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萍
(烟台图书馆,山东 烟台 264001)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各城市的新城区必须配置相应的功能型场馆,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和休闲需求,公共图书馆新馆也是必要的配套建筑之一。公共图书馆新馆建设一直受到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新城区的民众也希望通过构建现代化公共图书馆改善本地区的文化服务水平,让更多的读者参与其中,促进本区域民众文化素养的提升。根据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理论,新馆建设应依据新的服务理念,强化服务功能的延伸与扩展,充分体现本区域的文化特色和文化意蕴。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读者也希望新馆建设无论是在建筑风格上,还是在服务功能上,都能体现多元化特征,满足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充分彰显时代感与科技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概念,此后国家文化部门与各级政府提倡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应区别于传统文化服务,强调人在服务体系中的主观能动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倡政府主导,既要注重协调和整合内部优势资源,又要注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继承传统文化服务中的优点,确定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读者的基本文化需求,注重文化服务发展的平衡性和前瞻性,实现文化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时至今日,公共文化服务在传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精准性和针对性,旨在为读者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服务。
依法服务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突出特征之一。近年来,国家关于文化服务的各项法律法规陆续颁布并实施,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了规范,保证了文化服务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进入法治化、标准化发展的新阶段。例如,2017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就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文化服务的责任主体、服务内容与目标等。从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看,我国将在未来3~5年内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的标准化,并将公共图书馆等纳入政府治理范围,形成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各项法律法规明确了不同社会主体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法律地位及责任义务,促进了公共文化部门的规范化治理。
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将成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重要驱动要素,以技术为依托为公共文化服务与互动搭建沟通渠道,促进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提升文化传播的便捷性。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使读者逐渐适应了数字化、网络化的服务形式,因此,公共文化服务应注重大数据、云计算、AI、VR等技术的深度应用,加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革新文化资源的供给方式,促进公共文化的拓展与延伸。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能够充分满足新馆建设过程中有关功能布局的设计需求,助力高水平、便捷化文化服务的实现。
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灵魂是文化服务,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各文化机构的服务功能有所交叉,因此,公共图书馆新馆建设要在追求泛在化的同时抓住转型机遇,在建设之前就要明确自身功能定位,指导后续选址、设计、服务等,并在发展过程中保持自身的文化魅力。公共图书馆新馆一般位于新建城区中,担负着区域内文化传播与社会教育的重要责任,是该区域内文化职能实现的主要部门,也是民众享受文化服务的主要和直接窗口。就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言,新馆应该是新城区内的文化中心和图书馆体系核心,能带动区域内文化单元的发展。在文化服务上,新馆应具备以下文化特征:首先要具备较强的文化特性,纸质和数字馆藏均比较丰富,能够为社区文化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其次应成为联系总馆和城区文化单元的枢纽,起到资源共享的重要作用;再次应具有功能拓展能力,较之传统图书馆服务其服务对象和范围更广,可为居民提供高水平、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服务。
