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楠 刘继安
1.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 北京 100190
2.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4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首要途径,其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已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创新成果的重要贡献者。理工科博士生的创新能力不仅直接影响我国当前创新能力,更在国家未来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能力作为衡量博士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一直广受政府、培养单位和学者的关注。探索博士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对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教育政策、高校改革培养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社科基金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生科研资助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机理与制度构建”支持下,课题组对科研环境与制度要素对博士生创新能力发展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系其成果之一。本研究聚焦社会资本和知识共享对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作用路径。
学界最早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创新能力进行探索,之后不断有学者提出各种理论与模型来探求包括社会资本、进取心、知识共享等内外部因素对个体创新能力的影响。其中不乏众多以企业或科研团队为例的实证研究,探究社会资本对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1][2][3]。同时,科研团队作为最具生产力的知识生产与传播组织,其知识管理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知识共享,被认为是知识管理活动中最关键的一环,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有重要影响[4]。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知识共享在社会资本的影响下对团队成员创新能力产生积极作用[5]。
纵观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发现较少研究区分内外部不同来源的社会资本对创新能力的影响,考量社会资本通过知识共享对创新能力产生影响的中文文献也不多见,尤其是针对博士生群体。本研究聚焦理工科博士生群体,将社会资本分为内外两个维度,通过实证研究检验内外部社会资本对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并验证团队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丰富了博士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目前,学界暂无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统一定义。刘燕飞认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指研究生作为创新的主体,在学术探索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发现问题,利用科学方法与手段解决问题,探求和改造客观世界,并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及个人价值的思想观念和方法所需要的能力[6]。尹晓东则指出,科研创新能力的最终目的是创新创造,由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两部分组成,是在专业实践中利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在创新精神的激励下产生对社会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的能力[7]。尹世平又在此基础上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细化为知识结构及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与发现问题能力、科学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创新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大模块[8]。综上,本研究认为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是博士生在科研过程中发现问题,形成创新思维,并努力将之付诸实践,产生创新成果的能力。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最早将社会资本引入社会学领域,他将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并列为三大资本[9],之后经由各路学者进行探讨和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与体系。其中,Nahapiet 和Ghoshal 的三维度(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分析法广受认同[10]。除三维度分析法,Adler 和Kwon(2002)用二分法将社会资本分为内外两个维度,描绘了一种新的研究轮廓。该理论框架将组织作为划分内外的尺度,将外部社会资本定义为存在于组织外部的资源的合集,它通过组织间的联系和互动发挥其价值;内部社会资本则由组织内成员的连结产生,通过组织内部成员的频繁互动、相互信任和共同愿景等发挥作用[11]。本研究从中观层面,将科研团队及其成员作为社会资本的主体,把社会资本定义为主体通过嵌入在团队的关系网络,从团队内部和外部所能够获得的一切资源。外部社会资本产生于团队的外在社会关系,并帮助团队及其成员获得外部资源;内部社会资本形成于团体内部关系,并能够帮助团体提高集体行动水平。
学界对知识共享并没有统一定义,国外学者强调知识共享的手段与过程,认为知识共享不是简单的传递和吸收,而是在过程中进行知识创造[12]。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三种视角对知识共享进行定义:申静认为知识共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为角度[13];解志韬则强调知识共享是一个过程[14];李林等强调知识共享效果的影响因素[15]。本研究认为知识共享是通过个体间的知识转移与转化,实现知识在个体与团队间的扩散,并在整合和应用中共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
