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摘 要】在课改越来越深入的今天,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文本的解读能力关乎重大,对于是否能够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对切入点的恰当选择,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要有“焦点”意识,根据文章的特性着眼于一个关键点,抓住一根主线,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小处着手,却能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课堂 文本解读 切入点
华罗庚曾说,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中,这句话同样适用。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刚走进工作岗位的教师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往往在“把薄书读厚”这一点上做得不够,不能发掘文章的内涵,对重难点的突破不够透彻,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只是蜻蜓点水、浮于表面。与之相反,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解读教材的深入,有经验的教师能充分“把薄书读厚”,除了文字表面,他们对文字蕴含的深意、人物的形象、相关的拓展、写作的背景等都会充分发掘,致使他们总觉得每篇课文没有讲透彻,还有地方没有涉及,而这又是另一个误区。
随着教学经验的丰富,“把薄书读厚”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并非难事。经过多年的自我反省与调查研究,笔者认为,“把厚书读薄”是值得语文教师重视的问题。在小学阶段,语文的课时最多,语文的练习种类及数量也最多,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工作量更为繁重。但是,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却并未达到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但落实到教师的课堂教学这个层面,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面面俱到,什么点都想抓,但是没有重点;二是用力呈散点状态,不能突破难点。
课改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涉及课程目的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而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所有的改革,都必须以有效地实施文本解读为前提。这样,能否找准文本解读的切入点,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既突破了重难点,又不费时太多而显得低效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有“焦点” 意识,着眼于一个关键点,抓住一根主线,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集中力量突破重难点。哪些才是“焦点”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以课文题目为突破点
“题好半篇文”。题目,或是能抓住主人公的突出特点,或是能让读者捕捉到重点事件,或是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好的题目,往往能高度反映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只要抓住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文眼”,在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课堂效率上,就水到渠成了。
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神话单元,神话的特点是讲述神奇的人和神奇的事,而题目就是故事精华的缩影,《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神人神事,通过题目已经一目了然。接下来的教学围绕题目展开,关于故事的内容和神话的特点,学生就能很自然地掌握。
再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其教学目标为让学生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激发其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而奋发有为的远大理想。因此,在直接揭题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发问:“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等。这样紧扣题目而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围绕课文的内容和要表现的主要情感展开的。若下面的学习活动能做到始终紧扣主题,重难点的突破就顺理成章了。
二、以课后习题为突破点
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针对课文的特点设置了一些知识要点、能力训练点等,集中体现了教材编者的意图,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有重要的引领、导航、总结、提升作用。统编版语文教材在课后习题的设置上,相对于以往也有了很大变化,不再仅仅关注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积累,而是更加侧重于对课文背后的人文、核心素养等方面的积累,有助于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最终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对于课后习题的使用,教师既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加以关注,也要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渗透。这样不仅能够优化课堂,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后习题的设置,有的结合课文内容,有的联系生活实践。如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一课,课后习题中除了明确提出“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要求外,还出示了“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一系列词语,同时,出示了一幅插图:“我还会说:弯弯的小河、蓝蓝的大海……”这样,教师就非常明确,这一篇文质兼美的儿童诗,不仅要让学生熟读成诵,还要调动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懂得欣赏美好的事物,并能内化为优美的语言且表达出来。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一课,课后安排了小练笔:写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这既是一个配套的寫作训练,也是一个极佳的德育路径。在写作前,笔者让学生先谈谈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有的学生说到父亲严厉教育之下的委屈,有的学生感受到父母工作辛劳的感动与愧疚,有的学生回忆了动物朋友离去的伤心……学生畅所欲言,不仅在讲述鼻子一酸的经历,也在胸中激荡起情感的浪花,友谊、感恩、明理,看似完成练习,实则荡涤心灵,与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形成共鸣。
教师关注了课后习题,其实也就是关注到了学习效果的检测。学生也自然而然地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语言表达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使学习的效果顺利达成。
三、以关键句子为突破点
课标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才能,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而能够抓住关键语句对课文进行理解突破,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统编版语文教材在三年级下册就安排了“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语文要素,旨在锻炼学生在读懂自然段的基础上,学会从自然段中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不仅是段落,对于整篇文章而言,有些往往在开头、结尾或文中某处有点题、揭示中心的句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心句,学生学习课文时抓住它,就可以总领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学习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教师就可以以结尾中揭示中心的“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一句为突破点。上课伊始,教师可以直入主题,让学生找出文中高度概括“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的句子,然后,借助这个句子组织课文的学习:从哪些地方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分别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通过对每一件事例的学习,学生不断加深对鲁迅的认识,最终更深刻地感受到“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学生抓住这一关键句,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凝心聚力,合力攻坚”,真正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除了中心句,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也很重要,它是文章思路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句,就很自然地把上文介绍的“建筑美”和下文的“文物珍”顺利融合。在阅读中抓住这样的过渡句,对于厘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脉络等作用特别明显,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语句进行朗读、理解、感悟等,的确能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四、以单元目标为突破点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每一个单元的选材相对集中,共同服务于单元学习的目标。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目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表达丰富,有许多有新鲜感的词句。这正是本课要重点关注的训练点,如“坪坝”“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凤尾竹的影子”“洁白的粉墙”等词句,表现出比较新鲜的风貌;对于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名称,学生会比较陌生,显得好奇而充满新鲜感;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分别运用了“从……从……从……”和“向……向……向……”这样的反复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第三自然段以树枝、鸟儿、蝴蝶、猴子的状态来表现窗外的安静,衬托出学生上课时的专注。诸如此类的表达,既与课文的情境相吻合,又比较特别。学生关注课文中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不仅加深了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对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单元整体目标是指向“家国情怀”的。如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心怀家国的情怀。五年級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无论古诗,还是现代文,字里行间都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之情,表现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在教学这些单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由关注自我到关注社会,实现由个体向社会人的转变,更加充分地进行语文教学与德育的高度融合。
由此可见,以单元目标为指引,能帮助教师快速找到突破课文重难点的抓手,使其在组织学习时能够有目标、有内容、有方法。
以上四个突破点是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得来的一点经验之谈。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安排等,教师一定还能找到别的突破点,但不论是用哪一种方法,其目标一定是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引爆”深层次的课堂教学,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真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力量。当然,追根究底,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对文本有深入的解读,对文本中浓缩着的诸多隐含信息与深层含义的内容要有选择性的发掘,找准教学的凭借和切入口,让学生把该学的学透了,避免在非主流的地方浪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虽为郑板桥在揣摩书画时的心得,但对我们的语文教学也颇有启发。教学,要因人、因教材而异,要拥有创造性的思维,自辟新路,体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和格调,但更要去掉其繁杂的部分,使之趋于简明。只要教师在课堂上拥有“焦点”意识,抓住最重要的那个点,所有的教学重难点都会迎刃而解,我们的语文课堂也会变得“简约而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