的现状,都是带有井然有序的特点所呈现出来的建筑布局特征。这种以中轴线作为中心的建筑布局安排,正是把中庸思想作为设计理念的体现。
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又一重要思想。“天人合一”是道家的思想同样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设计理念。天人合一,是古人的最高理想境界。从古至今,中国人始终深信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地、人是缺一不可的整体,也就是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如隋唐时期的皇家园林洛阳西苑、长安兴庆宫的建造,既有自然真山真水的主体,又有人工挖成的水池、建造的假山、修造的廊房水榭等人工建筑体。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意趣,无不追求其生活居所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古代建筑设计者通常会在顺应自然规律和有利条件下,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与当下社会传统文化理念相对应的建筑。在设计中强调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贴合,相互融合渗透,达到一种浑然天成,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发展始终是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以环境来规划建筑,让建筑落入环境”。中国古代人民在建筑构造上,追求顺应自然。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大多数建筑物的主要构材是木,中国的木构架建筑远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开始萌芽。木是自然中比较容易取材的一种构材,它加工方便。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因材致用,长久以来,木材就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最为重要的建筑构造材质。选择木材作为主要构材的另一个原因是:木材本身带有一种庄严、深沉、肃穆、含蓄的自然特征,这无疑与中国人本身的品质,行为特征和思想文化相呼应。这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人在建筑设计和建造中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十分重视。
无论建筑如何设计、建造、改造,都与“天”与“人”分不开。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在《老子》第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而提出自然主义的思想政治文化准则。在我国建筑文化历史发展中,建筑设计理念深受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或多或少都带有它们的影子。
在中国众多的古代建筑中,每一个结构空间开敞明亮,相互流通的。造型上多采用水平结构,层叠的方式来减少建筑原有的高大,肃穆的氛围,打造出与自然融为一体,与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高度一致。如黄土高原的窑洞,就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防风的效果,在青藏高原上的建筑,人们利用窗户的大小、布幔来控制通风采光,特别是寺庙、宫殿的建筑适应自然地貌的特性,随湾依山,与山地和自然环境浑然一体,而且色彩特别鲜艳明亮。这些古代建筑如此种种的艺术处理细节,展示了人对自然的尊重,崇尚之情,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内涵。天人合一的建筑,不仅体现了古人生活的崇高理想,而且从根本上实现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建筑精神的融合。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设计理念的直接体现。中国古代建筑,从设计、建造、布局等各个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礼乐等级、中庸、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思想。这些理念相互吸收,在斗争中发展,在融合中提升,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理论,不断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师的建筑设计理念和人文思想内涵,创造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建筑体系。这些理念熔铸而成的中国古代建筑成为承载我国古代建筑工匠思想文明的物质承载体,向我们传达各个不同时期朝代的基本思想和社会风气。我们应更多地关注中国古代建筑,从多个方面去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发掘其中隐藏的思想内涵,深入思考中华建筑文化的广度,用建筑语言、艺术语言、设计语言来诠释,从更多的维度去看待它,认识它,才能体会中国古代建筑物向我们传递的精神内涵。让我们传承中国古代建筑优秀的设计理念,摒弃不合时宜的设计理念,结合新时代精神,汇聚起磅礴的中国力量,为新时代中国建筑艺术设计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