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晴 沈贵鹏
(江南大学教育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自新高考政策的颁布与落实,生涯教育已经走在了教育改革的前列。这对高中学校提出了新的挑战,生涯教育如何让学生真正获得生涯发展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有效的生涯教育体系建构是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问题解决的关键。
生涯适应力这一概念可以追溯至1955 年舒伯(Super)提出的职业成熟度概念[1]。职业成熟度是指进行职业选择时的态度与认知准备,职业成熟的结果是人和环境之间的动态互动,其态度与个体发展中适当的计划和探索性行为有关,以促进有效的职业决策。随后,1965 年克赖茨(Crites)将职业成熟度更改为“生涯成熟度”,该理论认为每个阶段都具备不同的成长任务。舒伯(Super)之后的进一步研究,认为成人与青少年之间的生涯发展是有区别的,青少年不具备较多的工作经验,处于生涯探索与未知阶段,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因此青少年其生涯发展水平可用生涯成熟度判断,而成人已进入完整的工作世界,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生涯成熟度已趋于稳定状态,因此生涯成熟度这一术语在成人阶段使用并不准确。在此情况下,提出了“生涯适应力”这一术语。这一术语的提出更加关注个体与环境的作用以及面对突发的工作危机的应对能力,弥补了生涯发展理论对于无法解释不可预测事件对个体生涯发展的弊端。此后,“生理取向”的生涯成熟度逐渐被“心理取向”的生涯适应力所取代。
随着萨维科斯(Savickas)基于舒伯(Super)的生命周期—生命空间理论视角下对生涯适应力概念进行进一步探索,规定了其描述性定义,即“个体对于可预测的生涯任务、所参与的生涯角色,与面对生涯改变或生涯情境中不可预测的之生涯问题的因应准备程度”[2]。该界定强调个体的准备能力,这种准备能力包括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两方面。之后萨维科斯(Savickas)与波菲利(Porfeli)重新界定了这一概念:“个体生涯中的任务、问题、转折并与环境交互作用时所需要的心理资源,是个体应对当前和未来生涯任务和生涯转折时的一种心理社会建构。”[3]可见,该界定在进一步强调不可预测的生涯问题与转折的基础上,强调个体的心理资源,当个体面临生涯危机时,能及时调整并做出合理判断并积极面对,突出心理学意义。国内,虽少有文献涉及生涯适应力这一概念,但生涯适应力被视为生涯成功的关键能力,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的作用中,通过生涯危机彰显,促使个体前进的能力[4]。
综上所述,相关学者对于生涯适应力概念界定虽有所区别,但大家的理念不谋而合:强调生涯适应力是一种可发展的,个体面对生涯困境或危机时通过探索获得生涯自信,彰显出强大的心理资源。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心理素质这一术语应运而生。我国有关心理素质研究学者张大均等人对心理素质进行了概念界定,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5]。由此,笔者认为生涯适应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异曲同工之处。高中生处于学业、人际交往等多方面汇集的身心动荡阶段,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仍处于不稳定时期,因此,通过对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培育,为实现高心理素质提供了契机。
生涯适应力帮助个体在未来发展阶段以及其他角色中自如地做出最佳的价值选择,在类似其他生活情境中做出生涯迁移。舒伯(Super)将职业发展视为个体不同发展阶段与不同身份角色的交融。因此,通过对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培育产生生涯自信,不仅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涯兴趣、自我认知解决短期的专业选择、升学选择等困惑,也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生涯发展与角色转换的长期目标中积极适应,树立“积极不确定”的生涯发展观。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生涯维度,生涯适应力都为个体终身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学生生涯适应力建构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的学习与认知特点做出合适的生涯方向选择。具备相应能够适应社会的心理素质基础,在创设的模拟或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生涯体验,帮助学生加深生涯认知与体验,探索内心的适应与平衡,正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引发内心冲突,做出正确的生涯决策。其中,不乏学生与他人沟通与交流来辅助其生涯认知,帮助其做出最佳生涯决策。可以说,这一系列探索自我、体验社会、心理冲突、面对挫折、适应社会以及正视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区别的心理活动过程符合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培育过程。
