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厚度预测IVF-ET妊娠结局的Meta分析

2022-08-17 03:23华蓬勃杨怡卓胡家芳彭红梅
生殖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截断值活产胚胎

华蓬勃,杨怡卓,胡家芳,彭红梅*

(1.北京市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北京 102300;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北京 100039;3.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北京 102300)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最常使用的辅助生殖技术(ART)方式,但每个移植周期的成功妊娠率高低不等,虽近年来呈整体上升趋势,但仍不够理想。影响IVF-ET妊娠结局的因素有很多,如子宫内膜容受性、年龄、胚胎质量等[1]。既往有研究证明胚胎质量可独立预测IVF-ET妊娠结局[2],年龄亦是IVF-ET妊娠结局的重要预测因素[3]。子宫内膜容受性在临床上一般通过超声检查评估,包括子宫内膜厚度、体积、形态以及子宫内膜下血流等[4],其中内膜厚度为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参数之一。既往有很多关于子宫内膜与IVF-ET妊娠结局之间关系的研究,一些研究认为子宫内膜较薄与IVF-ET成功妊娠率呈负相关[1,5-6],而有些研究则认为内膜厚度与妊娠结局无明显关系[7-8]。子宫内膜薄是否与IVF-ET的成功率呈负相关,移植周期中遇到子宫内膜薄是否应该取消移植,以及内膜厚度为多少时建议取消周期等问题目前均无定论。因此,本研究对既往已发表的关于内膜厚度与妊娠结局关系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评估内膜厚度独立预测IVF-ET后妊娠结局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一、文献检索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数据库,从建库起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所有文献。Pubmed检索使用以下检索式:[(‘endometrial thickness’or‘thin endometrium’or‘endometrial characteristics’or ‘endometrial stripe’ or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or ‘embryo implantation’) and(‘IVF’ or ‘IVF treatment’ or ‘ICSI’ or ‘infertility treatment’ or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nd(‘pregnancy’ or ‘IVF outcomes’ or ‘live-birth rate’ or ‘clinical outcomes’)。SinoMed检索使用以下检索式:(“妊娠”或“IVF结局”或“活产率”或“临床结局”)和(“生殖技术,辅助”)和(“子宫内膜厚度”或“子宫内膜薄”或“子宫内膜特征”或“子宫内膜类型”或“子宫内膜容受性”)。

纳入标准:(1)所有人群均接受IVF-ET或ICSI治疗;(2)均为观察性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或回顾性队列研究;(3)子宫内膜厚度与IVF妊娠结局相关分析。排除标准:(1)重要信息不完整、无法获取全文、数据不全、无法提供需要的有效数据的文献;(2)研究对象包括合并宫腔内异常(如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恶性肿瘤等)的女性;(3)系统综述、Meta分析及个案报道;(4)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评分<5分的文献。

二、文献的质量评价及资料提取

由2名研究者根据相同的检索策略及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信息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等,如遇意见不统一时由第3名研究者协助判别。提取的资料包括第一作者的姓名、发表年限、国家、样本量、研究类型、平均年龄、移植周期数、移植胚胎类别、移植类型、卵巢刺激方案等。

所有纳入研究均由2名研究者采用NOS文献评价质量量表进行评分,如遇分歧时由第3名研究者协助裁定。

三、统计分析

采用RevMan(5.4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先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检验水准为“α=0.1”。若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1,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若各研究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1,I2≥50%),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分析产生异质性的原因,并对相关因素进行亚组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比值比(OR)为疗效分析统计量,各效应量均给出其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以内膜厚度7 mm、8 mm为截断值进行Meta分析,对各个研究OR的权重用一条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表示,即集成ROC(SROC)曲线,分析每个截断值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预测妊娠率的准确性。

结 果

一、文献检索结果及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本文共检索16 017篇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共纳入18篇研究[1,6,8-23],其中回顾性队列研究17篇,前瞻性队列研究1篇,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详见表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二、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对最终纳入Meta分析的18个研究均采用NOS文献评价质量量表进行评分,其中NOS评分≥6分的研究14篇,NOS评分5分的研究4篇,认为纳入研究的内容可靠,总体质量较好。

对以内膜厚度7 mm为截断值、临床妊娠率为结局的研究进行发表偏倚评价,结果显示,漏斗图两侧分布大致对称,提示发表偏倚较小(图2)。考虑到以内膜厚度8 mm为截断值的研究数据大部分和内膜厚度7 mm为截断值的数据有重叠,故未再单独行偏倚分析。

