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略读指导大概

2022-07-30 08:49严景东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严景东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安徽 芜湖 241001)

一、版本与作者

(一)版本

《乡土中国》全书由14 篇论文组成,这些论文脱胎于课堂教学的讲稿,最初在《世纪评论》杂志上分期连载,后经作者重写、修正,编定成书,于1948 年作为“观察丛书”的一种由上海观察社初版发行,并持续再版。此后,各类社会学著述选本、专辑及作者的作品专集多有收录。

版本研究属于专门的学问,一般中学生并不涉及。就初学者而言,适当注意版本异文、流变等情况,对阅读理解是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姑举一例。

《男女有别》章第二段首句,观察社初版原文为:

我用感情定向一词来指一个人发展他感情的方向,而这方向却受着文化的规定,所以从分析一个文化型式时,我们应当注意这文化所规定个人感情可以发展的方向,简称作感情定向。

……

Oswald Spengler 在《西方陆沉论》里曾说西洋曾有两种文化模式:一种他称作亚普罗式的(Apollonian);一种他称作浮士德式的(Faustian)。……这两种文化观很可以用来了解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在感情定向上的差别。[1]

“从分析一个文化型式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年版、2013 年版)径录不改,而在另外的版本中,有的被改作“从分析一个文化形式时”[2],有的则换成了“在分析一个文化范型时”[3]。

充分尊重作者,保持作品最初的面目,无疑是好的。为现在的读者考虑,出于阅读的方便而作适当的文字调整,同样值得鼓励,如果同时提供简明的校注那就更好。当然,前提是调整后的文字必须准确。

“从……时”不合现在的表达习惯,“型式”一词今天也不大用了。要弄清楚“从分析一个文化型式时”的意思,就要结合原文的语境。从上述所引《男女有别》一章(文)的内容看,作者是在“文化模式”“文化观”的范畴内展开讨论的,“文化型式”侧重文化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方式”,“型式”即“形式”,这与权威工具书的词条解释完全吻合。这里的“文化型式”指的不是文化“典型”或“范例”,也就不能等同于“文化范型”(《汉语大词典》收“范型”一词,解释为“犹典型;范例”)。

通观全书,作者围绕“乡土中国”立论,是站在文化模式和社会结构等角度上展开的,比如“因之,如果我们要讨论私的问题就得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考虑一下了”[4],“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我所谓‘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4],“我曾在以上两章中,从群己的关系上讨论到社会结构的格局”[4]等,与这里的论述是一致的。因此,如果基于理解的便利而作文字的调整,只需将“从”改为“在”、将“型式”换成“形式”。

如今见到的《乡土中国》,版本众多,三联书店(1985 年、2013 年)或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系列所收的(2005 版、2011 年版)都是不错的版本。

(二)作者

费孝通(1910-2005)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者,是中国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曾这样介绍自己从事社会学研究的背景和动机:

我自己知道我为什么要学人类学……我是出生于20 世纪初期的中国人,正是生逢社会的剧变,国家危急之际。……我学人类学……是想学习到一些认识中国社会的观点和方法,用我所得到的知识去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所以是有所为而为的。……学了人类学也不能使我了解中国的话,我就不会投入人类学这门学科了,即使投入了,也早已改行了。[5]

费孝通研究社会学有两个标志性时间。1936 年写作《江村经济》和《花篮瑶社会组织》,是“学术工作的起点”[6];1947 年写作《乡土中国》,正值学术研究的鼎盛期。

二、内容及特色

《乡土中国》“对传统社会秩序的融会贯通的理论思考”(郑也夫语)[7],侧重整体和共性的理论思辨,是一部典型的社会学著作。

学术著作注重学理层面的抽象与概括,诉诸文字则形成概念,对概念的凝练与阐释基于表达的需要,既是作品的主要内容,又体现学术价值。

费孝通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通过分析和梳理,他得出“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是伦,“伦是有差(cī)等的次序”[4]的结论,进而用更加通俗、明确的语言将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秩序)概括为“差序格局”。

(一)主要内容

《乡土中国》“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旧著〈乡土中国〉重刊序言》)[4],它立足具体的社会,从现象中抽剥出概括性的事实,经过分析上升为关键概念。