公共图书馆新馆还应发挥本城区图书和历史资料保存的重要功能,开展特色文献中心建设工作。文化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应不断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建设形成地方性特色文献中心。因此,新馆应积极开发利用城区内的特色文献资源,收集和整理地方原有的史料、家族谱、地方出版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对地区历史沿革、经济发展等资料进行深度价值挖掘,积极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公共图书馆新馆特色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扎根基层,采取多种途径获取特色资源,通过整理、修复、模型化处理等建成特色资源库,充分挖掘文献价值,发挥其最大效用。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意味着我国的社会发展已驶入快车道,民众的文化休闲需求也趋于多元化,新城区居民也希望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实现精神的放松、享受与富足。新馆建设以满足社区基层民众的文化生活为目标,向民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营造舒适的文化休闲环境,拓展民众之间的交流途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从文化休闲角度分析,公共图书馆是最贴近民众的文化休闲场所之一,因此,新馆应首先明确自身作为文化休闲阵地的基本职能,在后续建设过程中预留相应空间,并配备对应的基础活动设施,以便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根据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理论,新馆在文化休闲功能上应通过营造自由舒适、安静典雅的活动空间,以人文关怀理念为指导,满足社区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新馆在设计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发展空间,与时俱进,打造民众所需的文化休闲阵地。
公共图书馆应选址于新城区中心位置,便于各社区居民前往,尽量与城市文化休闲广场、公园及其他地标建筑毗邻,在整体布局和空间位置上体现“远交”与“近和”的理念,形成城市公共空间。如不能满足上述需求,新馆周围可采用以绿色为主题的景观设计,体现文化和生态理念,营造安静、舒适的文化环境。从周边环境角度分析,新馆的选址应远离嘈杂的主干道、商业中心、娱乐场所等,同时还应避免电磁波、有害气体、噪音干扰、光污染等外部干扰。此外,新馆的选址还应注重交通的便利性,即各社区居民能够通过公共交通工具到达,体现图书馆交通设计的便民性,同时使辐射范围更广。
根据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理论,新馆建筑空间的功能布局应具备开放性特征,这种开放性应体现在建筑造型和内部空间布局上。对于新城区而言,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标性建筑应在外观上体现开放包容的特性,同时简洁美观、线条流畅,能体现当地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内涵,突出地方特色。新馆在功能布局上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服务读者作为功能设计导向并合理布局,实现藏、借、阅、咨、印等一站式无障碍文化服务。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目标,因此,新馆要充分体现服务性,根据读者群体类型和具体需求的不同,科学设置服务区域,同时通过内部装饰、桌椅摆放、环境营造等积极营造安静舒适的空间环境,此外还应配置为特殊群体服务的便利性设施,体现人文关怀。图书馆服务应应时而变,因此新馆建设应注重发展性,在服务功能上体现为可扩展性,在空间和功能布局上预设发展空间,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公共图书馆实体文化服务空间是以物理空间为基础的借阅服务空间,属于图书馆的基础服务场所,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到馆读者的基本阅读需求。新馆建设要根据新城区内读者群体的特征及需求设置各种实体文化服务空间,满足读者基本的文化需求,为了满足特殊群体及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还应设置少儿阅读专区、残障阅读专区、报刊阅览区、地方特色文献阅览室等。文献阅览和借阅区是基本文化服务场所,为了提升文化服务的便利性及满足未来自助服务的需求,公共图书馆可将文献的借还区域合并,提供综合性文献服务,同时在该区域内设置智能化服务设备,提供自助检索、自助借还等服务,缩短读者的等候时间,提升服务效率。特殊群体服务区域应充分考虑幼儿、老年人、残障群体的特征,为他们提供特殊形式的文献、服务设施和引导标识等,体现均等性服务理念。阅读体验区主要为读者提供体验性交流开放空间,主要应用AI、VR、AR等技术,该空间也有助于提升阅读推广成效,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深化阅读效果,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虚拟文化服务空间的设置主要用于数字文化资源的阅览。近年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深度发展促进了文献资源形式的重大变革,数字文献也以其快捷、方便的服务方式被读者所认可,成为重要的文化服务形式。对于数字文献服务,新馆应配置电子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知识服务平台等为读者的文献检索、传输和阅读提供全面服务。电子阅览室主要配备电子计算机等用于在互联网络环境下检索和获取馆藏数字资源、知识平台数据库资源;多媒体阅览室能够为读者提供情景式的学习教育、文化娱乐、生活交际等服务,信息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图片、音频、短视频等资源形式能够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知识服务平台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文化服务,文献的检索、咨询、阅览、传输、分享、打印等一系列操作均能在该平台完成,大幅提升了文化服务效率。
基于现代文化休闲的基本特征,民众希望文化服务空间具备自由、宽松和便利的特征,并拥有放松、消遣、思考、交流等新功能。因此,新馆可以设置休闲娱乐空间和教育空间,休闲娱乐空间能够满足读者的娱乐需求、社交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同时可以设置咖啡厅、餐饮空间等让读者在享受文化服务的同时放松身心;教育空间包含讲座报告厅、展览厅等,主要用于公益性社会教育服务,为读者提供直观性强、面对面的文化服务。为了契合现代社会教育的要求,教育空间还可设置展览厅、学术报告厅等用于模型或特色文献展览,同时可以加强与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合作,聘请专家学者到馆举办学术报告。
公共图书馆是城区中的文化服务中心,应具备文献阅读、社会教育、信息交流等功能。公共图书馆新馆建设要以实现和保障城区内所有居民的基本文化权利为目标,基于现代文化服务体系需求,确定自身功能定位,依据区位选择和功能布局原则设置实体文化空间、虚拟文化空间和文化休闲“第三空间”,全方位构建功能完备、体系健全、技术先进、环境舒适的文化服务空间,在公共文化领域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