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旌 _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已成为中国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注重家校共育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层次,更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答好的考卷。
多年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站在现代化的高度定义学校教育,以“办一所学生喜欢、百姓满意、实验示范、融合开放的高质量、集团化的现代化学校”为目标,致力于将整体改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建设“校本化”构建具有学校特点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重构“家校共育”新生态,实现全面育人。
从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社会和家庭在义务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开启“家校社共育走向相互合作”阶段,到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开启“家校社共育走向国家战略”阶段,我国用了近四十年时间,将“家校社协同育人”提升到新的历史起点和国家战略高度。
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主阵地”,各级各类学校肩负着突破“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大使命和责任,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亦是如此。我们深刻地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家校社协同育人”,特别是“家校共育”既是区域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亦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家校社协同育人”既是学校德育工作重点,也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家校共育”更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核心环节。因此,我们将重构“家校共育”体系作为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改革方向,基于学校文化和育人目标,针对“家校共育”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坚持以学生成长与发展为起点和归宿,重构“家校共育”格局,重塑家校沟通机制,把家校沟通作为“家校共育”的切入口、抓手和支点,最终形成一套科学、人文和高效的“家校共育”新理念、新机制、新方式。
近年来,经过不断努力探索,全国各地“家校共育”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家校共育”依旧面临困境。
为做好家校共育工作,我们通过总结梳理“家校共育”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为改变“家校共育”局面找到关键对策。
一是“家校共育”意识不强,需要从办学高度上厘清“导向问题”。
从家庭方面来看,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意义;从学校方面来看,一些教育工作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家长在教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从本质上看,原因在于学校没有形成一套适合家校的顶层文化设计,所以没法在宏观层面引领学校与家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教育追求,从而导致“家校协同”难以真正实现。
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中,都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如何改变“家校共育”意识不强的问题,如何提升家长教育理念、推动家校携手为学生幸福成长搭桥引路,始终是学校重点推进的工作。基于此,我们以“理解信任、合作互助、共育人才,协同育人”作为“家校共育”文化建设的主题,通过加强“家校共育”顶层文化体系设计,凝聚家校共识,凝聚家校合力,将“家校共育”不断推向新高度。
二是“家校共育”管理制度不健全,需要从治理效度上解决“基础问题”。
目前,国家层面关于“家校共育”的政策法规以及学校层面关于“家校共育”方面的规章制度都比较缺乏,从而导致“家校共育”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主要表现为许多家长不知道学校的育人目标、工作安排,许多学校没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家校共育”组织体系。对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家校共育”的组织体系建设,形成一套双方共同遵守、协同推进、产生实效的管理机制和方法,这样才能为形成新的“家校共育”局面打牢基础。
为了解决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我们坚持以“家校共育”顶层文化体系为导向,梳理、健全和完善“家校共育”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包括组织层面的家委会、家长教师协会等,活动层面的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平台层面的班级群、热线电话等,共建层面的议事咨询、家长参与学校治理等。我们还进一步完善了学期、学年专项会议和开放等制度,丰富了家访沟通制度和家长线上线下培训制度。
三是“家校共育”方式固化,需要从实践深度上破解“难点问题”。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目前的“家校共育”方式还停留在较为简单的单向沟通层面,如家长会、QQ、微信、家访、学校开放日等,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就应牵头主持加强“家校共育”实践体系的建设,针对校级、年级、班级等层次,丰富共育的途径、方式、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破解难题,让“家校共育”活起来,收到实效。
我们大力开展“家校共育”实践活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让家长体验孩子成长中的幸福与快乐,我们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不同主题活动,如二年级的“圆梦红领巾”新队员入队活动、六年级的毕业典礼活动,以及学校的升旗仪式和亲子联欢会等;为了让家长放心,我们开展了“共建诚信校园,同铸食品安全”食堂开放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家长们深入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思想、教学水平,对学校更加信任。
同时,我们以“突破家校沟通”为切入口,始终坚持以“家校共育”顶层文化为统领,梳理和提炼家校沟通的平台运用、节点管理、场景(线上或线下)变换、内容配置、方式处理和人文艺术运用等。学校德育处与家长教师协会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让家校之间和不同家庭之间进行深入交流,真正加强了学校、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
四是“家校共育”不够全面,需要从资源力度上突破“重点问题”。
对于“家校共育”,许多家长最为关注的是智育,对他们来说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德育、美育、体育、劳育等关注较少。这就需要学校和家庭一起,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一系列多种多样的资源体系,让共育视野更开阔、共育目标更到位、共育实施更高效。
我们把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作为重要的“家校共育”资源,以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学校在放寒暑假之前,都会与社区做好深度对接,让教师们积极参与到社区假期活动中来,并把其中多彩的活动告知学生及家长,让更多的学生走进社区,参与公益活动和文化活动。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我们牵头整理了针对不同家庭和家长的学习内容或课程,包括针对家长和教师共学共享的“人生发展地图”“小学生成长地图”等,针对家长的主题课程和“家庭教育读本”等,还有其他的课程资源等,弥补“家校共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五是“家校共育”评价欠缺,需要从评价方式上改变“关键问题”。
教育评价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难点。迄今为止,许多学校还没有形成“家校共育”工作的评价方案或体系,因此无法形成家庭和学校共同遵循和追求的价值参照。因此,“家校共育”必须要有一套能落地见效的评价方案或体系,这样才能引导家庭和学校双方走向协同共育的新样态。
针对教育共育评价问题,学校在形成评优评先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好习惯培养要求制定了“家中好儿童”评价表,指导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还建构了学校、年级、班级和对应家长等各层面的“家校共育”评价机制,通过优秀教师、学生和家长个人评选以及集体评选等方式,致力于在全校和所有家庭之间营造起一种人人重视共育、人人善于共育的氛围。
“家校共育”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与优质的学校教育相结合。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名师工作室”,探讨“家校共育”体系重构和家校沟通新样态建设,并列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编辑了“家校共育”经典案例集,出版和发行了“家校共育”专著,还召开了区级“家校共育”经验研讨会。多年的探讨实践,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德育亮点和育人优势,更是率先推出了具有领域示范价值和区域引领意义的“家校共育”实践经验和优秀成果。
我们深知,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首先就要提升家长的教育满意度。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它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需要家长认知观念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也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充分认可,更需要广大教师对教育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持之以恒的艰苦努力。
面向未来,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从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入落实“双减”政策,不断加强“家校共育”工作,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