全书共14 章,结构体例略有不同。前四章都是从某类社会现象入手展开论述。《乡土本色》聚焦一般人印象中的“土气”,提出乡土社会是个“熟人社会”;《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由乡下人的“愚”切入,结合作为象征体系的语言跨越空间阻隔的特性,指出乡土社会文字并非必需的深层原因。《差序格局》专在“私”的问题上生发,重点探讨乡土社会的结构,凝练成“差序格局”这一关键概念。

从第五章开始,除《无讼》从“讼师”谈起外,作者不再把某类具体社会现象作为论述的引子,而是直接在“差序格局”的立论基础上着重理论探讨(当然,“概括性的事实”始终被关注)。《系维着私人的道德》承接上一篇,对差序格局进行溯源,并作具体的中西比较;《家族》在差序格局框架下探讨乡土社会基本社群“家”的性质;《男女有别》围绕“熟人社会”,从事业社群的角度谈感情定向问题(社会关系的构成导致男女有别);《礼治秩序》就乡土社会生活安定的特点(不流动性)提出新的“礼治”概念;《无讼》由上一章“礼治”“法治”引申而来,顺着社会性质的改变这一线索进一步讨论,强调外在规则的内化;《无为政治》同样由“治”引出,切入点是“权力”,经由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的辨析,指出乡土社会“无为政治”的特点;《长老统治》继续深入讨论乡土社会“既非民主又异于不民主的专制”的权力结构,即所谓“长老统治”(爸爸式的权力);《血缘和地缘》由“权力结构”的“长幼之序”拎出亲属(血缘)专门研究,讨论地缘和血缘分离的具体情况;《名实的分离》在权力层面继续讨论“社会的变动”形式;《从欲望到需要》扣住“社会变迁”作深一层分析,即从欲望到需要,是走出乡土社会,迈向未来的起步,预示社会变迁的趋向。

在作者看来,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差序格局乃其理论建构的核心,全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通过分析提出:乡土社会的道德由私人维系,以“家”(家族)为基本社群,男女有别,主要表现为礼治秩序、无讼,实际生活中是“无为政治”,权力结构上是“长老统治”,地缘和血缘分离,名与实分离,从欲望发展到需要,社会变化速率慢慢加快等。

(二)写作特色

专门的学者做专业的事,《乡土中国》是费孝通研究人类社会学的物化成果。尽管有潘光旦等老一辈学者在该研究领域浸淫日久,但在当时的中国,它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更需要年轻学人投身其中,费孝通正当其时,恰适其任。兴趣与激情催生强劲的探索欲,极大地促进了研究工作。《乡土中国》并非学术上完全成熟的作品,但费先生的学术闯劲、思想动机以及教育方法是极可贵的。

也许是受了我早年所学的动物学和解剖学的影响,我对客观事物存有类型(Type)的概念……如果我们用比较方法把中国农村的各种类型一个一个地描述出来,那就不需要把千千万万个农村一一地加以观察而接近于了解中国所有的农村了……通过类型比较法是有可能从个别逐步接近整体的。[5]

《乡土中国》却是属于社区分析第二步的比较研究的范围。在比较研究中,先得确立若干可以比较的类型,也就是依不同结构的原则分别确定它所形成的格式……我在这书里是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4]

作为学术著作,《乡土中国》是深入中国传统社会本质的全面考察,带有“通论”性质。作者在田野调查、个案研究之后,既结合典型现象又兼顾不同类型,进行理论深入与概括提炼,整体思维方法是综合性的。面向社会推广研究成果,保持理论的专业味又追求利于理解、雅俗共赏,使更多人熟知甚至参与研究,《乡土中国》表现得很出色。

费先生的文本语言极有特色,撰写学术著作,常常先调用手段(譬喻、对比、典型性等)描述,再进行抽剥和凝练,似乎有意避开纯理性的阐述,而融入散文随笔式的思维和手法。《乡土中国》的可读性很强,让人充满期待。张冠生曾借曹聚仁的话评价《乡土中国》的语言“深入浅出,意远言简,匠心别具,趣味盎然”,与《民主·宪法·人权》一书堪称“双璧”[6]。深厚的语言功底一方面得益于早年儒家文化的熏习,另一方面,按照费先生自己的说法,少年时代的写作修为与父亲的引导不无关系:

