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中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1400)
对于妇科疾病来说,主要是指女性相关部位的生殖系统的疾病,如阴道、输卵管、卵巢等,由于临床发病比较常见,所以门诊部每日会接收到大量的妇科疾病患者。在医院诸多科室部门中,门诊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将医院的服务质量充分反映出来,所以其工作质量,对于医院美誉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基于此,对于门诊部门来说,在接收妇科疾病患者时,应对患者心理特征进行深入分析[1],将优质化的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旨在将门诊医护水平提升上来。该文于2020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期间主要探讨对该院妇科门诊120 名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心理护理模式后的不同效果,现整理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观察组年龄分布在20-60 岁范围内,中位值为(40.45±3.58) 岁,妇科炎症患者、不孕症患者、内分泌患者以及妇科肿瘤患者分别为30 例、10 例、11 例、9 例。对照组年龄分布在21-60 岁范围内,中位值为(40.54±3.58)岁,妇科炎症患者、不孕症患者、内分泌患者以及妇科肿瘤患者分别为28 例、12 例、10 例、10 例。在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之后,在均衡性方面相对较高,同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纳入标准中,本次实验经过了我院医学伦理学会的认可,在研究开始前,已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了相关内容,其表示愿意积极配合。以下情况的患者是要进行排除的,是不能入组进行相关实验的,比如沟通障碍的患者等。
采取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如深入分析患者心理状态,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行心理护理为观察组,其护理内容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心理状态分析。在这一方面,应从患者基本情况、健康情况以及情绪状态等出发,做好相应的记录。第二,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应从患者心理特点出发,贯彻落实好人性化需求,防止患者负面情绪的出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如果患者出现急躁不安情况,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采用和蔼可亲的语气,对于患者存在的疑问,耐心、详细地给予解答。其次,如果患者出现紧张、抑郁,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足的关心,对其原因进行了解,然后将心理干预的针对性发挥出来[2]。再次,如果患者存在自卑羞怯,应引导患者树立自信心,确保良好的治疗配合度。此外,对于来院复诊的患者,在原医师处治疗为最佳的选择,以此来对患者的羞怯心理进行避免,促进治疗活动的连续进行;如果患者焦虑恐惧情况,医护人员应注重对患者情绪进行安抚,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应对该操作的原因进行详细讲解,确保焦虑恐惧心理得到有效消除;如果患者存在忧虑多疑,主治医生应密切联系患者,将相关的诊疗问题解释给患者。
在两组研究对象中,评价指标内容主要包括不良心理情绪、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在不良心理情绪的评价方面,主要包括SAS 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SDS 量表(抑郁自评量表),针对于前者,0-59 分、60-69 分、70 分以上分别代表轻度焦虑、中度焦虑、重度焦虑。针对于后者,0-10 分、11-20分、21-30 分、31-45 分分别代表无抑郁症、轻度抑郁症、中度抑郁症、严重抑郁症[3]。通过医院方面编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非常满意的分数取值范围为>80 分,比较满意的分数取值范围为60~80 分,不满意的分数取值范围为<60 分。将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纳入总满意率中。
整理本次研究中的重要数据,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 对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护理满意度采用率(%)表示,不良情绪评价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前者组间率比较使用卡方检验,后者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比较后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比护理前低,并且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为明显,相互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的例数分别 为49 例、10 例、1 例,其 占 比 分 别 为81.67%、16.67%、1.67%,对照组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的例数分别为40 例、12 例、8 例,其占比分别为66.67%、20.00%、13.33%。观察组的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98.33%vs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护理后均有所提升,但是观察组升高的幅度更大,与正常水平更接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不良心理情绪对比 (±s)
表1 不良心理情绪对比 (±s)
?
表2 护理满意度对比[n(%)]
表3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3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观察组(n=60) 对照组(n=60)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生理功能 82.71±10.25 90.72±11.35 82.75±10.30 86.88±10.98生理职能 38.82±4.90 68.85±7.08 38.75±4.88 56.58±5.80躯体疼痛 56.48±5.85 72.40±8.30 56.40±5.80 63.71±6.30总体健康 39.68±4.98 54.79±6.85 38.65±4.99 47.38±5.98
妇科门诊医疗水平在诊治方面要不断提升,同时,在护理服务方面也要不断提升,才能满足人们对护理服务,对自身诊疗的需求。受此因素影响,很多医院都更加关注护理模式,不断引进新型护理模式,以此提升护理质量。而护理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医院和科室的形象。所以,对妇科门诊接诊的患者开展更优质、更科学的护理服务,也成为护理人员追求的目标。本文以妇科门诊接诊患者为研究目标,在心理护理引入护理服务中的运用情况进行探讨,以此与常规护理相对比,从而确定加强心理干预对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均能得到明显提升,从而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手段,充分考虑患者心理状态,取得预期的护理效果。通过心理干预,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有效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
在基层群众治疗疾病方面,门诊属于重要场所之一,通常来说,门诊护理质量,是患者对医疗水平的信任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4]。在临床上,妇科疾病经常发生且不容忽视,不仅会对妇女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也会引发妇女的不良心理情绪。现阶段,在医疗改革过程中,心理护理在妇科患者护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心理护理措施而言,作为重要的一大护理手段[5],主要结合心理学理论、患者个人实际情况等,其对于患者的心理需求的考虑比较全面,可以大大提高实施效果,并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心理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全方位、多角度领域地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密切联系患者基本情况、健康情况以及情绪状态等,同时,如果患者出现急躁不安情况,护理人员应采用和蔼可亲的语气,与患者保持亲密沟通[6],及时为患者答疑解惑;如果患者存在自卑羞怯,应引导患者树立自信心[7-8],对于来院复诊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安排原医师处治疗,防止患者出现羞怯心理,促进治疗活动的连续进行。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比护理前低,并且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为明显,相互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98.33%vs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护理后均有所提升,但是观察组升高的幅度更大,与正常水平更接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有效心理护理作用和优势非常值得推广与应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引入心理干预,通过心理学理论和技能的运用,可以为患者提升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第一时间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以积极护理大度面对患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诊环境,为患者提供私密的空间,减轻患者面对陌生环境产生的紧张和焦虑等负面情绪[9]。护理人员全程微笑,为患者营造舒适轻松的就诊氛围,以此缓解不良情绪。针对心理问题严重的患者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普及生理知识,使患者了解检查的必要性,同为患者说明情况,了解延误治疗会有哪些危害,以此使患者更好的配合完成诊疗工作。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妇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已经得到验证,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控制,且给予患者护理满意度强有力的保证,给予患者生活质量强有力的保证,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的护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