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丽平 赵立岩
(德州市中医院,德州,253000)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疾病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较为严重,常伴有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病早期患者焦虑程度较高,睡眠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2]。随着病情的进展和加重,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产生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质量[3]。因此,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进行干预,提高患者改善生活习惯和睡眠质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医护的有效干预下,患者承担起康复治疗的主体责任,实现自我监督,对促进患者病后康复,改善睡眠质量,从而有效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和现实意义。赋能教育是通过教育者帮助被教育者发现自我健康维护潜力,从而自主承担起自我管理健康责任的过程,是一种新型健康模式,集信念和态度、知识和能力、支持和资源、行动和表现于一体,在医疗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4]。本研究采用赋能教育模式,目的在探讨赋能教育护理在改善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中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7.1±9.3)岁,病程(17.8±3.6)d。观察组中男33例,女12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6.5±8.4)岁,病程(16.4±4.1)d。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1)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的首发脑卒中患者[5];2)自愿参加本研究且依从性良好,可配合定期随访的患者;3)经神经内科医师评估后病情稳定者,且可通过语言、文字等正常沟通交流者。
1.3 排除标准 1)合并卒中后嗜睡、昏迷等严重并发症患者;2)合并急、慢性疼痛等导致失眠的因素,如癌性疼痛、骨折、外伤等急、慢性疼痛者;3)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如心力衰竭、变异性心绞痛、肝肾功能异常等的患者;4)合并语言、听觉、视觉、语言功能障碍等影响交流和数据采集工作者;5)合并精神类疾病、心理应激障碍、认知障碍等患者。
1.4 研究方法
1.4.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常规的护理项目及健康教育。包括:1)采用说教的方法向患者介绍病室环境及医护人员、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疾病进展、如何预防并发症以及康复注意事项等;2)宣教睡眠卫生等保健治疗,排解不良情绪;3)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康复锻炼情况及心理状况,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和知识指导。干预时间共计4周。
1.4.2 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赋能教育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成立脑梗死赋能教育护理团队。由6名成员组成,包括护士长1名,医生1名,专科护士4名。专科医师及护士长制订干预方案,并对赋能教育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脑梗死患者相关疾病知识,脑梗死患者治疗知识,脑梗死患者延伸照顾,赋能教育理论及相关知识,赋能教育的沟通技巧,脑梗死患者心理状况及调试等。护士担任组员,负责实施赋能教育护理具体工作的实施和后期随访工作。组长负责脑梗死患者赋能教育措施的具体方案,并结合不同患者的特点进行针对性调整。组长负责每2周召开1次工作会议,评价赋能教育实施效果。2)实施赋能教育。a.确立问题。实施赋能教育组员负责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赋能教育小组的具体组织结构和人员组成,表达帮助意愿,与患者建立良性互动关系。首先采用开放式交谈的方法,引导患者提高对脑梗死的认知,包括脑梗死的症状及其发生原因,脑梗死对患者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应对措施。了解患者目前存在的重要问题和诉求,确立问题。b.目标设定。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和具体适应性设定目标,引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例如,调整情绪,保持乐观。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干预小组成员给予一些专业建议,如:保持规律午睡,但时间控制在30~60 min。上午、下午各一次康复训练,每次15~30 min。针对患者的适应性制定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具体可行,从而强化患者自我管理的主动性,让赋能发挥积极作用。c.确认计划。根据患者特点制定目标后制订计划并付诸实施,赋能小组负责提供专业的指导和监督。指导实施睡眠-觉醒时间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和睡眠放松疗法,每天写睡眠日记,按睡眠效率调节上床睡眠时间,直至达到足够的睡眠时间等。通过与患者讨论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为患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支持,与患者达成共识,促使患者自我承担起完成健康目标的责任并付诸行动。d.行为评价。采用小组评价加患者自我评价的方式进行,以患者的自我评价为着力点,引导患者建立良性的赋能机制,使患者在自我管理中得到赋能和升华。例如,引导患者总结经验,强化信息,更新目标,自我监督等,在评价上一阶段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下一段工作的实施,使患者建立主动性。当未完成目标时,以鼓励患者为主,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患者保持足够的信心和热情,继续努力,实现赋能。同时鼓励患者与护理人员、家属及病友间进行交流,通过经验交流取长补短,让更多患者认识到正确行为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从而使其投入到具体实践,改善睡眠和提高整体生命质量。干预时间共计4周。
1.5 观察指标 1)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状态进行评分比较[6],该量表包括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7个维度,18个条目,采取0~3分,4级评分制,总分21分,得分与睡眠质量负相关,PSQI总分>5分为睡眠质量差。2)护理满意度:通过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赋能教育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总分100分,<60分为不满意,60~79分为一般满意,≥8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一般满意+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比较 2组患者赋能教育干预前PSQI评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比较分)
2.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施赋能教育教育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5.56%,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脑梗死指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中枢神经受损,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患者在突发病情的刺激和诱导下,常伴有严重的焦虑情绪,从而进一步影响治疗的积极性和信心。而通过有效渠道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和护理工作是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保障[7-9]。因此,发病早期即对脑梗死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降低焦虑,树立康复信心,对提高综合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提高患者对脑梗死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睡眠障碍的认知是睡眠障碍干预治疗的前提。赋能教育是一种通过激发患者内在潜能,达到改善健康行为的健康教育方法,主要分为五大步骤:确立问题,正确表述,设定目标,制订方案,实施方案和评价。首先在与患者的交流和互动中和患者一起发现问题,确立问题。鼓励患者表达情绪和诉求,然后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自身特点制定目标和实施方案,在方案实施中与患者积极互动,实现患者的自我赋能。对方案进行评估是实现医患两方积极性的重要环节,在评估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实现患者的康复目标[10-12]。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PSQI评分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高。对照组存在单向灌输式健康指导的问题,后期评估措施不完善,不重视患者反馈,组织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等,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而观察组实施赋能教育是以患者为主导,着力培养患者的积极性,发掘患者内在潜力,使其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心理赋能[4],降低了患者面对疾病时的焦虑程度,减少了消极抵抗的意识和行为,能够在出现睡眠障碍时,积极寻求帮助,或者自我调整等。有力保证了患者脑梗死后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始终在一种正确的健康信念的引导下进行康复锻炼,保证了康复措施的落实和有效性。这种将患者由被动变主动,由抵制到积极配合的转变正是赋能教育发挥的重要作用。患者以积极态度面对疾病和后期并发症带来的各种不适,实现自我管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保证了睡眠质量,为后续康复提供了有力支持[4,13-15]。
综上所述,赋能教育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可进一步研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