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

2018-11-19 11:05张海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0期
关键词:子宫肌瘤粘膜

张海娟

【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后症状改变情况。结果 60例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全部一次切除成功,术后随访1~10个月,患者月经全部恢复正常;52例合并贫血患者中50例全部纠正贫血,2例轻度贫血;16例不孕症患者全部成功妊娠;术前1 d血红蛋白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安全有效且成功率高,能保留子宫生育机能且创伤小、痛苦少、提高受孕率,是值得临床上推广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粘膜;子宫肌瘤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0..02

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常见的实体肿瘤,多发于30~50岁的已婚妇女[1]。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过多、子宫出血、月经不净、贫血、痛经、不育和早产[2]。粘膜下子宫肌瘤是子宫肌瘤的一种,在三种肌瘤类型中占比10%~15%。传统治疗子宫肌瘤的方式为开腹,此种方法患者恢复慢、子宫留下瘢痕且妊娠后有子宫破裂的风险。宫腔镜电切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使其替代传统开腹手术成为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本研究针对60例粘膜下子宫肌瘤使用宫腔镜电切术,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1.2±1.2)岁。

1.2 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表现月经淋漓不净共20例,月经量多51例,16例不孕症;合并贫血共52例,其中重度贫血5例,中度贫血15例,轻度贫血32例。采用林氏和国际分类法联合分类,参与研究的60例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中0型32例,I型15例,II型13例。所有患者均结合临床症状和B超检查确诊为粘膜下子宫肌瘤,子宫肌瘤≤5 cm且宫腔深度≤12 cm。

1.3 方法

1.3.1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在术前均需要接受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实施手术的依据;在患者月经过后3~7天且不同房期间实施手术,术前6~8 h禁食禁水,术前进行常规阴道清洁准备,并在术前4~6 h在患者阴道后穹放置米索前列醇300 ug促进宫颈软化,便于电切镜操作。

1.3.2 手术过程

使用奥林巴斯宫腔电切镜实施手术。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腰麻或连續硬膜外麻醉后,使用安尔碘消毒后扩张宫颈口;使用0.9%氯化钠溶液膨宫,宫腔镜压力85~110 mmHg,流速180~200 ml/min,电功率为40~55 W;将电切镜置入宫腔观察子宫肌瘤的位置、数量、大小,以及和肌壁的关系。0型粘膜下子宫肌瘤不使用B超监护,I型、II型粘膜下子宫肌瘤使用B超监视整个操作过程。0型和I型粘膜下子宫肌瘤使用卵圆钳夹住肌瘤,向外牵引并使用U型电切环与子宫壁平行位置切断其蒂,或对瘤体进行切割,待瘤体变小后使用卵圆钳夹出;II型粘膜下子宫自留需要使用B超监视,用针状电极划开肌瘤最突出部分的包膜,静脉注射催产素,并使用双手按摩子宫法促进子宫收缩,促使肌瘤向宫腔突出,将突出肌瘤切除。手术后对创面进行检查定,如有出血情况使用电凝止血,注射聚乳酸防止宫腔粘连,将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使用宫腔镜电切术切除子宫肌瘤大小1.5~7 cm,平均4.5 cm,平均2~3个;术中出血5~300 mL,平均(88.6±33.6)ml;手术时间20~90 min,平均(55.3±0.78)min。60例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全部一次切除成功,住院时间(3.1±0.1)d,术后患者均在24h排气,无宫腔粘连、感染、宫颈撕裂等并发症发生;病理检查无恶性肿瘤;术后随访1~10个月,患者月经全部恢复正常;52例合并贫血患者中50例全部纠正贫血,2例轻度贫血;16例不孕症患者中10例术后3个月成功妊娠,其中1例自然流产,另外6例正常妊娠4个月,且B超检查证实胎儿发育良好。

60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前1d血清钠、血红蛋白与术后2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血红蛋白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子宫肌瘤多发于30~50岁的妇女,根据子宫肌瘤的位置分为三种类型,其中粘膜下子宫肌瘤占10%~15%。传统治疗方式多为开腹,创伤大、恢复慢,子宫留有瘢痕后导致后期妊娠有子宫破裂的风险。近年来,宫腔镜电切术凭借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时间短、对子宫功能无损害等优势成为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术方式。

粘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术的临床操作应注意的事项:(1)术前患者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十分必要,其中B超检查结果是手术实施的重要依据,根据B超结果来判断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与子宫肌壁的关系,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另外II型粘膜下子宫肌瘤的切除需要B超监视,B超可清楚的显示子宫方向,瘤体与肌壁的关系,在B超的辅助下防止子宫穿孔的发生;术前4~6 h使用米索前列醇300 ug促进宫颈软化,使宫颈扩张至12 cm,便于术中电切镜能够顺利进入宫颈,防止机械性扩宫造成的损伤,降低宫颈功能不全的后遗症;粘膜下子宫肌瘤切除后如果出现创面出血,及时使用电凝止血;给予聚乳酸防止宫腔粘连的发生;宫腔镜手术的并发症有子宫穿孔、出血、低钠血性脑病、感染等,其中低钠血性脑病最为严重,手术时间常、膨宫压力大、肌壁损伤等均是诱发原因,宫腔镜手术的时间短、创伤小等优势降低了低钠血性脑病的发生率;对生育有要求的患者在术后可给予雌孕激素进行周期性治疗,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为妊娠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安全有效且成功率高,能保留子宫生育机能且创伤小、痛苦少、提高受孕率,是值得临床上推广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 春.两种方法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05):52-54.

[2] 李 春,周安莲.宫腔镜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评价[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17(04):39-40.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子宫肌瘤粘膜
浅谈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子宫肌瘤采用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下鼻甲粘膜下切除术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对比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