图2 文献发表偏倚的漏斗图

三、以内膜厚度7 mm为截断值的Meta分析结果

1.内膜厚度与妊娠率之间的关系:以内膜厚度7 mm为截断值时,共14个研究[1,6,8-12,14,17,19-23]分析了其与妊娠率的关系(其中文献6的患者进行了鲜胚和冻融胚胎移植)。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P=0.000 9、I2=62%,提示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按照移植胚胎类型(新鲜胚胎和冻融胚胎)进行亚组分析,共11项研究[1,6,9-12,14,17,19-20,23]进行新鲜胚胎移植,结果显示内膜厚度≥7 mm者与<7 mm者相比,妊娠率显著升高[OR=2.28,95%CI(1.73-3.01),P<0.000 01,I2=48%]。共4项研究[6,8,21,22]进行冻融胚胎移植,结果亦显示内膜厚度≥7 mm者妊娠率显著高于<7 mm者[OR=1.82,95%CI(1.27-2.62),P=0.001,I2=83%],但存在较大的异质性,考虑与此4项研究的卵巢刺激方案不同有关,但研究原文中均未详细叙述卵巢刺激方案,无法再进行亚组分析(图3)。

图3 子宫内膜厚度与妊娠率关系的森林图

2.内膜厚度与活产率或持续妊娠率之间的关系:以内膜厚度7 mm为截断值时,共9个研究[1,6,8-9,15,19-22]分析了其与活产率或持续妊娠率的关系(其中文献6的患者进行了鲜胚和冻融胚胎移植),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P=0.001、I2=67%,可能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按新鲜胚胎及冻融胚胎进行亚组分析,共6项研究[1,6,9,15,19-20]进行鲜胚移植,结果显示内膜厚度≥7 mm者活产率或持续妊娠率显著高于<7 mm者[OR=1.92,95%CI(1.64-2.24),P<0.000 01,I2=10%]。共4项研究[6,8,21-22]进行冻融胚胎移植,结果亦显示内膜厚度≥7 mm者活产率或持续妊娠率显著高于<7 mm者[OR=2.23,95%CI(1.44-3.46),P=0.000 3,I2=85%],但存在较大的异质性,考虑与此4个研究的卵巢刺激方案不同有关,因原文中未对相关内容进行详述,无法再行亚组分析(图4)。

图4 内膜厚度与活产率或持续妊娠率关系的森林图

3.内膜厚度与流产率之间的关系:以内膜厚度7 mm为截断值时,共10个研究[1,6,8-9,12,19,20-23]分析了其与流产率的关系(其中文献6的患者进行了鲜胚和冻融胚胎移植),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P=0.1、I2=37%,存在轻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效应量合并。结果显示内膜厚度≥7 mm者流产率显著低于<7 mm者[OR=0.71,95%CI(0.60-0.83),P<0.000 1]。按新鲜胚胎及冻融胚胎进行亚组分析,共7项研究[1,6,9,12,19-20,23]进行鲜胚移植,结果显示内膜厚度≥7 mm者与<7 mm者相比,流产率无显著性差异[OR=0.80,95%CI(0.63-1.02),P=0.07,I2=0%],不存在异质性。共4项研究[6,8,21-22]进行冻融胚胎移植,结果显示内膜厚度≥7 mm者流产率显著低于<7 mm者[OR=0.64,95%CI(0.51-0.79),P<0.000 1,I2=62%],存在较大的异质性,考虑与此4个研究的卵巢刺激方案不同有关,因原文中未对相关内容进行详述,无法再行亚组分析(图5)。

图5 内膜厚度与流产率关系的森林图

四、以内膜厚度8 mm为截断值时的Meta分析总结

评价以内膜厚度8 mm为截断值时,其与妊娠率、活产率、持续妊娠率及流产率之间的关系,因数据较多未再单独展示森林图,仅以表格形式对Meta分析后的数据进行总结。相关数据显示,内膜厚度≥8 mm者的妊娠率、活产率或持续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内膜厚度<8 mm者,流产率显著低于内膜厚度<8 mm者。按不同移植胚胎类型进行亚组分析后,鲜胚移植或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内膜厚度≥8 mm者的妊娠率、活产率或持续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内膜厚度<8 mm者,流产率显著低于内膜厚度<8 mm者,但异质性仍较高(I2>50%)(表2)。

表2 以内膜厚度8 mm为截断值时内膜厚度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五、SROC曲线汇总子宫内膜厚度预测IVF-ET后妊娠结局的价值