我和《史记》相识是出于父命。年未及冠,尚在中学里上学,有个暑假,我父亲不知为什么要我跟他一起去走访一位他的老朋友。进门坐定,我父亲叫我站起向这位老先生鞠躬行礼,口称老师。这种已经大为简化了的传统仪式,在20 年代也是少见的。礼毕,那位教师向我父亲带着一点商榷的口气说,“那么,就让他从《史记》圈起吧。”这是他定下的入门规矩,先得圈几部书。圈书就是现在所说的标点,但符号单纯,只用圈断句。接着又指点一句:“可以先从列传圈起。”出门后,我猜测父亲大概对我当时在一些刊物上发表的作品不大满意,所以和他的老朋友做出这个安排,目的是学文,并不是学史。[5]

三、阅读策略

(一)阅读后记、重刊序言、目录及参考书

1.后记

介绍了《乡土中国》的性质及其研究、写作缘起,包括研究的具体经历,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说明“选择这些方面来发展中国的社会学的理由”,作者更以相当篇幅详述自己认识的“现代社会学的趋势”。概括来说,现代社会学并不像创立之初那样等于“社会科学”的统称,而是“和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等社会科学并列”的一门年轻学问,是综合性科学。其研究途径有两种:一是“从各制度的关系上去探讨”,即“以全盘社会结构的格式作为研究对象”,社区分析(社区研究)因而成为趋势;二是“从社会现象的共相上着手”,即研究社会行为形式的纯粹社会学。

作者明确表示,《乡土中国》是“新兴的社会人类学”进行社区分析的第二步工作也就是比较研究的成果,研究关键是“确定格式”“确立类型”。作者最后简要说明了成书及出版背景、经过,同时强调《乡土中国》是研究尝试的记录,自认为还不够成熟。

顺便提及,作者“三十七年二月十四日于清华胜因院”写成此后记,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乡土中国》注以“据《上海观察社》1947 年版排印”,似有误——观察社“三十七年四月”才发行初版(见图1),即《乡土中国》最早成书为1948 年4 月,“《上海观察社》1947 年版”的信息不确(书名号也很怪)。

图1 上海观察社发行《乡土中国》的版权页

2.重刊序言

在后记的基础上再次提到写作经过和当初上课的情形,指出教师率先垂范“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的意义。讲课与“公开向社会上发表”有所不同,《乡土中国》是授课讲义的整理,既是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的记录,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又是“一件反映解放前夕一些年轻人在知识领域里猛闯猛攻的标本”,对当今的学术研究不无启发。

作者接着介绍了《乡土中国》的性质,“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乡土中国”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而明确概念“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这提示我们,阅读《乡土中国》,把握其中的关键概念至关重要。这些概念的提出,得益于作者国外学术研究的经验,即后记中提到的“确定格式”“确立类型”,概念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普遍性质”“通过人们的认识过程而形成”“得不断地在具体事物里去核实,逐步减少误差”。

最后,作者肯定学术探索需要一往无前的闯劲,抚今追昔,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情。

3.目录主体

全书十四章,总体以第四章为轴,承前启后,宏观布局。由前三章引入、提炼出“差序格局”这一“体系”概念,基于此进一步探讨诸如伦理道德、政治、经济、法律等乡土社会(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将理性认识凝练成“维系着私人的道德”“礼治秩序”“无为政治”“长老统治”等延展性概念。

正如作者所说,“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推而言之,首先研读《乡土中国》的“后记”“重刊序言”和“目录”,无疑将帮助我们对全书的框架、作者的立论重心以及表达逻辑有个基本的了解,这种“先入为主”的策略是阅读学术著作必须具备的。

4.部分参考书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05 年5 月版;《费孝通文集·第五卷》《费孝通文集·第十二卷》,群言出版社1999 年10 月版;张冠生《探寻一个好社会:费孝通说乡土中国》,广西师大出版社2016 年10 月版;《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乡土重建》,商务印书馆2011 年12 月版;《人文类型·乡土中国》,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 年3 月版。

(二)跨越语言障碍,读懂文字

《乡土中国》一书的内容成形于20 世纪40 年代,费孝通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期间。作者海归学者(1936 年费孝通赴英留学,1938 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及其早年江南生活的背景(1910 年11 月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松陵镇富家桥弄,三岁进入母亲创办的吴江县第一蒙养院,先后进苏州振华女校、东吴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读书),加上少年时代就有文艺创作的经历(十四岁开始发表作品),使得《乡土中国》的文字带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一是欧化语言的痕迹。欧式语言(英文等)有形式各样的从句,成分复杂的长句并不鲜见,汉语的表达则以短句为主,通常情况下,修饰、限制成分没有那么复杂。费孝通研究人类社会学,是吴文藻、马林诺斯基的及门弟子,更师从后者完成博士学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其学术(论文)写作也就自然受欧式语言语法的影响。《乡土中国》时见欧化语言的痕迹,那些成分复杂的长句对现在的读者来说,理解很有难度。

