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院校辅导员师德建设*

2022-08-09 04:14
大众文艺 2022年14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师德辅导员

吴 同 仲 社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13)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引导者,在整个大学阶段,辅导员是日常与学生接触最紧密、联系最多的思政工作者之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艺术院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很多艺术工作者都经过艺术院校专业学习,而且后面的比例会越来越大。习近平总书记曾殷殷嘱托:“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艺术大师的培养和文艺高峰的出现与艺术院校学生有很大关系,艺术院校学生具有特殊性,艺术院校辅导员在培养学生艺德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院校辅导员师德建设也有其特殊要求,需要去培养、塑造,用辅导员高尚的品德去影响学生的艺德,以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艺术院校学生特点

艺术院校学生与普通院校学生相比,由于其学习内容、高考录取方式、日常培养方式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专业强,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艺术院校学生一般从小就开始学习专业知识,很多专业需要“童子功”,而且经过一定范围的统考或艺考单招才被录取,一般来说,其专业基础都很出色。由于从小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专业学习,所以在文化课上的学习时间相对较少,其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这对辅导员平时做好教育管理服务和思想引导工作增加了难度。个性强,集体观念相对薄弱。艺术院校学生由于专业等原因,一般来说其个性很强,从某种程度上说,艺术创作需要一定的个性,这有助于创作出个性化的艺术作品。但部分同学为个性而去追逐个性,而不是艺术创作中的个性自然彰显,他们故意远离集体,有时甚至不顾集体利益而与之对立,追逐私利而不顾公德,造成不好影响。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艺术类院校学生由于学习、创作等多种因素,他们思维活跃,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现象。一方面,这对于艺术学习和创作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活跃的思维,快速地接受新事物、新现象能获得更多的艺术创作灵感,能取得更多的艺术成就。但另一方面,当今世界,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尤其是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各种思想、思潮相互交织,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影响到艺术院校学生,由于艺术院校学生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个性强。同时艺术院校学生由于学习艺术的需要,他们一般较早地参加社会艺术实践,和非艺术学生相比,与社会接触较早,更容易受社会影响,很容易把一些错误的思想当成流行时尚去追求和传播,存在一夜成名、一朝暴富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这些问题的出现增加了艺术院校辅导员的工作难度,对其自身师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艺术院校辅导员师德现状及原因分析

总体来说,艺术院校辅导员师德状况是好的,为艺术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如下:师德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师德是由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和师德实践等几部分组成。良好的师德实践需要有深入的师德认知,要清楚地知道师德内涵、师德底线以及哪些是应该提倡的、哪些是鼓励的,哪些是禁止的红线。只有掌握清晰的师德认知,才能有意识地进行师德情感体验,进而去主动进行师德实践,在师德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的情感体验能进一步提升师德认知,从而促进更好地师德实践,形成良性循环,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能割裂开来。但在实际工作中,艺术院校由于部分辅导员本身也是学习艺术出身,师德理论知识学习动力不足。还有随着学校的发展,辅导员的职能也在扩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奖学助贷补到宿舍管理、就业指导、国防教育、人际关系调节、艺术实践、防疫抗疫宣传和实践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辅导员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工作职责泛化,弱化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这影响了辅导员师德相关理论学习,也影响了艺术院校辅导员师德建设。职业道德的定力不强。艺术院校具有特殊性,特别是一些表演或演艺相关专业,存在教师或学生突然爆红、一夜成名等现象。作为艺术院校的辅导员,有的职业道德定力不强。看到自己的同事或学生很快名利双收,很容易出现心态失衡,不能安心工作,坐不了冷板凳,耐不住寂寞,进而引起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考核机制不健全。很多艺术院校辅导员考核没有单列,跟专业教师或行政人员放在一起。因为工作性质等原因,在考核中往往不占优势,又由于事务繁多,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进而影响辅导员队伍师德建设。晋升发展渠道不通畅。辅导员一般有几条晋升或发展渠道,一种情况是专业非常突出,可以转做艺术专业教师,这在艺术院校由于专业要求的限制,比较困难,所占比例较小;一种情况是提拔为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或其他副处级职务,由于一般艺术院校规模限制,走这条渠道获得晋升发展比例也有限;还有一种转做其他行政岗,这种渠道比较常见,所以很多艺术院校辅导员把辅导员岗位作为一个跳板,没有把辅导员这个岗位作为终生职业来看待,只是作为职业过渡,没有心思去研究和践行辅导员师德理念和实践,影响了整个辅导员队伍师德建设。

三、艺术院校辅导员师德建设途径

师德培养不是完全自发行为,师德建设需要一定的措施和方法,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是教师身份,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管理者身份,需要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完善制度建设、营造校园文化、完善考核机制等途径加强辅导员队伍师德建设,更好地完成辅导员工作职责,更好地完成学校整体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严格把握标准,把好辅导员入口关

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辅导员起着中坚力量。辅导员综合素质能力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关键所在。首先高校领导要重视辅导员队伍,认识到辅导员队伍的重要性。经过多年实践证明,辅导员队伍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辅导员工作要求。辅导员不仅需要一定的学历要求,更需要有高尚的师德情操、很高的政治站位、丰富的政治理论知识、热爱关心学生的情怀、处理应对学生事务的业务能力等素质。在艺术院校中,虽然不要求所有辅导员都能歌善舞,一定要具有艺术特长,但作为从事艺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辅导员还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或艺术理论知识,这样才能与学生有一定的共同语言,如果完全是艺术教育的门外汉或对艺术毫无兴趣,很不利于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的开展,也不可能把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在招聘艺术院校辅导员过程中,除国家关于辅导员相关规定中辅导员基本素质一个都不能少,同时要根据各个艺术院校的特点,增加额外的素质标准要求,要严格把握标准,尤其的道德素质标准,把好艺术院校辅导员入口关。源头要紧要严,从源头上提高艺术院校辅导员队伍质量和整体水平,如果入口关把握不当,即使后期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制定完善的制度,营造好的文化氛围和完善考核制度,艺术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效果会大打折扣,也不利于辅导员队伍建设。

