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姗姗 张丽芬
(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上海 200060)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表明地理教学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精神境界。上海市2021年开始使用的地理新教材中,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栏目”,增加了大量地理信息技术的案例,增强了地理的实践性和技术应用。
在“双新”背景下,需要地理教师联系不同学科,[2][3]结合真实情境,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思维的提升、能力的增进、心灵的启迪。[4][5]
本文采用问题式教学、学科融合、真实情境教学、实验融合、软件操作等方法,设计了“诗意长江·流水地貌”这节课,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流水地貌是第四单元主题10第一节的内容,主题10对应的课标要求为:1.4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对流水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可以很好地解释外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原理,帮助学生迁移至其他地貌的学习中。教科书重点解释了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发育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类活动所受到的影响,结构性和综合性较强。
高一的学生通过日常的旅游参观已经对不同河段的河流有了形象的认识,这为他们学习流水地貌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其知识面和观察力还不足以支撑他们找到景观背后的形成原因,学生分析较深层次问题的能力仍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意境的案例,采用问题解决的方式,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流水地貌的分布和成因,通过问题解决、软件应用、实验观察等环节,形成对流水地貌较为综合的理解和认识。
(1)判读河流地貌类型,说出河流地貌的特征。
(2)结合相关图文资料,简要说出流水地貌的形成过程。
(3)认识人类活动与流水地貌之间的相互影响,培养人地协调观。
(4)通过课堂实验和信息技术的运用,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流水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流水地貌的形成过程。
利用LocaSpace Viewer软件帮助学生从在线地图中获取高程信息、图像信息和位置信息。
自制“李白在长江沿岸的游学足迹示意图”(见图1)和多媒体课件。
图1 李白在长江沿岸的游学足迹示意图
(1)基于单元教学设计,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本节课对教研组的单元教学设计进行了细化,针对“主要地貌类型”这一单元,结合“游大好河山、探诗意中国”的真实情境设计教学(见图2)。基于这一真实情境,本节课对李白在长江沿岸的游学足迹进行分析,探究诗句中景象(具体的地貌类型)的形成过程以及诗中景象与现代景象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对具体情境下不同问题的分析,提升学生对教科书知识的认知程度,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文化素养。
图2 单元教学设计路径图
(2)活动驱动教学,诗歌美化情境
教科书知识的学习需要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进行深化和吸收,分析“诗仙”李白在长江沿岸的游学足迹,思考其在不同地点的不同诗句体现了什么样的地势特征?为什么不同河段的长江景观是不一样的?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可以对河段的流水地貌特征和成因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进而帮助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体会地貌变化下人类活动所受到的影响。另外,通过对唐诗分析,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自信。
活动一:观看实验视频,讨论李白的诗句体现了什么样的地貌景观和地势特征?
帮助学生体会地形变化对流水地貌的影响。地势落差大、流水向下侵蚀作用强烈、堆积作用较弱,从而形成上游地区的V型峡谷地貌。
活动二:观看实验视频,讨论诗句中的鹦鹉洲(见图3)是怎么形成的?又为何消失了?
图3 古鹦鹉洲位置示意图
通过对凹岸和凸岸成因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曲流的形成过程,并具体应用到对江心洲地貌变化的分析中。鹦鹉洲是在流水堆积作用下形成的,在凸岸堆积作用下不断增大,但若在洪涝或水速较快时,侵蚀作用又变得更为强烈从而使洲体被冲蚀掉。[6]
活动三:阅读影像资料,讨论为什么李白的足迹没有到达如今最发达的上海呢?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图略)和现代遥感影像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到长江下游的地貌类型以流水的堆积地貌为主,所以远在唐朝时期,上海还是一片滩涂,当时的出海口在扬州市。
拓展活动:课后收集资料,讨论近年来长江三角洲面积增长速度减缓的原因?
通过与前面的学习建立认知冲突,帮助学生完善思维体系,增强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请学生课后查阅材料,了解三峡大坝的建立对河流堆积作用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人类活动与流水地貌相互影响关系的认识。
(3)丰富学习方法,优化课堂提问,促进学习深化
丰富学习方法体现在采用信息技术应用、实验操作、视频图像分析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利用LocaSpace Viewer软件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通过情境式和认知冲突式的提问,提升学生的应用水平和分析水平;通过对李白的诗作进行分析,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在学习过程中观察、对比、实验、分析、合作、质疑、评价、反思等提升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学习效果。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图4所示,详细的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图4 教学流程图
表1 教学过程
(续上表)
本节课基于单元教学设计的大情境,以“诗仙”李白在长江沿岸的游学足迹为真实情境,选取李白的著名诗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LocaSpace Viewer软件操作、讨论探究等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从课程的实践效果来看,学生很喜欢这种文学与地理相结合的情境设计,也锻炼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但课堂活动时教师的及时评价和总结较为欠缺。在学生汇报后,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对课堂活动和学习效果形成正确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