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法欣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各行各业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出版行业也是如此。以教材出版业为例,从最初每位编辑一年出版三两本, 发展到一年十几本乃至几十本,工作量的不断增加,促使从业人员必须不断提升各个环节的效率。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给教材的策划与组稿工作带来很大的便捷,生产印刷速度也变得更快,但是作为教材出版流程中耗时最长的环节——编辑加工,却因为其特殊性,相对难以提速。
劳动分工深化所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是经济学理论中的一条普遍原理。在现代经济学中,提升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专业化分工。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来考察,也正是劳动分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力提高。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负责的专业的术语名词网站“术语在线”上,对“劳动专业化分工”的解释——根据在专业化生产带动下,由于技术可分性,生产一个产品可划分为若干环节,每个环节分为一道道工序,进而成为专业化技能岗位。产品生产流程使每个生产工序环环相扣, 则每一个技能岗位所需专业人员技能呈现出链条性。如此,每个岗位人员的技能只能是整个产品所需整体性技能的一部分。
可见,专业化分工是通过对环节的细分,来提升专业技能,增加熟练程度,从而实现效率的提升。通过分工,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更窄的范围内,因而能够较容易的产生技术创新, 同时也为采用高效率的机器设备提供了前提。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分工于生产最大的作用就在于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其原因有三: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因专业而日进; 分工节省了因转换工作耗费的时间;劳动的简单化和专门化为机械的发明创造了条件。
根据《编辑与出版学名词》所述,对作品的编辑指的是“对资料或已有的作品进行选择、整理、加工的社会文化活动,出版活动的环节之一。”其中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也称为编辑,以下以编辑人员代替。编辑人员的编辑活动与作者将原始资料“编辑”成作品是有区别的。实际工作中,对作者所提供作品的编辑活动中的选择、整理等工作,一般也都称为编辑加工。
书稿的编辑加工工作,是一项相当繁琐的工作。首先,编辑人员需要从宏观上,对书稿进行把控,结合自己的经验、知识,对书稿的体系结构等进行审核,以保证书稿的结构完整,体系合理;同时,需要注意书稿中不能出现《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所规定的“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等内容,以保证书稿内容政治合格;还需要对书稿的层次格式、名词术语、符号代号等内容进行统一或规范化,更正书稿中出现的文字错误等,还要对书稿的科学知识性内容进行审核,与作者探讨核实书稿中疑似的知识性错误,以保证书稿内容正确。
编辑加工工作对保证和提高图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在整个出版流程中所占用的时间也是最多的。以笔者从事的教材出版领域为例,通常一本教材从作者提交符合出版社要求的书稿起,到完成印刷入库上市销售,需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这其中,编辑加工大概就需要3个月左右(其中包含了三审以及与作者的多次沟通,通常意义上的编辑加工即初审,也要占去1个月左右的时间),占了整个出版流程时间的一半。若遇到与作者沟通不畅的情况,这个时间还会更长。
语言文字复杂多变,同一句话、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专业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意义,语言文字的复杂性决定了在很长的时期内,书稿的编辑加工都只能由人工完成。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即便是智能机器人可以帮助完成部分加工内容,也必须要经过人工的逐字逐句复核才可以。“逐字逐句”就决定了编辑加工速度必然是相当有限的。一位成熟的图书编辑,其文字加工速度(指面对内容相对简单,较为标准的稿件),也只能是达到5万字/天左右,折合A4书稿30多页。而实际中,一方面这种内容简单、标准的书稿是很少的;另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书稿的编辑加工是很容易疲劳的。即便是生产线上从事简单重复动作的工人,也需要在工作一定时间之后进行休息,否则就会影响产品的良率。编辑加工书稿,更是如此,若是连续加班加点,就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差错率。高强度的编辑加工工作,是不可持续的。
而到了笔者从事的教材编辑加工领域,由于很多教材的内容都会涉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有的内容会相当深奥,所以还需要编辑人员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学科专业的科学知识。若是遇到了需要认真分析推导或是写作质量较差的书稿,编辑加工的速度会受到极大影响,一天的加工书稿页数也就是10页左右,甚至会更少。这个工作量是根本难以满足生产需求的。
并且,在需要对书稿进行大量修改,或是专注分析书稿内容的对错时,往往就容易错过对于一些低级问题的整理修改,比如图名位置统一、图号连续、层次格式统一、章节序号连续等;而若是在一些低级问题上占用了过多的精力,就需要时刻分心注意,便难以沉下心来认真分析书稿中的知识是否正确,计算是否准确,原理是否合理。甚至在很多时候,书稿在编辑眼中,跟在读者眼中的不一致。在编辑眼中是一个个的字与词,而在读者眼中则是文字背后所代表的含义,好的编辑必须要在这二者之间取得平衡。这种平衡的取得,不应该是由个人经验来保证,而是更应该由流程来弥补。
这些矛盾会随着整个工作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变得越发突出。
实际上,从整个教材的出版流程来看,已经进行了专业化分工,即分为策划、编辑加工、描图、排版、校对、印制、销售等诸多环节。各个环节由不同的专业人员完成,已经对教材图书的出版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具体到书稿的编辑加工环节,目前绝大部分出版社都将其视作一个不可分的环节。虽然因为“三审制”的存在,会由不同的人员对同一书稿进行多次审改,但每一遍审改,都是由单一人员完成的。那是否还可以将编辑加工作为一个劳动整体,相应地再进行专业化分工,将其划分为若干环节,每个环节为一道工序。以期实现提高改进技术,提高效率的目的呢?
