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访视和宣教对手术患者术前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观察

2022-08-11 11:03王玉梅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6期

王玉梅

(泉州市第一医院手术室,泉州,362000)

近年来,外科医学不断发展,外科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多种外科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外科手术技术的愈发成熟为多种外科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手术也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手术患者往往会出现明显的应激反应,这会导致患者术前情绪有波动,进而影响患者手术前的生命体征指标。同时,手术患者也会出现明显的睡眠障碍,睡眠质量差直接导致患者的情绪状态不佳,进而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的开展进程和手术治疗效果[1]。因此,对于手术患者,临床上要加强术前护理干预,通过系统的护理干预来稳定患者的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术前访视和宣教是针对手术患者制定和提出的护理模式,旨在通过系统的术前访视和宣教让患者了解更多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在患者了解手术的基础上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进而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为进一步探究术前访视和宣教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在本院手术的患者中抽取160例作为主要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手术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观察组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48.15±2.6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30例,大专及以上31例。对照组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48.42±2.74)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31例,大专及以上32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1)具备明确的手术指征,在本院择期手术;2)患者的相关基础资料完整,且治疗依从性良好,能够配合完成护理和治疗;3)对于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过程明确表示知情和同意,自愿参与到此次研究中,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

1.3 排除标准 1)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2)合并认知障碍的患者;3)患有精神障碍性疾病,或是既往有精神疾病的患者;4)急诊手术患者;5)合并原发性心理应激障碍性疾病或原发性睡眠障碍的患者[3]。

1.4 研究方法

1.4.1 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指导 由病房护士在手术前辅助患者做各项术前常规检查,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和手术前的一些注意事项。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在手术前对患者的信息进行反复核对。手术后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若手术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要特殊说明,并向家属说明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1.4.2 观察组进行术前访视及宣教 1)成立手术室术前访视和宣教小组。小组成员由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和病房护士共同组成,小组成员均需要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并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专业素养。由科室负责人担任小组的组长,术前访视和宣教小组成员在开展护理工作之前要先对既往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总结与分析,明确影响护理效果和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并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重点培训术前访视的流程、术前访视的内容、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心理干预方法等等。2)对术前访视和宣教的流程与内容进行完善。以往术前访视主要是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和术前注意事项,这种传统的术前访视不能让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有更为全面和系统的了解。因此,术前访视和宣教的小组成员要对工作流程和内容进行进一步完善,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围手术期的相关注意事项,并制作成健康知识手册,发放给患者和家属,让患者和家属有详细的了解,并为患者进行简单讲解,鼓励患者和家属有任何问题要第一时间提出,小组成员及时为其进行解答。3)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小组成员要多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情绪波动,与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真正去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诉求和情感需求,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站在患者的角度上,运用心理学知识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并让患者意识到良好的情绪对于改善病情的效果。同时,小组成员要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让患者获得来自亲人的关心和支持,以减轻其不良情绪。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时,护理人员要保持态度谦和,尽量赢得患者的信任和认可;叮嘱患者在术前的白天可适量运动,白天尽量不要睡觉,在睡前为患者播放患者喜好的音乐,以舒缓患者的情绪。小组成员要及时与医生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和病情变化情况,并对护理方案作出及时调整,从而提高术前访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4)加强术前宣教。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对疾病和手术的了解程度以及患者自身的文化水平,制定有针对性的术前健康宣教方案。系统地向患者和家属说明疾病产生的原因,介绍手术团队的组成和既往成功的手术案例。采用视频、图片等方式向患者和家属传播手术的相关知识,还可以让患者关注医院的公众号,自行了解每种手术前需要做的术前准备工作,以及每项术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重点向患者和家属说明选择此项手术的原因和优势,讲解围手术期的相关注意事项。

1.5 疗效判定标准 1)评价负性情绪(焦虑、抑郁)严重程度。评价时间:护理前、护理后。评价工具: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4]、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5]。评价标准:焦虑自评量表以50分为分界值,得分在50分以下说明患者无焦虑情绪;得分超过50分说明患者出现了焦虑情绪,并且所得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情绪越严重。抑郁自评量表以52分为分界值,如果患者最终评估所得的分数超过了52分则说明患者出现了抑郁情绪,并且得分越高说明抑郁越严重。2)评价睡眠质量。评价时间:护理前、护理后。评价工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6]。评价标准:量表的评分范围是0~21分,所得分数越接近于21分说明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

2 结果

2.1 护理前与护理后2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2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和护理后2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分)

2.2 护理前与护理后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评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睡眠质量,2组的睡眠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患者的睡眠质量均有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护理后患者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前和护理后2组患者的PSQI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手术是外科疾病治疗上的首选方法,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解除患者的痛苦,但手术同时也属于应激源,对身体和心理造成的创伤是不容忽视的。手术应激反应的发生不仅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要求较高,同时也增加了对手术疗效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以往对于手术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手术指导,倾向于术前指导,常规手术指导的运用只能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常规检查,但忽略了患者因手术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患者对于疾病和手术的认知度也相对较低,这导致一些患者在术前出现了心理波动幅度大等问题,影响了手术的顺利开展。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和宣教,这包括了访视、宣教2个部分。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实施术前访视和宣教的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均有显著改善,而且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可见此种护理方法有利于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改善。分析原因:术前访视主要是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着重于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由术前访视和宣教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有利于让患者对自身病情和手术治疗认知度有明确的了解,可降低应激性刺激,保障手术的顺利开展,同时还可以降低手术的治疗风险,显著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术前健康宣教的运用是根据患者不同文化程度和认知水平进行的,在术前健康宣教时运用了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可让患者更形象、更直观地了解手术相关知识,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术前访视和宣教既符合现代护理学理念的发展趋势,还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和宣教干预的优势显著,一方面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因此,术前访视和宣教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