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学习笔记,提升学习品质*

2022-08-03 05:16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8期
关键词:笔记学困生过程

李 勇

(淮南二十一中 安徽淮南 232000)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通过撰写笔记重塑高中‘学困生’学习品质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DHA170418。——基于撰写笔记转化“学困生”的教学探索

随着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品质的塑造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尤其对于“学困生”(这里特指学习基本素养具备且有积极的学习愿望,而学业质量未能达到一定教学要求的学生),学习品质的塑造更显得迫切而重要。“学困生”在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学习方法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对象,“学困生”的转化成为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学困生”的转化水平直接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一个学校的整体水平。笔者多年来一直关注提升“学困生”学习品质的研究,探索出基于撰写笔记提升学习品质的有效路径,即针对高中教学的特点,指导“学困生”课前通过撰写笔记来做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听课的针对性,进而提升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后通过撰写反思笔记,发现新课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复习环节重点和关键点,进而提高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元认知水平,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一、基于撰写笔记提升学习品质的教学原则

(一)问题先行原则

问题先行原则指的是未进行课堂教学前,教师先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内容、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及例题以问题的形式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目标和问题进行预习。在教学中,能够引起学生思维和互动的最直接的刺激就是问题探究。问题既是思考与讨论的基础,也是学习和探究的方向。学生通过问题探究,才有感悟,才有疑惑,才能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与冲动,主动地投入后续的学习,真正通过自己直接的思维活动获取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习品质。

(二)先学后教原则

学生课前先学、先练、先思,老师后导、后讲、后评,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老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学定教,少讲精练,最大限度提升教学的效益。课堂上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研讨和总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享受学习的快乐。

(三)学生主体原则

学生主体指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围绕着学生进行,它是为促进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并主动建构意义而进行教学。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特征来设计,突出学生的主动深度学习。在教学关系中,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和引导者,也学习过程的调控者。课堂上,师生互动频繁,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在教学目标定位、教学过程安排、教学方法选择上会充分关注考虑学生的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在具体的学习组织中,更倾向于学生的混合式学习,即融情境学习、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于课堂教学之中。

(四)指导参与原则

学生主体并不是否定教师指导与参与,更不能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毕竟是由未成熟状态向成熟状态转换的生命体,要实现学懂、学会到会学的飞跃,使之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主体,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问题引领教学,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前提下,教师为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呈现学习载体的有关知识激发兴趣动机,设计运用问题情境,指导学生通过练习感悟不同学习方式的特点,强化学习效果,最终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主建构,并使之内化为自身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教和学的互动中“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

二、基于撰写笔记提升学习品质的两个重点

(一)预习笔记

预习作为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听课效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保持良好的预习习惯,是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特征之一。预习是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独立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基于撰写预习笔记的教学实施可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扶着走”。由于“学困生”学习能力不足,学习动力不强,挫败感较强,起始阶段教师可以编制详细的预习任务单,先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并设计一些梯度合理、难度适宜的预习问题,让学生按照任务单的问题逐步学习,并指导学生在任务单旁随时记录学习的疑点,明确听课重要关注点。

第二层次“自己走”。当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提升或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时,可以尝试让学生实现完全的自主学习,即自己阅读文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要操作步骤有:①读内容:阅读教材中的定义、定理等一些概念性问题,阅读教材中例题的解题过程和解题中用到的知识点。②划重点:将教材中重点知识用笔画出来。③想联系:思考这些知识与以往知识的联系,思考定理的条件和结论,思考例题的解题方法,等等。④做练习:教材中每节内容的后面都有配套的练习题,在预习的基础上解决课后的练习题。⑤注疑点:对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疑点、练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标注,带着问题去听课,使听课更有针对性。

(二)反思笔记

反思是提升学习品质的重要途径。反思要求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再思考,进而构建知识网络,积累基本经验,明确学习重难点,强化知识理解应用。具有反思意识的学生,往往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动力更持久,学习水平提升得更快。因此,帮助“学困生”树立反思意识,并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对提升他们的学习品质显得至关重要。