看起来好像是否定的, 因为首先从分工角度地来看,书稿的加工编辑,好像已经分无可分。编辑加工其实就是看稿子,看稿子这个工作还怎么分?难不成还要分成远看、近看?并且,对同一本书稿,若由不同人来进行编辑加工,就很容易会出现一个最大的问题,即“不统一”,编辑人员需要统一书稿中的格式、层次、名词术语、符号、代号、计量单位等内容,“统一”无疑是编辑加工环节的一个最为核心要素。
实则不然。看稿子虽然不能分成远看、近看,却可以分成先看、后看。
1.现阶段的可行性。现阶段书稿的编辑加工看起来无法引入专业化分工,但实际上,却可以进行变通,引入一种“近似”的专业化分工。即虽然是同一个人编辑加工,但可以将当前的编辑加工体系中,基本都是与对书稿内容的编辑加工同步完成的一些不可或缺,但又相对不需要消耗很多精力的工作,如章节序号、图号、表号、公式号、例题号、页码等的连续,以及上文提及的格式、层次、名词术语、符号、代号、计量单位等的统一工作中的部分内容单独拿出来,进行完成。以教材书稿为例,具体的操作方式如图1所示。
目前的书稿编辑加工通常都是在打印稿上完成的,结合图1所示可见,在这种近似的专业化分工的流程下,将教材书稿的编辑加工分成了电子稿阶段与打印稿阶段两部分。
图1 现阶段书稿编辑加工引入“近似”专业化分工
(1)电子稿阶段主要是对书稿内容的宏观把控,这一环节发生在作者交稿之后, 但是还未对书稿进行打印。先检查书稿的基本结构是否完整, 再审查书稿的章节安排,若有问题需联系作者解决后,方可进行打印加工。
(2)打印稿阶段也是书稿编辑加工的主要阶段,通常我们提及书稿的编辑加工指的主要就是这一阶段。现代软件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的校对软件,可以辅助编辑人员完成对书稿的一些初期审核。校对软件检查环节,是一个结合了电子稿与纸质稿的过程。通常是先用校对软件扫描检查电子稿,然后对软件提醒的可能存在的政治性问题、最基础的文字差错以及部分专业名词术语问题进行核查排除。在完成这一环节之后,就是“逐字逐句”的编辑加工了。
通常的编辑加工都是将所有的修改一遍完成,即从拿起书稿的那一刻开始,编辑人员就要对书稿中所有的问题进行检查更正。如上文所述,这种加工模式的弊端就是很容易会产生遗漏。或是因为专注于知识性问题,而遗漏了对一下低级问题的修改; 或是过于专注于格式等问题,而遗漏了知识性问题。
而在这种近似的“专业化分工”模式下,则是将这一编辑加工过程进一步分解为若干环节。首先,将书稿以章为单位进行加工,因为已经在电子稿阶段,检查了章节的连续,所以这一问题不会影响以章为单位进行加工。先完成对整章的连续性检查,包括图、表、公式、例题等,若是上来直接看稿,则很容易造成章内各编号的不连续问题。
在这之后,还会面临一个连续性问题,那就是各层级标题的编号连续。这一问题是随着加工页数的增加而出现的,假如某一个标题前后跨越数十页,那就很容遗忘其层级的连续性问题。 假如一个阶段只加工一页稿子,那基本上可以保证这个阶段的稿子里不会出现标题的不连续问题。当然,实际工作中不可能一个阶段只处理一页稿子,这里会视具体的稿件内容,而将一个阶段处理的书稿量分拆到10页左右或更少。将章进一步分成节,以节为单位进行其他的编辑加工内容。若书稿中的标题层次较多,为了编辑加工的连续性,会再次进行分割,直到一次处理的稿件页数较少,不容易产生连续性问题为止。分割过程中,要以“连续”为基础,以第1章1.1节为例,若需要再次分割为先处理1.1.1时,那要在确认1.1.2存在的前提下才可以将1.1.1单独提出。若是1.1.1依然页数较多,可以进一步分割。
在分割出一个阶段处理的稿件后, 依然要先进行分工,首先核对当前阶段所处理的书稿中各级标题的连续与完整。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当前阶段的书稿中标题层级较少,那么可以一次性检查完整;另一种就是标题层级依然较多,那么可以参照上文提取1.1.1的过程,如该级标题为1,那么在确认2存在的前提下,可以先加工1的所有内容。
在进行单阶段数页书稿的编辑加工时,也要进行分工,先是进行格式统一,将当前阶段处理的书稿从头到尾浏览一遍,将其中的标题、段落格式、字体字号、图、表等的格式统一后,而后才能进入最后的文稿加工过程。
此时的文稿加工, 基本上已经不再存在低级问题了,编辑只需要集中所有精力,保证文稿的语句通顺,推敲文稿中所讲解的知识是否存在科学知识性问题即可。
综合来看,上述书稿编辑加工过程虽然进行了近似的“专业化分工”,但是不同的工作却是由同一个人来完成,只不过分成了不同的阶段。 通过这种阶段化的工作流程,既拥有了部分专业化分工的优点,又可以避免“不统一”问题的出现。
通过这种近似的专业化分工,将看似不可再分的编辑加工环节,进一步分解,从而与专业化分工相结合,从而极大减少低级错误的出现,并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用于解决有深度的专业问题,取得更好的书稿加工效果,提升加工效率。
