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越 汪子文 刘 勇
(1.黄冈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2.湖北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需求方和供给方都发生了部分质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消解成为主要的民生诉求[1],如何提升大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获得感、认同感、成就感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命题。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是改善身心、唤醒快乐的幸福产业,是满足民众精神文化建设需求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是推动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的强劲引擎,是增强人民体质,实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是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通道[2]。
时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号角正在吹响,以产业链升级为核心的体育健身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考验已经来临。如何实现体育健身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是什么?其未来发展的路径又有哪些?厘清上述问题,解构体育健身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黑箱”,对于丰富我国高质量发展理论体系,推动体育健身休闲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拉动和引领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经济将从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外发展形势,根据现代经济体系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和环境变化而提出的重大战略选择。这一科学抉择意味着我国经济建设应摒弃之前的“快跑模式”,进入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的新发展常态。发展的目标将从“求数量”向“求质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模仿型”向“创新型”的根本性改变。整体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不是指某个领域和某个过程的单向高质量发展,而是在新型经济体系下所有过程和领域的更高质量发展,不仅指某一类产品或服务达到国际一流水准,而是指整个供给体系和生态更有活力、有效益和有质量[3]。因此,高质量发展理念对于构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是以体育运动为载体、以参与体验为主要形式、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4]。其经济运行态势与高质量发展中的“绿色”、“协调”、“创新”等元素高度契合,也成为了近年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学者认为:体育健身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囊括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体育健身休闲教育与培训、体育健身休闲设施、体育健身休闲器材装备等业态的转型升级,是以服务业为龙头、制造业为筋骨的体育健身休闲产品(服务)生产活动集合的整体提高[5]。这一发展既包括量的增加又有质的飞跃,不仅涉及上游的资源端、中游的开发端、下游的运营端和最终需求端,更涉及产业链条整体的高效率传输[6]。也有学者指出: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摆脱传统要素投入依赖,通过科技等新型要素驱动,以多要素合理投入实现企业创新和价值创造的可持续发展[7]。笔者认为,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步性和产业演进的规律性,它不仅可以促进国家进步、产业优化,也能改善和提升民生,是推动经济强国建设的重要动源之一。由此,本文将体育健身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概述为:是以唤醒人快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目标,是以产业供给侧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为途径,是以满足日益壮大和多元化体育健身休闲消费市场需求为核心,通过多要素合理投入提高产业供、需链条效率,高质量的实现经济和社会价值再创造的过程。
2.1.1 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市场规模的驱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揭示量变和质变始终是对立与统一的矛盾体,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质变则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离开量变,质变就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8]。从市场规模看,体育健身休闲产业近年已经成为体育产业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2017、2018、2019、2020年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总产出分别达到581.3亿元、1028亿元、1796.6亿元、1580亿元,剔除2020年疫情影响年均增长率为75.7%,增幅达209.1%(见图1),产业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份额不断提升,占比由2017年的3.3%跃升至2019年的7.4%,增幅快于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管理、体育场地和设施管理等业态发展(见图2),表明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在体育产业中的拉动和引领效应进一步增强,且未来仍将具有巨大的上升潜力和发展空间。