生涯适应力是生涯建构理论的核心关键要素。萨维科斯(Savickas)经过对生涯适应力的三次修改,在2005 年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建构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分别为抽象层次、中间层次以及具体层次。相关学者哈东(Hartung)等人依据萨维科斯(Savickas)四维生涯适应力模型进行了框架梳理(见表1)。
表1 生涯适应力的培养[6]
生涯关注:生涯关注涉及学生的态度与动机问题。真实活动与体验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职业的关注与好奇。学生如缺乏生涯关注则会产生对未来悲观、漠不关心的态度,严重者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以及极端行为。
生涯控制:生涯控制通过生涯决策训练和培养责任感的方式来提高做决定能力。而生涯控制效能低的学生容易导致决策优柔寡断、摇摆不定等问题。
生涯好奇:生涯好奇是一种有成效的职业探索,有利于学生探索真实世界,认清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并调整内心世界。
生涯自信:生涯自信体现个体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效能的信念并有效地驾驭未来可能出现的障碍,缺乏生涯自信会导致对未来的压抑。
赵小云等人认为我国是一个十分强调“人际关系”的国家[7];和震等人对于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个案研究中表明个体在迷茫期时会通过咨询群友,朋辈群体等途径获取信息[8]。这均说明生涯人际对我国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发展过程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当个体处于生涯好奇阶段时,会通过生涯探索获取工作世界的真实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生涯好奇的培育是一蹴而就的,这一过程中个体可能会意识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要求学生具备强大的心理资源,这一过程需要情绪调适,需要与心理辅导共同成就学生心理成长。对于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培养,可以从六个维度建构(如图1)。每一维度呈阶段式特点,学生只有在各维度得到充分指导与训练,最终才能形成生涯自信。
图1 高中生生涯适应力培养模型
(1)自我认知指导
高中生的自我认知是生涯自我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主要包括学生价值观、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培养。依据埃里克森(Erikson)的观点,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阶段,学生虽对自身有一定了解,对社会环境以及职业发展有一定的定向,但由于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强,伴随着升学压力,其身心发展处于不稳定阶段。因此这一阶段关注点在于帮助个体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认识周围环境的变化并结合自身特点有效规划。教师在进行自我认知指导时可采用职业兴趣测验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量表时要注意测试的标准化以及结果解释的科学性[9];同时,教师也要意识到个体与社会环境是不断发展的,兴趣测验只能代表学生短时间的生涯兴趣取向,并不能作为永久的生涯结果解释。
(2)职业理论指导
理论指导是学生认识工作世界的必要条件。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职业认知在于提供较完整的生涯理论课程。理论课程的关注点在于帮助个体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建立动态的、可变化的职业态度,形成具体的职业发展方案。教师在进行职业理论指导时,教学重点不仅在于帮助学生了解丰富的职业世界,而且要帮助学生建立不确定的生涯发展观,形成动态的、可变化的生涯计划。当前一些教育工作者将蝴蝶模型应用于生涯活动设计中,并取得良好成效[10]。
(3)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为学生生涯适应力发展提供条件。生涯适应力的核心在于学生心理社会的建构。当今社会发展与转变很快,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模式,从容地面对因环境变化产生的突发状况,良好的心理素质与适应能力是学生生涯发展的前提。心理辅导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进行情绪调适、疏导人际关系、排解学业压力、建立意志品质等方面。同时,也要建构学生对未来“积极不确定”的职业态度,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如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涯品质。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心理状态,还需要将这种优质心理资源转移到学生生涯发展上,让个体意识到未来“不确定”的发展同样需要积极向上的心理适应品质。
(4)生涯体验指导