(二)加强理论学习,使辅导员知德明理

学习是一个人进步的阶梯,艺术院校辅导员队伍的特殊性更加需要辅导员加大学习培训力度。首先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培训。教师师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是核心价值观的在教师队伍的体现和具体化。作为教师队伍中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艺术院校辅导员要学习师德中的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内涵以及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具体的师德规定制度,尤其是要与时俱进,对一些新的师德要求和规范要及时学习掌握,内化于心。如果不知道这些师德内涵,不清楚其中的理念或具体规定,很难达到师德意识的自觉,师德行为的示范和师德行为结果影响的深远性。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明确要求:“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由于艺术院校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这更需要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引导者去组织、实施和引导,辅导员要提高师德理论水平,用高尚的师德去引导学生艺德的培养。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对于艺术院校辅导员也同样具有启示意义,艺术院校学生思维活跃,更容易受不良思想影响,辅导员要通过加强理论学习,使辅导员知德明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彰显艺术院校辅导员师德魅力,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以文铸魂,提高育人效果。

(三)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师德外部约束

孟子曾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制度在管理育人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完善的制度能使坏人无法肆意妄为,有缺陷的制度使好人无法充分做事,小到一个组织、团体或机构,大到一个国家要想长远良性发展,更重要的要靠制度,不能单纯依靠人治,需要靠不断完善的制度构成长效化机制。完善的制度会形成良好的制度文化,艺术院校辅导员师德的培养离不开完善的制度。虽然国家相关文件中有关于辅导员师德的详细描述和要求,但艺术院校学生有其特殊性,其培养目标是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能成为德艺双馨的未来艺术家或艺术工作者,艺术院校辅导员对学生艺德培养上有其特殊使命,其自身师德上也有特殊要求。所以除了国家层面上对辅导员的师德有规定和要求外,艺术院校也要制定和完善辅导员师德规定,这个规定要涵盖从辅导员入职到日常培养学习、监督考核各项环节,不能完全用针对全校的师德规范来代替辅导员的师德规范,需要制定一套专门针对辅导员的管理制度,当然,这种制度的完善,不能全部是约束性的,还要有奖励性制度,对德艺双馨的辅导员要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艺术院校辅导员师德培养和监督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要完善和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失去执行的制度等于一纸空文,而且会降低制度的权威。张居正曾说:“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对于道德失范的辅导员要依规处理,在制度执行上要保持威慑力和警示性,以达到制定制度的初衷。要从制度上为辅导员营造一种充满丰富师德情感体验的氛围,激发他们主动进行道德实践行为。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师德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和,它既有物质的一面,但更多地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是学校师生共同活动中形成的非明文规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最能体现校园文化的是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在艺术院校辅导员师德建设中,要逐步形成尊重、重视辅导员的文化氛围。由于艺术院校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他们除了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领外,还负责艺创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奖学金、助学金、贷款等多项工作。在一些学校,很多领导或专业教师认为辅导员是专门做一些杂事、可有可无的角色,存在忽视辅导员、“不待见”辅导员的一种不成文的校园文化,极大地挫伤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中自豪感和获得感较低,不利于辅导员师德培养。学校可以进一步宣传优化辅导员的角色、分工和学生教育培养的重要性,加大优秀辅导员师德标兵宣传,尤其要重视新媒体宣传作用,强化宣传力度和灵活的宣传方式,强化宣传效果。还要通过开展一些如“导员有约”、辅导员之家建设等系列活动,提高活动宣传力度,体现其重要性。辅导员自身也要努力,加强自身品德修养,通过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师德标杆行动,在师德建设中走在前列,使辅导员队伍成为受人尊敬的师德标杆和楷模,成为学习的榜样,营造良好师德氛围,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在整个高校教师队伍中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进而提高师德养成的自觉,促进辅导员师德建设成效。

(五)加强师德考核力度,畅通晋升成长渠道

对艺术院校辅导员加强师德考核力度,把师德作为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资源。很多艺术院校辅导员师德考核是和专业教师考核一起进行,由于艺术院校学生思维活跃,专业实践性强,艺术院校辅导员工作具有特殊性,可以由学生工作部门和二级学院进行单列考核,细化指标,可以加入学生及家长进行评教,体现考核的综合性和全面性。同时加大考核结果的运用,对于德才兼备的辅导员加大奖励力度,对于有师德失范苗头的进行及时警示和引导教育,对于存在师德失范的辅导员,“一票否决”,坚决处理,除给予相应的处分外,及时清理出辅导员队伍。如果考核成果不能成为激发考核辅导员成长进步的动力,那么考核成效会大打折扣,把考核成果和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相挂钩,使之成为艺术院校辅导员队伍师德养成的外在动力。在加大考核的同时,对辅导员要进行分类培养,用人所长、避人所短,人尽其才、各尽所能,畅通晋升培养渠道,推进辅导员工作职业化建设,增强广大艺术院校辅导员的获得感。“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是辅导员师德建设的重要推力,为辅导员师德建设提供了专业框架内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导向。”通过艺术院校辅导员分类培养,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同时还要形成良好顺畅公平公正的辅导员内部竞争机制,只有一定的竞争机制,才能激发内部动力,除了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外,在职称评审、推优提拔等方面形成良好竞争氛围,进而激发工作积极主动性和自身修养的提升,促进艺术院校辅导员队伍整体师德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师德辅导员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致良知与师德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翻转课堂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提高艺术院校学生学习兴趣初探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