另外,从市场主体看,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市场主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2018年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法人单位共计4.5万个,占全国体育服务业法人单位23.1%。全国在用体育健身休闲场馆超过23万家,与体育健身密切相关的泛健身休闲场馆保有18.5万家[9]。仅从法人单位数量和场馆数量看,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体育健身休闲单一市场。并且,随着产业融合渗透,体育健身休闲+健康、体育健身休闲+旅游、体育健身休闲+养老、体育健身休闲+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正在不断扩展产业辐射范围,产业边界模糊化正引导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依据发达国家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市场规模效应快速扩张后,随着居民消费意识的逐渐形成和产业供给能力的持续优化,产业从量变向质变的配置和升级将会加快,并对体育健身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明显的驱动力。
图1 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总产出及其占体育产业总产出比值
图2 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和其他产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值
2.1.2 体育健身休闲产业产业政策的推动力
产业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业路线而制订的行动准则,是国家干预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策略,也是国家宏观调控、优化和监督产业发展和运行的重要依据和手段[14]。自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来,关于促进体育健身休闲消费、丰富体育健身休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健身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供给呈阶梯式增长(见表1)。政策文件集中提出:大力推动体育健身休闲产业主体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拓展体育健身休闲消费空间和载体、制定体育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规划、优化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空间布局等。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培育健身休闲等产业业态,力争2022年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这些前瞻性的政策文件和产业规划,为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增添了巨大的动能。
表1 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相关政策
同时,伴随上位政策文件出台,各省市也相继发布响应国家政策导向的配套实施方案。例如,胡北省陆续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湖北省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湖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等文件,江苏省颁发了《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江苏省贯彻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江苏省深化体旅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深圳市发布了《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等。这些地方政策文件的及时颁布健全了我国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政策体系,为产业稳定、可持续的落地生根提供了制度保障。此外,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在“2020年体育政策法规规划”未来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做好《体育市场管理条例》的立法调研,研究起草《关于促进社会体育俱乐部规范发展的意见》,推动《航空体育竞赛活动许可管理条例》《健身气功管理办法》《国内登山管理办法》等体育健身休闲运动项目相关法规的起草修订工作[15]。综上可知,随着产业政策的创新发展和体系化的不断完善,将对体育健身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动力。
2.1.3 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消费变化的拉动力