以内膜厚度7 mm为截断值时,纳入研究12个[1,6,8-12,14,17,19-20,23](因绘制SROC曲线需内膜厚度的详细数值,故仅给出内膜厚度范围的文献未纳入),预测IVF-ET后妊娠结局的灵敏度为0.99[95%CI(0.97-0.99)],特异度为0.04[95%CI(0.02-0.07)],AUC为0.62[95%CI(0.58-0.66)](图6A)。以内膜厚度8 mm为截断值时,纳入研究9个[1,6,9-10,12-13,17,21,23],预测IVF-ET后妊娠结局的灵敏度为0.96[95%CI(0.92-0.98)],特异度为0.10[95%CI(0.05-0.19)],AUC为0.70[95%CI(0.66-0.74)](图6B)。内膜厚度8 mm较7 mm预测妊娠结局的灵敏度低,特异度高。但无论内膜厚度为7 mm或8 mm,AUC提示其独立预测临床妊娠结局的价值较低。

A:以内膜厚度7 mm为截断值时的SROC曲线;B:以内膜厚度8 mm为截断值时的SROC曲线。图6 内膜厚度预测IVF-ET后妊娠结局的SROC曲线

讨 论

子宫内膜厚度和IVF-ET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仍没有统一观点,有研究认为子宫内膜厚度不能预测临床妊娠结局[8];有学者认为子宫内膜较薄但卵巢正常反应者,IVF-ET后妊娠率并没有明显降低[7];有的研究则认为对于卵巢不同反应患者,子宫内膜薄对持续妊娠率有不利影响[15];还有观点认为子宫内膜厚度可以独立预测妊娠结局,内膜厚度>7 mm者妊娠结局更佳[23]。本研究以内膜厚度7 mm和8 mm为截断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内膜厚度<7 mm(或8 mm)者IVF-ET后妊娠率、活产率及持续妊娠率均显著降低,流产率显著升高。子宫内膜薄影响妊娠结局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Casper[24]研究认为,子宫内膜厚度<7 mm时,可能提示功能层变薄或不存在,此时植入胚胎将更靠近基底层内膜,基底层内膜中的氧浓度较高,不利于胚胎种植。有的研究认为随着子宫内膜厚度的增加,妊娠率及活产率升高,但子宫内膜厚度<7 mm时,妊娠率可维持在35%~50%不等,不是必须取消移植周期[9,11]。本研究纳入的文献中,子宫内膜厚度<7 mm者,IVF-ET后妊娠率波动在1.4%~66.7%之间,因每个研究卵巢刺激方案、移植胚胎类型、平均年龄、胚胎质量和卵巢反应性等均不相同,混杂因素较多,使得妊娠率差异较大。

一般认为,子宫内膜薄的患者,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更低,临床上常取消该周期移植。但本研究中,从内膜厚度7 mm及8 mm两个不同的截断值预测IVF-ET后妊娠结局的SROC曲线看出,子宫内膜厚度独立预测临床妊娠结局的价值较低,在实际工作中应综合具体情况来进行临床决策,判断是否继续本周期移植。

但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1)子宫内膜薄在所纳入的研究中定义不统一,且使用了不同的临界值,因此本研究选择了内膜厚度≤7 mm及≤8 mm两个截断值;但是超声检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检查者的主观判断、不同超声设备存在的客观差异以及监测子宫内膜厚度的时机等,导致子宫内膜厚度的测量值结果不一致。(2)纳入的部分研究存在卵巢刺激方案不同、胚胎质量无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无详细记录等,混杂因素较多。(3)因纳入的部分研究未涉及卵巢刺激方案,故未对其进行亚组分析,可能影响最终结论。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厚度独立预测妊娠结局的价值较低,临床工作中对于内膜较薄的患者是否应取消移植周期需综合判断;且后续仍需更多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对内膜厚度独立预测IVF-ET后妊娠结局的价值加以探讨。

猜你喜欢
截断值活产胚胎
女性年龄与获卵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累积活产率的影响
首个完整周期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流产对后续周期助孕结局的影响
IVF/ICSI-ET取卵周期因素与不同移植次数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纷纭旋转之间:新兴技术回应型立法的舆论引导——以胚胎嵌合体为例
ROC曲线在河源市新生儿G6PD缺乏症筛查截断值中的应用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植入前胚胎研究取得新进展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异常糖链糖蛋白不同截断值排查肺癌的作用分析
体外受精鲜胚移植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