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妍 山东省济南甸柳第一中学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科技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号召、推动下,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显示出巨大张力。本期解码,我们多方征集了一线的最新实践探索,供大家探讨交流。
基于真实性学习的“CDIE”项目化教学模式,融合了真实性学习、项目化学习、“CDIE”模式,紧扣义教新课标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本文结合《从数据谈健康》课例实施过程,阐释在真实情境和项目化学习背景下,“CDIE”模式的具体应用及价值。
真实性学习是指基于真实生活并面向真实世界的学习,它将个体置身于真实情境中,通过真实问题的牵引,主动展开多角色人际交往与多角度互动,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样态。项目化学习能够以“项目”为教学载体进行活动,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当代社会生活结合,让学生充分体验融合多学科、多门类的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构思(C)—设计(D)—实施(I)—评价(E)”是国际认可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化教学遵循此模式,能启发多种思考,开辟多样途径,实现全新思维的多元化发展。
基于真实性学习的“CDIE”项目化教学模式结构如下图所示。
教学模式结构
如下图所示,结合真实性学习、项目化学习的“CDIE”教学模式大致分为如下环节:激发构思(Conceive)——创设真实情境,以基于真实性问题的项目驱动;充分设计(Design)——引导学生经历原理分析运用过程、计算思维过程和数字化工具应用过程,建构知识;稳步实施(Implement)——引入多元化数字资源,支持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引领思维碰撞、团队建设及协作能力的培养,强调分工与职责、无死角参与度;有效评价(Evaluate)——鼓励交流与分享、自我评价、互相评价,采纳过程性评价结合项目成果评价形成综合性评价。
下面,笔者以《从数据谈健康》为例,对如何采用基于真实性学习的“CDIE”项目化学习方式开展探究。学生和教师在“构思—设计—实施—评价”四个阶段中的具体活动分析如下。
(1)构思(Conceive):根据项目需求,充分想象、思考,与团队成员一起进行思维的交锋;大致建构出成果的模型,确定本团队项目探究的思路及分工。
学生活动:了解并领会项目背景及需求,分组讨论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数据,如学生体质数据(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视力、精神状态等)、饮食习惯(三餐几点吃、喜欢吃哪些食物、不爱吃哪些食物、饭量如何、对吃零食的态度、吃零食情况等)、锻炼情况(每天运动时长、运动方式、每月运动天数等)、睡眠情况(睡眠时段、睡眠时长、睡眠质量等)。团队内部经过讨论,作出分工,填写项目学习过程记录表中的分工栏、项目前置清单。
教师活动:向全体学生介绍项目背景、需求及课程学习模式,指导学生分组,并鼓励学生思考探究、研讨,提供项目学习过程记录表和项目前置清单。
(2)设计(Design):把计划、设想用文字或图的形式描述出来,细化模型,列出所需支持资源。
学生活动:根据构思所需,设计出调查问卷,现场调查本组及班内其他任意一组成员的相关数据资料,做好收集记录。对相关数据及知识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绘制思维导图,填写项目作品设计思路表,并在小组间互评交流,修改完善。
教师活动:提供一些支持资料让学生选择,巡视各组进度,启发学生思考,点拨解惑,点评各团队思维导图,指导改进。
(3)实施(Implement):将设计落实操作,从中发现问题,分析调整,解决问题,从而完成项目目标获得成果。
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分为六个课时。
第1课时:采集数据。
学生活动:用电子表格软件设计调研学生情况及辅助分析研究的数据表,如体质情况数据表、饮食习惯数据表、锻炼情况数据表、睡眠情况数据表、人体必需营养物质在常见食物中的分布表、亚健康状态统计表等。采集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录入。
教师活动:从旁陪伴,巡视各组进度,启发学生思考,点拨解惑。组织各组小结进度,回顾录入、修改数据、调整表格结构、设置单元格格式、美化表格的相关技巧关键点,落实消解技术障碍。
第2课时:数据计算。
学生活动:研究用电子表格软件编辑公式的技巧,用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团队内部交流经验,并继续填写项目学习过程记录表。
教师活动:从旁陪伴,巡视各组进度,启发学生思考,点拨解惑。组织各组小结,落实消解技术障碍。
第3课时:数据统计。
学生活动:根据项目需求,用函数统计处理表格中的数据,并交流、展示数据处理经验,研讨挖掘项目中还需要哪些统计结果,继续填写项目学习过程记录表。
教师活动:从旁陪伴,巡视各组进度,启发学生思考,点拨解惑,落实消解技术障碍。
第4课时:数据分析。
学生活动:研究对数据排序筛选的技巧,根据项目需求,用排序或筛选来分析处理表格中的数据,并围绕数据处理经验进行展示、研讨,挖掘项目中有没有需要按特殊序列进行排序的情况,怎样自定义序列,如肥胖、偏胖、正常、偏瘦、特瘦等,继续填写项目学习过程记录表。
教师活动:从旁陪伴,巡视各组进度,启发学生思考,点拨解惑。组织各组小结进度,回顾单、多关键字排序,自动筛选与自定义筛选的应用技巧,落实消解技术障碍。
第5课时:数据表达。
学生活动:研究图表类型及创建方法,创建不同类型的图表来协助分析展示数据情况,如各种亚健康行为占比分布、运动量与BMI关联展示、睡眠时长与精神状态的关系展示、垃圾食品与健康食品中营养物质含量对比、对视力有益的营养物质在各种食品中的含量对比等。根据项目需求,编辑、美化图表,并围绕相关数据进行展示与研讨,继续填写项目学习过程记录表。
教师活动:从旁陪伴,点拨解惑,组织各组小结进度,回顾图表的主要类型及特点、创建、编辑、美化图表的技巧,落实消解技术障碍。
第6课时:数据应用。
学生活动:对照项目作品评价标准,团队内研讨,梳理项目作品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本团队的作品。根据各项数据分析及图表展示结果,团队内研讨,得出结论,填写项目作品说明表,撰写项目学习报告,并结合研究结论,对如何健康生活提出建议,撰写一份保持健康体魄的倡议书。
教师活动:提供项目作品评价标准、项目学习报告填表、项目作品说明表。从旁陪伴,巡视各组进度,启发学生思考,点拨解惑。
(4)评价(Evaluate):运用标准从多角度对作品进行价值评估与判断。
学生活动:对照项目作品评价标准进行打分。先自评,再由组长总结分工完成情况,组内互评,填写项目学习小组自评表。各组分别展示本组项目作品,汇报研究过程,展示结论、成果,说明同学们健康状况如何,宣读倡议书。可提出困惑与各组交流。
教师活动:提供项目学习小组自评表。组织学生对团队作品进行现场投票,根据得票情况,选出一二等奖给予表彰。总结项目学习情况,结合主题,鼓励学生从项目成品中挖掘出新的或可深入研究发展的问题,引导教育学生树立健康生活意识,落实行动。向生物、体育等科任教师表示感谢。
基于真实性学习的“CDIE”项目化教学模式,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搭建起适合学生自我发展的舞台。该模式契合新课标精神,鼓励“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倡导教师的伙伴身份、师生的平等交流。在完成真实项目的活动中,学生历经调研观察、查阅资料、搜集资源、分析研究等一系列过程,内化所需知识技能,使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合作学习、创新创造、自我认知及终身学习等能力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