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美娟,陈德乔
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重庆 404000
糖尿病作为一种内分泌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并且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糖尿病的发生率也在随之上升,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早期明确诊断糖尿病,能够早期干预,合理控制血糖指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降低糖尿病病死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机体血液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和血糖结合的产物,对糖尿病患者开展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可以明确近期血糖变化情况,也是反馈血糖指标的理想标准,并且操作便捷[2]。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中的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及肾小管的功能变化,在前期无典型症状,多数患者在有显著蛋白尿和水肿时方才被明确诊断,此时疾病已经无法逆转,因此早期的预防和鉴别具有积极影响。β2-微球蛋白作为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可经过肾小球滤膜,并被曲小管吸收,在局部降解[3]。对该指标进行检验可以明确患者肾小球、肾小管的功能及受损情况。选取该院2020 年7月—2021 年8 月收治的70 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并分析检验糖化血红蛋白及β2-微球蛋白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70 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70 名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空腹血糖指标>7.0 mmol/L;餐后血糖>11.0 mmol/L;男42 例,女28 例;年龄31~79 岁,平均(52.17±7.26)岁;病程3 个月~15 年,平均(10.23±2.10)年。对照组男39 名,女31 名;年龄22~59 岁,平均(45.90±4.36)岁。两组受检人员的各项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使用OLYMPUS2700 测定两组受检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β2-微球蛋白,收集两组人员的晨起空腹静脉血4 mL,置入真空管内,待凝固后取血清检验β2-微球蛋白,采集2 mL 静脉血置入真空管内离心后,检验糖化血红蛋白。
对比两组受检人员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及β2-微球蛋白指标,并分析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β2-微球蛋白的指标。检验标准: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为3.80%~5.80%,β2-微球蛋白的正常范围为0.91~2.20 mg/L。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及β2-微球蛋白指标分别为(5.05±1.07)%、(1.87±0.70)mg/L 高于对照组的(4.64±0.78)%、(1.50±0.5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受检人员的检验结果对比(±s)
表1 两组受检人员的检验结果对比(±s)
在观察组患者中,根据病程的差异,将其分为<5年26 例、5~10 年25 例、>10 年19 例,经过对比后发现,随着病程的延长,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的指标也在随之增加。其中病程<5 年和病程5~10 年糖化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6、2.166,P=0.038、0.035);病程<5 年和病程>10 年糖化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90,P<0.001;t=3.155,P=0.002);病程5~10 年与病程>10 年糖化血红蛋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11,P<0.001),β2-微球蛋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2,P=0.186),见表2。
表2 不同病程的糖尿病患者检验结果(±s)
表2 不同病程的糖尿病患者检验结果(±s)
从当下情况分析,糖尿病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前期的明确诊断在糖尿病的预防、防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早期针对性地预防并发症发生。糖尿病肾病是因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与糖原反应阳性物沉着,特别是血糖控制不理想,长期处于高糖状态下的糖尿病患者[4]。因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高,故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和常规的肾病治疗方式不同,治疗难度更高[5],前期无典型症状,通过尿蛋白检验无法准确评估疾病的发生,临床中有效检验肾功能损伤的指标包括肾小球滤过率、尿素氮及血肌酐等[6]。
糖化血红蛋白是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的β 链N 端结氨酸和血糖结合的产物,合成速度缓慢并无法逆转,且不会受到日内和日间血糖波动和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占据整个血供蛋白的70%,并且长期积累于4 个月的细胞生命期中,能够反馈患者30~60 d 的血糖平均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较为稳定,不易被分解,由此提示该指标尽管无法反映近期的血糖变化,但是能反馈长时间的血糖变化情况,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上升,说明血红蛋白和血糖的结合越多,血糖值也会随之上升,提示患者的疾病更严重[7-8]。在实施糖化血红蛋白的检验前,无需患者长期禁食,也不会受到时间的影响,另外抽血时间、药物的使用及血红蛋白指标都不会影响该水平的变化,故糖化血红蛋白在检验中,医师可以根据指标的变化,制订血糖的控制措施[9]。在相关研究中显示,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血糖监控的重要指标,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联系。通过对该指标的检验,可以对糖尿病的控制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指标的变化调整药物的使用方案[10]。β2-微球蛋白是由100 多氨基酸残基单链所构成,它是细胞膜上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部分,在机体中的有核细胞均可以合成微球蛋白,并停留在细胞表面,在代谢的过程中,β2-微球蛋白和HLA 分离,进入体液中,因此在血清、尿、脑脊液、胸腔积液中都可以发现β2-微球蛋白,产生固定,且为内源性物质,所有的β2-微球蛋白都经过肾小球滤过,绝大部分又由肾小管重吸收而降解,无法在返回血液[11]。在正常人群的尿液当中,β2-微球蛋白的含量很少,具备一定的诊断性。因此对该指标进行检验可以根据其变化情况,对肾功能进行评估[12]。在检验标准中,当血β2-微球蛋白水平的上升,说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体内合成量提高;尿β2-微球蛋白上升,说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同时肾小管吸收功能受到了损伤[13]。需要明确的是,血β2-微球蛋白不会受到受检者饮食的影响,也不会受到采血时间段的影响,在动静脉血中的水平无明显差异,证明了对该指标进行检验,具有一定的便捷性[14]。
结合该研究结果显示,在对两组受检人员检验后得知,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及β2-微球蛋白指标为(5.05±1.07)%、(1.87±0.70)mg/L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4±0.78)%、(1.50±0.55)mg/L(P<0.05);并且随着病程的延长,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和β2-微球蛋白指标也会随之上升。并且在相关研究中发现,随着病程的延长,β2-微球蛋白的含量也会随之上升,提示肾功能损伤严重,提示病程较长的糖尿病会提高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同时动态监测β2-微球蛋白可以做到尽早鉴别糖尿病肾病,从而早期治疗,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改善患者的预后。在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也处于较高的状态,长期高血糖状态也会提高肾脏微血管损伤的风险,主要机制在于,糖化血红蛋白和β2-微球蛋白之间有密切联系,尤其是在初发糖尿病患者群体中,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上升,β2-微球蛋白的水平也会随之上升,因为糖尿病肾病的基础是肾脏微血管病变,若患者长时间的高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上升,氧和血红蛋白将会随之降低,红细胞的携氧能力降低,促进血糖上升,提高血液黏稠度,微血管灌注不理想,导致细胞缺血缺氧,对内皮细胞造成严重损害,进而引起内皮素加速合成,导致肾血管显著收缩,提高血管阻力,肾血流量也会在血管阻力的影响下而降低,改变了血流动力学,引起肾小球超滤过,最终提高了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的上升[15]。
综上所述,在对糖尿病患者开展糖化血红蛋白和β2-微球蛋白的检验中,可以了解患者近期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对用药方案进行调整,β2-微球蛋白可以明确患者的肾脏微血管病变,从而早期识别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