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芳 肖荊 郑碧云 郭少楠
(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精神科,福州,350008)
作为当前社会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心理疾病,抑郁症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阶段人群中均可发生,现已被列入全球致残性疾病中的第4位,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社会精神卫生问题[1-2]。当前临床针对抑郁症多在应用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与相关护理措施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总体治疗效果(尤其是长期疗效)并不十分理想。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及临床护理理念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颖、有效的护理模式逐渐应用到相关临床护理工作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循环改进护理便是其中一种。循环改进护理模式主要以“患者”为中心,依据其临床护理实际情况及效果来不间断地进行护理方案的循环改进,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改善精神症状,提升心理健康程度及社会功能,使其尽快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中[3]。为进一步明确循环改进护理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价值,我们选取我院精神科收治的71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观察循环改进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精神科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6)。对照组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41.56±3.28)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7.56±1.23)年。观察组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1.92±3.55)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7.78±1.29)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标准 1)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有关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4];2)年龄19~65岁的患者;3)对研究内容知晓并自愿配合有关治疗及护理措施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1)合并存在其他类型精神疾病的患者;2)合并存在严重躯体器质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智力或沟通等方面疾病的患者;3)入组前3个月经受过相关抗抑郁药物治疗或对研究所用药物存在不耐受、过敏等情况的患者;4)属于继发性抑郁症或已存在明显自残、轻生倾向的患者;5)中途脱落或无法接受长时间随访的患者。
1.4 护理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具体包括口头健康教育、用药护理、安全护理、饮食护理、专业心理护理等内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循环改进护理,具体包括:1)组建循环改进护理小组。以高年资主管护师为小组组长,另外纳入5名具备丰富临床护理经验及工作责任心的护理人员作为组员,以患者详细病情及个人资料为护理基础,经由查阅取证方法选择并细化相关护理措施,实施过程中定期对护理效果及不足之处进行详细记录、整理、总结与改进,并在患者住院期间不断重复上述环节以保障与提升总体护理质量。2)重视健康宣教。除用药、饮食、生活等方面需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尽量满足其需求外,还应重视健康知识的宣教工作。抑郁症的慢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患者及其家庭对于此病认知程度低下有关,认为抑郁症不属于疾病范畴,或是将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划等式而害怕他人看轻自身,不愿接受治疗,这些错误观念导致患者在疾病初期阶段未能及时接受规范的对症治疗,甚至在治疗过程中产生抵触、抗拒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到最终治疗效果。健康观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因此实施健康教育不能操之过急,尤其是针对心理已出现一定程度健康障碍的抑郁症患者而言,应当从其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借助其感兴趣的物件、事情、人物来帮助其逐渐提升生活热情,建立生活希望。3)个体化心理护理。一方面,可依据患者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兴趣爱好等资料为其制定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方案,鼓励其多参与感兴趣的社会活动,或是组织相关治疗效果良好的病友现身说法来帮助其寻找到社会价值及生存意义,并由此激发生活积极性;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患者家庭成员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抑郁症并重视及积极参与到患者的循环改进护理工作中,通过持续正向的家庭力量来帮助其树立坚持治疗的信心,并由此改善自身生命质量。
1.5 观察指标 1)观察2组患者的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负性情绪包括焦虑及抑郁2种情绪,分别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为评定标准,分值高低对应负性情绪严重程度的高低;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为评定标准,满分21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5-6]。2)观察2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社会功能。自我效能感以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为评定标准,该量表共包含10个条目,每个条目计1~4分,分值高低对应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社会功能以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npatient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Outcome Scale,IPROS)为评定标准,该量表涵盖5个维度共36个条目,每个条目计0~4或9分,分值与社会功能改善程度负相关[7-8]。
2.1 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及PSQI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及PSQI评分均下降,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及PSQI评分比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及PSQI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GSES评分及IPROS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GSES评分及IPRO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2组患者GSES评分均提高,IPROS评分均下降,观察组患者GSES评分均提高,且幅度和IPROS下降幅度都比对照组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GSES评分及IPROS评分比较分)
进入21世纪后,全球进入了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与之对应,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也明显加快,而长期处于高节奏、高压力工作和生活状态的人们无法避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疾病,其中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为抑郁症。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抑郁症发生率为3%~5%,且近30年来呈现爆发性增长趋势(暴增10~20倍)及低龄化趋势[9]。此外,相关调查显示,不同于抑郁症发生率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我国公民对于此病的认知程度普遍低下,加之国家整体医疗防治识别率低于1/5,导致抑郁症患者难以接受到系统全面的医疗与心理治疗,不仅明显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与社会交往活动,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抑郁极端事件(如自残、自杀等),对患者自身、家庭乃至社会安定均产生不良影响[10-11]。
当前对于抑郁症的致病因素尚未完全明确,但基本确定其发生与发展与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等)、心理学易感因素(如抑郁气质)、社会环境因素(如应激性生化事件)等因素的交相作用密切相关[12-13]。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心境低落、焦虑、兴趣缺乏、思维迟缓并伴有胸闷、气短、失眠等躯体化症状属于日常常见临床表现,但随着病情的逐步进展恶化可出现自卑、消极、自罪感甚至是自残、自杀等倾向与行为,个别症状严重者甚至会诱发幻听、妄想、多重人格等精神分裂症状[14-15]。此外,抑郁症一旦发作,其持续周期至少在14 d,多者可达至数年,且有将近80%的患者反复发作,因此,实施长期有效的预防性治疗及随访观察十分必要[16]。大量研究表明,对抑郁症患者实施长期有效的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心理治疗等综合疗法可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但仍有相当大概率疾病会复发,其主要原因包括患者及其家属缺乏系统的疾病防治知识、治疗依从性不高及社会功能缺陷等。循环改进护理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依据实际情况及护理成效对已实施的护理方案不断进行循环改进,以求最大程度完善护理流程并提高护理质量的一种护理模式,经相关研究证实,该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改善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17]。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及睡眠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且自我效能感及社会功能明显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循环改进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情绪稳定,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循环改进护理可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和失眠等精神症状,且利于提升其自我效能感,使其能尽快回归正常的社会交往中,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