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菊芬,杨柳风,王云雁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以盆腔结构出现变化而引起的功能障碍[1]。作为中老年女性常见病,人群发病率为20%~40%[2-3]。对于该类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盆底功能得不到恢复,将会导致病情不断发展,甚至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影响[4]。目前,临床以盆底肌肉锻炼、中药针灸、康复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或放置子宫托等方法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若疾病进展至晚期则需要行外科手术来保证患者的生殖健康与生活质量[5-6]。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是一种可以通过生物反馈技术精确观测、评估盆底肌肉肌力及肌纤维受损情况的新型治疗技术,其能够提高盆底肌肉张力,改善盆底功能[7-8]。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肌肉张力、盆底功能及盆腔脏器脱垂量化分期(POP-Q)的影响,旨在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数据。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109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纳入标准:符合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标准[9];临床资料完整;POP-Q为0~Ⅱ度[10];无盆腔手术史。排除标准:存在盆腔内炎症或泌尿系统疾病者;妊娠期女性;有严重脏器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代谢异常者;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精神疾病者;存在躯体功能障碍者。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行盆底肌肉锻炼,具体方法:指导患者盆底肌锻炼,即有意识行肛缩与盆底肌肉收缩运动,每次收缩持续5 s并放松3 s,反复训练每次20 min,每日3次,连续训练8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具体方法:选择盆底康复治疗仪(广州杉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检测患者腹部与盆底肌肉肌电压,将最大与最小肌电压为参照,制定相应训练模式,其中Ⅱ类肌纤维(20~80 Hz)、Ⅰ类肌纤维(8~32 Hz),每次30 min,每周2次,1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盆底肌收缩完全,并能持续对抗>5 s,身体状态佳;有效:治疗后患者盆底肌收缩完全,可轻微对抗2~4次,持续对抗时间2~4 s,身体状态稳定;无效:治疗后患者盆底肌完全不收缩或收缩次数为1次,时间<1 s。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盆底肌肉张力: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采用PHENIX USB8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检测盆底肌肉肌电位、静态张力、动态张力及收缩力。
1.3.3盆底功能: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进行盆底功能障碍标准化问卷调查,由患者独立完成。包括:①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11],评估患者排便、泌尿功能,得分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明显;②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12],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及排尿、肠道功能,分值越高表示功能受影响越大;③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12(PISQ-12)[13],评估患者性生活质量及性功能,分数越高表示功能越佳。
1.3.4盆底脏器脱垂情况:采用POP-Q评估系统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脏器脱垂情况[10]。
2.1临床疗效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盆底肌肉张力 2组治疗后盆底肌肉肌电位、静态张力、动态张力及收缩力均升高(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静态张力、动态张力及收缩力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肉张力比较
2.3盆底功能 2组治疗后PFIQ-7、PFDI-20评分均降低,PISQ-12评分升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PFIQ-7、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PISQ-12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PFIQ-7、PFDI-20及PISQ-12评分比较分)
2.4POP-Q 治疗后2组POP-Q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盆腔脏器脱垂量化分期比较[例(%)]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作为妇产科极为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已知阴道分娩、先天缺陷或盆底肌肉退化薄弱、长期高腹压等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其中阴道分娩时胎儿娩出对盆底挤压产生的机械性伤害,会使患者盆底肌肉功能受损,肌力降低,进一步影响盆底功能从而导致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疾病发生[14-15]。及时给予有效治疗,进而改善患者盆底功能及肌肉张力已成为临床共识[16]。
既往文献显示,盆底肌肉锻炼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促进患者盆底功能的改善和恢复[17-18]。但仅采用这种方法取得的效果有限。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各类先进设备的引进,生物反馈电刺激等技术日渐成熟,有研究证实,生物反馈电刺激与传统盆底肌肉锻炼相结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试验组盆底肌肉静态张力、动态张力及收缩力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盆底肌肉张力的恢复,与既往文献报道结果相符[21-22]。且本研究还显示,治疗后试验组PFIQ-7、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PISQ-12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POP-Q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提示试验组盆底功能恢复情况更佳,进一步证实了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促进盆底肌群功能恢复。分析缘由为,盆底肌肉锻炼作为传统治疗手段,能够通过患者自我训练来提高盆底肌肉活力并修复受损的盆底肌肉群;而生物反馈电刺激将人体生物工程作为治疗基础,通过设置不同的频率对肌肉进行生理反馈与电刺激训练,从而使得肌肉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动力学活动,进一步唤醒受损肌肉神经,改善盆底功能。
综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盆底肌肉张力、POP-Q,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