2.长远阶段可行性。若图书产业进一步发展,书稿的编辑加工也存在实现真正专业化分工的空间。因为书稿的编辑加工涉及的方面众多,从最基本的结构完整、章节安排,到具体的知识点正误、名词术语的准确性,到比较细节的连续性,到字母正斜体乃至上下角标,方方面面都需要加工编辑一人全部照顾到。一方面会受到加工编辑本身能力的限制,这方方面面的要求,同一位加工编辑通常都难以全部顾及到,即便是要有一个基本的掌握,也需要很长的时间积累;另一方面在科学知识方面,编辑人员终究能力有限,既无法深入某一学科,也无法兼顾众多学科。像笔者从事的教材编辑工作,机械、电子、化学、计算机、力学等内容经常会出现在同一本教材中,这里面总会有这样那样地超过了编辑能力的部分; 还有就是人本身的客观特点,人不是机器,经手的工作内容越繁杂,就越容易出现疏漏,即便编辑人员对所有方面都有所涉猎, 在具体工作中,也必然会出现遗漏。
通过专业化分工, 便可以极大减少上述问题的出现。一本书稿的编辑加工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流程,如结构完整性检查、章节合理性检查、编号连续性检查、名词术语检查、计量单位检查、字母代号检查、机械图检查、电气图检查、参考文献检查等,在由不同的专业人员完成对书稿的上述专项检查之后,再安排编辑人员进行书稿加工,此时编辑人员主要负责行文通顺性和知识性,同时兼顾对上述各环节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并在书稿加工完成后,再安排专业人员对书稿的对应性进行检查(如图2)。
图2 编辑加工引入专业化分工的远景(以机电书稿为例)
通过专业化分工,一方面可以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加熟练程度,从而减少各个专项的差错率,并实现降低整体差错率的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细化分工,可以像工业生产中分工一样加大对“机械”(编辑加工中实为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可以引入更专业的针对各编辑加工专项编写的计算机软件,可以识别出诸如编号不连续、字母正斜体错误、名词术语不标准或不统一、电气图符号画法不标准等问题,从而降低书稿编辑加工差错率,并提高编辑加工的效率。
笔者通过采用上述的近似的专业化分工编辑加工方法,加工书稿质量与效率都得到了提升。由于将书稿的编辑加工分成了更多的环节,有的时候,看起来好像整个编辑加工的时间会增加,实际上却不是。从事编辑行业的人员都知道,在书稿编辑加工过程中,最不想面对的就是各种“返工”。而这种分工操作方法,提升了专业化程度,从而提升了熟练度,提升了加工质量,避免或减少了返工情况的出现,属于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情形。通过足够的前期准备工作,让后面对书稿内容的加工变得更加顺畅。
专业化分工是企业产生的根本原因,专业化分工推动了企业的成长。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说,专业化分工是个人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专业化分工推动了个人能力的提升呢?
各种各样的工种最终呈现的是专业化,即分工越来越细致, 人们在某一点上下的功夫和所花的时间越来越多,从而获得更高的技能熟练程度,降低差错率,提升效率。
书稿的编辑加工工作,之所以看起来与专业化分工相隔甚远,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社会对图书产业的生产效率的要求,主要是集中在对印刷生产等环节上。例如,数码印刷与按需印刷等的推广,既提升了印刷效率,又降低了库存。具体到书稿编辑加工阶段,则基本还建立在企业内部推动的基础上,即对于编辑人员提出编辑加工的工作量要求,这一要求,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企业的领导层变动,呈现出逐步提升趋势。但是总体而言,要求还是相对较低,发展也相对缓慢。
另一方面则是源于书稿编辑加工工作的文化属性。文化工作不是工业生产,往往都自带“沉淀”属性,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儿。实际上,这一点放在编辑加工领域是有待商榷的。因为对于书稿而言,其文化属性主要是体现在书稿的创作过程中,而不是书稿的编辑加工过程。或者说,书稿的编辑加工过程只有很弱的文化属性。
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书稿的编辑加工工作必然会受到比当前更严重的冲击。 当加班加点都已经不足以应对环境对书稿编辑加工效率的要求时,或许就是书稿编辑加工专业化分工时代到来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