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高玉芳,赵林,袁美玲,陈雪,从红英
(1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 青岛市市立医院,山东青岛,266000)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呈持续增高趋势[1],已成为儿童医学难点而被列为世界儿科四大顽疾之一[2]。目前,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仍不理想。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每年超过一半的哮喘儿童曾有一次及以上哮喘发作,急诊就诊的比例高达17%[3];我国600 多万哮喘儿童中,近半数的儿童哮喘未能得到有效控制[4]。其除了受哮喘的复杂发病机制影响外,与哮喘儿童及家长对疾病的认知不足、治疗依从性差和自我管理能力低等有关。视频宣教是自媒体时代数字化的产物,与传统宣教相比具有更加直观、形象、易于接受及可重复播放等特点,更利于知识传播和受教育者对知识的全面和多方位理解[5-6]。回馈教学法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宣教后,用自己的语言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二次表达,对其理解不正确或不彻底的内容,教育者再次进行评估和干预,直至其完全正确掌握[7-8]。视频宣教结合回馈教学法进一步巩固了患者对视频内容的理解掌握及记忆程度,该方法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健康宣教方法[9],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有效降低患者再入院率[10]并促进患者康复[7-8,11]。学龄期儿童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独立自我报告身体状况和感受的能力[12]。为此,本研究将远程视频宣教联合回馈教学法应用于学龄期哮喘患儿的健康教育中,以期为患儿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技术支持,从而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及降低哮喘发作频率。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儿科门急诊就诊的100 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3];②年龄7~12 岁,均未接受过哮喘规范化管理;③市内常驻人口,能够接受定期复查;④患儿智力正常,无视听及言语障碍;⑤主要照顾者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且会使用微信;⑥知情同意,愿意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心、肝、脑、肺、肾及其他器质性病变或遗传代谢病者;②合并意识障碍、语言障碍及精神疾病者。查阅关于学龄期哮喘儿童延续护理中自我管理能力干预效果的相关文献[14],该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患儿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干预组为(157.23±10.21) 分,对照组为(149.86±10.45)分。依据两样本均值比较的样本量计算公式[15],N=代表两组的样本量;δ 代表差值,即两组结局指标平均值的差值,计算得δ=7.37;σ 代表标准差,计算得出σ=10.33;Zα和Zβ需要查表,假设I 类错误α=0.05,且Z 值为双侧,查表得Z0.05=1.96,假设Ⅱ类错误β=0.1,β 为单侧,检验效能为0.9 时,查表得Z0.1=1.28。样本流失率按20%计,计算得出本研究所需总样本量约为100 例,每组样本量为50 例。本研究共纳入患儿100 例,采用配对比较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按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的应对能力成对纳入50 组,且每组患儿入组时间前后不超过2d,每组患儿按入组的先后顺序分别编号为A、B。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奇数则该组编号为A 的患儿归为观察组,编号为B 的患儿归为对照组; 偶数则该组编号为A 的患儿归为对照组,编号B 的患儿归为观察组。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家族史、过敏史、病情严重程度、家庭人均收入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QYFYWZLL26889。
表1 哮喘患儿一般资料两组间的比较(n/%)
1.2.1 对照组 患儿就诊期间,每个月电话通知患儿及其家长回医院进行集中授课,内容包括哮喘基本知识和诱发因素、哮喘急性发作症状识别和处理、雾化吸入装置和峰流速仪的应用、哮喘日记的记录、饮食指导、长期用药指导、居家环境指导以及门诊随访时间等。每次授课时间30~45min,干预时间共6个月。
1.2.2 观察组 采用远程视频宣教联合回馈教学法,干预时间共6个月。
1.2.2.1 成立健康教育小组 小组成员共5 名,包括1 名护士长,1 名主管护士,2 名责任护士和1 名主治医师。护士长为小组负责人,其护理临床工作20年以上,负责全面督导质控小组活动内容。主管护士有丰富临床经验及专科知识,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小组成员完成视频各小节的图片制作后,邀请医院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共同完成视频的剪接与后期配音。护士长和医生担任指导顾问,负责质量审核及执行监督;培训指导专科护士及责任护士的操作步骤流程,统一指导用语及问题解答要点。主管护士及责任护士主要任务是进行吸入性用药操作、峰流速仪的使用、哮喘日记等指导及微信电话服务等工作。