消费是体育健身休闲产品和服务生产的目的,消费转型和消费升级是体育健身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典型表征。一方面,从消费转型看,经过多年发展,体育健身休闲消费市场逐渐从健身俱乐部供给的单一产品消费,向马拉松、自行车、热气球、滑翔伞、汽摩、冰雪、水上、航空、极限运动、健身健美、电子竞技、山地户外等多元化、时尚化、个性化产品消费迈进。以马拉松为例,2019年中国境内马拉松总计办赛2185场,涵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285个城市,平均每天约6场马拉松赛事开跑,全国累计马拉松参赛达712.56万人次[16]。在跑步消费风潮崛起的同时,与跑鞋相关的专利申请数量增长明显,其中国内仅A43B13/00(鞋底)专利申请数量就超过723项。此外,包括滑雪、汽摩、航空、山地户外等发明、外观、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数量也在逐年递增,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优势强的企业已进入新的发展周期,表明消费转型对于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产品创新、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推动效应。另一方面,从消费升级看,我国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消费正从实物消费为主向服务消费为主转变,由初级参与型向体验型、娱乐型、社交型不断迈进,并形成健身休闲消费的高端化与大众化、个性化与群体化、专业化与生活化的巨大转换。特别是当下“互联网+健身”模式的高速发展,使体育健身休闲上游的资源层、中游的服务层、下游的衍生层不断完善和提升,并带动了包括运动社交、智能化健身场馆、线上体育健身直播、健身穿戴装备等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发展,有效拓展了产业链条的深度和广度,并赋予体育健身休闲消费生态内部的深刻变革。因此,体育健身休闲消费的多元化、专业化、科技化、个性化等趋势逐渐增强,消费需求的转型和升级对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拉动力。
2.2.1 企业竞争倒逼体育健身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是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并实现产业优胜劣汰的最佳方法。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既是竞争策划者也是竞争行动者,激烈的市场竞争将深刻影响企业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和对策。而探视企业数量、企业规模、企业盈利都能体现这一竞争程度。从企业数量看,2018年我国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法人单位4.5万个,占体育产业总法人单位数18.8%,维持了近年的高速增长趋势[17]。根据空间竞争理论,当市场主体数量短期快速攀升时,产业内部的经济利益和格局竞争将明显上扬,一批具有竞争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在空间竞争中会适应性探索做大、做精、做强的能力,有利于产业成熟度的提升。从企业规模看,我国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市场主体依然偏弱,中、小、微企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以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为例,2018年全国共有健身俱乐部46050家,其中,10人以下从业人员俱乐部占比83.9%,20人以下(含20人)从业人员俱乐部占比96.8%[18]。产业经济学理论认为,基于市场主体偏弱而形成的竞争机制往往伴随价格机制的混乱和供需机制的无序,在有效的竞争传导下,将不可避免地迎来兼并、收购、重组潮,进而引发一定程度的经济性垄断。而具有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管理优势的经济性垄断企业为维持其在竞争性市场中的地位,往往会采取有效的技术创新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的进步和繁荣。从企业盈利看,体育健身休闲企业近年整体盈利能力普遍不佳,盈利窗口正在减小。仅从投融资可窥,2017年体育健身休闲市场投融资共48起,2018年41起,而2019年则降至29起[19]。融资数量的下滑显示资本市场对体育健身休闲市场的盈利空间更为谨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成为融资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因此,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市场主体的竞争,无论是数量之争,规模之争、亦或盈利之争,最终都以资源重新配置的市场机制推动体育健身休闲企业从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多方位的高质量发展。
2.2.2 企业创新推动体育健身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
就产业前端而言,科技创新正在推动相关企业的生产创新。一方面,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可有效降低体育健身休闲制造业生产成本,提升产业生产效率和盈利空间。2018年安踏智能化改造的生产线平均每2.25秒钟就有一双运动鞋下线,相较于技术创新之前生产效率提高了近100%[20]。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研发,我国体育健身休闲装备在科技含量、产品附加值、消费满意度等方面也有显著提升。就产业后端而言,科技创新正在推动相关企业的服务创新。一方面,新兴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5G、大数据等正在推动服务载体的创新,使体育健身休闲消费的交易成本、交易效率和交易空间发生巨大的变化。如keep、feel、小米运动、春雨计步、趣运动、奇点足球为代表的健身指导类、运动记录类、运动需求衍生类体育健身休闲数字平台的大量涌现,实现了体育运动场景由线下转向线上或“线上+线下”的运动新体验。仅从keep数据看,截止2019年Keep在线注册用户突破2亿人次,累计运动总时长达224亿分钟[21]。另一方面,新技术的融入也在引导服务内容的创新。如2020年疫情初期,乐刻联合快手、抖音发起的“共克时艰,宅家也爱做运动”线上云健身活动,在1个月内即实现播放20亿次的惊人壮举,显示“体育健身+泛娱乐平台”的内容创新对增强消费者消费黏性和活跃度的重要影响力,即创新的服务内容是有效扩展消费增量、有效促进消费提升的重要手段。毫无疑问,科技进步正在深刻变革体育健身休闲企业的生产、服务创新能力,通过提升生产效率、盈利能力、销售空间等方式推动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体育健身休闲市场主体是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命脉,也是促进产业创新的纲和魂。