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茂腔是起源并形成于山东诸城,流传于高密、胶州、黄岛、五莲等地的戏曲剧种,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在农村素有“栓老婆橛子”之称。从茂腔艺术自身的发展来看,茂腔一直都前行在传承和创新的路上,传承与创新是相生共存、互不矛盾的两个方面。而《失却的银婚》等新编大戏的演出,却引发了人们对茂腔如何传承发展的争议。当前人们对茂腔艺术的传承发展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或实践:以传统剧目为重点,原汁原味、原封不动的传承“老戏”;用传统唱腔创作新剧;颠覆式变革创新打造“新创剧目”。在这样的情形下,如何做才能推动茂腔艺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强化以人为本、守正创新意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的认可为标准,才是茂腔艺术健康发展、长远发展的正确方向。
【关键词】茂腔;守正创新;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9-059-04
【本文著录格式】潘小霞.以人为本 守正创新:关于茂腔艺术传承发展的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2022,05(09):59-62.
茂腔是起源并形成于山东诸城,流传于高密、胶州、黄岛、五莲等地的戏曲剧种,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在农村素有“栓老婆橛子”之称。那些耳熟能详的剧目、唱腔,很多群众随口就能来一段。自2018年以来,诸城市舜龙艺术团先后编创上演了《失却的银婚》《党费》《王尽美》等大型现代茂腔戏,观众和戏曲界对作品选题和艺术构思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对新戏的唱腔等提出了质疑。著名作家莫言在北京应邀观看《失却的银婚》演出后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听惯了茂腔的耳朵,听到在唱腔方面的大幅度改革,略微有一点不太习惯,但听到后来,偶尔在里面出现了一个茂腔的旋律,也感到特别亲切……”话语委婉而颇具深意。
进行唱腔改革后的茂腔还是不是茂腔,茂腔艺术的传承发展之路应该怎么走?笔者作为一名群众文艺工作者,通过对茂腔艺术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调查后认为:艺术发展的自身规律要求茂腔艺术必须改革创新,以人为本、守正创新是茂腔艺术传承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茂腔的传承发展过程是不断吸收借鉴、融合创新的过程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经过长期衍变不断成熟的,茂腔也不例外。茂腔艺术诞生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以“肘鼓子”为发端,经历了“本肘鼓—冒肘鼓—茂腔”三次重大衍变,其唱腔、剧目、舞台设计等不断推陈出新,这都是数代茂腔艺人不断取长补短、借鉴融合的结果。
(一)吸收借鉴其他剧种形成经典的茂腔唱腔
唱腔是戏曲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茂腔艺术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唱腔,分别以击鼓而歌的“唱门子”拉魂腔、以老拐调与拉魂腔融合而成的曲牌体、以有独特唱腔体系的板腔体为主。“肘鼓子”是发端,并未形成唱腔体系,表演者用木棒击鼓伴奏,用唱词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腔调哀怨,俗称“拉魂腔”。“拉魂腔”传入诸城后,诸城艺人以当地的民间小调“老拐调”为主体,吸收借鉴“拉魂腔”的唱法,形成了老拐调与拉魂腔相互融合、具有本地特色的新唱法,茂腔进入“本肘鼓”阶段。本肘鼓有了“楼上楼”“扫地风”“尖花开”“噢嗬唵”等曲牌体,一部戏由几个曲牌连缀而成,其中以“噢嗬唵”耍腔最具有特色。后来,本肘鼓艺人将河北梆子的“哭头”“吆二三”“三瞪眼”等唱腔吸收融进本肘鼓,发展为板腔体,唱腔有了原板、二板、散板、摇板等,唱词有了上下对称的七字句、十字句等。莫言所说的“茂腔的旋律”,就是指这种传统的唱腔。
