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荣 李建芳 刘雪焕
1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255000;2淄博市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255200;3淄博市职业病防治医院皮肤科 255000
先兆流产作为妊娠早期常见疾病属于未见孕妇胎膜早破且无妊娠物排出的妇科疾病,多发于怀孕不足28周孕妇,以阴道少量出血、下腹疼痛及宫口闭合为主要症状表现。近年来受环境、疾病等因素影响,先兆流产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相关研究显示,先兆流产发生后及时接受干预,能够有效避免因出血过多引发的感染或死亡情况,降低流产伤害,因此出现先兆流产后加强警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先兆流产对孕妇自己及家庭造成极大痛苦,并对孕妇心理造成极大负面影响〔3-4〕。相关研究指出,于先兆流产早期对患者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保胎的影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5〕。本研究采用互联网+延伸护理模式对先兆流产进行护理干预,探讨其对患者保胎成功率及心理的影响。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32例,根据双盲法分为常规组和延伸护理组,每组66例。常规组患者年龄20~34岁,平均(27.0±5.9)岁;孕周13~25周,平均(18.9±5.1)周。延伸护理组患者年龄21~32岁,平均(26.5±4.6)岁;孕周13~26周,平均(9.5±5.5)周。所有患者年龄、孕周、身体素质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内容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出现先兆流产表现,证实为早期先兆流产;②孕囊在子宫内发育,无异位妊娠情况〔6〕。排除标准:①病历资料不全;②合并严重内外科疾病;③合并妊娠期并发症;④存在移位妊娠情况;⑤合并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⑥存有遗传疾病;⑦合并甲状腺疾病;⑧有精神疾病史或认知障碍者;⑨合并凝血功能、内分泌系统障碍。
常规组采用先兆流产常规护理措施对常规组进行干预。叮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充分睡眠质量,同时严密监测患者腹痛及引导流血发生情况,避免剧烈运动,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延伸护理组采取互联网+延伸护理对延伸护理组患者进行干预。①成立延伸护理小组,由主治医师、营养师、心理医生、护士师组成。建立“延伸护理群”,于患者出院前指导患者及家属实名加入微信群,对群内患者建立基本信息档案,各专业医师通过微信群定期或不定期发送先兆流产疾病知识及自我管理行为相关标准。②群内医师共同制定健康教育计划,以文字、图片或短视频心室宣讲健康教育内容,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较大,积极互动,共同完成护理干预,制定合理饮食计划,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进行适当活动,保持情绪放松和心情愉悦,充分发挥社会家庭支持作用。③了解患者内心想法,并以患者角度理解其内心情况,对症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消除不良情绪,引导患者正确看待疾病,同时与家属保持沟通,避免因家属不良情绪对患者造成心理负担。④于复查前对延伸护理组患者进行1~2次语音或视频回访,以便及时了解患者情况,并根据反馈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指导及帮助。
①疾病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7〕对不同疾病应对方式进行评估,包含逃避现实、自我认知重组、寻求社会支持,分值0~100分。逃避现实为不成熟因子,评分越低表明应对越积极;自我认知重组、寻求社会支持为成熟因子,分数越高表明积极性越高。②生活质量评估:采用WHO生活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8〕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共包含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关系四个领域,分值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③心理情绪、睡眠质量:采用焦虑自评表(SAS)〔9〕和抑郁自评表(SDS)〔10〕评估患者心理情绪,分数越低表明患者心理状态越好。SAS评分包含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按照“1”没有或很少时间、“2”小部分时间、“3”相当多时间、“4”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进行计分。在自评结束后,将20个项目分数相加,乘以1.25取得整数部分,得到标准分,标准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通过20个反应抑郁主观感受项目对SDS进行评分,每个项目按照症状出现频度分为4级评分,其中10个为正向评分,10为反向评分。自评结束后将20项所得分数相加后乘1.25得标准分,SDS标准分评分标准分解值为53分轻度抑郁分值为53~62分、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分数越高,表明抑郁症状越重。通过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11〕评估患者睡眠质量,由18各条目组成7个因子,每个因子按照0~3分等级计分,分值0~21分,评分越低表明睡眠质量越好。
干预后,延伸护理组逃避幻想评分降低,自我认知重组、寻求社会支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疾病应对方式评分(分,
干预后患者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延伸护理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分,
干预后心理情绪总分、PSQI评分、SAS、SDS评分延伸护理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表4。
表3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生活质量评分(分,
表4 两组SAS、SDS评分(分,
延伸护理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n(%)〕
延伸护理组保胎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7。
表7 两组患者保胎效果〔n(%)〕
先兆流产作为孕早期一种并发症,多发于孕周不足28周孕妇,具有流产风险属于高危妊娠情况。阴道流血作为先兆流产典型症状表现,同时伴有下腹疼痛、腰痛等现象继而引发感染或死亡,导致流产发生〔12-13〕。相关研究显示,社会、环境等因素导致先兆流产发生概率增加,因此,在先兆流产现象出现时提高警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显示,饮食因素、运动量不足、便秘等因素与先兆流产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且患者对妊娠及先兆流产症状较为片面,极大导致先兆流产症状加重〔14-15〕。临床数据显示,在先兆流产孕妇中约有60%患者可通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从而降低孕妇流畅风险,达到保胎目的,从而继续妊娠〔16〕。
目前临床对先兆流产主要采用地屈孕酮、黄体酮进行治疗,从而为维持宫内胚胎生长发育,达到保胎效果。但仍有部分患者对保胎及先兆流产了解不足,极大增加患者消极情绪,导致治疗依从性降低,对保胎效果造成影响。因此,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保胎效果及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具有重要意义〔17-18〕。随着社会发展,护理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常规护理只对身体体征监测、用药指导等进行干预,其护理措施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患者护理需求。互联网+延伸护理以患者出院后回到家庭能够继续获得专业医护人员的科学性、有效性、连续性的健康指导为基本,提高患者干预效果,降低流产风险,提高患者保胎成功率。相关研究显示,互联网+延续护理能够更好地满足先兆流产患者护理需求,为患者提供工作指引〔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互联网+延续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进行干预,流产风险降低,保胎效果显著。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先兆流产患者在生理疼痛同时更担心自身及胎儿安全与健康,造成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加,且保胎治疗需要长期卧床休息,一定程度上增加经负担及生活压力,极大增加患者负面情绪,对保胎效果造成影响威胁〔21〕。相关研究显示,通过互联网+延续护理对患者心理情绪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安抚患者情绪、打消患者心理顾虑,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睡眠能够促进机体体力及精神恢复,对先兆流产患者而言负面情绪对睡眠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患者睡眠障碍加重〔22-2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互联网+延续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进行干预,有效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干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通过互联网+延续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进行干预,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面对疾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有效提升,提高保胎成功率,干预效果显著。为临床干预先兆流产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