Nahapiet 和Ghoshal 1998年就提出社会资本能促进新的知识产生进而加快创新行为的发展[10]。本研究从资源的来源角度将社会资本分为内外两部分,并将内外部社会资本进行结构、关系和认知维度的进一步细分。外部社会资本对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更多体现在与外界建立更多、更广泛的联系与信息交换上[16]。现在的博士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参与外部的学术交流活动,外部专家已经成为博士生科研关系网络中重要的一部分。内部社会资本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内部信任程度和共同愿景等方面[17]。信任程度和共同语言能显著提高团队内知识交换的效率,个体创新能力随团队内部的学习能力增强而提高。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H1:内部社会资本对博士生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
H2:外部社会资本对博士生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
自Nahapiet 和Ghoshal最早在相关研究中提出社会资本会影响知识的交换与吸收进而催生知识创新[10]之后,不断有研究证明社会资本对知识共享有不容忽视的影响。Chiu 等人结合社会认知理论,丰富了Nahapiet 和Ghoshal 提出的社会资本概念,并以知识共享的质量和数量为指标,衡量知识共享效果[18]。成员以信任为基础,通过互动交流获得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并借助共同愿景和工具保证知识交换中不存在障碍和误解。Lefebvre 等人通过分层多元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得出社会网络对学习网络中的知识共享有正向影响[19]。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3:内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共享有正向影响;
H4:外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共享有正向影响。
知识的数量、质量及其特性是影响创新能力的重要要素,知识共享深刻影响着这些要素的发展。众多研究者都证实了知识共享与创新能力的关联性。David 的研究认为,知识共享能够使得共享主体快速获取创新所需要的资源,进而加速创新进程,提高创新能力[20]。申静等发现知识共享可以通过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实现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13]。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5:知识共享对博士生创新能力有正向的影响。
组织环境下的知识共享水平与组织内外的社会资本积累程度密切相关,知识共享曾多次作为中介变量在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出现。杨德祥等的研究从社会资本对个体创新影响的角度,进一步证实了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21]。彭灿等以知识共享意愿为中介变量来探究双元领导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22]。在研究生教育领域,也有相关研究以知识共享为中介变量来探求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如解志韬发现组织创新气氛与研究生创新行为以知识共享作为中介[14]。马永红等的研究表明在高端平台培养博士的过程中,知识共享行为部分中介了平台提供的社会资本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影响[5]。由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6:知识共享在外部社会资本与博士生创新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
H7:知识共享在内部社会资本与博士生创新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
根据前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设,构建了如图1 所示的理论模型。
图1 社会资本与知识共享对博士生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模型图
本研究通过文献调查和访谈结果对4个变量进行问卷编制。运用SPSS26.0 和AMOS23.0 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估问卷质量,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探究社会资本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与知识共享的中介效应。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上文提出的假设,参考已有的成熟量表,并结合笔者对博士研究生的前期访谈结果,设计调查问卷。初步完成问卷设计后,征求三位专家意见,并发放问卷给部分目标人群进行预测试,并根据上述群体的反馈意见对问卷进行修改,最终形成完整问卷。问卷采取李克特五级量表(从“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基本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分别赋值1 至5 分)。
(1)博士生创新能力量表。该变量主要参考Zhou& George[23]开发的量表,共11 个题项,包括从产生创新性想法到付诸实现的创新过程。
(2)社会资本量表。根据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包括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3个维度,并分别组成内部社会资本和外部社会资本,共计16 个题项。其中,结构维6 个题项参考Chiu,Hsu 和Wang[18]开发的测量网络连接的量表;关系维5个题项参考Chow&Chan[24]开发的量表测量信任;认知维5 个题项参考Chiu 等[18]以及Chow&Chan[24]开发的量表测量共同目标和共同语言。
(3)知识共享量表。参考唐梅[25]总结的知识共享影响因素量表,共计5个题项。
根据研究目的,本次调研的目标群体为高校在读博士研究生。受疫情影响,现场调研存在一定的困难,此次调研最终以线上形式向北京高校理工科博士发放问卷,获取数据。共发放问卷521 份,收回521 份,删除无效问卷65 份,最终保留456 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7.5%。其中,男性占63.4%,女性占36.6%;理学专业占比39.5%,工科占比60.5%;55%的被调查者处于博士一、二年级,45%的被调查者处于博士高年级(三年级及以上)。
本研究采用SPSS26.0 和AMOS23.0 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根据前期访谈结果,将社会资本三维度量表再次细分为内外社会资本两大维度。因此,需采用因子分析来检验构念与理论框架的相符程度。KMO 值(0.958)和Bartlett 球形度检验的显著性(P<0.001)结果说明该调研样本适合做因子分析。旋转因子载荷矩阵的结果显示本研究设置的题项与理论框架相符。
