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读“这一篇”中走近“这一位”

2022-07-21 04:48童志国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审美情趣体味

童志国

摘要 散文阅读教学往往停留在对所写内容的概括和所抒发情感的印证性梳理上,不能经由作者精妙的语言表达和突破常态的独特审美体验,去深入文本,走近作者构造的心灵世界。可行的思路是,通过体味散文精准的言语表达,体认与分享作者丰富、细腻、独特的人生感受。落实到《故都的秋》学习中,即在理解文本准确的言语表达中,体认与分享郁达夫以“悲凉为美”独特的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 体味 体认 审美情趣

[设计思路]

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保留的经典篇章,最新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也收录了该篇。然而,笔者研究了不少教学设计,发现了一个共同的倾向是,教学仅仅停留在对“五幅秋景图”的印证性解读层面上,即分析其中蕴含的“清、静和悲凉”的元素,然后再结合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贴上一个结论标签—在对故都衰颓秋景的描写中,抒发了作者的悲凉之感。

王荣生教授在《散文教学教什么》中指出散文阅读的教学目标:“通过体味散文精准的言语表达,体认与分享作者丰富、细腻、独特的人生感受。”以此观照和预设《故都的秋》的教学目标,笔者将其定为:通过换词法、改写法、补写法感知作者精准的语言表达,体认与分享郁达夫以“悲凉为美”的独特的个性化审美感受。支撑这一教学目标的理念是,散文教学既要关注文体(文学性散文)“这一类”特征,更要聚焦“这一篇”散文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与此同时,这一目标暗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在品味作品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中锤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并指导学生从郁达夫独特的审美情趣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的同时,感知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秋”的母题的沿革路径及样式,并最终走近郁达夫“这一位”。

[学习目标]

(1)在诵读中感受作品文辞的精美。

(2)能利用换词法、改写法、补写法等去理解文本准确的言语表达。

(3)通过还原法、知人论世等方法,体认与分享郁达夫以“悲凉为美”独特的个性化的审美情趣。[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设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

一、解读文题,预设伏笔

[问题1]请仔细读一读文章的标题,“故都的秋”中包含了哪些信息?

[点拨]这是一个偏正关系的短语,“秋”点明文章写作的内容,即秋天的景色;“故都”是“秋”的修饰语,界定了文章描写的范围或地点。同时,“故都”即当时的北平,也就是北京。

[问题2]既然“故都”就是北平、北京,那么文章的标题能否换成“北平的秋”或“北京的秋”?

[点拨]这一问题在教学伊始就抛出,学生可能很难回答。教师不妨将其设计成一个教学悬念,等学生真正地理解了文本所抒发的情感之后再来回答,其中的深意自然被洞悉。

[设计思路]文本教学解读是一种特殊的解读样式,既有别于休闲式阅读的自由和随性,也有别于专业研究解读较强的理论性和专业性,其主要通过一个个可以凭借的抓手,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文章标题的教学价值非但不能忽视,反而应当成为指导学生进入文本的一个重要抓手。基于此,指导学生从文章的标题入手,猜测、推断标题与文章内容、作者情感态度之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为达成教学预期奠定了基础。标题“故都的秋”从字面意思来看,高一的学生能理解“秋”是描写的内容,“故都”是描写的地点;但“故都”所蕴含的文化意味,以及与“秋”结合起来所构成的境界非得等理解了文本内容后才能理解,故而将其作为一个教学悬念。

二、梳理内容,理清脉络

[问题1]请梳理文本内容,完成对“五幅秋景图”的赏读(填表格),并用两个字的词语概括出文中作者情感发展的脉络。

[点拨]文章总共有14个自然段,主体部分为3—11自然段,作者紧紧围绕“清、静、悲凉”对“故都的秋”作了细致的描绘,并于字里行间流露出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这五幅秋景是作者眼中最能体现“故都”之秋特色的场景,然而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作者“以情驭景”心灵选择的结果。从这个层面来说,赏景是为了品情。文中郁达夫的情感发展脉络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赞秋一赏秋一论秋一恋秋。由此,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本文的主题是颂秋还是悲秋?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埋下伏笔。

[问题2]“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请用文章中的句子来概括。

[点拨]文章开篇就直接点明“故都的秋”的特点:“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即其特点,也就是作者反复提及的“秋味”。

[问题3]这一特点是如何被呈现的?有什么效果?

