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林
(安徽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学课程该如何改革?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与创新?这是两者面临的共同问题。将二者相结合,不仅能满足新文科建设战略要求,而且能有效发挥管理学课程及中国传统文化优势。基于此,本文探索传统文化融入管理学课程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管理学课程始于1986年,在1986-2015年处于缓慢增长阶段,2016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总体来说,管理学课程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86-2015年的缓慢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前十年,管理学课程研究涉及管理学的多个应用领域,如档案、行政管理、思想政治、工程等。第二个十年的管理学课程研究开始重点关注管理学教学改革,尤其是案例教学法,涉及关键词有案例、案例讨论、案例教学等。第三个十年的管理学课程继续探讨管理学教学改革,关注的核心依然是案例教学法,但实践教学开始崭露头角。
第二个阶段是2016-2018年的以教学改革为中心的发展阶段,这段时期的管理学课程研究较火热,重点关注教学改革。2016年,管理学课程的关注重点开始由“案例教学法”转向“实践教学”的教学改革。2017年,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关注的是如何实现“实践教学”。2018年,管理学课程关注的重点依然是教学改革,其中的“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均被较多提及。
第三个阶段是2019-2021以课程思政为中心的迅速发展阶段。2019年,管理学课程研究出现重大转折,课程思政与翻转课堂成为管理学课程研究的重点领域。2020年,“课程思政”关键词出现频次首次超过“教学改革”关键词,说明此时的管理学课程研究重心已转向课程思政。2021年,“课程思政”关键词出现频次遥遥领先于“教学改革”关键词,甚至超过“管理学”关键词。
目前,教育部为新文科建设出台了相关政策,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新文科建设宣言》(以下简称《文科宣言》)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思政纲要》)。《文科宣言》为如何建设新文科提供了指南,《思政纲要》则为如何建成《文科宣言》中的文化自信(即塑造核心价值观)提出具体要求。
2020年11月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其中提及“文化”一词共计13处,其中两次专门提及“传统文化”[1]见表1。
表1 新文科建设相关政策中的“传统文化”
从表1看出,文化是新文科建设的核心点。新文科建设目标之一即是实现国家文化的兴盛,创造出适应新时代有文科特色的中华文化。新文科建设有助于塑造文化自信,即塑造核心价值观。发展中国文化,建设高质量的中国文化及繁荣文化,不可忽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
同时,该宣言还阐述了新文科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是新文科建设的力量源泉,而新文科传承传统文化时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
教育部2020年颁发《思政纲要》提及“文化”共计12次,其中“传统文化”6次[2]。该纲要体现的传统文化要素主要包括:
首先,文化自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之一,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传统文化教育能有效增强文化自信。
其次,传统文化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有重要的地位。“文化素养”是课程思政的五大内容之一,“传统文化”则是思政建设的六大内容之一。专业课程要善于从文化角度,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内涵。
最后,各新文科专业课程均涉及传统文化。在新文科的各类学科中,文史哲、教育、艺术等学科的课程思政明确要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管理类专业则提出要培养学生经世济民的职业素养。值得注意的是,经世济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传承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由《文科宣言》可知,新文科建设需要立足国家战略、根植中国文化、拥抱新技术、围绕现实需求进行学科交叉融合[3-6]。传统文化是否必须融入管理学课程可从这些方面考虑。
新文科在国家战略中的作用更注重家国情怀的传承及文化自信的树立[7]。新时代的管理学需要注重课程知识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对已有文化的认同及自信,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正是中国人对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认可及由此产生的自豪感[8]。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家国情怀始终是主流。
面向国家战略的管理学课程思政能够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以学生熟知人物的诗句为引子,联系当时的历史事件,延伸到这些人物的家国情怀,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获得学生的情感认同,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管理学是一门围绕现实问题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管理学课程涉及众多学科,既是一门交叉、边缘性课程(与数学、心理学、经济学、工程学等众多学科交叉),又是应用性课程(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应用于社会实践)[9]。
管理学课程的多学科交叉特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能较好地理解管理学课程知识。但是,选修管理学的学生并无管理实践及经验。学生在学习管理学的过程中,常感觉困惑、不可理解、不知为何如此,造成了课堂教师授课学生对相关知识不理解的局面。
案例研究是一种很好的管理学教学方法,但案例的选择却成了案例研究教学法的难点[10]。不少教师为契合管理学知识内容,选择企业案例。企业案例能吻合管理学知识点,却无法触及学生的内心。这是因为这些企业案例的发生超出他们的认知范畴。他们不太理解企业为何必须如此、是否有其它的可解方案。传统文化为管理学课程的案例选择提供了新思路。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着众多的管理案例,如“道法自然”的规则意识、儒家重视人需要的思想、兵家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预测等。这为管理学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成为管理学课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案例库。
管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课程,既涉及人文内容,也提到技术内容[11]。在讲授课程中,平衡技术与人文的关系,是管理学课程的重点及难点。
在技术与人文的关系中,“人文为本、技术为用”是正确选择。再先进的技术,使用者依然是人,是人的人文思想决定着技术能否发挥先进优势。如果人文精神不够,再先进的技术也发挥不了优势。这说明,技术重要,人更重要,而人文精神是重中之重。
提到人文精神,中国浩瀚的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众多典型案例。以人文精神中的经世济用思想为例,《论语》有“学而优则仕”的提法,提倡学成之人报效国家、服务国家;《礼记》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鼓励建设家园、为国家出力;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呼吁,倡导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置于个人利益之前;杜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表达出知识分子即便身处逆境、生活物质环境极差的境况下依然忧国忧民的思想。
管理学课程属于管理学学科,传统文化属于文学学科。长期以来,文学领域的传统文化更偏重于人物或作品的文学性、社会思想性。管理学学科更偏向于社会实践性,注重解决当前社会实践中面临的管理问题。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是大势所趋。管理学与文学领域的传统文化,都属于文科范畴,有进行交叉融合的可能。教材《管理学》中领导职能包括的领导、激励、沟通三章内容,均可以用《西游记》作为典型案例来予以说明[13]。以大家耳熟能详的《西游记》来解释略显陌生的管理学知识,能让学生迅速把握住管理学知识点及思想精髓。
管理学要解决的始终是中国社会背景下的管理实践问题。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始终坚持与传承的都是中国自己的文化,如儒家的仁爱、和谐、包容等。中国管理学的未来发展,依然需要植根于中国自己的本土文化,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中国企业自己的管理道路。
我国五千年的文明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以《西游记》为例,《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果将《西游记》置于管理学,就能发现《西游记》是一个团队从组建、冲突、认同到成熟的过程。唐僧团队的发展变化,体现的正是团队管理的精神。从团队管理的角度解读《西游记》,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管理学知识,也扩展了对《西游记》的认识,甚至于在这个过程中感悟到为人处世的人生哲理,以及如何面对自身性格弱点等问题,无形之中获得了课程思政效果。
新文科建设给管理学专业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给出了具体意见。管理学课程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互融合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在分析管理学课程研究的基础上,从新文科建设的传统文化元素入手,分析传统文化融入管理学课程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从管理学课程研究的未来走势看,课程思政已成为管理学课程研究的重点。新文科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国家的文化自信,形成中国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这就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根据新文科建设要求,管理学课程需面向国家战略、做好课程思政,学科交叉、解决现实问题,以人文为本、技术为用,这些都需要传统文化的融入。新文科建设要求的学科交叉为传统文化的融入提供了条件,管理学发展必然融入传统文化,管理学是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