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丽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厦门,361003)
神经内科疾病患者需要长期住院接受治疗,医院的环境及失禁病情导致其心理、生理都产生了不适感,进而降低其睡眠质量[1]。常规预防管理手段以护理人员既往经验为主,缺乏同质化、标准化的预防性护理流程,无法对炎症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更难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有研究发现,在神经内科失禁患者皮肤问题较为轻微之际,采取预防性措施可有效预防失禁性皮炎发生,并能够加大皮肤的完整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从而有助于其睡眠质量的提升[2]。为此,本研究为本院收治的78例神经内科失禁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流程,分析该护理措施的临床使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神经内科失禁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3例,年龄31~64岁,平均年龄(47.53±4.36)岁;尿失禁10例、粪便失禁13例、二便失禁16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32~64岁,平均年龄(48.14±4.31)岁;尿失禁11例、粪便失禁13例、二便失禁15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均为神经内科患者,且存在大小便失禁者;会阴部、臀部、腿部等皮肤较为完整者。
1.3 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恶性肿瘤、严重器质性疾病、免疫功能障碍者;存在严重精神疾病者。
1.4 研究方法
1.4.1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性护理干预 采用一次性纸尿垫(规格:60 cm×90 cm),根据患者实际护理级别制定病房巡视时间;在巡视期间发现患者有排泄物时,及时进行清洁并采用卫生纸擦干;对于导尿管漏尿或者未留置导尿管者,则给予纸尿裤,男性患者可采用一次性方便袋接尿;给予患者凡士林或二甲硅油外涂,以便减轻排泄物对皮肤的刺激,同时控制患者夜间饮水量。
1.4.2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预防性护理流程 1)组建干预小组:挑选本科室内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担任组长,再挑选6名资历高、经验足的护士作为组员;小组组长带头深入学习失禁性皮炎相关知识,并与组员讨论制定预防性护理流程,最后由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关培训、考核,通过后才参与护理工作。2)评估风险因素:查阅患者病历资料,并应用失禁性皮炎高危因素评估量表进行评估,针对患者体位变化、翻身实施评估,以便区分高风险者和低风险者。3)干预措施:对于低风险者,首先在组内分析患者失禁的相关原因,咨询医师是否能够暂停使用促进排泄药物;使用益生菌调节患者肠道菌群,标准化使用抗生素药物;对于尿液失禁者可使用尿不湿、接尿器、一次性尿套等,必要时可置入导尿管;对于粪便失禁者则可以选用卫生棉条、造口袋、肛管等;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在患者失禁后需及时清洁,且遵循清洁-润肤的原则保护表面皮肤功能,具体操作为采用温水洗除污垢后,用纱布清洁干净,再给予紫草油等皮肤润滑油作以防护。对于高风险者,发现存在散发型皮肤破损时,则应给予造口粉结合皮肤保护膜进行干预;若为集中性皮肤破损时,则可应用水胶体敷料进行处理,需先喷洒皮肤保护膜确保伤口周围皮肤的完整性后再粘贴敷料。4)健康教育:通过多媒体视频、微信公众号、宣传手册等方式让患者深入了解失禁性皮炎预防要点、临床症状等,叮嘱患者家属避免患者局部皮肤湿润,并注意饮食清淡;若感染皮肤疼痛、异常时应及时告知护理人员。5)睡眠干预: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其多下床活动,餐后可在家属陪同下在院内进行散步等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醒患者白天午睡时间应在饭后1 h进行,睡眠时间不宜超过1.5 h,多进行读书、看报、聊天、看电视等活动,晚上22:00上床睡觉,注意在睡前不可饮用可能会引起兴奋的饮品,如茶、咖啡等,指导患者在睡前用温水泡脚,水温控制在45 ℃,时间为15~20 min。
1.5 观察指标 1)对比2组患者护理1周后的神经内科失禁皮炎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神经内科失禁皮炎发生标准为:患者肛周和会阴部的皮肤出现红斑、皮疹、瘙痒、剥落等症状;出现区域不在骨突部位,多以弥散状分布,或出现在皮肤皱褶处[3]。患者神经内科失禁皮炎严重程度采用失禁皮炎皮肤损伤评估量表(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Severity Instrument,IADS)进行评估[4],该量表共有13个神经内科失禁皮炎病变区域,每个区域按皮肤正常、皮肤粉红色、皮肤红斑、皮肤红疹、皮肤缺损分别计0、1、2、3、4分,分值范围为0~52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病情越严重。2)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护理1周后的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评估[5],评估内容有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睡眠效率、催眠药物、睡眠质量7个项目,按无困难、轻度困难、中度困难、重度困难分别计0、1、2、3分,分值范围为0~21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3)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于患者出院时引导患者以记名的方式填写本院自制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该表内容有服务态度、专业技能、实操水平及病房环境护理4方面,共20项,每项1~5分,总分值为100分。评分规则:≥90分为满意;处于74~89分之间为基本满意,≤7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患者总数-不满意患者数)/患者总数×100%。
2.1 2组患者神经内科失禁皮炎发生率及IADS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内科失禁皮炎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内科失禁皮炎发生率及IADS评分比较
2.2 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的PSQ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失禁性皮炎多发于神经内科失禁患者中,其不仅会造成局部皮肤破损、疼痛,还极易引发压疮、皮肤感染等并发症,从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提高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难度。由于医护人员对失禁性皮炎的护理知识较为匮乏,导致护理质量不理想,还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睡眠质量,不利于其预后。预防性护理流程未普及应用前,多数是由护理人员通过个人临床经验和主观判断实施护理,导致护理的质量未得到有效保证。预防性护理流程通过护理人员实施标准化、系统化的培训,由以“治疗”为主的理念转换为以“预防”为主,促使临床护理更加标准、系统、科学。
本研究中,观察组组建干预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关于失禁性皮炎的知识水平,可促使其有序开展干预工作。同时,护理人员会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失禁性皮炎高危因素评估量表结果、体位变化等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评估,将患者分为2类,进而选择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此外,护理人员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失禁性皮炎的认知度,缓解其负面情绪,避免患者因恐惧出现不配合护理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根据分类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并加强睡眠干预改善患者身体状况,从而降低神经内科失禁皮炎发生风险,缓解病情[6]。本研究中,观察组神经内科失禁皮炎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预防性护理可通过相关干预措施缓解病情,降低神经内科失禁皮炎发生风险。预防护理中的睡眠干预通过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能够合理安排每天睡眠、运动的时间,并提醒其睡前勿饮茶、喝咖啡以及用温水泡脚,让患者白天的活动增多,夜晚便能更好地入睡。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的相应值,表明预防性护理可通过相关干预措施缓解病情,并预防患者难以入睡的情况,使其睡眠质量得以改善。本研究中,预防性护理流程通过组建、评估、分析、处理4个过程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确保每个护理环节中都有序开展,并根据不同风险级别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使患者病情得以缓解,从而降低神经内科失禁皮炎发生风险。此外,预防性护理流程注重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改善其因睡眠质量差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从而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促进患者病情恢复,降低发生神经内科失禁皮炎的风险,最终提高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预防性护理可通过相关干预措施缓解病情,降低发生神经内科失禁皮炎的风险,促进患者恢复身心健康,进而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综上所述,预防性护理流程在神经内科失禁患者的管理中,可有效降低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改善其睡眠质量,并能够减轻疾病严重程度,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