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剑虹 尹玉飞
[摘 要] 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学习投入水平与其职业认同感、学习动机呈显著正相关,学习动机在职业认同感与学习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培养层次对“职业认同感—学习动机—学习投入”中介机制的前半路径具有反向调节作用。要提高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学习投入,就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其职业认同感,利用期望效应激发其学习动机,并为不同培养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提供多元发展路径。
[关键词] 学习投入;职业认同感;学习动机;培养层次
学前教育在校师范生是未来幼儿园教师的储备力量,提升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对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1]学习投入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影响学生学习投入水平的因素又包含学习自主性、学习经验丰富性和学习任务挑战性等诸多方面。[2][3][4]其中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是影响其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之一,职业认同感高的学生对学习的认知和信念水平往往都要更高。[5][6]职业认同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部分可能是通过学习动机这一中介变量发生的,因为高水平的职业认同会带来高水平的学习动机,而高水平的学习动机又会带来高水平的学习投入。[7][8]已有研究还指出,培养层次会影响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不同培养层次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各有侧重,且他们的学习投入水平也不尽相同。[9][10]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以学习动机为中介变量,以培养层次为调节变量考察了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与其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提升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提供有效的借鉴。
一、职业认同感、学习动机、培养层次与学习投入的关系探索
本研究以巍淑华等人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量表[11]、黄希庭编制的学习动机问卷[12]以及Schaufeli等人编制的学习投入量表[13]为研究工具分别测量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水平、学习动机强度以及学习投入水平。研究共发放问卷687份,获得有效问卷655份。其中男生41人,女生614人;专科层次学生255人,本科层次256人,研究生层次144人。在检验数据可靠性的基础上,研究对不同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应用回归方程检验中介效应,并应用Modle 7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一)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3.96±0.45)与学习动机(3.80±0.49)、学习投入(3.43±0.64)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6和0.48,P<0.01;学习动机与学习投入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5,P<0.01;培养层次(1.83±0.76)与职业认同感、学习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2和0.11,P<0.01;学习动机与培养层次之间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06。
(二)学习动机的中介作用检验
在控制性别、学历、生源地等变量后,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对其学习投入水平有显著影响(r=0.482,R2=0.232,β=0.468,t=13.518,P<0.01);加入中介变量学习动机后,职业认同感对学习动机的直接预测作用依然显著(r=0.596,R2=0.355,β=0.224,t=5.801,P<0.01),因此可以判断学习动机在职业认同感和学习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职业认同感与学习动机存在正相关(r=0.572,R2=0.327,β=0.571,t=17.612,P<0.01),学习动机与学习投入存在正相关(r=0.596,R2=0.355,β=0.428,t=11.132,P<0.01)。
(三)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和学习投入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在学习动机中介效应显著的基础上,本研究继续对不同培养层次在职业认同感、学习动机和学习投入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做进一步检验。在控制性别和生源地变量后,将培养层次作为调节变量放入模型后发现,职业认同感和培养层次的乘积项对学习动机的预测作用显著(β=-0.132,t=2.893,P<0.01),而职业认同感和培养层次的乘积交互项(β=-0.013,t=-0.376,P<0.05)以及学习动机和培养层次的乘积交互项(β=-0.107,t=-1.951,P<0.05)对学习投入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这表明,培养层次能够调节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对其学习动机的影响,即培养层次能够调节中介模型的前半路径。相比于更高的培养层次,低培养层次的学生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更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即培养层次负向调节了职业认同和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
二、职业认同感、学习动机、培养层次影响学习投入的机制分析
(一)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感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其学习投入
研究显示,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与其学习投入之间显著正相关,这说明职业认同感对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学习投入具有重要影响。社会认同理论认为,职业认同感较高的个体,其行为会更加符合自身的身份,它会增加个体的积极情绪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14]职业认同感高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为成为幼儿园教师做好各种准备,它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并且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正向学习反馈以及满足感,从而与学习投入形成共生互促的关系,让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大值。这也就意味着,要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就需要提升学前教育师范生对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感。但与此同时,过高的职业认同感也可能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倦怠,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15]
(二)學习动机在职业认同感和学习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本研究证实了学习动机在职业认同感和学习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当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较高时,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学习动机水平相应也会更高。学习动机起中介作用的原因在于,这一因素具有启动和维持学习的作用,它可以将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外化为对学习行为的影响。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会受到自我动机的影响,自我动机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个体的行为。这就意味着,激发学前教育师范生学习动机是提升他们学习投入水平的先决条件,培养院校要通过激发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园教师职业的理性认知来提升他们的学习动机水平。
(三)培养层次在职业认同感和学习动机之间起到反向调节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培养层次在职业认同感和学习动机之间起反向调节作用,即培养层次越高,其职业认同感就会越低,学习动机水平也越低。为了强化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当前我国在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层次,甚至有针對幼儿园一线的研究生层次的教师培养模式。但从研究结果来看,高的培养层次并没有提升师范生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也没有提升他们的学习投入水平,这可能会影响到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究其原因,当前我国幼儿园在教师招聘和组织管理上,并未针对不同培养层次的毕业生进行明确的定位,导致不同学历的毕业生在幼儿园从事的工作和获得的物质回报、社会地位等都处于同一水平,使得高学历的教师更容易产生心理落差,不想从事幼儿园教师工作的意向也更为强烈。另外,学历越高的学前教育师范生面临的就业选择更多,这可能导致培养层次更高的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学习动机不只是受职业认同感的影响,还会受到高学历本身可能带来的其他就业选择的影响。
三、提高学前教育师范生学习投入的建议
