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国 陈 文 方 柏 李秋慧
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特征为清醒、静息状态下持续性心率每分钟低于60次,同时伴有头晕、乏力、心悸等临床症状,若不进行规范治疗,可对心脏功能造成损伤,甚至出现死亡,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针对此类患者主要以起搏器植入和常规西药治疗,但两者均存在不足,如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疗效不明确,及起搏器价格贵等[2,3]。近年来,随着中医实践与理论的不断发展,认为该病位在心,以气阴两虚为常见证型,治疗应以补气养阴为主。养心定悸颗粒具有温阳安神、复脉定悸、益气补血的功效,是以《伤寒杂病论》中炙甘草汤为原方而制成的中成药[4]。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养心定悸颗粒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具体信息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廉江市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1年1月收治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102例,随机分为2组,各51例。观察组年龄21~76岁,平均(58.68±3.46)岁;男29例,女22例;心功能分级:Ⅱ级28例,Ⅲ级23例。对照组年龄22~80岁,平均(58.23±3.12)岁;男30例,女21例;心功能分级:Ⅱ级27例,Ⅲ级24例。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比较2组上述资料,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西医符合《中国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5]中缓慢性心律失常相关标准;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中缓慢性心律失常相关标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心室率<60次/min;抗心律失常药停用>5个半衰期或未服用过相关药物。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哺乳或妊娠期女性;重度心脏疾病(严重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期)、严重高血压病、先天性心脏疾病;造血功能异常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伴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0 mg,国药准字H20113013)口服,每天1次,100 mg/次;单硝酸异山梨酯片(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0 mg,国药准字H19990113)口服,每天2次,20 mg/次;卡托普利片(吉林省东盟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5 mg,国药准字H22021418)口服,每天2次,12.5 mg/次;阿托伐他汀钙片(Pfizer Inc,规格:10 mg,批准文号:H20170215)口服,每天1次,20 mg/次;阿托品(河北东风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3 mg,国药准字H13021843)口服,每天3次,0.3 mg/次;同时辅以合理饮食、戒烟戒酒、运动等方式。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养心定悸颗粒(启迪古汉集团衡阳中药有限公司,规格:12 g/袋,国药准字Z10950068)口服,每天1次,3 g/次。2组均连续治疗28 d。
1.4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气短、心悸等症状消失,每天平均心率提高超过10次/min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每天平均心率提高5~10次/min为有效;动态心电图及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②临床症状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8 d后气短乏力、头晕、胸闷、心悸症状,按照症状严重程度,分别记0、1、3、5分,分值越低说明症状越轻。③心功能:分别于治疗前、28 d后用超声心电图检测仪2组左心室舒张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③不良反应:用药期间记录2组患者口干、呕吐、腹泻、食欲下降等发生情况。
2.1 临床疗效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临床症状积分治疗28 d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分,
2.3 心功能指标治疗28 d后,2组LEVF均提升,LVEDD均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例,
2.4 不良反应2组用药期间,对照组出现食欲下降1例,腹泻3例,呕吐1例,不良反应率为9.80%(5/51);观察组出现食欲下降2例,口干1例,腹泻1例,呕吐2例,不良反应率为11.76%(6/51);组间对比总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2,P=0.750>0.05)。
缓慢性心律失常可由迷走神经功能紊乱、心肌缺血、心脏原发病引起,以心律持久性减慢为主要特征,其心动过缓程度可直接影响临床症状轻重程度,严重时会产生呼吸困难、乏力、晕厥等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影响[7]。阿托品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常用药之一,其可阻碍M胆碱能受体,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肌细胞的抑制,提高窦房结细胞兴奋性,进而加快心率[8]。但临床应用发现,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且不良反应较多,临床疗效欠佳,故应用受限。
中医将缓慢性心律失常归为“怔忡”“心悸”范畴,为血脉不通、气滞血瘀、心气不足所致,故临床治疗应以化瘀通络、益气活血为原则[9,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8 d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临床症状积分低,LEVF水平高,LVEDD低,提示养心定悸颗粒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分析原因在于:养心定悸颗粒组方包括大枣、阿胶、黑芝麻、生姜、麦冬、红参、桂枝、炙甘草等,其中炙甘草为君药,有气而复脉、补虚调和之效,黑芝麻、麦冬、大枣、红参、阿胶等为臣药,有安神润燥、养血安神、滋阴生津之效;生姜、桂枝为佐药,有温阳化气、温通经脉之效[11,12]。诸药共用,可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畅通气血,共奏补血复脉、益气滋阴之功;进而减轻患者头晕、乏力、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现代药理研究证实[13-15],麦冬中含有的总糖和皂苷提取物,不仅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营养心肌、改善左心功能,还有抗心律失常效果;炙甘草有抗早搏作用,可强化心肌功能,进而改善心肌微循环;地黄衍生物及提取物醇苷可使肾血管扩张,达到强心、降压的作用;桂枝提取物桂皮醇可扩张外周和中枢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肌摄氧量,进而改善心功能;大枣中含有生理活性物质cAMP,其可扩张血管,使心肌收缩力增强,进而改善心功能。诸药联用,可做到温而不燥、滋而不腻,从充分发挥益气滋阴、通阳复脉的效果。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定悸颗粒治疗,可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组间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养心定悸颗粒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中,安全性良好。本研究因多种因素影响,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①纳入样本量有限;②随访时间短,且未测评患者远期治疗效果;③未增加与研究的对比,今后临床仍需从扩增样本数量、增加随访时间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结果真实性。
综上所述,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养心定悸颗粒治疗可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且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