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循证护理理论为指导的临床护理路径对前置胎盘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2022-08-10 08:48:50
黑龙江医药 2022年14期
关键词:前置母婴循证

张 瑞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前置胎盘是指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不仅会引起产后出血和感染,甚至导致休克、胎死腹中等情况[1-2]。临床根据患者情况适时进行剖宫产,可有效减少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3-4]。但多数患者缺乏对疾病、手术相关认知,产生手术恐惧、预后担忧等不良情绪,不能充分配合治疗,影响手术效果。以循证护理理论为指导的临床护理路径通过提出问题、寻找证据、解决问题等环节,将护理内容流程化,以提升护理质量[5-7]。本研究选择2019 年6 月—2020 年3 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以循证护理理论为指导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前置胎盘患者中,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6 月—2020 年3 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8 例。对照组:年龄23~38 岁,平均年龄(29.96±2.44)岁;手术时孕周34~38周,平均孕周(36.37±0.68)周;前置胎盘类型为中央型22 例,边缘型16 例。观察组:年龄24~40 岁,平均年龄(30.20±2.56)岁;手术时孕周34~38 周,平均孕周(36.41±0.62)周;前置胎盘类型为中央型25 例,边缘型13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均为单胎妊娠。(2)符合《实用妇产科学》[8]前置胎盘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3)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1.2.2 排除标准 (1)免疫功能、凝血功能障碍。(2)心、肺、肾等脏器疾患。(3)恶性肿瘤。(4)精神病史。(5)知晓研究内容,签订同意书。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保持患者病房安静、舒适,给予术前访视和健康宣教,讲解前置胎盘发生原因、剖宫产治疗目的,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术后密切监测患者体征变化,给予用药、饮食指导,预防并发症发生等。

1.3.2 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以循证护理理论为指导的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1)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科室护理人员、护士长组成,由医院组织小组成员学习疾病相关的最新知识。(2)提出问题。根据以往前置胎盘剖宫产的护理缺陷、护理差错进行总结,结合患者病历资料,通过与患者交流,评估其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及心理状况。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护理问题。(3)寻找依据。以“前置胎盘”“剖宫产”“临床护理路径”等为关键词,查询国内外最新文献。根据文献的科学性、可行性,筛选出相关文献。总结最佳护理证据,制订临床护理路径,包含术前、术中及术后干预。(4)护理路径落实。①术前护理。循证问题与依据:患者认知不足、配合度低、情绪较差。术前向患者介绍病房、医院环境,评估患者既往史,教会患者自我胎心监护。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前置胎盘、剖宫产知识,告知手术流程,缓解其负性情绪。②术中护理。循证问题与依据:手术会引起患者强烈应激反应,影响手术效果。术前评估患者情感状态,采用轻抚患者肩膀、分散患者注意力、讲述以往成功治疗案例等心理干预。常规进行体征监测、备皮、药物及器械准备等,术中及时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使用加温器加热预输液体,建立多条静脉通道。患者出血量<500 mL时,进行子宫按摩,胎盘自然剥离;出血量≥500 mL,则加强子宫收缩处理,进行人工剥离胎盘。胎儿娩出后,详细检查新生儿情况,第一时间告知产妇新生儿状况,帮助其进行母婴接触。③术后护理。循证问题与依据:剖宫产术后可能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患者的不良情绪可加重切口疼痛。定时观察患者阴道出血量、性状、排气等情况,评估会阴恶露情况。重点进行疼痛及并发症护理,每4~6 h 评估1 次疼痛情况,轻度疼痛者,分散其注意力,中重度疼痛者,报告医生给予药物干预,定时按摩患者子宫。术后在患者臀下垫接血器,会阴有伤口者,根据浸湿的纱布数量,估计出血量。指导患者进行床上下肢锻炼,拔除尿管后协助其下床活动。术后禁食6 h 后,给予少量米汤,避免进食产气类食物,肛门排气后,给予半流食。鼓励患者母乳喂养,产后使用经严格消毒的用品及器械,出院前指导饮食、母乳喂养技巧等。持续干预至患者出院。

1.4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2)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1 min、5 min 时Apgar 评分,包括肌张力、脉搏、对刺激的反应、肤色、呼吸5项,每项按0~2分评分,7~10分为正常,评分越高越好。(3)统计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包括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子宫切除、产褥感染、膀胱损伤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情况

观察组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情况(±s) mL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情况(±s) mL

组别对照组(n=38)观察组(n=38)t值P值术中出血量364.42±25.63 318.39±22.47 8.325 0术后24 h出血量515.73±46.28 425.87±26.94 10.344 0

2.2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

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 min 、5 min 时Apgar 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s) 分

表2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s) 分

组别对照组(n=38)观察组(n=38)t值P值1 min Apgar评分8.12±0.35 9.05±0.23 13.689 0 5 min Apgar评分9.24±0.29 9.77±0.10 10.651 0

2.3 两组患者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情况

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情况 例(%)

3 讨论

剖宫产能够帮助前置胎盘患者有效解决分娩问题,但多数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易产生不良情绪,导致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发生,引起生命体征波动[9-10]。在前置胎盘患者围术期采取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对提高分娩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护理路径是将护理细节纳入一定的流程中,可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循证护理则是在循证依据的基础上对护理方法进行优化、改进,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科学性的护理服务[11-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较少,新生儿出生1 min 、5 min 时Apgar 评分较高,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较低,表明以循证护理理论为指导的临床护理路径利于改善前置胎盘患者母婴结局。本研究通过提出前置胎盘剖宫产围术期的相关循证问题,寻找循证依据,并充分结合临床实际,使得护理更具有真实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从而更好地适用于患者。针对患者认知不足、配合度低、情绪较差等问题,本研究加强术前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能增加患者对疾病及手术的认知,缓解消极情绪,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发生,利于手术顺利开展[14-17]。针对手术会引起患者强烈应激反应、术中配合度影响手术效果等问题,完善术中止血措施,增加保温措施,可避免患者出现低体温,进一步减轻生理应激反应发生对机体功能造成的影响,进而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母婴结局[18-21]。针对剖宫产术后可能发生出血、感染等不良母婴结局,加强对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早期进食,尽早下床活动,满足患者术后恢复所需营养,还可促进子宫收缩及各项功能恢复,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22-23]。

综上所述,以循证护理理论为指导的临床护理路径利于减少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前置母婴循证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2022年13期)2022-07-08 07:48:26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2021年1期)2021-01-26 07:05:12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32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当代陕西(2020年13期)2020-08-24 08:22:02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幸福(2019年3期)2019-02-27 08:35:50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7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创业家(2015年1期)2015-02-27 07: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