二是文白交融的表述。与大多数同时代人相比,费孝通的西式教育起步早,所受的影响自然更深。同时,在家庭传统的熏陶下,其早期教育也含有儒家文化的因子,他的父亲还曾郑重其事地让自己的朋友教儿子传统的作文章法。费孝通少年聪慧,写作禀赋高,很早就开始了撰文练习,新式写作的技艺是“早熟”的。其写作方面的历练可以说文、白两端各得其法。《乡土中国》主要以浅近的白话行文,间有典雅、精炼的文言词句,修辞立诚而又运笔娴熟,相宜得法。

三是南方方言的间杂。费孝通20 岁之前一直生活在南方,其幼年、青少年时光在江苏吴江度过。吴江地处苏南,方言属于吴语,语音、词汇、语法等均与普通话有一定差异。《乡土中国》偶见的特殊用词和语法带着吴语方言的影子,也给阅读造成一些困难。

综合看来,《乡土中国》既表现出很强的可读性,也给今天的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障碍。要想尽可能地读懂全书,就必须努力跨越这些障碍。老实说,此中没有捷径,无非是勤查工具书,借助语法分析,结合语境理解,同时将自己琢磨与向别人请教结合起来,多讨论、常交流。具体操作可因人而异,这里姑举几例,介绍通过“改写”来帮助理解的方法。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4]

这一段共有5 句话,可分三层(一、二句各一层,三、四、五句合为一层)。第二句为因果复句,欧化色彩鲜明,理解难度较大。“那是因为……”属于复杂的长句,说某种社会“从……上长出”,非常形象,但“长出社会”一类搭配今天已经不用了;“发生社会”的“发生”属文言用词,相当于“出现,产生”。给整句增加点断(标注括号),再对语序略加调整,试着改写为更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的形式,大体如下: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在这基层上曾发展出另外一种社会形态,它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而且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的边缘地带出现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费先生所“定义”的中国乡土社会,是专就“基层”而言的。“另外一种社会形态”也好,“在东西方接触的边缘地带出现”的“很特殊的社会”也罢,都离不开“乡土”这一“基层”,“土头土脑的乡下人”值得特别关注、研究。经过改写的上述文字与作者的论述一致,不过更符合当下语言表达的习惯。再如: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4]

“取资”“因之”“行动不得”“发生”属文言用语,与之相对应的现代汉语的说法分别是“取用”“因此”“动不了”“形成”,整段可以改写为: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用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动不了,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此像是半身插在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形成的。

另如《乡土本色》这一章第14 段有这样的句子: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4]

为便于理解,也可以作如下的转化: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基于可靠性——当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信用便产生了。

(三)精细研读与提要钩玄

1.圈点批注

对涉及重要概念或内容相对比较复杂的章节、段落,适宜圈点批注,下精细研读的功夫,力求理解准确、到位。常见的策略是理清层次,逐层分析,然后前后勾连,加以综合。举《差序格局》这一章为例:

①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②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③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④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⑤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⑥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得分清楚。⑦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事先规定的。⑧我用捆柴来比拟,有一点不太合,就是一个人可以参加好几个团体,而好几扎柴里都有某一根柴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是人和柴不同的地方。⑨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⑩我们不妨称之作团体格局。(第四段)[4]

这一段阐述的是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10 句话共分四层。①到④句为四一层,以田里捆柴譬喻西洋社会的情形,一根柴分属于把、扎、捆、挑,即归属于某一单位。⑤到⑦句为第二层,明确西洋社会的结构特点,即个人属于团体,而团体界限清楚,团体中的个体是平等关系。⑧句为第三层,补充说明譬喻不能涵盖的情况,即社会中的个人可同时归属多个团体。⑨⑩两句为第四层,交代譬喻的目的是帮助我们认识社会,同时界定西洋社会为“团体格局”。

①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②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但是这和传统的结构却格格不相入。③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④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⑤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⑥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⑦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⑧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是一样的。⑨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⑩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⑪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⑫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⑬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⑭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第九段)[4]