整体看,我国体育健身休闲消费市场主体规模小,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市场主体的规模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体育健身休闲产品低、中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以产业装备制造业为例,体育健身休闲产品表现为球类、服饰类、健身器材、自行车等中低端体育健身产品部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滑雪板、冰雪架空索道、造雪机、户外设备、汽摩、康养等高端装备制造与国际核心指标相差较远,关键新材料、零部件长期受制于人。同时,创新能力也有待加强,公司财报显示2019年金陵体育、361度、李宁、安踏、三夫户外、中体产业等体育健身休闲上市企业的研发投入分别为3.9%、3.8%、2.6%、2.3%、0.3%、0.2%。而根据国际制造业一般规律,当企业研发投入的支出占企业销售额的5%~10%才具有市场竞争力[22]。基于这一现实逻辑,体育健身休闲市场主体偏弱和创新元素的供给乏力,制约了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有效转型。
因此,要摆脱体育健身休闲产业这一不利局面,必须加大市场主体改革力度并“苦练内功”,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引领体育健身休闲市场主体由低成本要素驱动向高技术创新驱动发力,提高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的自主培育与研发设计能力,通过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等逐渐嵌入全球价值链条的中高端,形成产业制造整体向高端化、智能化、科技化的转型升级。二是要扶持头部企业做大、做强。在规范化的市场规则制度下,引导优质资源和新型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通过鼓励企业连锁经营、合资、兼并等方式优化体育健身休闲市场主体,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隐性冠军企业,培育一批生产效益高、产品质量好、服务能力强的龙头品牌。三是要立足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本体特征,引导产品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根本转变。即依托我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平台的快速发展,聚焦消费者个性化、体验化、共享化的趋向演变,通过挖掘、收集用户的潜在体育健身休闲消费需求,构建产品制造和产品使用的良性互动,实现以市场优化供给、供给带动市场的新型制造体系更迭。四是要牢牢把握“双循环”发展战略机遇期,通过庞大的内需市场重塑和完善内循环产业链条,在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中加大国际化脚步,在“一带一路”、RCEP、自贸协定等对外政策基础上,实现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投资与合作、跨境产业协同化、集群式发展的新局面。
回看中国经济发展史,消费、投资、政府公共支出始终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基础性长效机制。特别是消费,2018年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为76.2%,已连续六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23]。而作为新兴消费领域,体育健身休闲消费人数、消费金额近年也呈现井喷式增长。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天猫和淘宝平台上运动鞋服和体育健身装备的消费人次从1.8亿人次增长至6.6亿人次,消费金额从515亿元增长至997亿元[24]。同时,包括跑步、健身、球类、舞蹈、游泳、瑜伽等运动项目热度依然不减外,以垂钓、攀岩、潜水、马术为代表的小众项目也异军突起,成为中、高收入群体的体育健身休闲消费新选择。体育健身休闲消费已经成为扩大消费需求、完善消费政策、促进消费升级、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力量。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居民消费率整体依然较低。2019年中国居民消费率(38.8%)不仅低于美国(68%)、德国(52%)、韩国(49%)等发达国家,也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劳动收入增长乏力、非消费性支出快速攀升、闲暇时间少、体育健身意识差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容。此外,体育健身休闲消费体验普遍不佳,根据中消协发布公告:2019年1-6月,涉及体育健身休闲消费的投诉同比增长了72.6%,体育健身休闲服务正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25]。
因此,持续推进体育健身休闲消费的提质、增容是解决现存发展症结和瓶颈的关键。首先,增大消费容量。一是要强化居民消费支出能力,特别是在二次分配中要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机制改善分配格局,并积极打通医保金、消费券、福利卡等向体育健身休闲消费倾斜的阻滞,促进消费支出能力提升。二是要做好消费引导工作,通过“两微一端”、电视、广播等信息化传播平台,宣传体育健身休闲运动对于健康的积极干预作用,推动普通大众从“治已病”向“治未病”的重大观念转变。三是要继续深挖消费人群。根据近年老年人、女性、中高消费群体渗透力加快的消费趋势,充分把握“银发经济”、“她经济”、“小众经济”等市场变化带来的新需求、新内容和新业态发展,积极推动体育健身休闲消费人群不断扩大。四是要利用“双减”政策,加大少、青年体育健身技能培训,重视体育运动技能培养的全周期过程,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下体育健身休闲意识的深埋和养成。其次,提升消费质量。一是要打磨优质的体育健身休闲服务,打造多元化的体育健身休闲场景,摒弃以往“重营销、轻服务”的传统发展理念,通过深化体育健身休闲消费的用户体验,以“指导+陪伴+反馈”的体验模式增加消费者的消费黏性。二是要改善消费者消费环境,制定体育健身休闲服务规范和行业标准,维护良好的企业竞争环境,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引导企业诚信和良性经营。