[点拨]从文章顺数和倒数第二自然段关于“南国之秋”的描写,可知“故都的秋”的特点是在与“南国之秋”的对比中被呈现出来的。这样写得好处,在比较之中能将“北国之秋”的浓烈和酣畅的特点充分凸显出来。

[设计思路]百年语文学科走到今天,我们对语文学科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作为一门形式学科,语文阅读教学既要指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写了什么”,更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如何写的”“为何这样写而不那样写”。所以,“梳理内容,理清脉络”这一教学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它是阅读教学的起点,也是一个重要的桥梁,深刻地理解了文本写了什么有助于探求文本形式上的奥秘。

在梳理文本内容教学版块中,本课常见的思路是先指导学生找出文中关于“故都的秋”特点的总括性的句子—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然后以此去印证性解读五幅秋景图,分别从“清、静和悲凉”三个角度去赏析五幅景。笔者认为,这种思路存在着结论先行的嫌疑,不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故而在教学中,笔者反弹琵琶,先让学生品读五幅秋景图,从中总结出自己认为的“故都的秋”的特点,然后再与郁达夫的观点作比较,这样有利于学生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在深刻地体会作者独特情感的同时,也能读出自己的发现、发展自己的思维和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

三、鉴赏语言,体悟情感

[问题]文学性散文的语言往往都是作家高度个性化的言说,追求表情达意的准确性。请赏析下列句子(投影呈现),并揣摩其中所体现得情感。

(1)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搭建改写支架:可是,北国的秋,却来得清、静、悲凉。)

(2)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3)请根据文意,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修饰语:①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②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4)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5)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点拨]第(1)句仅从原句来看,学生很难发现其中蕴含的情感。所以可以搭建一个改写的句子与之比较,这样就能发现原句的特点。改句去掉了感叹词“啊”、修饰语“特别地”,并将三个单句合并成一个单句,读起来一是缺少了咏叹的意味,二是强调的意味也没有了,三是原本三个单句所表达的舒缓、悠闲的意味丧失殆尽,改句整体上给人一种很急促的感觉,这与作者的心境不吻合。

第(2)句如果将其概括成以一个格式,即“要从……更要从……也不过……”。作者急切“要从杭州赶上青岛”,迫不及待地“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如此心切地风尘仆仆从千里之外赶赴北平,“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也不过”的转折语气比较轻微,原来如此迫不及待地长途奔波至北平,不过是要欣赏故都的秋味。在这里前后的情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作者越是轻描淡写地“也不过”要做的事情,就越发显出其在心里的重要性,对急于见到“故都的秋”的迫切心情溢于言外。

第(3)处要补写的修饰语,其实就是检测学生是否准确理解作者对北国和南国之秋的情感态度。就第①处而言,学生补写的修饰语总体若能扣住冷清、孤寂等即可。比如,分別可以填“素白”“稀疏”“衰弱”“清冷”“孤寂”;第②处要扣住“南国之秋”色彩不浓的特点添加修饰语即可。

第(4)处充分体现出了散文语言有着诗歌节奏和声韵,增强了语言的音乐美。“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这三句结构相同,形式上整齐划一,有整体的美感。“慢、润、淡”三个形容词作谓语,体现出平淡细腻的情味;“慢(màn)、润(rùn)、淡(dàn)”声调相同,前后两个字押韵,再加上三个字均为响亮的音节,所以读起来声韵铿锵有力,语势贯通,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第(5)处是作者的直抒胸臆,用假设的语气,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挽留“北国之秋”,希望它能常驻人间,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往情深和深情眷恋。

[设计思路]众所周知,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居于语文核心素养最基层的是“语言建构与运用”,再加上散文的语言往往是作家个性化言说的表现,所以我们设计了这一教学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能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交流沟通的目的。在具体的语言鉴赏中,除了常规的分析外,我们还采用了两种旨在提升学生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方式:改写比较和补写强化,学生在动脑和动手的过程中,理解了郁达夫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也促进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郁达夫散文的语言具有诗歌音乐美的特点,这应该让学生知晓,故而笔者特地参考资料(周振甫、徐明翚主编《散文写作艺术摘要 》)选了一个语例(4)。

四、群文阅读,文化探源

[任务1]中国古典诗词中关于秋的描写佳作众多,从一定意义上说,“秋”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学一个重要的母题。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表格。

(1)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5)自古逢秋悲寂寥……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

(6)山明水净夜来霜……岂如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其二》)