以经典茂腔剧目《罗衫记》为例。原板,有慢原板、快原板之分,一板一眼,起在弱拍落于强拍,唱在眼上落在板上,是茂腔的基本唱腔,一般用来表现劝说、叙事、抒发感情等,如徐继祖唱段“日落西山天黄昏……”、郑月素唱段“郑月素跪察院珠泪滚滚……”等。二板,是有板无眼的唱腔,速度有慢、中、快之分,多用于表现人物身世、景物描写、伦理争辩等,旋律比较欢快、流畅,如郑月素唱段“连夜奔上慈明庵……”“俺家有件传家宝……”等。散板是一种无板无眼的唱腔,有紧打散唱、慢打慢唱、快打慢唱三种形式,不受强弱拍的控制,每一板都是强拍。紧打散唱、快打慢唱多用于表现急促、愤怒等情绪,如徐继祖唱段“贵道说话太无理,怎说本院把君欺。我父为人好行善,五坝江口谁不知……”。慢打慢唱多用于表現悲伤、忧郁的情感,如郑月素唱段“可怜我有仇未曾报,可怜我有家不能回。我的青天大人哪……”(如图2所示)
茂腔唱腔从单一唱诉到多样的旋律,历经大约120年时间,是一个不断吸收借鉴、融会贯通、变革创新、日臻成熟的过程。
(二)借助改编、移植打造出经典的茂腔剧目
茂腔的源头无论是“肘鼓子”还是“老拐调”,都属于民间小调的“独角戏”范畴,或诉说自身经历,或调侃他人趣事,内容都比较单一。进入“本肘鼓”阶段后,艺人们开始注重创作,出现了分角色演出的剧目。在冒肘鼓与京剧、河北梆子并存竞争的时期,编演新戏成为增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善于学习借鉴的诸城茂腔艺人,把其他地方戏中深受欢迎的剧目,以茂腔的艺术形式进行改编、移植,推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茂腔戏。诸城茂腔的经典剧目达一百余部,其中大部分都成型于“冒肘鼓”阶段,如“四大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八大记”——《罗衫记》《玉杯记》《秀鞋记》《火龙记》《金簪记》《钥匙记》《风筝记》《丝兰记》,以及《桃花庵》《打狗劝夫》《白蛇传》《宝莲灯》《杜十娘》《秋江》《御河桥》《碧玉簪》《窦娥冤》等。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剧团成立、新人加入、条件改善,有了专业的编剧,编剧在改编移植其他剧目如《朝阳沟》《天仙配》等大戏的同时,开始创作茂腔剧目,如《潍河仙子》《山路》等,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在观众中影响最深的还是改编、移植的传统戏。
(三)借用其他舞台艺术探索出独具特色的茂腔伴奏
诸城民间有句话:“锣鼓家什一响,饼子贴在锅沿上。”用来形容茂腔对妇女的巨大吸引力。“锣鼓家什”代指茂腔的乐队伴奏。
茂腔伴奏也经历了从简单到丰富的过程。在肘鼓子时期,“唱门子”用木棒敲击狗皮鼓伴奏,属于原始的“击节而歌”。到本肘鼓时期,增加了大锣、钹、手锣伴奏,但是依然是简单的打击乐器,主要用来强化节奏、营造氛围。冒肘鼓时期,艺人们虚心向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学习,将京胡、月琴、唢呐等乐器融合进乐队伴奏中,实现了从节奏向旋律的大跨越。新中国成立后,专业剧团成立为茂腔的发展带来了新生机,他们经过不断地尝试与创新,创立了以京胡为主弦,以二胡、月琴、扬琴、笛子等为主要乐器的“文场”伴奏和以锣、鼓、钹等为主要乐器的“武场”伴奏,有时也会增加唢呐、中阮、琵琶等其他乐器。文武场伴奏体系的形成,极大地满足了剧情表演的需要,无论从氛围营造上还是演出效果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功。茂腔伴奏从单一到丰富、从简陋到成熟的过程,无疑也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过程,是一个创新发展的过程。
二、当前茂腔艺术传承发展存在的观点分歧
茂腔艺术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是数代茂腔艺人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历史。从茂腔艺术自身的发展来看,传承与创新是相生共存、互不矛盾的两个方面,茂腔一直都前行在传承和创新的路上。《失却的银婚》等新编大戏的演出,才真正引发了人们对茂腔如何传承发展的争议。当前人们对茂腔艺术的传承发展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观点或实践。
