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琳 梁 鑫 李 全
(江苏省中医院检验科,江苏 南京,210000)
冠心病是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属于一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稳定性冠心病即稳定性心绞痛,是劳力性心绞痛的一种,主要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急剧增加而导致的心肌暂时缺血缺氧的一种综合征,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胸痛、胸闷等,严重者会出现心肌梗死。随着临床医学发展,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炎症因子与稳定性冠心病的关系,希望能够通过不同的指标来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冠心病的发病原因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因此检测多种炎性指标对冠心病的发展程度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脂质动脉壁沉积促进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进而对炎症反应的应激过程发挥作用,待炎症反应被激活之后,不同炎症细胞活化协助脂质转运到血管壁,进而促进吞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据研究发现,一些体内生物标志物,如白细胞介素-6(IL-6),与冠心病患者未来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相关,支持了体内生物标志物假说。另外,有研究发现,血糖血脂水平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但具体影响机制尚无明确定论。因此,为了预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本研究选取江苏省中医院2019 年2 月~2022 年2 月收治的120 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探讨稳定性冠心病血清炎性指标、血脂血糖与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 年2 月~2022 年2 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120 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20 例患者中男性65 例,女性55 例;年龄51~72 岁,平均年龄(61.24±1.25)岁;病程1~5 年,平均病程(2.12±0.24)年。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且本研究已经江苏省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等检查符合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合并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合并精神病患者;意识模糊者;思维不正常且口齿表达不清者;资料不全者。
对120 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搜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其中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搜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IL-6、hs-CRP、TG、FPG 水平;搜集所有患者的预后资料,其中包括心血管疾病死亡、肾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心衰再入院等情况。
IL-6 和hs-CRP 水平检测:其中hs-CRP 检测方法为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使用蛋白分析仪分析患者血清 hs-CRP 表达水平。IL-6 检测方法为清晨抽取患者3 mL 静脉血,4 ℃,离心10 min,留取上清液,于冰箱-80 ℃保存,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TG 水平检测:抽取患者静脉血3 mL,采用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检测TG 表达水平。
FPG 水平检测: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取上层清液,检测FPG 表达水平。
比较不同IL-6、hs-CRP 水平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情况;比较不同TG、FPG 水平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情况;分析IL-6、hs-CRP、TG、FPG 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不同IL-6 水平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肾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衰再入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hs-CRP 水平患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死亡、肾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衰再入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不同TG 水平患者肾功能不全、心衰再入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FPG 水平患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心衰再入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高IL-6 水平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心衰再入院发生率高于低IL-6 水平患者(P<0.05),高hs-CRP 水平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心衰再入院发生率高于低hs-CRP 水平患者(P<0.05),高TG 水平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肾功能不全、心衰再入院发生率高于低TG 水平患者(P<0.05),高FPG 水平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肾功能不全发生率高于低FPG 水平患者(P<0.05)。见表3。
有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在动脉硬化斑块发生发展中,可通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以及IL-6 等诱导,提升C 反应蛋白(CRP)水平。IL-6 不但能够与特异性IL-6 受体结合,还可以通过可溶性IL-6 受体发挥重要作用。CRP 作为一种急性反应蛋白,其来源于细胞因子。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属于人体肝脏合成的急性反应蛋白,一旦发生炎症反应,其水平迅速升高,敏感度高于CRP。国外研究证明,hs-CRP 对于冠心病风险具有重要预测价值,也
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有研究发现,血脂与血糖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IL-6 水平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肾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衰再入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hs-CRP 水平患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死亡、肾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衰再入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前一项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小范围研究中,IL-6 与心力衰竭复发无相关性。因此,本研究扩大了研究范围,分析IL-6 与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心衰再入院的相关性,希望能够为炎症因子水平对稳定性冠心病的预后预测提供参考。本研究发现,hs-CRP 水平也呈现明显相关性,与以往研究有所差异,这可能与样本量、治疗方法有关。不同TG 水平患者肾功能不全、心衰再入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FPG 水平患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心衰再入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因为,冠心病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可能血脂水平越低,更有利于患者提升预后水平,与以往研究有所差异。原因是血液中FPG 水平过高,可诱导氧化损伤,启动与内皮细胞凋亡的相关信号通路,因此对于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一定影响。本研究高IL-6 水平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心衰再入院发生率高于低IL-6 水平患者,高hs-CRP 水平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心衰再入院发生率高于低hs-CRP 水平患者,高TG 水平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肾功能不全、心衰再入院发生率高于低TG 水平患者,高FPG 水平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肾功能不全发生率高于低FPG 水平患者。由此证明,IL-6 与hs-CRP是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心衰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而TG、FPG 水平多为肾功能不全、心衰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仅针对IL-6 与hs-CRP 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稳定性冠心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意见。后续研究需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探究。
综上所述,IL-6 与hs-CRP 是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心衰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IL-6 与hs-CRP 可能参与了这些事件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而TG、FPG 水平多为肾功能不全、心衰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