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叶春霞 刘 静
(作者单位:安徽省泾县中学;安徽省含山县第三中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提出,“学校要建立、健全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制度、机制,探索运用历史课程资源有效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方法。”乡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开发与运用乡土资源可涵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随着新高考的实行,各省又回归到自主命题,乡土文化资源必将受到命题者的重视。另外,笔者发现历年高考也有不少以乡土文化资源为命题素材,突出考查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试题。
张汉林等人曾指出:“史料阅读的奥义在于培养求真的态度与方法,帮助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搜集大量史料”是“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的前提。《课程标准》将高中学业质量水平划分为四个等级,其中“水平1”要求学生能够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其有关的材料;能够从所获得的史料中提取有关信息。收集史料是史料实证的基石,学生应在收集史料的基础上加以判断。
例1.(2020·全国卷Ⅱ·25)敦煌莫高窟61 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这一事例说明此类壁画 (C)
图1 敦煌壁画中的“大佛光之寺”
图2 五台山佛光寺
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
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C.可与文化遗存互证
D.价值来自学者的发掘
本题以乡土资源为命题素材,重在考查史料实证素养。由材料内容可知,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为发现实物“佛光寺”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说明此类壁画可与文化遗存互证,C 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的壁画应源于现实中的实物,而不是源于艺术想象,A 项错误;材料所述壁画能够为发现实物提供重要的线索,一定程度上能够还原历史真实,但不能表述为“完整”,B 项错误;材料所述壁画对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不是来自于学者的发掘,D 项错误。
随后,笔者再结合具体示例分析。安徽省历史底蕴深厚,可供发掘的乡土资源众多。例如,距今5800 —5300 年的凌家滩遗址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意义重大,学生对其亦不陌生。在复习早期中华文明的特征时,为了讲清楚早期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笔者让学生课前借助网络渠道来搜集有关于凌家滩遗址与其他石器时代遗址共性特征的材料。
基于互联网检索,学生发现凌家滩遗址中的玉人与四川三星堆遗址中的铜人面貌相似,且凌家滩文化与红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所出土的精美玉器在制作技艺上存在着一定的继承性。另外,学生还注意到凌家滩先民已会种植水稻、饲养家畜。随后笔者提问,“这些现象说明中国古代早期文明的形成有何特征?”通过以上探究性活动,学生对史料实证向来强调“孤证不立”的原则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也对傅斯年所倡导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笔者又继续提问,“我们所得出的结论可靠吗?历史学家又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呢?”笔者列出相关书单后,学生纷纷查找史料,如某学生搜寻到了以下材料。
材料中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复杂,各地原始居民的经济方式、居住模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各有特点,同时与邻近集团保持交流,这样一来,在整个中华大地上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遗存……严文明先生将其称为重花瓣结构,中原为花心,四邻为花瓣。这样,整个中国史前文化呈现多元一体,以中原为核心的结构。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
在介绍完以上内容后,笔者告知学生在搜集史料过程中,除了实物史料、后世文献,还需重视当时所留下的文献资料。恰如王国维所提倡的“二重证据法”,即“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换言之,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来相互印证,例1 试题即可说明。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资源,但是不同史料的价值差别很大,甚至某些史料是伪造、杜撰而成。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对不同史料进行分类,并能准确衡量其价值大小,而这正是史料实证的关键。另外,对于同一类型史料而记载内容的不一致,我们还要做到细致甄别。
例2.(2017·全国卷Ⅰ·26)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C)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本题借助乡土资源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由表格可知,《旧唐书·高祖本纪》和《新唐书·高祖本纪》叙述此时李世民为秦王,还没有登基称帝,排除A 项;《新唐书·高祖本纪》等叙述此时李世民为西讨元帅,排除B 项;只有《新唐书·太宗本纪》叙述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排除D 项;四则材料都提到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故C 项正确。
在复习中,笔者给学生呈现以下两则材料:
材料一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又差人往旱寨内唤张辽、徐晃各带弓弩军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比及号令到来,毛玠、于禁怕南军抢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顷,旱寨内弓弩手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孔明(诸葛亮)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支。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谢丞相箭!”比及曹军寨内报知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摘编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材料二 曹公攻濡须(今安徽省含山县东关境内),权与相拒月馀。(裴松之注)魏略曰:(建安十八年214 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摘编自《三国志·吴书·孙权传》
提问:
(1)以上材料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以上材料分别为何种类型的材料?它们的史料价值有何区别?
