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康 李晓棠 杨新蕾
(陆军第73集团军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厦门 361000)
吸入性损伤是烧伤常见并发症,由于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呼吸道烧伤导致呼吸道受损,气道易堆积粘膜脱落物,堵塞气道,不仅影响通气功能还会增加感染风险[1]。临床一般选择常规吸痰干预直接利用吸痰管清除气道分泌物和粘液,维持气道畅通,但没有规定具体时间点进行吸痰,容易出现分泌物堆积堵塞气管的情况,同时在进行吸痰操作时如果气道中有脱落粘膜,吸痰管可能会将粘膜推入深部,提高吸痰难度,增加并发症发生情况[2-3]。定时分步分段吸痰法通过对吸痰时间进行统一管理,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吸痰操作,以期能避免脱落粘膜被推入下呼吸道,避免分泌物聚集堵塞,减少并发症发生。因此本文观察定时分步分段吸痰法在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经我院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现将2019年7月-2020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73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对照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0~51岁,平均年龄(40.51±9.21)岁;损伤程度:轻度7例,中度17例,重度12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9.44±10.51)岁;损伤程度:轻度9例,中度20例,重度8例。上述资料中两组患者性别、损伤程度、年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诊断标准[4];(2)无肺部疾病史;(3)无凝血功能障碍。
排除标准:(1)伤前呼吸道感染;(2)呼吸道肿瘤;(3)妊娠和哺乳患者。
两组均给予处理创面、抗休克、抗感染、保护脏器功能等基础干预,进行管道护理以及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并进行机械通气。
对照组给予常规吸痰干预:将一次性吸痰管插入气道,开启负压装置,自下慢慢往上提,左右旋转吸净痰液。
观察组给予定时分步分段吸痰法干预:依据病情于伤后48h内间隔3h吸痰1次,48h后分别进行4~6次吸痰,4次时间6∶00,11∶00,17∶00,23∶00;5次时间:6∶00、10∶00、15∶00、19∶00、23∶00;6次时间:7∶00,11∶00,15∶00,19∶00、22∶00进行吸痰;吸痰步骤:(1)选择无菌蒸馏水和生理盐水滴入气道,对气道进行湿化;(2)轻叩背部震动肺部;(3)吸痰操作:依次对双侧鼻腔-口腔-气道内进行吸痰,插入吸痰管,开启负压装置,将吸痰管自下边捻搓边上提,吸净痰液,每一阶段更换一次吸痰管。所有患者均干预3周,并观察至出院。
(1)肺通气功能:于干预前后采集患者外周空腹动脉血,选择血气分析仪(BG-800A)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OI)水平。
(2)日吸痰次数和机械通气时间:观察干预后日吸痰次数以及机械通气时间。
(3)痰液浓稠度[5]:于干预1、2、3周后根据痰液性状评价为Ⅰ度(白色泡沫样痰,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无痰液滞留);Ⅱ度(轻度粘稠的痰液,经吸痰后玻璃内壁出现少量痰液,盐水能冲洗干净);Ⅲ度(出现黄色粘痰,痰液伴有血痂,吸痰时需要加大负压,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有大量痰液滞留,不易被盐水冲洗干净),将Ⅰ、Ⅱ、Ⅲ度分别记为1、2、3分。
(4)并发症:观察干预期间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气道黏膜损伤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aO2、O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通气功能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日吸痰次数和机械通气时间比较
干预1、2、3周后,观察组患者痰液粘稠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痰液浓稠度比较分)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7.03%)低于对照组(5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n(%)]
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气道中粘液分泌增加,气管粘膜受损,导致气管粘膜纤毛除掉细菌、异物的能力减弱,如果不及时吸除分泌物,其会粘附于气道,干扰损伤黏膜的修复,堵塞支气管,引发肺部感染等多种并发症[6-7]。常规吸痰作为首选除痰方案,直接将吸痰管插入气道清除气道中分泌物和痰液,缓解气道堵塞,但该操作容易将气道上部的痰液和细菌带入下气道,会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吸痰次数较频繁[8]。定时分步分段吸痰法通过将呼吸道分为多段,从上至下定时进行吸痰操作,或许能有效避免分泌物被推入呼吸道,减少吸痰次数和并发症发生。
常规吸痰通过负压吸痰有效吸除呼吸道分泌物,缓解患者呼吸堵塞[9]。定时分步分段吸痰法在特定时间点进行吸痰,避免痰液堵塞,确保患者呼吸畅通,而且根据解剖位置按顺序吸净鼻腔-口腔-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可预防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减少肺部感染和吸痰次数,利用气道湿化能增加痰液湿度,降低痰液粘稠度和吸痰难度[10-11]。
PaO2为动脉血氧分压,其高低取决于机体气体氧分压及外呼吸的功能状态;PaCO2指溶解的二氧化碳时产生的张力,其水平与肺通气功能呈负相关;OI可体现机体氧合情况,是观察呼吸功能的关键指标,PaO2和OI水平于通气功能呈正相关[12-13]。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aO2、O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定时分步分段吸痰法应用于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可提高肺通气功能。因为定时分步分段吸痰法中分三步在规定时间点进行吸痰,首先,通过气道湿化能提高分泌物和痰液湿度,润滑支气管壁,降低吸痰难度,提高吸痰效果,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其次,联合叩背震动痰液,促使患者咳嗽,使分泌物顺着呼吸道排出体外,确保吸净痰液,最后从呼吸道上段至下段洗净痰液,有助于气道气体交换,提高肺部氧气供给,舒张萎缩肺泡,排出肺部二氧化碳进而提升肺通气功能,这和王淑君等[14]研究结果一致。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干预1、2、3周后,观察组患者痰液粘稠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定时分步分段吸痰法应用于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可减少日吸痰次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痰液浓稠度。因为定时分步分段吸痰法中第一步使气道粘膜保持湿润,维持粘膜纤毛正常运动,有效排净痰液,改善患者呼吸节律,扩张萎缩肺泡,还可使痰液和焦疤充分潮湿软化,减小痰液粘稠度;第二步进行叩背能使痰液从小支气管进入大支气管,更利于痰液排出,作用于身体表面的直力还可液化支气管黏膜表面粘液和代谢物;第三步按照鼻腔-口腔-气道内的顺序进行定时分段吸痰,捻搓吸痰管能使前端吸引孔与分泌物和粘膜充分接触,确保吸净痰液,减少吸痰次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改善痰液浓稠度。
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由于口咽部粘膜受损,上呼吸道失去加湿加温能力,导致下呼吸道粘膜干燥、分泌物干结,导致气道堵塞,细菌加快繁殖,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以及分泌物误吸引发VAP[15-16]。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7.03%)低于对照组(55.55%)(P<0.05),说明定时分步分段吸痰法应用于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因为定时分步分段吸痰法按照气道湿化、叩背及吸痰管吸痰三步进行操作,能避免分泌物粘结,使分泌物顺利被引出,且选择鼻腔-口腔-气道顺序定时分段分次进行捻搓吸痰,可吸净气管上部的痰液,避免口鼻腔痰液流入气管,减少气道炎症物质以及细菌含量,进而降低肺部感染和VAP发生情况,还能使吸痰彻底,不需要重复吸引,因此能减少吸痰次数,降低频繁刺激气道,减少刺激性咳嗽和对气道粘膜的损伤。
综上所述,定时分步分段吸痰法应用于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可改善肺通气功能和痰液粘稠度,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日吸痰次数和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