生涯体验指导是沟通学生自我、职业认知以及生涯探索的桥梁。以体验课程为主阵地,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或创造的模拟情境进行真实体验的过程,通过校内或校外两种形式开展。在校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进行,根据学生的职业特点分成不同类别的学习小组,共同研讨完成课题,以课题汇报的形式呈现,也可以通过团体活动帮助个体进行生涯体验。在校外,学生可以通过企业实习,高校拜访、研学旅行等方式了解真实的工作世界。值得关注的是,生涯建构理论强调个体都会根据已有的经验来看待工作世界、搭建自己的职业角色,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搭建真实职业情境还是为学生提供校外生涯体验机会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基于其已有的经验促进其生涯探索。
(5)生涯决策指导
生涯决策指导是高中生生涯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其短期目标在于帮助学生自主地制定计划、应对高考选科、专业选择等升学问题;长期目标在于帮助学生能够制定可行的、有准备的发展目标,了解各种环境作用对生涯决策的影响;掌握生涯决策的方法;提高学生成就动机,健全人格。相关研究表明,高中生生涯未决包括不知所措、犹豫不决、不良信念、动机不足、应对良好五种类型[11]。我们发现,生涯决策指导能够有效帮助不知所措、不良信念、动机不足类型的学生完善生涯决策能力。教师可渗透SWOT 法,生涯决策平衡单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生涯决策能力。
系统有效地开展生涯教育不仅需要课程内容的完整建构,还需要有效保障生涯教育实施的外部保障机制。开展以生涯适应力为核心的生涯教育保障体系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的共同支持,从课程外部出发构建生涯教育保障体系,包括政府层面的支持体系与学校层面的课程有效实施合作体系。
(1)政府层面:建立多维度的支持体系
政策支持:根据相关学者对于生涯教育政策的梳理,从国家层面来看,当前我国并未出台相应的高中生涯教育的有关文件,省级层面仅有不到一半的省份印发了相关文件,市县两级的专门文件更是不多见[12]。基于国外经验,目前英美日三国均有相应的生涯教育政策作为指引,由政府进行指导,给予政策支持,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因此,在政策层面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从国家到地方上通下达以及从教育部门到其他部门紧密配合的左右贯通的政策体系。生涯教育的落实不仅仅局限于教育部门管理,需要其他部门进行合作,如财政、商务部门等等,为学生提供多途径的生涯探索机会。
经费支持:强有力的经费支持是生涯教育实施的重要保障。世界各国在生涯教育经费问题上也做出了相应对策,如韩国设立专项基金并为学校每学期提供“学生职业体验经费”,提供软硬件支持以及开发职业信息与测评网站[13];我国目前并未出台相应的经费制度,经费主要依靠学校,导致一些学校没有条件开展生涯教育。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生涯教育经费投入到配套设施、课程研发等各方面中,为生涯教育体系建构提供保障。
师资培养支持:当前,我国生涯教育师资队伍处于尴尬境地,主要存在相应的制度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缺失,师资专业发展的后劲不足等问题。其他国家对于生涯教育教师的资质有严格的要求,如加拿大地区要求相应从业人员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或人文社会科学的博士学位[14];芬兰的罗素中学为学生配备专业且有经验的师资,即专职的学生顾问、在校的其他教职人员以及学生辅导员[15]。从师资培养体系来看,我国在该方面还比较欠缺,需要政府给予支持与引导,高等院校创生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机制以及招生录取支持。
(2)学校层面:建立有效发挥课程实施的合作体系
高等院校合作:开展生涯教育的短期目标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升学问题带来的困惑,因此高中学校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高中学校可以定期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高校氛围,培养学生生涯动机;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可以搭建互联网合作平台,宣传教育理念与专业设置理念,帮助高中生了解高校专业设置,为高中生职业理论指导提供新路径。
企事业单位合作:学生在生涯探索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校外实习的机会,这就需要学校层面给予学生更多的实习资源以满足学生生涯好奇的需要。当前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建立的途径单一,需要政府层面的支持,依赖教育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沟通,以拓宽合作途径。
家校合作:开展生涯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帮助与支持。学校可以通过成立相关生涯组织搭建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使家长了解科学的生涯培育方式,贯彻生涯适应力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