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2022-08-11 11:03郭伟欣叶永春陈莉李师维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6期

郭伟欣 叶永春 陈莉 李师维

(1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福州,350000; 2 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急诊科,福州,350000)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医院的特殊科室,承担着治疗、抢救、护理的重任[1]。由于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大多病情严重且生命垂危,因此往往会因为担心自身的生命安全,不认识各种治疗器械而出现各种负面情绪,严重者甚至会抵抗治疗,不利于身体恢复[2]。由此可见,ICU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更高,做好细致入微的护理工作对于挽救患者生命,促进其身体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3-4]。本研究分析了针对ICU重症患者重点开展人性化心理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ICU收治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54.16±7.07)岁。观察组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29~79岁,平均年龄(52.71±6.92)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标准 1)均为我院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4];2)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1)存在严重诊疗风险的患者;2)合并严重脏器功能疾病的患者;3)合并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4)治疗中断的患者;5)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

1.4 护理方法 2组ICU患者均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接受治疗和护理工作,对照组给予常规的ICU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护理、用药护理、体征监测、家属探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为ICU患者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由于患者的病情大多比较复杂,且受到个体的影响,病情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加之患者的心态也各不相同,护理人员要根据其病情、体质量、年龄的因素制定合理的、科学的药物剂量和用法,构建、制定合理的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明确ICU科室内相关工作人员的护理责任、主要工作内容,约束医护人员的行为,并结合科室的具体情况适当变通护理手段,严格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并上报记录。2)心理疏导。ICU患者病情普遍较重,且变化较快,所以容易导致其情绪过于低落、恐惧,进而影响疾病治疗。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需重视患者情感,给予其鼓励和支持,并对其讲解成功治疗案例,提高其治疗信心,克服负性心理。3)营造良好心理环境。患者进入ICU后,护理人员需介绍病房环境以及基本情况,对各种仪器和监护仪简单讲解,使其能够尽快熟悉周围环境,消除陌生感。此外,还应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可摆放绿植,根据其喜好调节温湿度,增加舒适度。4)人性化护理。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从侧面了解患者的性格和喜好,确保给予其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谈话以及各项操作期间均需充分尊重患者,满足其合理需求,尽量拉近与其之间的距离,保障其能有效表达内心的感受,缓解负性情绪。

1.5 观察指标 1)观察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2)观察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睡眠质量进行评估,睡眠质量优良率=优率+良率。3)观察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护理干预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对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估,量表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佳。4)比较2组心理痛苦。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istress Thermometer,DT)对2组患者进行心理痛苦测评。5)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在科室展开不同护理干预期,为2组患者发放同等同量满意度调查问卷,针对本次护理干预进展、流程及具体措施进行调查,由患者填写满意度,满意度问卷总分为100,各分值及维度依次表示非常满意(计分为85分及以上)、满意(计分为75~84分)、不满意(计分为74分及以下);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下降,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睡眠质量优良率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优良率为92.50%,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优良率比较[例(%)]

2.3 2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为(87.08±3.23)分,对照组患者SF-36评分为(76.55±3.11)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2组患者护理前后DT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D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DT评分均下降,观察组DT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前后DT评分比较分)

2.5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重症患者在ICU治疗期间,受疾病等其他因素影响,容易产生严重负性情绪[5-6]。如焦虑、恐惧、消极等,加之家属无法陪伴在患者身边,更加让其感觉孤单和无助[7]。这些不良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及护理不利。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为了疾病治疗需要固定四肢、安置引流管等,限制了活动,增加了不适感,加之患者对所患疾病情了解较少,容易出现负性情绪[8]。心理护理是一种人性化、有针对性且科学高效的现代护理方法,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及时发现其心理和情绪问题,通过分析其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能及时给予其针对性护理措施[9-10]。通过对疾病防治知识的讲解,提高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有利于提高其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的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睡眠质量和预后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ICU重症患者的不良情绪状况开展人性化的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其心理状况及心理痛苦程度,提高其生命质量,促进其疾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