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吉兵
(南渡高级中学 江苏溧阳 213371)
本课内容庞杂,共有四个子目,即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中日甲午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不同阶层所进行的救亡运动与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相互交织在一起。不论相较于现行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还是以往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现行使用的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有关这一课内容容量不可不谓“大”。所以,我们必须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但是,“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并不是随意删减教材的内容,也不能认为只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一般而言,要围绕教学主题展开,要结合课标、教学内容和学情等因素的实际需要,做合理的取舍”。
“新课标”对本课要求: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所以,本课应聚焦的核心内容是通过了解、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及洋务运动探寻救国之路的表现来认识二者失败的原因。正如张树江老师等人在设计“太平天国”这一部分内容时曾言:“在课标的规定之下,教材的叙述体系是大变局下各个阶层的应对及结果(局限性),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应聚焦于此,不需探究过多细节,而应着重了解太平天国的性质及大势。”因此,就本节课而言,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瓜分中国的狂潮等内容可作简要处理,切不可主次颠倒。另外,为了将零散知识与关键内容串联起来,教师可设置相关的探究性问题,这样可以取得对基础知识复习的效果,省去系统复习的时间。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曾说道:“历史是人事的记录,必是先有了人才有历史的……因此历史虽说属于人,但重要的只在比较少数人身上……故要研究历史,首先要懂得人,尤其是需要懂得少数的历史人物。”所以,透过少数历史人物来回眸他(她)所经历的这段历史,则我们所接触的历史一定是“有血有肉”的。当然,在构思时,我们要慎选历史人物,他(她)在历史中需是典型人物,且最好能见证、历经、参与到某一长时段的历史中来。如此,教师可以将其事迹作为线索,并贯穿到整节课的教学中来。笔者联想到一个较为合适的历史人物——容闳。不少学生对容闳很陌生,但他被誉为中国近代史的“活化石”。他早年曾把改造中国的希望投向太平天国运动,并与这一农民政权有过密切接触;之后,曾国藩礼贤下士,三次邀请容闳共谋大事、兴办洋务;甲午一役及此后的国家形势,他都密切关注,并提出相应对策;后又参与维新运动并最终走向革命。所以,有关本课中不同阶层“国家出路的探索”,他都是历史的亲历者且其回忆录《西学东渐记》都有具体陈述。故笔者认为,选择容闳,可以实现对教材内容的有效整合,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新课导入时呈现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的材料。
教师设问:三次对外战争的失败促使当时一些先进分子如何“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主题?提到中国的近代化,你可能会想起谁?
学生大多提到了李鸿章、曾国藩、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随后,笔者提出问题:大家所提及的人物在近代史上确实叱咤风云,但他们都是某一历史阶段的主角;他们未曾经历近代史的“全程”。而容闳不仅全程经历了中国近代史,而且对国家出路在何处不断进行探索,他为自己的“救国梦”不懈奋斗。
设计意图:列强侵华战争等中国近代历史,学生在初中阶段已有初步学习。由《全球通史》中的材料和设问可直接导入本课主题,即先进分子是如何探索救国出路的。通过继续提问,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且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讲述:容闳作为启蒙先驱,1848年便开始留学美国,对西方文明了解颇深。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因痛恨清王朝的腐朽与没落,再加上他早年与洪仁玕相识,故其将改造中国的希望寄托于太平天国。1860年11月,他抵达天京,跟这一政权有了直接接触,他的救国梦自此起航。见到洪仁玕后,便和盘托出了他的救国之策。
他的救国主张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多方面内容。这些主张在当时来看很先进,但并没有被采纳。且在一个月后,他断定:“对于他们最后的成功,我是极抱怀疑的。”“我确信太平天国根本无法使中国复兴。”
探究性问题1:为何他有着如此断定?其依据有哪些?
然后呈现洪秀全《原道醒世训》和容闳《西学东渐记》中的材料。
设计意图:选用材料为原始史料,从中可以看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如所制定的纲领具有空想性,他们未曾突破传统政治和伦理观念的束缚。正是因为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注定了他们不可能使中国复兴,因此,他的“救国梦”在此遭到碰壁。
教师讲述:1863年春,正当容闳陷入沮丧、彷徨之中,他收到好友张斯桂(曾国藩幕僚)的来信,希望他能到安庆与曾国藩相见。出于谨慎,他婉言拒绝。此后,曾国藩又通过容闳的好友张斯桂和李善兰多次写信邀请他能成为自己幕下。多次邀请使容闳备受感动,同年9月,他抵达安庆,自此投身洋务运动,他的“救国梦”得以继续进行,并真正付诸实践。
此次谈论中,总督询予日:“若以为今日欲为中国谋最有益最重要之事业,当从何处着手?”予对总督之言,与前夕对友所言者略同,大致谓应先立一母厂,再由母厂以造出其他各种机器厂。,乃能造成制枪炮之各种机械者也。
自予与曾督第二次晤谈,一星期而有委任状命予(江南制造总局),予遂乘此机会,复劝其于厂旁立一。
——容闳《西学东渐记》
教师设问:容闳参与的洋务事业有哪些?(参考答案:赴国外购买机器,发展军事工业;主张兴办民用工业;创办新式学校;派遣学生出国留学。)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呈现,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为后面认识其局限埋下伏笔。另外,也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发展离不开容闳,他为国家的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探究性问题2:那么,洋务运动在历史上有何效果呢?有人说它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心栽花花不开”,对此,你如何理解?
