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护理模式对疤痕子宫剖腹产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2022-08-05 01:59:04梅春香况斌武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疤痕责任制剖宫产

梅春香 况斌武

(高安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高安 330800)

疤痕子宫多由剖宫产、子宫肌瘤或息肉剔除等手术所致,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开放,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越来越多[1-2]。疤痕子宫存在子宫解剖结构及生理状态变化,对产妇妊娠、阴道分娩影响较大,临床多选择剖宫产进行分娩[3]。疤痕子宫妊娠再次行剖宫产,产妇极易受到负面因素干扰,心理压力较重,常担心剖宫产安全性,影响分娩结局及术后恢复,临床应加强护理干预。责任制护理将护理各步骤均落实到护士个人,从各环节实施全方位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疤痕子宫再次行剖腹产手术产妇82例,通过分组对照,分析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疤痕子宫再次行剖腹产手术产妇8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本研究获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对照组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31.51±3.62)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11±0.23)周;体质量62~86kg,平均体质量(71.51±3.37)kg;身高152~169cm,平均身高(161.19±3.87)cm。观察组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31.56±3.68)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15±0.26)周;体质量61~88kg,平均体质量(71.59±3.41)kg;身高153~169cm,平均身高(161.22±3.81)cm。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经阴道、腹部超声检查诊断为疤痕子宫;(2)均符合剖宫产指征;(3)凝血功能正常;(4)单胎妊娠;(5)产妇及家属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认知、交流障碍或存有精神疾病;(2)患有严重感染性疾病;(3)重要器官存在严重器质性病变;(4)严重贫血;(5)临床资料不完整。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展开集体宣教,介绍疤痕子宫行剖宫产相关知识、护理措施;产前加强对产妇、胎儿生命体征的监测,若发现异常情况须及时告知医生;综合评估产妇围产期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做好救治准备;产后进行饮食、生活、母乳喂养等方面指导,持续护理至产妇出院。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护理,具体如下。(1)组建责任制护理小组:由1名护士长(组长)、5名护理人员组成,组长负责监督、管理,入组前组织组内成员接受疤痕子宫剖宫产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各项护理措施均须落实到责任护士个人,综合评估产妇身心状况,制定护理程序,提供术前、术中、术后全方位、系统化护理服务。(2)具体措施:①术前: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实施一对一教育,强调剖宫产优缺点,告知产妇围产期疼痛可控;加强与产妇间的沟通、交流,鼓励其说出内心忧虑,予以针对性疏导,指导其通过听音乐、深呼吸等方式舒缓情绪,并叮嘱家属给予产妇更多关心、安慰;加强对产妇术前检查,分析剖宫产影响因素,密切关注产妇血压、心率、体质量、胎动情况等变化;②术中:护理人员控制手术室温度为24℃~26℃,湿度为40%~60%,注意非手术区的保暖,术中所用液体均需适当加热至37℃左右方可使用;帮助产妇取仰卧位,做好常规消毒、铺巾准备后,密切监测产妇及胎儿各项生命体征,记录新生儿出生时间、性别等,协助主治医生实施手术、处理新生儿;对疑似伴有胎儿宫内窘迫产妇给予面罩吸氧,在上肢建立静脉通路,以改善胎儿血氧供应;胎儿娩出后护理人员立即清理产妇手术区域,吸出新生儿口腔、咽部、鼻分泌物;③术后:产妇苏醒后须立即安抚,将新生儿抱至其面前进行母婴接触,密切观察产妇心理状态,指导其通过冥想、听音乐等调控情绪;护理人员指导产妇行适宜体位,密切观察腹部渗血、渗液、心率等指标变化,评估产妇出血情况,保持外阴干净;产后协助产妇翻身,每隔2h进行1次,并进行胃脘部按摩;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方式,叮嘱其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食物;若产妇产后疼痛明显,医生可视情况给予镇痛药物,鼓励产妇在体力允许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并根据身体耐受程度逐渐增加运动量。持续护理至产妇出院。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术后恢复情况、分娩结局、护理满意度。(1)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5]、焦虑自评量表(SAS)[6]对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①SDS:共计20个项目,各项目均采用4级(1~4分)评分法,得到各项目总评分后乘以 1.25 得标准分,评分范围为0~100分,分界值为53分,评分越高则产妇越抑郁;②SAS:共计20个项目,各项目均采用4级(1~4分)评分法,得到总分后乘以1.25,最终换算出满分100分,以50分为分界值,评分越高,则越焦虑。(2)术后恢复情况:记录两组产妇首次排气时间、泌乳始动时间、自主排尿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3)分娩结局:统计两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等不良结局发生情况。(4)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对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851,重测效度为0.863,评分范围0~100分,≤60分视为不满意;61~89分视为部分满意;≥90分视为非常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对比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对比分)

2.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首次排气、泌乳始动、自主排尿、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2.3 两组分娩结局比较

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分娩结局对比[n(%)]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疤痕子宫再次剖腹产产妇受机械性损伤、炎症反应等影响,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等不良母婴结局发生风险较高,加之产妇存在自我认知、手术认知不足等情况,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产后恢复不利[7-8]。因此,临床加强对疤痕子宫剖宫产产妇的围术期护理干预,以加快术后恢复。

常规产科护理多由护理人员依据既往护理经验提供基础护理服务,缺乏针对性护理指导,难以有效控制影响疤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的不良因素,整体护理效果欠佳[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DS、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泌乳始动时间、自主排尿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在疤痕子宫剖腹产产妇中应用责任制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分娩结局,利于加快术后恢复,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其原因为责任制护理遵循以人为本理念,护理人员依据护理程序提供有计划、有目的、连续性的整体护理。在疤痕子宫剖腹产产妇中应用责任制护理模式,以责任护士为主导,直接向医生汇报产妇病情,能够增强护士责任感、成就感,提高护理质量[10-11]。护理人员于术前加强对产妇疤痕子宫剖腹产相关知识宣教,进行一对一指导,从认知、心理多个环节进行全方位护理,能够有效缓解产妇负性情绪,减轻身心压力。同时,护理人员根据产妇身体状况针对性分析影响剖宫产因素,做好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可为剖宫产手术奠定良好基础,有效降低由该类因素引起的不良分娩结局[12-13]。护理人员术中做好消毒、保暖等护理工作,密切监测母婴生命体征,对伴有高危胎儿窘迫产妇给予面罩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等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胎儿血氧供应,减少胎儿窘迫等情况的发生,改善分娩结局。护理人员于术后及时对产妇进行心理干预,让产妇及时与新生儿接触,可进一步缓解不良情绪,有利于泌乳素的分泌,同时进行一对一饮食干预及母乳喂养指导,可确保营养摄入均衡,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增加乳汁分泌。护理人员术后协助产妇定时翻身,予以胃脘部按摩,并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肠胃蠕动,加快肠道内气体排出,缩短术后排尿时间,能够增强产妇身体素质,有利于术后尽早恢复[14-15]。责任制护理模式可促使护理人员明确自身职责,增强护理责任感,进而为产妇提供更为全面、更具针对性的连续性护理服务,有效改善分娩结局,促进术后恢复,故护理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责任制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减轻疤痕子宫剖腹产产妇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促进产妇术后恢复,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疤痕责任制剖宫产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2:24
无惧疤痕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最美的疤痕
每一道疤痕都有一个故事
学生天地(2017年10期)2017-05-17 05:50:26
疤痕
唐山文学(2016年11期)2016-03-20 15:25:50
主审法官责任制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