(7)远上寒山石径斜……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8)独立寒秋……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点拨]这8首诗词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绘秋佳作。从表达的情感来看,前四首是悲秋的作品,后四首是赞秋的作品。尤其是第一首,“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是宋玉《九辩》的首句,开头用一个“悲”字,为全文定下了悲凉基调。《九辩》的悲秋主题,使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情深意长的悲秋之作,宋玉也被称之为文人“悲秋”的始祖。《九辩》中开创的“悲秋”传统,一直被后人延续,总体没有脱离凄凉、孤寂等范畴。但心思细腻、情感丰富的诗人往往能捕捉到与常人迥异的瞬间,独辟蹊径,开创了一个与“悲秋”截然不同的艺术天地—“赞秋”。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唱响了一个处于人生低谷的士大夫昂扬的励志高歌,殊为难得。最值得称道的是伟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作者慧眼独具,在对湘江群山绚丽多姿的秋景的发现和描绘中,寄托了自己胸怀天下、改造旧世界的豪情壮志。

[问题]郁达夫《故都的秋》在情感上是“悲秋”,还是“赞秋”呢?

[点拨]学生可以自由表述自己的观点,教师要相机由此引入到下一个教学环节—辨析主旨。

[设计思路]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知道文本写了什么的层面,也不能止步于文本是如何写的层面,理想的境界是要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指导学生从源头去探寻文本中所描绘的文化母题,了解其中折射出的民族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从根源上说,“悲秋”传统产生的根源在于,多情的诗人将季节的四季与人生的四季对应起来,从秋天叶落、生命走向终结的自然现象中,联想到人生进入衰颓的暮年,从而生发一种生命短暂、人生苦短的悲凉之感,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离别之时或士大夫处于人生失意之时的互相唱和的作品中。然而,有不少人能从秋天中寻觅到另外的亮色,从而奏响了一曲曲秋的赞歌,体现出与“悲秋”截然不同的情绪,从而将秋的题材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如果说,赞秋的作品是诗人发现了秋天的美,那么,“悲秋”的作品就是诗人将秋愁当作人生的悲苦来写。诗人沉浸在悲愁之中,在读者看来诗人的忧愁是美的,可诗人却不以为它具有正面价值。从阅读的原初感觉来看,郁达夫《故都的秋》的主题与“悲愁”的传统有所不同,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对其主题进行辨析。

五、辨析主旨,提升思维

[问题]既然作者在文章的主体部分极力渲染“故都的秋”具有“清、净、悲凉”的特点,那么本文是一首秋的赞歌,还是悲歌呢?

[点拨]关于本文的主旨,一般认为要从文章文眼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人手,尤其是抓住其中的“悲凉”二字大做文章。而对“悲凉”的诠释,往往从两个方面人手:一着眼于作者所处的时代。最典型的分析如:“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由于作家身处的时代在作家内心投下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的阴影。因此作者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和姿态,自然也就笼上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事实上,这种机械的所谓“知人论世”的解读法早已遭到钱理群教授和孙绍振教授等无情批判;二是立足于文中的破败之景和写景的冷色调,认为是它们引发了作者的悲凉之感。这种理解看似无懈可击,但有没有另外的可能:凄凉破败之景非但没有引发的悲凉之感,反而逗引起作者非同常俗的审美愉悦呢?

我们可以借助孙绍振先生的理论,指导学生分清楚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一般人都会认为“悲凉”没有多少实用价值,但不会考虑到它的审美价值。郁达夫独特的审美趣味在于:把“悲凉”当作审美的对象,这就与一般人拉开了距离。孙绍振先生在《<故都的秋>:悲凉、雅趣和俗趣的交融美》中运用“还原法”分析道:“当时的北平是一座大城市,既是文化古都,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一般知识分子对这样一座大城市会怀念什么呢?是行人熙来攘往的街道,还是繁华的商场?是大学校园,还是文化古都胜迹?怀念这些东西,不是很能表现郁达夫知识分子的情趣吗?”郁达夫的笔下都没有呈现这些,而是选中了陶然亭朴素的芦花,潭柘寺古老悠远的钟声等等,郁达夫所营造的故都之美超越了大都市的喧囂,更具乡野的宁静和自然。以“小院晨观图”为例,为何要租一椽破屋欣赏秋景?孙先生分析说,这是因为如果选择漂亮的新屋就太舒适了,就只有实用价值,只有破屋才有沧桑之感。在故都,文化积淀不在表面上,是要慢慢体会的。“郁达夫的个性在于,他觉得这种文化积淀,不一定在众所周知的名胜古迹中,只有在破旧的民居中才能体悟出来。没有文化趣味的人,是不能胜任这样的欣赏的。”

