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充,唐嫚菲,孙 迪,王桂芹,蒋天宝,邹记兴,唐汇娟,周爱国
(1.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2.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130118;3.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0)
月鳢抗病能力强、营养价值高,因其外表独特、花纹美丽,近年来深受观赏鱼爱好者的喜爱。
2022年1月2日,在华南农业大学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玻璃缸大小为60厘米×50厘米×50厘米)中有自繁月鳢70尾,养殖大约为5个月,月鳢体长为8~12厘米、水温(25±2)℃、pH7±0.5、溶氧6毫克/升以上。
1月2日气温骤降,导致养殖水体温度下降至20℃以下,大部分月鳢出现尾鳍腐烂充血(图1);随着时间的推移,腐烂面积不断扩大,最后全身鳍条出现腐烂充血。月鳢离群独游、食欲减退、游动迟缓,每天死亡2~3尾。
图1 患病月鳢
在实验室超净台上对月鳢病灶部位进行采样,接种在MRS肉汤平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后发现有典型的细菌菌落,再使用MRS肉汤平皿培养基进行纯化培养,使用细菌16SrDNA基因扩增测序法检测细菌的基因序列,比对所测出的基因序列确定该细菌为维氏气单胞菌,因此确诊引起此次月鳢烂尾病的细菌是维氏气单胞菌(图2)。
图2 维氏气单胞菌
由于从发现鱼病到确定出致病菌种类已有4天,在此期间未曾用药,故该玻璃缸中的月鳢大部分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烂尾。确定致病菌后,立即将患病程度不同的鱼分开养殖在同等大小的玻璃缸中,重症的鱼单独养殖于1个玻璃缸中,其他鱼每缸放入15~20尾,并降低水位,关闭循环水。同时在每个玻璃缸中放入1个500瓦的加热棒,使水温维持在28℃左右,用氟苯尼考粉(水产用)2克/千克饲料对月鳢进行投喂,每天1次,连续使用5天。
开始用药时共有患病月鳢43尾,用上述方法治疗5天后一共死亡12尾,其余的全部恢复正常,治愈率达72.1%。治疗后降低月鳢的养殖密度,并持续跟进两个月,再未发现月鳢异常。
维氏气单胞菌广泛存在于淡水水域,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主要感染淡水鱼,防治难度大,病鱼死亡率高,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此次月鳢感染维氏气单胞菌的主要原因是月鳢之间抢夺食物和领地造成的体表及鳍条受伤,虽然本批月鳢经过驯化投喂饲料进行养殖,但基于月鳢凶猛的习性,相互之间还是会进行打斗,所以养殖户在养殖月鳢时应注意养殖密度,在提高养殖密度来增加经济效益时,还应注意密度不可过高,以防月鳢相互之间打斗造成体表损伤,进而感染各种致病菌。
氟苯尼考对细菌性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次对月鳢感染疾病的治疗利用了三级处理方法:一级是利用氟苯尼考粉拌料投喂,达到初步杀灭致病菌的目的;二级为适当升高水体温度,增加鱼的抗病能力;三级为降低月鳢的养殖密度,防止相互之间再进行打斗而加重病情。三种方法联合作用,共同抑制维氏气单胞菌的繁殖,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