1.2.2.2 视频宣教内容制定 参考2021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16](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和2016年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13],结合文献[17-19]及专家意见制定出宣教内容初稿,由哮喘小组成员、科室护士及家长阅读并提出改进意见,小组成员讨论后形成终稿。视频宣教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吸入性用药操作的方法。哮喘患儿常用药物分别是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剂)、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根据患儿所用药物的不同,分别录制用药操作视频,每个操作视频时间约1min。②专家健康教育课程。课程包括哮喘的激素治疗、认识过敏及防治哮喘、哮喘治疗何时能停药和家用雾化吸入治疗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等课程,每节课程约30min(见表2)。③吸入性用药使用的方法和内容(见表3)。④峰流速仪使用的方法和内容(见表4)。⑤哮喘日记记录方法和内容(见表5)。⑥居家环境要求(见表5)。
表2 专家健康教育课程
表3 吸入性药物操作方法
表4 峰流速仪使用方法
表5 哮喘日记和居家环境主要要求
1.2.2.3 视频宣教法 ①根据患儿所用药物的不同分别发送用药操作视频,并要求患儿观看后录制个人用药操作视频;②每日早晚两次微信群发送测峰流速、记哮喘日记及用药提醒;③每周五晚上7:00发送专家健康教育课程,周末进行交流分享;④分别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与患儿进行一对一视频指导,包括吸入性用药操作、峰流速仪的使用、哮喘日记的记录及居家环境检查,纠正患儿及家长自我管理的不规范行为,排除居家环境过敏原。⑤每周一15:00 发送哮喘防治基本知识短视频,每个视频5min;每周三15:00 发送哮喘防治基本知识短文章,每篇文章500 字左右; ⑥每个月第四周周日15:00通过微信群患儿及家长分享自我管理经验; ⑦患儿每次就诊前微信语音或文字提醒。
1.2.2.4 回授教学法 回授教学法也称为“后教学”,即在健康教育后,让受教育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教育信息的理解,对受教育者理解错误或未能理解的信息,教育者再次进行强调,指导受教育者正确掌握所有信息为止[20]。分别在1个月、3个月、6个月与患儿进行一对一视频指导后实施回授教学法,包括评估-纠正指导-再评估3个步骤。如峰流速仪的使用,第1 步在患儿和家属观看完视频后询问患儿和家属:“您们看明白了吗?还要看一遍吗?”,评估患儿是否掌握峰流速仪的使用方法;第2 步让患儿自己使用峰流速仪,如患儿操作不到位或错误时,通过微信告诉其存在的问题,并再次播放视频;第3 步请患儿进行操作,直至其掌握为止。
小组成员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及专科知识,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各项操作经过统一培训并考核合格。为保证研究效果,对微信内回答问题不积极或者回答不正确的患儿单独一对一指导,保证观看效果。对回答正确率低或掌握不全面的问题,集中发送相关视频、短篇小文章或者语音留言再进行干预,直至各个知识点都掌握为止。对参加集中健康教育的患儿及其家长,提早1w 电话提醒并在上课前1d 再次电话提醒。两组患儿均完成整体干预过程。
1.4.1 自我管理能力 采用由胡平等[21]编制的自我管理能力评表对两组患儿进行测评。该量表包括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社会心理管理3个维度共34个条目,其中日常生活管理包括维持环境卫生、避免接触过敏物质等7个条目;疾病医学管理包括调整药物剂量、长期预防用药、使用峰流速仪等18个条目;社会心理管理包括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恢复健康充满信心等9个条目。量表为患儿自评量表,采用5 级评分标准,即“总是、经常、有时、偶尔、从不”,分别赋予5~1 分,总分34~170 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水平越好。该量表Cronbach’s a 系数为0.866,重测信度为0.876。
1.4.2 哮喘发作情况 统计干预期间两组患儿哮喘发作的例数。
数据采用双人核对录入,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采用SPSS26.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统计,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得分的比较见表6。从表6 可见,干预前两组患儿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在自我管理能力总分以及在疾病医学管理、日常生活管理、社会心理管理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表6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分,±S)
表6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分,±S)
?