第一种,以传统剧目为重点,原汁原味、原封不动的传承“老戏”。坚持这一观点的群体主要是庄户剧团和农村观众,他们受欣赏习惯甚至“怀旧”情绪的影响,坚持认为他们熟悉的“四大京”“八大记”等才是真正的茂腔,他们对新编茂腔戏不感兴趣。演员习惯于一板一眼地唱老戏,没有创新的意识和积极性;观众习惯于听耳熟能详的老剧目,偶尔可以跟着唱一段。当前仍在演唱的茂腔经典剧目《罗衫记》,虽经过了几代茂腔人不断地修改、加工,在唱腔、韵白、动作、舞台调度、服饰、音乐伴奏等各个方面,1955年由曹述之改编定稿,是茂腔走向成熟、发展为一个独立剧种的标志,60多年来,《罗衫记》被无数个剧团无数次搬上舞台,唱念做打始终如一。倘若表演与“母本”不同,便会被认为未学到家。如戏里有一句唱词“徐能老贼”的“贼”发音为“zé”,与普通话或方言的发音“zéi”明显不一样,但是无论演员或者观众,都习惯于“zé”,从来没人问问为什么唱“zé”,也一直没人改唱成“zéi”。
第二种,用原汁原味的唱腔创作新剧目。持这种观点的茂腔艺人和观众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该创作演出更多富有现实意义的茂腔新戏,但必须是“旧瓶装新酒”——用茂腔老调演新人新事,而不能“挂羊头卖狗肉”——有茂腔之名无茂腔之实。20世纪60年代诸城县茂腔剧团新创作演出的《潍河仙子》《山路》等现代戏,2006年诸城职工艺术团创编演出党的先进性教育主题现代茂腔《朝霞满天》,以及2018年诸城茂腔艺术团有限公司创作演出的抗战题材茂腔戏《刘家庄的钟声》(如图3所示)等,都是使用“原汁原味”的茂腔唱腔来创作和演唱的,上演后深受群众好评,获得绝大部分观众的认可,几乎没有引发质疑等不同声音。
第三种,颠覆式变革创新打造“现代茂腔”。目前,这种观点虽未得到相关团体或个人的口头表述,却已经正式付诸实践,标志性作品即《失却的银婚》《党费》《王尽美》等“现代茂腔戏”。这几部戏的主创力量是外请的吕剧团队而非本地茂腔团队,甚至主要演员也不是本地的茂腔演员而是吕剧演员或者声乐演员。上演后,听惯了传统茂腔戏的观众评价:从题材到结构、从唱腔到板腔、从舞美到乐队,都与传统茂腔相去甚远。甚至有观众评价:如果不是听说演的是茂腔,根本听不出来唱的是茂腔。虽然确实“不像”茂腔,但也不是吕剧、京剧、梆子等其他地方戏,在无类可归的情况下,鉴于唱腔中“偶尔”会出现“一个茂腔的旋律”,观众和媒体尊重主创者的说法而将其称为“现代茂腔”。尽管《失却的银婚》(如图4所示)上演后观众评价褒贬不一,但是并没有影响编创团队的积极性,他们又陆续推出了《党费》《王尽美》等“现代茂腔”。“现代茂腔”编剧团队除了在唱腔上大胆变革外,他们还对一些经典剧目也进行了改革探索。如舜龙艺术团在实施国家基金扶持项目——传统茂腔《罗衫记》青年人才培养项目的过程中,对女一号郑月素的妆扮也进行了改革,道袍换成粉绿色,外穿绣满荷花的华贵坎肩,头戴镶满水钻的豪华面饰,用这样的装扮来表现一个被收监三个月、四十多岁的道姑形象,舜龙艺术團力图给观众焕然一新的感觉,却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同。
三、坚持守正创新推动茂腔艺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上文分析的三种观点或实践,基本代表了当前茂腔艺术传承发展的情况。前两者虽占了主流,但后者借助强大的资金支持和媒体宣传,反而更为引人关注。也正因如此,传统茂腔艺人喜忧参半:喜的是,越来越多的观众知道了茂腔;忧的是,人们看到的是“现代茂腔”而非传统茂腔,茂腔艺术越来越“改头换面”“名存实亡”。
“原汁原味”的老戏观众越来越少,大幅度创新的新戏又难被认可,在这样的情形下,如何做才能推动茂腔艺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强化以人为本、守正创新意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的认可为标准,才是茂腔艺术健康发展、长远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一,加大对茂腔唱腔体系的研究整理,创新传承方式。
200年来,茂腔的传承一直靠口传心授、口口相传来完成,这样的方式存在很大弊端,比如,专业术语不规范,唱过茂腔几十年的老艺术家不知道“慢原”“吆二三”怎么写;又如,学唱难度大,如果不下大功夫当面一遍遍学唱,很难原汁原味地唱下来。笔者跟几位老茂腔艺人提出过疑问,为什么茂腔没有像歌曲一样的“戏谱”?他们纷纷表示,一是没有人会做;二是即使有“戏谱”也没人认识。诸城市文化馆为推进茂腔传承发展,特地设立了茂腔培训班,邀请茂腔非遗传承人授课,但依然是采取教唱的授课方式进行,效果也并不理想。笔者大胆设想,加强对茂腔唱腔体系的研究,从唱词、韵白、动作、舞台调度、服饰、音乐伴奏等各个方面,整理形成“教科书”,把经典剧目整理成为词、曲相配的“戏谱”,把口传心授的教唱方式变为理论讲解与唱腔联系相结合的课堂教学,降低学员对老师的依赖性,应该会极大地提高传承效率。尤为重要的是,学员在依照“戏谱”学戏的过程中,可以不受老师固有唱法的约束,发挥主动性,积极揣摩理解剧情与角色,通过自己的表演进行富有特色的诠释,走出千人一腔的“窠臼”,实现茂腔艺术的创新发展。