另外,在郁达夫笔下秋天的衰草和秋槐的落蕊也是审美的对象,这就更让学生难以理解了,因为它们代表的是生命的终结。按照孙绍振先生的分析:“凡是属于生命的景象都有感悟生命的价值。引起生命蓬勃之感的事物,自然可以激起内心欢愉的体验,这是一种美的感受。直面生命的衰败,启示沉思生命的周期,引起悲凉之感,也是一种生命的感受。”这一点,高一学生可能很难理解,我们需要稍作解释,“生命的欣欣向荣,很容易得到自发的欣赏,而欣赏生命的衰败,则须要超越世俗的实用价值。因为情感只有超越了实用的束缚才能有比较大的自由。生命的衰败,在世俗生活中是负价值,但是在艺术表现中却可能是正价值。审美熏陶,就是让情感体验从实用功利中获得解放和自由。”

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认为“秋天的悲凉、秋天带来的死亡本身就是美好的。作者沉浸其中,却并不是什么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享受秋的衰败和死亡,是人生的一种高雅的境界”。郁达夫独特的审美情趣,不仅仅是对中国“悲秋”传统的继承,也是对西方唯美主义中的以恶为美、以丑为美、以死亡为美的审美观的继承,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日本文学传统中的“幽玄美”和“物哀美”。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最深邃的艺术追求就是把悲凉、落寞乃至死亡当做美来表现的;在文章中,他既追求传统文人士大夫的与众不同的雅趣,也有意地让雅趣带上世俗的色彩,从而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由此,我们可以回答教学伊始提出的问题:文章标题“故都的秋”不可以换成“北京的秋”或“北平的秋”,原因在于称“北平”为“故都”含有深切眷念之意,也包含着一种文化意味;“故都的秋”则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一种专属于郁达夫独特审美趣味的境界。

[设计思路]文章主旨的解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也是由文识人的一个重要途径,经由文章“写了什么”“为何这样写”到“为什么写”,去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并与之进行深层的对话。《故都的秋》一文的主旨,长期以来都有一个观点占据着课堂,即作者大量描绘北平之秋衰颓、冷色调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在时局动荡背景下内心的悲凉之感。但在实际阅读中,学生发现了文中的矛盾之处,从文章的情感发展的脉络—赞秋、品秋、议秋和恋秋—来看,作者无疑是赞秋的,但文章主体部分“品秋”中,却又不是以情驭景的。换言之,如果文章是秋的赞歌,那么在主体绘景部分就应该选择明亮的、繁复的景色。如何指导学生分析这一矛盾呢?我们可以借助孙绍振先生的理论和分析成果,指导学生走进郁达夫的内心世界,最终体认与分享了郁达夫以“悲凉为美”独特的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六、读写结合,小试身手

[写作任务]请借鉴《故都的秋》“庭院晨观图”写景的方式,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限于篇幅,学生作品呈现、赏析等省略)

[设计思路]散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方式可以灵活多变,我们选择的是学习课文后,让学生动手写借景抒情的片段。虽然阅读教学的指归不是为了写作,但指导学生从经典文本中获取有效的写作知识,适时地进行当堂练笔,将学到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能力,并及时地分享写作体验,这无疑是一个在阅读中提升写作能力且行之有效的路径。

[教学反思]郁达夫的经典名篇《故都的秋》经常被误读,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受“悲秋”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是不能从独特的“这一篇”出发,去认识、靠近审美趣味独特的“这一位”。在这一次教学中,笔者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尤其是认真拜读了当代文本解读学大家孙绍振教授的文章—《<故都的秋》:悲凉、雅趣和俗趣的交融美》,吸取其解读成果,并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在此向孙教授致谢。在此基础上,笔者遵循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按照如下的思路设计教学:文本写了什么—为何这样写而不那样写—这样写的效果—为什么要写,教学效果不错。从这次教学实践来看,笔者有两点收获:一是教学文本解读不能从思维定式出发,更不能机械地运用知人论世的观点去解读,而要立足于文本内容,尊重阅读的原初体验;二是要及时地引进文艺理论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吸收最新文本教学解读理论,帮助学生更新观念,在解读“这一篇”中走近“这一位”,在文体共性中解读出文本个性特征,从而让学生有切实的语文获得感。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指向培养高阶思维的高中语文读写融合教学研究”(课题编号:JK21026)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审美情趣体味
康体养生,体味别样的健康生活
班级特色 体味数学,收获精彩
行摄『太行八陉』体味岁月沧桑
基于国画教学中鉴赏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浅谈花鸟画中自然格调的应用
感受书法 体味性情
体味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