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学习投入是教师培养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它被视为影响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研究范围的不断拓展,人们的关注视野也逐渐从单一走向综合。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学习投入不仅与其个人特性有关,同时还受到其对学前教育专业以及幼儿园教师职业认知的影响,且这些影响是十分深刻和久远的。要提升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培养院校就应该关注影响其学习投入水平的各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提升策略。
(一)多种途径提升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
第一,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帮助学前教育师范生从内心深处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培养院校首先要引导学前教育师范生缔造积极向上的心态,开设自我关怀、认识自我等方面的课程,帮助他们悦纳自我并发展积极的人格特质;其次要注重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前教育师范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融入群体的幸福;最后要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为学前教育师范生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环境和条件。第二,提升幼儿园教师薪酬待遇,强化幼儿园教师职业吸引力。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和制度建设,努力解决幼儿园教师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和职称晋升等方面的问题,让学前教育师范生乐于从事幼儿园教师这一工作。第三,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园教师职业的宣传。教育部门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改变社会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的刻板印象,要让他们认识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养成全社会尊重、理解和支持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的良好风气。
(二)利用期望效应激发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前教育师范生学习投入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可以通过期望效应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当个体渴求满足一定的需求并设法实现一定的目标时,其期望值越高,激发的动力就越大。因此,教师一是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不断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赋能,使他们的学习期望值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二是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感,利用各种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院校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践平台,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开阔他们的思维视野,促使他们不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三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应用期待理论,不断激发自身的学习动机。自我期待包括设立自我发展目标、进行自我奖励等不同方面,这些期待应该能够支撑学生不断走向更高水平的学习与发展。
(三)为不同培养层次的学前教育师范生提供多元发展路径
不同学历层次幼儿园教师在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上的趋同使得高培养层次的学生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趋于低下。面对这一情况,在为不同培养层次学生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外,还可以从幼儿园管理的层面改善他们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印象,让他们进入幼儿园后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和岗位。第一,采取分层管理模式,使不同培养层次的师范生毕业进入幼儿园工作后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价值。对于不同学历水平的教师,幼儿园要根据他们的知识结构将他们安排到相应的岗位上去。第二,实行工作任务分流,使不同岗位、不同角色的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在优化学前教育师范生对幼儿园教师工作角色和工作环境认知的基础上,培养院校要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发展出良好的实践智慧,能够独立且辩证地审视学前教育的价值、实践环境和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张文军,管钰嫦.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现状及其改革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9(08):81-84.
[2]陈娜.学习投入的内涵、类型及其优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05):82-87+127.
[3]王纾.研究型大学学生学习性投入对学习收获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2009年“中国大学生学情调查”的数据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04):24-32.
[4]郑洁,蔡迎旗.幼儿园环境对教师学习投入的影响:基本心理需求的中介作用[J].学前教育研究,2020(03):54-63.
[5]姜林.基于学习性投入的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8:36-39.
[6]蒋蓉.坚守与希望[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85-90.
[7]杜玉改.流动儿童学习投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58.
[8]高洁.外部动机与在线学习投入的关系: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6(10):64-69.
[9]陈倩.民办园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武汉市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17-19.
[10]张建玲.扩招后我国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结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21-23.
[11]魏淑华,宋广文,张大均.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与量表[J].教师教育研究,2013(01):55-60+75.
[12]黄希庭.簡明心理学辞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30-45.
[13]方来坛,时勘,张风华.中文版学习投入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志,2008(06):2-6.
[14]陈世平,崔鑫.从社会认同理论视角看内外群体偏爱的发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05):19-20.
[15]段碧花.贫困地区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现状与提升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21(02):71-7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Students: the Mediating Role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Cultivation Level
Jianhong Xie,1 Yufei Yin2
(1Hunan Educ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sha 410005 China; 2Youyou Jingui Kindergarten of Tianxin District, Changsha 410029 China)
Abstract: The study showed that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students’ learning engagement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ir professional identity during which learning motivation played a partially mediating role, while cultivation level had a reverse regulating effect on the first half of the mediation mechanism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learning motivation—learning engagement”. The level of learning engage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students can be improved by promoting their professional identity, stimulating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with expectation effect and providing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paths for students at different cultivation levels.
Key words: learning engagement, professional identity, learning motivation, cultivation level