(3)针对以上事实,它们的记载有哪些不同?你觉得哪一记载更加可靠,请说明理由。
依据所学知识和两则材料内容,学生能够知晓它们描述的内容与草船借箭一事相关。至于材料的类别,第一则材料选自《三国演义》,作为小说,不少内容是作者主观创造的,且其成书于元末明初,距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较为久远,故其价值有限;第二则材料选自同一时代的《三国志》,作为二十四史之一的正史,其真实性较前者更为可靠。从记载内容来看,材料一认为草船借箭发生于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之战期间,且主角人物是诸葛亮;材料二则认为草船借箭确有其事,它发生于江淮一带的濡须之战中,且其主导者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针对同一事件,不同文献史料的叙述不相同,尽管有时无法短时间内判断出真伪,但教师可引导学生综合考量,在“求同存异”中得出一些相对客观的结论。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所以,即便有些史料价值有限,但教师还需追根溯源,带领学生走进“历史现场”以了解其作者的主观认识,这也正是史料实证的归宿。仍以“草船借箭”这一事件为例,为何《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记载大相径庭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以问题链的形式层层推进。
从政治层面看,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他出生于山西太原的汉族家庭,想要在书中凸显汉族和汉王朝的正统性。而诸葛亮是蜀汉丞相和政治家,神化诸葛亮可以达到此目的。从经济层面看,这一时期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力量壮大,小说可以满足市民的精神需求。小说的内容充满神奇色彩,其细节极具可读性。
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者的主观意识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时代的影响。盛刚在《管窥以文证史的魅力——从“草船借箭”说起》中也写道:“要解答这一疑问,必须联系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罗贯中是与朱元璋同时代的作家……但是也必须看到元朝贵族对汉人、南人的阶级压迫,以及对当时文人的种种限禁和迫害。明灭元不久,又受到后金的威胁。这对当时持有民族主义观念的汉人来说,无疑是连续的、沉痛的心理打击,他们渴望有类似诸葛亮这样‘近乎神明’的人物来恢复统治秩序。”在此基础之上,笔者引导学生归纳、得出政治立场、时代局限、史料的选择运用、研究的方法角度等影响史料撰述与历史解释的结论,并鼓励他们敢于对史料提出自己的解释。
例3.(2021·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1)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B)
A.文化取向的迥异
B.政治立场的不同
C.学术观点的分歧
D.生活态度的差异
本题考查中原礼乐文化,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儒家学派强调乐器文化,认为大家有共同的乐器文化能够上下和睦;而墨家提倡非“乐”,它认为乐器文化会让人沉湎于音乐,还会使人懈怠于事。二者存在差异是因为它们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儒家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故认为乐器可以让大家和睦进而维护统治。而墨家代表中下层人民的利益,故认为乐器会让人沉湎于音乐,还会使人懈怠。所以,政治立场不同是造成二者认识差异的原因,B 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文化取向和生活态度的差异,A、D 两项错误。C 项为表面现象,可排除。
总之,有效利用乡土资源来命制试题对涵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意义重大,命题者主要围绕以上三个维度来命制试题。在高考历史复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搜集相关的乡土文化史料,让学生对史料进行分类与甄别,并尝试对史料进行辨析和解释。随着各省自主命题的到来,地域文化乡土资源更值得关注,教师还可以尝试命制一些以此为材料的试题让学生练习。如此,“史料实证”素养会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