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欢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蚌埠,233000)
冠心病、高血压都是常见的中老年慢性疾病,二者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因此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成为高发疾病之一[1]。冠心病患者常表现胸闷、胸痛等症状,病情易反复,因此导致其心理负担重,睡眠质量常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冠心病、高血压的治疗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由于受患者自身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大多患者通常具有自护能力差、认知水平低等特点,常出现不配合治疗、药物漏服、忘服的现象,普通护理效果并不理想[3]。因此,高效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于强化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临床对照试验研究的方法,观察协同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6.72±2.62)岁,病程3年~19年,平均病程(13.28±3.28)年。对照组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7.14±2.35)岁,病程4年~18年,平均病程(12.98±3.26)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标准 1)确诊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2)45~80岁的患者;3)自愿接受治疗,且配合度良好的患者;4)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1)合并神经、精神疾病或交流障碍的患者;2)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3)合并传染性疾病以及代谢系统疾病的患者;4)资料不全的患者;5)各种原因不能完成本研究的患者。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定时检查其身体指标并予以记录,告知其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在护理过程中耐心回答其问题,并予以其一定的心理疏导,帮助其建立起治疗疾病的信心,一旦发生意外状况应立刻告知主治医师并及时解决。
1.4.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具体内容:1)成立协同护理小组。由主治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以及营养师组成协同护理小组,建立起系统执行和监督体系,同时分析每位患者病情,按照其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另外医院通过多种途径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护理能力,还要制定出可行度高的考核标准,对人员工作质量予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人员年终及评优挂钩,提升医护人员参与积极性,自觉提升自身素养,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2)护患协同。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起良好关系,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及时疏导其不良情绪,鼓励患者日常生活中多参加社会活动,保持心情愉悦;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与高血压、冠心病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保持态度可亲。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其错误认知,激发其治疗信心,提升治疗依从性;在药品发放前仔细核对患者的相关信息,对于药量、次数、原理、注意事项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说明,必要情况下予以明确标注和记录;根据患者的饮食需求以及饮食习惯制定饮食方案,嘱咐其饮食保持低盐、低热量,增加蛋白质以及维生素摄入[4];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放松身心,促进睡眠,因此护理人员可以按照患者身体情况制定运动方案,主要以太极、步行、慢跑为主,同时注意采取防护措施;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指导其采用深呼吸、听舒缓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以助于改善睡眠,叮嘱其避免浓茶、咖啡等的摄入,已免引起不适和影响睡眠。3)亲属协同护理。患者家属也应积极参与到护理过程中,学习健康教育内容,监督和鼓励患者维持健康饮食和作息,给予其精神支持,使其感受温暖与关爱,提升其治疗信心和治疗依从性[5]。
1.5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按照依从情况将其分为十分依从、一般依从以及不依从,依从性=(十分依从+一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2组治疗前后不良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评估不良情绪;3)观察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使用SPIEGEL睡眠量表对2组患者干预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睡眠深浅、睡眠时间、做梦情况、睡醒次数、醒后感觉以及入睡时间等,量表评分与患者睡眠质量成反比。4)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脂指标,包括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
2.1 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4.12%,对照组为73.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例(%)]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SPIEGEL睡眠量表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比较分)
2.4 2组患者护理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血液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2组患者血液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均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护理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中老年病症之一,是心肌缺血、缺氧造成的心血管疾病,随着我国老龄人口增加,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冠心病继续发展可能出现心力衰竭、血栓等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6]。高血压也是常见老年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种疾病并发将加大治疗难度,提高致残率、致死率,严重降低患者生命质量[7]。除必要治疗方案之外,有效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于提升患者治疗有效性,改善患者临床病症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常规护理干预以疾病为中心,存在系统性不强、预见性不佳等弊端,护理内容存在较大缺陷,影响护理效果,因此无法充分辅助治疗以达到最佳效果。协同护理是新型护理干预方式之一,其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护理的人性化和全面性,通过护患协同、家属协同护理等干预方式提升患者生命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病症,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优势更加明显,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营造良好护患关系[8]。这是因为,冠心病以及高血压均具有治疗周期长的特点,二者合并加大了治疗难度,患者面临极大的心理压力,极可能产生焦虑、恐惧、抑郁、低落等负面情绪,治疗配合度和依从性也会受到影响[9]。另外,患者需长期用药,部分患者会在无明显病症表现的情况下自行停药、换药,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加重病情,因此将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联合起来协同护理不仅能够给予患者治疗动力和信心,还能加强对于其用药情况的监督,最大程度发挥药物作用,达到改善预后、疏导其心理压力的作用[10]。有研究认为,对慢性病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干预能够给予其更强的心理支撑,且护理内容全面,能够从用药、作息、饮食、运动、心理等多方面给予干预,可更好发挥护理的积极作用[11]。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更高,心理状态以及睡眠质量均得到更加明显改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究其原因,与常规护理模式比较,协同护理更强调多种护理方法的协同,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的协同,对于提升患者自护能力、依从性以及积极性有重要作用,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的给予能够更有效地减轻患者心理负担,进而树立其治疗疾病的信心,提升其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协同护理方案的实施可以满足患者生理及心理需求,提高其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进而提升遵医行为。
此次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较少,且研究周期短、观察指标有限,因此最终数据客观性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需纳入更多样本进行对照分析,以此提升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协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提升其生命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