然后呈现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和胡滨《从洋务运动看中国近代化早期的特点》的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正反两方面比较,帮助学生对洋务运动形成整体全面的认识,既能够分析出洋务运动在推动中国工业化、冲击传统观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能够认识到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洋务运动也存在诸多弊病。如此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素养。
教师讲述:虽然洋务运动存在不少问题,但在应付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所面临的几次边疆危机中,它起到了关键作用。正如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史》中所言:“伊犁收复了;日本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偃旗息鼓了;中法战争做到‘不败’或者‘稍胜一筹’了。”然而,到了19世纪90年代,随着周边局势的不断恶化,洋务运动已不能满足清政府和时局的要求,它的“自强”“求富”成效究竟如何,这将在接下来的一场战争中接受考验。
探究性问题3:早在1870年前后,俾斯麦就曾预言“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胜,中国败”。他有何依据?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说明了什么问题?
然后呈现梁启超《李鸿章传》和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的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落后的封建制度是中国在甲午一役中战败的根本原因。而中国的战败也进一步说明了洋务运动最终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地主阶级无法改变中国的命运,容闳的“救国梦”也就此破碎。
教师讲述:事实上,容闳在1895年夏便开始对战败原因作了深刻反思,并提出了自己新的想法:
予谓中国不欲富强则已,苟其欲之,则非行一完全之新政策,决不能恢复其原有之荣誉……如是行之数年,则中国行政各机关,。
——容闳《西学东渐记》
设计意图:据此材料,可进一步论证落后的封建制度是国家战败的根本原因,洋务运动正是因为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故其破产是历史的必然。
教师讲述:甲午战后,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此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剧。在此危难之际,中国人又是如何探寻救国之路和挽救民族危亡的呢?容闳为实现自己的“救国梦”又将如何努力?这是我们第18课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总结:容闳赴美留学归国后,原本可以通过“买办”一职获得较为丰厚的收入,但这些并非其追求。他一生为改造中国,为自己的“救国梦”而不断追逐。32岁,他冒着生命的危险投向太平军,此后又参与了洋务运动各项事业。甲午战败,67岁的他又迅速回国。戊戌变法后,七十古来稀的他却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反清革命道路,后被清政府通缉捉拿。1912年,容闳在弥留之际还不忘叮嘱已在美国有着称心如意工作的长子要回国服务。不难看出,他时刻心系祖国,并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沿,为民族复兴献出了自己的一生。当下中国,也涌现了许多这样的人物,他们为国家发展鞠躬尽瘁,如袁隆平、钟南山等。历史虽然早已远去,今非昔比,但这种精神还需要我们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王德民指出:“教师对历史教材‘再开发’,首先要深刻把握历史课程标准,理解其精神,并以此为基础,具体分析历史教材的基本结构。”所以,研读“新课标”是第一步。通过对“新课标”的分析,能够知晓本课的重难点所在,从而明确哪些内容可以删繁就简,这为教学内容的整合奠定了基础。此外,他还认为:“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历史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使其更好地适应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考虑学情固然重要。新课前,哪些知识学生已经了解,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教学内容的整合还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以往的历史变得更有“人情味”,从而便于学生学习。最后,以问题链的形式设置系列探究性问题,也可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随着历史学科教育走进核心素养时代,教学问题又被赋予教学内容整合平台的功能,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以本课为例,精选历史人物,并以其人生中重要经历作为线索,贯穿整个课堂,并围绕教学重难点知识设计探究性问题,如此,则对教学内容实现了高度整合,教学时间短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另外,教材的逻辑未必符合历史的逻辑和学生认知的逻辑,所以,对教材中的一些知识,我们还可以基于逻辑次序来进行整合。以本课为例,有关19世纪60年代后边疆危机的加深,笔者将其纳入洋务运动这一知识体系下,并通过叙述晚清政府化解边疆危机来说明洋务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样处理,其效果远优于单一强调甲午战前边疆危机的加深。另外,还可将“瓜分中国的狂潮”与“甲午中日战争”进行整合。总之,教学整合是一门艺术,它也是实现深度教学的必要形式,教师亟待转变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