第二,要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找准契合点。
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在《程砚秋赴欧考察戏曲音乐报告书》中讲道:“在传统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京剧只能是‘推’陈,而不是‘丢’陈,丢弃全部传统。”①如程砚秋先生所言,创新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是“推”陈——推动传统艺术的发展,而不是“丢”陈——把传统全部丢弃掉。我们完全可以借用先生的这一观点来论述茂腔的创新发展:茂腔要实现创新,是在“守正”——保持传统精髓基础上的“创新”,而不能做对传统全盘否定的“颠覆式”创新。茂腔艺术工作者应尊重艺术发展循序渐进的规律,正视观众的接受心理,无论怎样创新,根本的基调不能变。一段茂腔的“大悠板”就是《罗衫记》里的郑月素,是《西京》里的“裴秀英”,茂腔每一个唱段都是几代茂腔艺人努力发展的成果,其他兄弟剧种的慢板固然好听,但它始终不是“郑月素”,不是“裴秀英”。因此,在借鉴兄弟剧种的特色元素时,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对传统的茂腔艺术既不要因循守旧也不要全盘否定,对其他戏剧艺术既不一味地“拒之门外”也不要简单地“拿来主义”。只有科学稳妥地处理好了这个关系,让观众感到新颖而不陌生、接受而不否定,才是守正创新的最佳程度。
第三,茂腔艺术守正创新要探索走专业化的路子。
茂腔艺术是地方戏曲剧种,其传承发展长期囿于民间,至今未纳入专业院校的教学范畴,但这并不能阻碍其走专业化的传承发展道路。除前面提到的唱腔板式要予以规范化、专业化外,茂腔的发声也需要走专业化道路。民间戏曲艺术学习其他歌唱艺术技巧而日臻成熟的例子并非没有。1932年,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自费到欧洲考察学习西方音乐剧,将歌剧的艺术优点融会贯通到京剧演唱中,自此达到了程派的艺术高峰。他在赴欧考察报告中总结说:“时代在不断向前推进,我们若保守成规,不加改进,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就会掉队。”②茂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科学地吸收借鉴其他演唱技巧,而不是停留在“本嗓”演唱上。高密茂腔名家孙红菊老师,借鉴黄梅戏的演唱方法演唱茂腔而独具特色;夏美华老师学了几年京剧后改唱茂腔,因为有京剧的功底改唱茂腔唱腔圆润甜美、刚柔相济,独树一帜。这些成功的实践证明,学习借用其他剧种的专业发声方法,可以在不改变茂腔唱腔、板腔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传统茂腔唱法靠声带发音的局限性,更有利于声音的共鸣、腔体的统一,实现唱腔的协和统一、完美表现。因此,吸收借鉴经典,走专业化的道路,向“阳春白雪”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使茂腔艺术走得更高更远。
注释:
① 程砚秋《程砚秋赴欧考察戏曲音乐报告书》,第20页。
② 程砚秋《程砚秋赴欧考察戏曲音乐报告书》,第6页。
参考文献:
[1]李洪波主编.诸城文化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9).
[2]张忻全.茂腔音乐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9).
[3]《戲曲研究》编辑部.戏曲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4).
[4]孙守刚主编.山东地方戏丛书 柳腔 茂腔[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2(6).
[5]程砚秋.程砚秋赴欧考察戏曲音乐报告[M].世界编译馆分馆北平分馆,1933(8).
[6]王晓鑫.《锁麟囊》与《杨门女将》的审美特点[J].福建艺术,2012(5).
[7]周秀梅.《白罗衫》故事流传及其在茂腔中的戏曲改编[J].文化遗产,2017(3).
[8]耿雪云.回余温,醅新酒:昆曲新编戏《白罗衫》的改编与创新[J].戏剧文学,2018(9).
作者简介:潘小霞(1986-),女,山东潍坊人,研究生,馆员,研究方向为音乐、群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