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本质是现代服务业,在“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等战略指引下,其既有公益价值又具有商业属性。从其公益价值看,保障民众的身体健康是国家的基本职责,体育健身休闲公共服务是国家提升居民身体机能、培养居民人格魅力、建立良好型、和谐型社会体系的“一剂良药”。202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文件明确提出政府将加大体育健身休闲服务的配套供给:要改扩建2000个以上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公园等健身场地设施,补齐5000个以上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配建一批群众滑冰场,数字化升级改造1000个以上公共体育场馆等[26]。就其商业属性看,市场化运作是补齐我国体育健身休闲公共服务结构性短板的有效方法,发挥公共和商业的双手联弹作用是推动我国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已呈燎原之势的重要原因。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体系依然存在明显的堵点、痛点和难点。一是体育健身休闲场地设施明显不足,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全国体育场地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8m2)相较于发达国家美国(16m2)、日本(19m2)差距巨大,体育健身休闲场地不足严重制约了体育健身休闲服务的有效供给。二是我国体育健身休闲场地设施投入过高而使用效率偏低的问题始终存在,闲置率高、服务对象窄、资源浪费等现状明显降低了体育健身休闲服务的供给水平。三是体育健身休闲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公益性和商业性健身休闲服务内容时有竞争,矛盾冲突不断。四是社会资本进入体育健身休闲公共服务存在明显的制度和行政壁垒,“放、管、服”改革机制不畅导致体育健身休闲公共和商业服务融合性较差。
因此,要实现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提升治理能力。首先要做好政策的顶层设计。一方面,针对我国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政策目标和政策重点,对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的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业态进行差异化政策管理和支持,防止政策顶层设计和实际执行存在“脱耦”现象。另一方面,要进一步降低体育健身休闲服务准入制度,破除行政干预过多的凯恩斯主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幅度削减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相关审批事项,实施负面清单管理,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和合理的资源配置,推动和完善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体育健身休闲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其次要加大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一是要引导各地方政府加大绿地公园、体育公园、休闲公园等体育健身休闲场地建设,推动便民利民的中小场馆、智慧场馆、多功能场馆的适时对外开放,打通覆盖全域的体育健身休闲公共服务网点;二是要扶持健身俱乐部、健身休闲娱乐中心、体育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商业服务扩大经营,鼓励企业创新供给方式,提升体育健身休闲消费的供给效率,通过个性化、精细化产品创新,拓展消费体验向品质型、复合型消费转换,增加消费者消费黏性。最后,引导体育健身休闲公共和商业服务与金融工具的有效融合,通过私募基金、风险投资、众筹融资、PPP融资等方式整合金融要素、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所起的关键作用,倡导有资质的企业通过企业债券等自筹资金的方式用于体育健身休闲服务项目的开展,通过消解体育健身休闲服务资本供需矛盾促进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无论是传统还是新经济增长理论,都在不断强化人力资本对现代经济的内生动力作用[27]。目前学界认为,在所有产业发展要素中,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特别是当经济体由低附加值制造环节向高附加值服务环节转化过程中,人力资本对于产业结构转化具有极强的关联效应。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是我国近年重点培育的新经济、软产业,是各种新产品、 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集中供给的重要窗口,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也对产业人才提出了新要求。2019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就明确指示:要实现体育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要加大人才孵化力度,形成有效支撑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但从业界反应看,我国体育健身休闲产业人才供给明显不足。首先是数量供给不足,目前,三大球、兵乓球、羽毛球、网球、马拉松、冰雪、山地户外、水上运动、电子竞技体育等项目的快速发展让运营、服务机构数量和人才需求出现井喷。根据回归曲线与指数模型测度,有关学者预计2035年我国体育产业相关人才需求将突破2000万人,以体育健身休闲为代表的体育服务业人才缺口巨大[28]。其次是质量供给乏力,随着新业态、新服务、新装备、新平台的不断涌现,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对于专业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体育健身休闲+康养、体育健身休闲+泛娱乐、体育健身休闲+互联网、体育健身休闲+智能制造等人才紧缺,一批懂技能、善管理、强营销、能跨界的新兴产业人才明显不够。
