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硕研
(琼台师范学院图书馆,海南 海口 571127)
自198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以来,我国高校已大规模开展信息检索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学生只有具有较强的信息利用能力,才能充分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不断丰富信息检索课程的内涵,积极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判断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2020年,袁红军、袁一帆通过对42家“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调查,了解到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新生入馆教育、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相关讲座等三种形式构成。随着MOOC的蓬勃发展,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传统课堂教育的同时,应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式。2020年,陈鹤阳调查了“中国大学MOOC”等四个较为成熟的MOOC平台,统计出这些平台上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课程共48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大学生可利用电脑或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在MOOC平台学习信息素养知识。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形式已由数字化向移动化转变,具有泛在化、碎片化、移动化的特点。短视频是一种新兴的媒体传播形式,深受年轻人的欢迎,短小精炼,分为幽默笑话、美食美景、知识分享、科普教育、技能分享等类型,时长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通过移动互联网短视频平台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移动设备发布、观看、评论及分享短视频。目前,很多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科技馆等单位纷纷利用短视频传播知识信息、开展科普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发挥短视频的传播优势,高效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当代大学生出生于互联网、即时通信、智能手机等科技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属于信息时代的“数字原住民”,他们对新技术、新媒体的适应性较强,学习、娱乐、思考方式呈现出碎片化、个性化、高信息密度化等特征。高校图书馆传统的信息素养课程、讲座时间较长,信息密度不高,难以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育效果不佳。高校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创新教育形式,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思考方式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短视频是简化到极致的信息获取方式,与教育相关的短视频内容高度凝练,冗余信息较少,知识信息密度较高,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性,有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成效。
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形式主要有入馆教育、文献检索课程和专题讲座,主要教授大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的专业资源或专业工具,以及如何检索、利用信息资源。其中,关于数据库检索、对检索结果的筛选与利用、文献管理软件的操作等内容需要教师为大学生进行操作演示,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难以完整、明确地表达相关内容。短视频内容直观、具体,高校图书馆利用短视频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能够准确地讲授操作性较强的知识或技巧。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不断购置新的信息资源,以满足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需求。但是,资源数据库的资源更新速度较快,高校图书馆关于新增文献资源推介、新增数据库推介、最新数据库使用方法等内容的课程往往存在滞后问题,无法及时将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师生。短视频仅需一部智能手机即可制作完成,操作简单,即拍即传,能够有效帮助高校图书馆及时传递最新的资源、知识和信息。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8.18亿人,占我国网民整体规模的87%,这些用户的短视频日均使用时长达110分钟。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短视频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8.83%的在校大学生将浏览抖音短视频作为主要的消遣娱乐方式。抖音等平台的短视频以娱乐、休闲等类型为主,大学生大量浏览这些短视频不仅浪费宝贵的课余时间,还会影响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消化吸收,对深度学习、思考等能力造成负面影响。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利用短视频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从娱乐内容中抢占大学生的课余时间。
近年来,时长在15秒左右的短视频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其碎片化的内容虽然符合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信息获取特点,但过度碎片化的视频内容不利于人们学习系统化的知识。高校图书馆在利用短视频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中,一般会把完整的授课内容拆分成多个知识点。大学生如果没有连续观看相关短视频,就难以理解课程内容。
高校在开设信息素养课程时,通常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提问、答疑、讨论、小组任务等形式的即时互动,以及作业、论文、考试等形式的非即时互动,充分的互动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生巩固教学内容。目前,抖音短视频平台的知识分享型短视频多以语言讲述的形式为主,虽然有留言互动功能,但互动性较弱,知识、信息的单向传播问题突出。
短视频的制作及发布门槛虽然较低,仅需一部智能手机即可完成,但高质量短视频的制作及发布需要专业短视频运营团队的支持。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短视频的制作需要经历前期策划、文献查证、文案撰写、拍摄、后期制作、发布、运营、互动等阶段,每项工作都是对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考验。高校图书馆的馆员虽然综合素质较高,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但普遍缺乏制作和运营短视频的能力和经验,且自身业务工作压力较大,难以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短视频制作、运营工作。
高校图书馆应根据短视频平台的创作规则与用户需求,制作高质量的信息素养教育短视频。在实际制作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优先明确教育主题,把教学内容分割成多个知识点,在视频开始时直奔主题,用简洁的语言和画面清楚地讲授各个知识点。对于同一主题下的多个短视频,高校图书馆应注明每个短视频的标题和编号,方便大学生查找和观看。
在内容的专业性方面,短视频可分为用户生产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及专业生产内容(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PGC)。UGC的制作门槛较低,内容零散,由非专业视频制作者录制并上传,PGC一般由专业团队制作,视频质量较高。高校图书馆应保障信息素养教育短视频内容的真实性、科学性与专业性,即达到PGC标准,以专业的内容吸引大学生持续观看、学习。
大学生在通过短视频平台学习知识时往往处于一种非正式的学习状态,易被其他娱乐型短视频吸引。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在保证教育性的基础上提升短视频的趣味性,通过结合最新社会热点事件、设置悬念、配上轻松幽默的图片及音乐等方式,持续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高校图书馆可通过访谈、问卷调查、课堂反馈等方式收集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制作贴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信息素养教育短视频,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高校图书馆应保证较高的短视频发布频率,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短视频平台往往会利用智能推送算法为用户推送他们可能感兴趣的短视频,因此,发布的短视频数量越多,越容易被平台推送给用户。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智能推送算法,持续输出优质内容,提高短视频平台账号的活跃度,使信息素养教育短视频得到广泛传播,并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高校图书馆在运营短视频平台账号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留言、评论等功能,与大学生进行直接、有效的互动,收集他们对信息素养教育短视频的意见和建议,持续优化相关短视频的形式和内容,扩大相关短视频的传播范围。另外,短视频评论区的氛围建设是自媒体运营的重要工作,精彩、幽默的评论可增加短视频的趣味性。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高校图书馆的短视频运营团队应及时删除不良评论、置顶精彩评论,在评论区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大学生学习能力强、充满活力,擅长利用新技术,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信息素养教育短视频的制作及运营。高校图书馆可广泛招募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组建短视频运营团队,为他们提供设备与资源,鼓励他们自主创作信息素养教育短视频作品,提升他们的能力,减轻馆员的工作压力。另外,高校图书馆可通过举办比赛的方式鼓励大学生创作信息素养教育短视频作品,激发大学生的创作热情,扩大相关短视频平台账号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