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分析

2022-08-05 01:58:52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肾病年龄

杨 莉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营养科 莆田 351100)

慢性肾病是由于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等原因导致的肾脏损伤或肾功能下降,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近些年来,其发病率、住院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预后差,花费高,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增加家庭负担[1]。相关医学研究发现,营养状况与疾病进展、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密切相关,并与心血管疾病、炎症等相互作用,加速肾功能的下降,从而加重患者营养不良,形成恶性循环,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2]。本文主要评估本院106例慢性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分析慢性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2020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6例慢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方法(SGA)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营养不良组(n=31)和营养良好组(n=75)。营养不良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5.12±5.04)岁;原发病:高血压肾病1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8例、缺血性肾病5例、其他疾病4例。营养良好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44~66岁,平均年龄(56.25±4.88)岁;原发病:高血压肾病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5例、缺血性肾病18例、其他疾病12例。两组患者的以上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慢性肾病诊断标准[3];(2)患者病情平稳且意识清晰,沟通无障碍;(3)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4)患者临床资料完善。排除标准:(1)心、肝、脑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2)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者;(3)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1)评估患者营养状况:采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方法(SGA)[4]进行评估,包括饮食情况、体重变化、胃肠道症状、体格检查4个项目,每项满分7分,总分28分,营养良好24~28分,营养不良≤23分,见表1。

表1 SGA评估表

(2)收集选取的106例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清蛋白(Alb)、前白蛋白(PA)、尿素氮(BUN)、肌酐(Cr)、超敏C蛋白(hs-CRP)、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健康宣教、是否营养治疗、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等。①收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mL,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Hb、Alb、PA、BUN、Cr;②清晨空腹静脉血,室温下静置30min后,离心10min(2 000r/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hs-CRP;③采用酶法对HDL-C、LDL-C、TC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1)统计慢性肾病患者营养状况;

(2)比较不同营养状况患者相关营养学指标;

(3)慢性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单因素分析;

(4)慢性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统计慢性肾病患者营养状况

106例慢性肾病患者中,营养良好患者75例(70.75%),营养不良患者31例(29.25%)。

2.2 不同营养状况患者相关营养学指标比较

营养良好组与营养不良组患者Hb、Alb、PA、BUN、Cr指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营养状况患者相关营养学指标比较

2.3 慢性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患者在年龄、hs-CRP、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健康宣教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慢性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单因素分析

2.4 慢性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上述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hs-CRP≥3mg/L、合并糖尿病是慢性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慢性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慢性肾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尿毒症毒素积累引起的厌食、持续的微炎症状态,以及消化功能异常等[5]。大量研究表明,慢性肾病患者营养不良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尤为关键,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6]。

本研究结果显示,106例慢性肾病患者中,营养良好患者75例(70.75%),营养不良患者31例(29.25%),提示慢性肾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较高。同时本研究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岁、hs-CRP≥3mg/L、合并糖尿病是慢性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鉴于慢性肾病患者有诸多高危因素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需要进一步探究和落实相关治疗措施以降低营养不良发生率。建议从以下几点进行完善:(1)年龄较大的患者,身体虚弱且生活自理有问题,因此缺乏合理的饮食调配,造成营养物质摄入不足,针对此类情况,需加强对家属的健康宣教,包括优质低蛋白饮食的概念和制作、发放日常饮食营养成分表等,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饮食营养的重要性;(2)hs-CRP水平上升使机体蛋白分解代谢增加,从而减弱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可采用综合治疗措施,适当补充钙、微量元素,并在饮食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改善酸中毒、贫血等;(3)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总能量的摄入,而慢性肾病患者需提供充足的能量以保证机体内合成代谢,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患者体内总能量的摄入[7-8]。

综上所述,年龄≥60岁、hs-CRP≥3mg/L、合并糖尿病是慢性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降低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肾病年龄
变小的年龄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7:58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中医怎样治肾病?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保健医苑(2020年1期)2020-07-27 01:58:20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重女轻男”的肾病
基层中医药(2018年7期)2018-12-06 09:25:32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TOO YOUNG TO LOCK UP?
年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