因此,要加快实现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深耕产业人才培育体系,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实现强根固本之效。一是要增加政府对于体育健身休闲产业人才的扶持力度,特别是要完善退役运动员、优秀教练员就业、创业的政策环境,推动体育健身休闲市场高技能人才所形成的相对竞争优势,并增加对海外优秀体育健身休闲人才的招聘和支持力度,构建“高技术人才投入—市场带动增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运转模式。二是要加强高等院校、高职高专院校以及高校继续教育机构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方向,通过“特色化”、“个性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消除专业人才培养始终滞后于产业发展的弊端,通过“产学研”、“创新创业”等平台建设,实现外部资源的校园化或校园资源的市场化来提升院校人才在体育健身休闲市场的适应力,增加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供给。三是要设立科学规范的行业组织,发挥行业组织、协会在营造氛围、组织活动、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企业资本进入体育健身休闲人才培养和人才资质认证市场,完善社会体育指导、运动营养、康复保健、运动防护、健康管理等职业再教育和再培训,全面提升体育健身休闲产业人才的职业素质、专业水平与服务能力。四是要加强企业自身的人才培育机制,鼓励体育健身休闲市场主体定期开展内训、研学、外出考察等交流学习机制,以开放姿态积累行业竞争的“软要素”,同时完善企业利益回报机制,通过良好的待遇和激励机制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是深化经济结构改革的重大战略,也是完善产业耦合、实现产业合理配置的关键举措。201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出:为全面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坚决破除地区之间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29]。目前我国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区域性发展特点明显。从产品制造看,已经形成昆山、慈溪、东莞等运动鞋类用品聚集区;海宁、石狮、中山等运动服装类用品聚集区;江都、泰州、苍南等体育健身器材类用品聚集区;天津、上海、奉化等球类用品集聚区,整体产业集群效应较为突出。从体育健身休闲服务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体育健身休闲服务最为发达,体育健身休闲消费支出持续性快速增长,如2015-2018四年间,上海市人均体育健身休闲消费从1934元增至2580元,消费人群比从71.8% 上升到80.9%,无论是人群年龄结构还是人均消费水平都有质态提升[30]。此外,诸如“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广州户外运动节”、“中国沂河体育节”、“巴山蜀水 运动川渝”等以体育健身休闲为特征的IP赛事给区域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但整体看,我国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由于区域经济差异而导致的不均衡发展始终存在,城乡之间、东部与中西部等地域产业规模差距明显[31],优质生产要素向发达区域流动的趋势逐渐加快,区域市场壁垒高、部分地区发展环境差、各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低已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矛盾。
因此,要推动体育健身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转变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协同联动机制,通过完善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区域体育健身休闲产业一体化发展。一是要完善城、镇空间布局,搭建“城市-乡镇-社区”三级服务体系,建立城镇化的体育健身休闲服务综合体,融合体育健身+商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型消费场景和平台,通过引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增加消费者消费欲望和消费黏性。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区域布局,充分发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和带动效应,通过“飞地经济”策略,加强基础和市场的统一和对接,在实现重点地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对周边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形成有效的拉动和促进作用。三是进一步完善国家布局,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建立特色化的产业发展方向。
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的快速渗透是新时代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体现消费需求改变和消费需求层次提升的重要指标。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新时代人民从“物本”向“质本”生活的根本性转变,也是我国培育新经济、优化软产业的共识性命题,更是世界格局变幻莫测下推进国家复兴、展现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坚定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层层递进的发展进阶,推动体育健身休闲产业高效率、高品质、高标准、高水平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