这一段论述“差序格局”富于伸缩性的特点,14句话共分四层。①句为第一层,承接上文,由亲属关系说到地缘关系。②到⑧句为第二层,具体分析地缘关系形成推出去的圈子——具有互助性质的街坊,其性质区别于团体,和亲属关系形成的圈子一样不固定、可变化。⑨到⑫句为第三层,援引《红楼梦》里贾府、《战国策》苏秦例,形象地解说中国传统社会地缘关系形成的圈子,概述“差序格局”富于伸缩性的特点。⑬⑭两句为第四层,结合乡下家庭可大可小、中国人凉敏于世态炎感等现象申述观点。

整体而言,《差序格局》这一专题首先提出话题“私”,并举例说明讨论的必要性;接着指出公私问题与群己界限的划分密切相关,进而明确探讨的路径是分析社会结构的格局,探讨的主要方法是中西比较;然后用譬喻说明西洋社会格局为“团体格局”,并抓住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家庭”(家)入手分析,从亲属关系谈到血缘关系,强调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有等级(层级)顺序的网络,引出关键概念“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概念的提出与具体阐释,同样运用譬喻的方式,既从日常生活层面随手举例,又自然引述熟知的文学经典加以说明,重点阐述其带有等级顺序、伸缩自如的特性;差序格局的核心是“己”(自我),以己为中心则带来群己界限的模糊,社会是私人联系的网络。

如何把道理讲清楚,既是读者关心的,也是作者重视的。材料既有生活中的事实(包括亲历见闻和调查所得),又有平时积累的间接材料(文学杰作、儒家经典、习语俗语等),随手拈来,且始终扣住“乡土社会”这一讨论的对象,形象而又妥帖。比较分析的方法贯彻始终,从“私”说开去,再回到“私”这一话题,主体部分的重心落在“社会格局”(社会结构)的探究上,水到渠成地完成对“差序格局”这一概念的提炼和阐释。

2.提要钩玄

显然,仅仅精细研读个别章节远远不够,从整本书的角度通盘考虑全部内容,提要钩玄必不可少(可以联系目录)。

提要钩玄,意思是指出纲要,探索精微,也就是精辟而简明地指明主要内容。具体做法是,结合圈点批注,概括各个章节的内容,然后分析前后的逻辑联系,综合归纳。

关于综合归纳,上述“主要内容与大体结构”部分已有说明,这里就章节内容的概括再作一点示例补充。

第一章《乡土本色》:提出观点——从基层上看,中国是个乡土社会。由一般人印象中的“土气”入手分析,说明农民依赖土地,乡土社会因而形成人口不流动、聚村而居的特点,最后归结乡土社会是个“熟人社会”。

第二章《文字下乡》:由一般人印象中的“愚”切入,指出“愚”相当于“不识字”,进而逐步阐述熟人环境中人民的相处交流靠更直接的语言(甚至语言之外的体态、表情等),文字是非必要的。其中,着重分析了作为象征体系的语言跨越空间阻隔的特性。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补充、申述上一章内容,从时间层面阐释中国乡土社会有语言而无文字。要消除个人的今昔之隔、社会的世代之隔,靠学习——记忆的能力,借助作为象征体系的语言(抽象成概念、词)实现“定型生活”中的日常交流,词足够应对。

第四章《差序格局》:从讨论中国乡土社会的“私”入手,首先提出话题,并举例说明讨论的必要性,接着指出公私问题与群己界限的划分密切相关,进而明确探讨的路径是分析社会结构的格局,探讨的主要方法是中西比较。然后用譬喻说明西洋社会格局为“团体格局”,并抓住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家庭”(家)进行分析,从亲属关系谈到血缘关系,强调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有等级(层级)顺序的网络,引出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这一关键概念。

“差序格局”这一概念的提出与具体阐释,同时运用比较和譬喻的方式,既从日常生活层面随手举例,又自然引述熟知的文学经典加以说明,重点阐述其带有等级顺序、伸缩自如的特性;进而说明差序格局的核心是“己”(自我),以己为中心则带来群己界限的模糊,社会是私人联系的网络。

第五章《系维着私人的道德》:承接上一篇,对差序格局溯源;接着谈及社会中个体的行为规范、社会的道德体系,并进行具体的中西比较,即西方是团体格局,强调权利与义务;中国是差序格局,无团体道德,中国社会的道德因私人联系而有差、可伸缩。

第六章《家族》:在差序格局框架下探讨乡土社会基本社群(家)的性质。家的结构比西洋社会复杂,因为功能不止生育,故结构不限制于“亲子”,在父系方面扩远而成为“小家族”,具有长期性,是事业组织,感情生活方面,夫妇两性等保留距离。