鉴于“学困生”的学习状况,重点是帮助指导学生做好知识整理、错题订正、论文撰写等。对于知识整理,重点是指导学生厘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重要结论的适用对象和常见题型与方法等;对于错题订正,重点是分析造成错题的原因(越细越好),明确错因归类,并重做错题;对于论文撰写,针对某个学习阶段、学习专题或知识板块,进行系统性总结反思。这三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在具体指导中,教师需要依据学情采用个性化的策略,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三、基于撰写笔记提升学习品质的教学模式

通过撰写笔记来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品质,不仅仅是指导他们记好笔记,而且要构建基于“学困生”撰写笔记的教学方式,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分两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是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学困生”逐步养成撰写笔记的习惯,让他们真正学会撰写笔记。在初期,由于“学困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相对不足,在新授课前,教师可以遵循学科的课程标准,编制好预习任务单,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加工和再创造,并制定预习流程和方案,适当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预习新课。具体实施方法和流程如下: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关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学困生”的学习实际精心设计预习任务单、课堂导学任务单以及课后的反思笔记。这些任务的内容和质量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二是要密切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态,需要重点关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反馈。教师要时时了解每个“学困生”在每个环节的学习情况,并追踪学习质量,从而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开展教学。三是要注重反思和改进。教学流程呈现螺旋式上升的特点,兼顾知识生成的规律性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性,要注意搭建必要的梯子,以问题串构建思维链。教师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加强个性化的辅导,提高学习效率。四是注重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促进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如在学生情况反馈、教师批阅笔记、教师讲解以及课后辅导等环节合理融入信息技术,可以更加真实有效地了解“学困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学困生”的学业负担。

第二阶段是以方法指导为主引导“学困生”做好笔记,进而学会学习。学生基本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后,教师不再单纯以任务单的形式布置笔记内容,而是适时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促进学生更深层次学习过程的发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学习过程中,都应当注重巩固和发挥“学困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实实在在地参与学习,逐渐感悟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课前,最重要的应该是引导“学困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让他们明确学习任务,完成基本练习,记录重要内容和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课中,应注重引导“学困生”认真听课,深入思考,将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做好记录,便于回顾和复习;课后,应重视“学困生”复习和反思习惯的养成,指导他们做好学习体会、学习反思以及作业、测试的纠错工作,并要求他们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对渗透的思想方法进行归类和整理,将学习的经验转化为学习的能力,将学科知识内化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经常查阅“学困生”的笔记,了解他们在学习内容中遇到的新问题以及学习策略中遇到的新困惑,并结合个人情况和学业水平,精准定位,精心辅导,切实提高学生自我纠偏、自主学习的能力。

附:基于“学困生”撰写笔记的教学模式基本流程图

四、基于撰写笔记提升学习品质的价值与意义

一是学习过程的模式化和学习任务的具体化,为“学困生”提升学习品质创造了条件。该模式以一个学生熟悉、常用且有效的学习方式为载体,以预习笔记、课堂笔记和反思笔记等为抓手,构建了课前、课中和课后闭环式的学习环境,使得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迷茫状态下的“学困生”学习目标和任务更明确,学习的针对性更强。同时,整个学习过程呈螺旋上升的趋同化状态,这能够让他们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在反复实践中淬炼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是师生间的密切交流与合作,为健全“学困生”人格提供了根本保障。该模式的每个环节都为师生间的深度参与和密切交流创造了条件,使得教师能够适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与学生深度交流与合作过程中,教师能够发现“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和习惯,从而及时进行矫正和规范,还能够对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困生”不仅能体会到老师的关爱,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会成功带来的愉悦感,对于提高“学困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人格完善都有积极作用。

三是经常性地自我反思和审视,为“学困生”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可能。该模式的一大亮点就是要求师生双方经常性地进行自我反思,这有利于促进他们发现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适合方法和对策,最终促进“学困生”提高学业水平和提升学习品质。

猜你喜欢
笔记学困生过程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一)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