样本的信效度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问卷中组合变量的Cronbach’s α 值在0.865 到0.939 之间,即本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模型的收敛效度检验结果显示,各变量因子载荷均在0.5 以上、CR 值均在0.8 以上、AVE 值均在0.5以上,即模型收敛效度良好。
表1 信效度检验
本研究借助AMOS23.0 建立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以检验本研究所提出的假设,验证结果见图2。
图2 理工科博士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结构方程模型
应用AMOS 23.0 软件进行模型的分析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χ2/df 的值为2.944,RMSEA 的值为0.065,SRMR的值为0.049,CFI的值为0.909,TLI的值为0.902,IFI的值为0.909,各项数值均处在合理的范围内,本研究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情况较好。
本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估,获得各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与显著性,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显示,内外部社会资本和知识共享均对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内部社会资本与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30,p<0.05,即内部社会资本越多,博士生创新能力越高,不拒绝假设H1。外部社会资本与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89,p<0.001,,即外部社会资本越多,对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越有利不拒绝假设H2。内部社会资本与知识共享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583,p<0.001,不拒绝假设H3,即内部社会资本与知识共享呈正向相关。外部社会资本与知识共享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227,p<0.001,即外部社会资本与知识共享呈正向相关,不拒绝假设H4。知识共享与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89,p<0.001,不拒绝假设H5,即知识共享对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
表2 模型拟合结果
表3 模型的路径标准化值及显著性水平
本次数据分析采用温忠麟和叶宝娟提出的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 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26],其中Bootstrap 次数为5000,结果见表4。结果显示,在SCO→KSI→C 这条路径中,置信区间不包含0(0.035,0.150),说明知识共享在外部社会资本与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其大小为0.086,且在此条路径中SCO 对C 的影响有18.31%被KSI 中介;在SCI→KSI→C 这条路径中,置信区间不包含0(0.124,0.359), 因此说明知识共享在内部社会资本与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的大小为0.219,且在此条路径中SCI 对C 的影响有62.77%被KSI中介。至此,所有假设均得到支持。
表4 中介效应分析
本研究选取社会资本作为自变量,博士生创新能力作为因变量,引入知识共享这一中介变量,构建理论模型并提出假设。基于456份理工科博士生调查问卷数据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各变量对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论及提升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建议如下:
(1)外部社会资本对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于外部社会资本,即从外部获取的知识、信息资源等,对创新能力有积极影响。培养单位应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注重帮助博士生搭建与外部社会的网络联结,提高其外部社会资本,使其能够更好地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外部资源。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建立跨学科、多导师的联合培养机制,完善连接培养单位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平台;导师应鼓励学生广泛参加学术活动,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有效信息传递机制,通过与不同团体间的社会互动,融入学术圈,获得身份限定性资源。同时博士生应学会在获取资源的过程中,对资源进行甄别、整合与运用,提升创新能力。
(2)内部社会资本对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鉴于内部社会资本,即科研团队成员间密切沟通交流所构建的密集关系网络与高度信任关系对创新能力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实践中,培养单位应在资源配置和评价机制方面,鼓励学术团队的组建与发展,坚持落实内部的高效沟通,营造合作共赢的学术文化,为博士生提升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内部支撑。导师要对博士生的科研工作积极反馈,博士生群体间要增强互助意识,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团队氛围和良好的团队创新环境,最终形成有效协作的团队优势、相似的价值观和共同目标,引导提升团队创新意识、为创新成果的转化提供保障,最终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
(3)知识共享在内外社会资本和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知识作为一种资源,在关系网络更为紧密和信任程度更高时整合程度更高,此时的知识共享作为一种资源分配手段,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基于此特征,优化知识共享环境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博士生培养团队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与讨论,提供创新所需资源的获取渠道,营造有助于知识分享的氛围,激发团队内部成员的知识共享动机和个体创新灵感,并在不断交互的过程中完善灵活高效的知识共享机制,建立以信任和交互为内核的组织情境,最终建成知识共享学术共同体,提升团队协同效应,提升团队及内部博士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