干预期间观察组患儿有25 例(50.00%)哮喘发作,对照组患儿有39 例(78.00%)哮喘发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6,P=0.012)。
哮喘患儿病情控制不理想的重要因素主要由于哮喘患儿及家长对疾病的认识不足、自我护理能力不高及欠缺规范化管理[22-23]。相关指南[13]推荐的常规护理虽然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的优点,但其缺乏个体针对性,导致护理干预效果并不理想[2]。视频宣教联合回授教学法,将提问、演示、解说融为一体,提高了研究对象的主动性和规范性,从而确保健康教育的效果[9]。由于学龄期儿童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本研究采用远程视频宣教结合回馈教学法对哮喘患儿实施健康教育,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在日常生活、疾病医学和社会心理3方面的自我管理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护理教育,运用远程视频宣教结合回馈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龄期哮喘患儿的自我管理行为。分析原因如下,①掌握呼气峰流速仪使用与发作识别和处理方法、正确吸入药物是哮喘患儿自我管理内容的重点[24-25]。峰流速仪使用方法方便,简单经济已被列为规范化治疗哮喘的重要手段[26]。但相关调查结果发现[27],大约有13.6%~14.3%的患儿使用过峰流速仪,很多患儿家长表示不了解峰流速仪。本研究通过轻松活泼的动画和视频活跃沉闷严肃的学习氛围,引起患儿和家长的兴趣,增加可观看性和患儿学习热情。如对峰流速仪使用的重要意义、使用的方法、使用的频率及正确吸入药物等内容通过远程视频宣教,一对一指导示范,让患儿演示,对使用中错误的地方加以纠正解释,以确保其正确掌握吸入方法。②邀请有经验的病友分享经验,增加了患儿家长的共情表达机会,从而激发其行动力。如通过对哮喘患儿及家长进行哮喘基本知识和控制不佳的原因分析,利用远程视频宣教结合回馈教学方法,反复、明确告知家属长期、规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不可随意增减药量,定期提醒用药,即使正常停药后也要定期复诊,使其从根本上意识到哮喘坚持规范化长期治疗的重要意义。③目前,针对学龄期哮喘患儿,常规护理涉及内容广泛,包括药物规范使用、远离过敏源、创造整洁生活环境、充足睡眠与营养均衡、适当运动指导等内容[28],但缺乏特色和针对性。本研究对哮喘患儿包括维持环境卫生、避免接触过敏物质、药物使用等哮喘相关知识实施远程视频宣教结合回馈教学法,采用图片、文字、操作演示、摘取相关文章等向患儿进行介绍,向患儿及家长介绍病友在哮喘疾病管理方面进行的努力并取得的效果经验分享,从而提高哮喘患儿的疾病管理和日常生活管理能力。
哮喘不仅影响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同时也影响其身心健康,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因此降低哮喘发作对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29],70%的儿童会因吸入药物使用不规范和药物剂量错误而影响治疗效果,这均与哮喘患儿及家长对哮喘知识认识不足有关。学龄期的儿童已有一定的自觉性,逐渐对自我产生责任感[30]。本研究对峰流速仪使用方法通过远程视频宣教联合包括评估-纠正指导-再评估3个步骤回馈教学法,对患儿峰流速仪使用方法进行评估,对其错误的地方进行解释和指导并要求患儿再次进行操作,从而使患儿正确掌握流速仪使用方法。相关研究结果发现[31-32],哮喘儿童吸入激素治疗的依从率不足50.0%,4个月疗程依从率在60.0%左右,1年疗程依从率仅有49.80%,这也是患儿哮喘反复发作,甚至急诊入院、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采用远程视频宣教结合回馈教学法,通过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哮喘疾病知识讲解,随时在微信群内监测哮喘患儿的症状、发作情况,评估治疗进展及哮喘控制效果,及时有针对性对患儿不适当行为进行调整,逐步提高患儿及家属治疗依从性,进而降低患儿哮喘发作频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期间观察组患儿哮喘发作的发生率为50.00%,对照组患儿哮喘发作的发生率为7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6,P=0.012)。
学龄期哮喘儿童的自我管理是决定哮喘愈后的关键环节。本研究结果表明,远程视频宣教联合回馈教学法是一种有效健康宣教方式,能够提高学龄期哮喘患儿的自我管理行为,并降低其哮喘发作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