第七章《男女有别》:讨论事业社群,感情定向(社会关系)问题。感情具有破坏、创造作用,西洋社会是“浮士德式文化”;维持社会稳定的是了解,空间无碍,时间上大体也没什么问题,生理影响主要是性别差异(家族保证稳定和效率,事业社群性别趋同,因而男女有别),乡土社会是“亚普罗式文化”。

第八章《礼治秩序》:就乡土社会的不流动性、生活安定的特点提出新的“礼治”概念。先比较“法治”与“人治”,落脚于“治”的要义是“维护秩序”,再由维护秩序的力量、规范性质引出“礼治”,接着通过分析突出“礼治”的核心即维护秩序的力量是习惯——从传统(文化)层面解说“礼”,最终回到“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同时指出,与“人治”相比,“礼治”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护这种秩序”,而与“个人好恶”“相差很远”“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

第九章《无讼》:顺着社会性质的改变这一线索进一步讨论。通过遵循足球比赛规则的譬喻,说明礼治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教化已将外在规则内化,因而“无讼”。同时申述教化之重要,打官司被视为可耻,调解实则为教育,再与现代都市社会的法治、讲求个人权利进行比较,说明讼之常见,最后提出思考与尚待研究的课题,即如何协调原有的礼治秩序与现代司法制度,如何改革落实。

第十章《无为政治》:同样是由“治”引出的讨论,切入点是“权力”。首先介绍并分析理论,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的区别,前者偏重冲突、属压迫性质;后者偏于社会合作,基础是契约、同意——这是全章讨论的理论基础。接下来分析握有权力是为了谋得利益,而乡土社会资源受限,横暴权力不能长期存在,久而久之皇权“无为”,让位于同意权力去活动;小农经济对社会分工的要求低,同意权力也可以极小,因此从实际生活上看,乡土社会整体是“无为政治”。

第十一章《长老统治》:继续深入讨论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解“中国基层政治性质的一个谜”。尽管皇权统治整体上是无为的,但乡土社会的基层并非真正的民主,文化起着关键作用,长幼之序是重要原则之一,最后得出结论,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既非民主又异于不民主的专制”,是“长老统治”(爸爸式的权力)。

第十二章《血缘和地缘》:由上一章“权力结构”的“长幼之序”引出讨论。血缘社会中亲属(血缘)是相当稳定的力量,地缘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进而分析地缘和血缘分离的具体情况,指出血缘之外地缘关系的发展,建立在契约、理性基础上的社会性质的转变。

第十三章《名实的分离》:围绕权力继续讨论“社会的变动”形式。先在三种权力之外补充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解说这种权力在乡土社会中最不发达,因其变迁速率慢,社会变迁可以被吸收到社会继替中,长老权力建立在教化基础上,反对无从发生;反对只是被时间冲淡,以“注释”的形式存在,从而引出名实的分离,“口是而心非”,社会变迁速率增加,分离加剧。

第十四章《从欲望到需要》:深入对“社会变迁”的探讨。从欲望到需要,因欲望产生“计划”,是开始走出乡土社会、迈向未来的起步;现代社会知识即权力,从知识得来的权力是时势权力,区别于乡土社会中从经验得来的权力,预示社会的变迁。

将十四章内容置于全书的整体框架下思考,我们会发现,《乡土中国》探讨的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作者以概括性事实或习见现象作为阐述的基础,提炼出核心概念“差序格局”,并在此基础上作层进式、拓展性研究,前后呼应,自成整体。

总之,《乡土中国》是一本有意思的学术著作。了解版本、知人论世,逐步熟悉内容,把握作品特色,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读者能感兴趣,坐得下来,阅读才会真正发生。过语言文字关,是阅读的前提,也是综合训练;借助序言、后记,通览目录,读“整本书”;揣摩并改写,圈点加批注,既咬文嚼字又提要钩玄,都是基本的阅读策略。阅读整本书,循序渐进地了解阅读门径,习得适合自己的方法,综合提升语文素养,是师生共同的追求。

猜你喜欢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善恶人格的特质差序*
高职院校“技术差序”育人体系研究
从“差序格局”到“差序治理”
——概念跨学科移用现象的分析与反思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乡村慈善的“差序格局”
“乡土中国”的审视一种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后乡土”视域下农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